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 北大期刊

People's Education

杂志简介:《人民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9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社评、观点、观点_锐眼·阅悟、观点_锐眼·眼界、核心议题_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总体效能、政策、智库、广告·书评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国际刊号:0448-9365
国内刊号:11-1199/G4
全年订价:¥ 432.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3
复合影响因子:0.88
总发文量:6801
总被引量:17219
H指数:54
立即指数:0.02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0.0444
  • 考试招生改革能否落地,需要大智慧

    作者:本刊评论员 刊期:2014年第19期

    9月4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迈出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其重大意义,在于对“培养什么人”“如何选择人”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作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考试招生制度面临着多方利益的博弈,需要精准的尺度拿捏。个体与国家,多元与统一,公平与科学,进退取舍之间,无不体现这一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

  • 教育部:3至5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常态化

    刊期:2014年第19期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意见》对合理确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提出了政策要求。

  • 北京首次提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10%在社会大课堂进行

    作者:董城 刊期:2014年第19期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高校、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北京市首次提出,全市中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至少参加10次集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同时要求,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

  •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

    作者:陈志文 刊期:2014年第19期

    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修改衡量人的“尺子”,试图让尺子更科学、更宽、更柔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尺子的刚性,增加了舞弊的空间与风险,带来公平性的风险。但是过度强调公平性,则强化了唯分数在选拔人才上的科学性不足。正因为是如此艰难的抉择,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可能会引起各种非议与批评。但任何一项政策...

  • 请呵护孩子们的文化基因

    作者:李泓冰 刊期:2014年第19期

    所谓文化基因,记录着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当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对文化基因的追寻甚至重建,就迫在眉睫,必须从孩子开始。否则,一代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

  • 军训内容不妨多创新

    作者:时圣宇 刊期:2014年第19期

    近来发生的一系列和军训有关的热点事件,引起了大家对军训的议论。很多地方的军训内容几十年没有更新过,训练手段也比较单一,难免给家长和学生造成“死板、无聊、模式化、走过场”的印象。时代在变化,教育在变化,国防教育也应顺应潮流改变。

  • 避免盲目复读须破除“唯分数论”

    作者:田文姝; 赵伟露 刊期:2014年第19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博上生导师余胜泉教授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学生培养方面,大多数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来获取知识,能清楚自已愿望与爱好的学生很少。这就致使学生普遍缺乏独立个性,产生盲从现象。要避免盲目复读现象,关键还是要破除“唯分数论”。

  • 儿童“读屏时间”过长或致识别情绪能力下降

    作者:胡安娜·萨默斯; 刘诗萌 刊期:2014年第19期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越来越长,可能会导致识别情绪能力的下降。该项研究发表于期刊《计算机在人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证明了在五天里没有接触任何科技产品的六年级学生比一直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学生更容易读懂人类情绪。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育人重于育才

    作者:赵婀娜 刊期:2014年第19期

    在汉语中,“人才”是一个词。但“人”与“才”并非一回事,“育人”与“育才”也并非一回事。在我看来,“才”,关注的是三力:创造力、分析力、领导力;“人”,强调的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度量“才”的词是成绩、成功、成就;形容“人”的词则是自由、快乐、幸福。到了今天,“育人”应该比“育才”更重要。

  •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刊期:2014年第19期

    各位老师,同学们:明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节日。首先,我祝在座各位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节日好!借此机会,我向全国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大家辛苦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难点从何处突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何彰显公平

    作者:白宏太 刊期:2014年第19期

    面对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人们不约而同地联想起1977年的恢复高考。这是对伟大改革传统的向往,也是对改革前景的热切期盼。改革是民心所向,促进公平、科学选才两大目标,紧扣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改革方案的出台,仅仅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进程的开始。

  •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面向高利害的挑战

    作者:施久铭 刊期:2014年第19期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启动。其中,高考考试形式和内容发生重大变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实施意见》提出,“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

  • 综合素质评价的“怪圈”如何破解

    作者:朱哲 刊期:2014年第19期

    自诞生之日起,综合素质评价虽在理论上被认可,操作上却面临种种质疑。2014年9月,国务院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令使它成为学生升学之“重要参考”。人们不禁疑惑:其真实性、公信力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这项旨在“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强调“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的考核制度,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走过了1...

  •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国家意义”

    作者:张志勇 刊期:2014年第19期

    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成为牵动整个教育系统综合改革的“发动机”。改革凸显了“三大共识”:对坚持教育公平的共识,对克服应试教育痼疾的共识,对努力网归教育规律的共识。

  • 道路自信:新中国基础教育为什么能

    作者:周继光 刊期:2014年第19期

    新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突出出来:学生理想信念淡薄,课业负担过重,体质下降,……因为这些问题长时间没能得到真正解决,一些怀有热切期待的人们开始信心不足,甚至怀疑我们道路的正确性。在国庆65周年之际,我们刊登一位新中国基础教育亲历者的文章,希望能为读者澄清迷惑,传递更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