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民教育论文

人民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01 14:10:22

人民教育论文

人民教育论文第1篇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茅盾、巴金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古代四大名著等,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在历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指出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卷第19题:“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二、民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德国伽达默尔说:“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镜象关系,即语言如同镜子一样,总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一个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史上的各种追求与追求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多地呈现“民俗”,呈现群体社会心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规范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博大的文化现象入手,去发掘潜藏在方块字背后的审美和诗意价值,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从汉语词汇的演变了解民俗文化的演变。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冠”是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冠带”一词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20岁时要行加冠礼,结发加冠以示成年,由这一习俗而产生了“冠礼”一词。

2.正确理解教材中的民俗文化事象。实际上,民俗文化作为人的“生活文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文学作为人学,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映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与民俗、文学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古人分别时的折柳相送习俗,在唐宋时期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如果不了解这一民俗,那我们对柳永的《雨霖铃》中所抒发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酒醒后的心境及作者飘泊江湖的感受,就无法做出更深层的理解。

3.人文教育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作品的民俗描写,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中的民风世相、人间真情、、道德准则和民间艺术生活等,引起学生对人类社会生存状况的关注,并且在展现上述内容的过程中找到人类精神生活“真善美”三大样式。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所反映的湘西以歌求婚、兄弟让婚的独特恋爱婚姻方式——“走车路”和“走马路”,表现了湘西神秘而浪漫的婚姻习俗,描写了湘西一带美丽古朴的自然风光和淳厚质朴的民风民俗,表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人情、人性之美。

三、民俗文化在中学人文教育中的功能

1.重视民俗文化的德育作用。①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著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著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②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意志力教育。

人民教育论文第2篇

何为民族教育,即民族教育的概念是什么,这是十余年来中国民族教育学术研究领域一直在探索争论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明确界定民族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有其作为实践依据的意义,而且还有其理论研究上的意义。为此,我们必须在构建科学的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前,对民族教育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有以下5种说法:

1.单一民族教育说(Ethni。Edueation)

日本《大百科事典》定义为:“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集团的民族的成员所进行的培养他们具有能够主动地追求自己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态度和能力的教育。”①国内有学者撰文认为:“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培养其新一代的社会活动,是根据本民族的要求而对受教育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的人,为本民族服务。”②

2.国民教育说(NationalEdueation或EdueationforNationalities)

国内有的学者指出,民族教育的概念有时是国民教育的代名词,这有两种情况:“其一,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教育的概念往往被国民教育的概念所代替;其二,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成了泛指多民族教育总和的集合概念。只有这些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候,才使用民族教育的概念。”③

3.少数民族教育说(EthnieMino五tyEdueation)

在中国,民族教育似乎约定俗成专指中国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教育。如(教育大辞典•民族卷》认为:“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特指除汉族以外,对其他55个民族实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定义是:“少数民族教育(EducationforNation以Minorities),就是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简称民族教育。在中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

4.多重涵义说《EthnieEdueation,EdueationforNationalities,EthnieMinorityEdueation,Nation-alMino五tyEdueation,NativeEdueation,Imrni脚ntsEdueation)

有学者认为:“民族教育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含义的概念,第一层含义是指少数民族教育;第二层含义指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教育的总和;第三层含义指世界各民族教育。”④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教育是由“单一民族教育”和“复合民族教育”所构成。“单一民族教育,不仅指各个少数民族教育,同时也指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的民族教育”;“复合民族教育,是指中华民族整体的民族教育,……中华民族教育是中国56个民族教育的有机统一和理论升华。……单一民族教育和复合民族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民族教育。……这种两重性构成我国民族教育的基本特点,而贯穿于它的全部过程。”⑤

5.跨文化教育说(Cross一eulturalEdueation)

1990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在阐释民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时,将民族教育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一种“跨文化教育”,即“所谓的跨文化教育,也就是指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一种教育”;狭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对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一种教育”。①上述5种不同的说法都有其不同的内涵,在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如何界定和运用民族教育概念的内涵,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民族教育的内涵并给其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呢?有的学者认为,首先要从剖析民族和教育这两种社会现象人手,从而认识民族教育。②我们认为这是十分正确的。

二、民族教育概念新析

何谓民族?首先我们可对民族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民族史学家一般认为:自从猿进化为人,并逐步由原始群发展演化为血缘家族、氏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之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原始民族,便在人类的史前的朦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和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开始形成了。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原始民族逐渐演进为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无论是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还是现代民族,尽管其每个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涵义,但正像斯大林为民族下的定义那样:“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③伴随民族历史的发展,在古代民族形成时期,由于阶级和国家形态的出现,世界上便出现了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从上述人类历史发展和斯大林为民族下的定义的粗略描述中,我们了解到以下三点:

1.民族是由带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联盟—种族发展而来的,但民族是以上述四个共同基本特征为标志的。所以,民族并不等于种族。

2.国家是民族发展到古代民族形成时期,由于阶级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机构,国家可由单一民族组成,也可由多民族组成。民族不是一种社会组织机构,而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④所以,民族并不等于国家。

3.任何人都必然隶属于某一民族,是某一民族的成员(即使混血儿也必有其民族认同倾向),不是民族成员的人是不存在的。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英汉对照的方式来分析当代汉语内民族的确切涵义。在英文中,或多或少反映汉语中民族概念的英文单词有如下一些:Nation、Nationality、Race、EthniCeroups、Ethn。.+、Minority、Nalive、I~邵皿ts等。除了这些英文单词或多或少有汉语中民族的涵义外,它们一般在涵义上有其特指的内容。如“Nation”,一般指国家、国民;“Nationality”,一般指国民性;“Race”,指种族;“Ethni。”,一般指少数民族的成员或民族成员;“Ethno.+”,一般指民族;“Mi-noritr’’,一般指少数或少数民族,在现代英文报刊文章中通常用“EthnicMinority”指少数民族;“Native”,一般指土著人;“Illlllligrants”,指来自外国的移民。因此,在英文中,种族、民族、少数民族、国民、土著居民、移民等都与汉语一样有其确定的单词,而民族这一涵义往往是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单词或单词组合来加以确定概念的。因此,很少出现中国学术界时常出现的不加界定而概而统之地使用民族这一概念的情况。

何谓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对教育都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教育学家认为: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活与劳动,为人类社会所必需,伴随人类社会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一定社会的教育水平是该社会的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又对它们以影响和反作用。中国最早把“教育”二字连起来用的是孟子,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释教育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国家,教育一词是由拉丁语Educare而来,含有“引出”之意,意用引导的方法,使年轻一代身心得到发展。因此,教育学家一般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并将教育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定义认为,凡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服务的人。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方式,在当代文明社会,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所以当代文化人类学家要研究学校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要研究文化传承的其他所有渠道,如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文化人类学家还认为,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既是某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群体行为,也是该社会或民族的个体行为,某一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而得到代际的传承。

因此,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而且更是一个教育过程。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是文化人类学家比较喜欢使用的一个概念,首先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oskovits)提出的。文化濡化概念的核心,是人及人的文化习得和传承机制,认为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是一个种族或民族区别于其他种族或民族的最基本的标志之一。人类具有两种传承功能,一种是生物性传承功能,即人类的生物繁衍;另一种是人类与动物不同而独有的,即文化的习得与传承,也就是文化濡化,其本质意义仍是人的学习与教育。①社会学家把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唯一途径。社会学家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两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人的自然出生,称为自然人;第二次出生即为人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这时的人称为社会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即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要通过教育来完成。著名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E而leDurkhaim1858一1917)在其1903年出版的(教育与社会学》一书中,给教育下的定义是:“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施加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能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并认为教育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有系统、有目标地实现人的社会化”,社会化的方式主要是把一定社会中的文化规范及社会价值体系,在个人人格中产生内化作用,以养成个人的“社会化”。①通过对教育概念的历史与多学科分析,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1.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和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和手段。2.教育具有永恒性和历史性。3.教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机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教育都是某种文化的教育,任何文化又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综合以上我们对民族和教育的历史与多学科分析,我们已经有了如下基本认识:(l)民族不等于种族;(2)民族不等于国家;(3)每个人都隶属某个民族;(4)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和人类文化传承唯一途径和手段;(5)教育必然是某种文化教育,而某种文化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个民族的教育。从上述分析来的基本概念中,我们可以推演出如下:1.民族教育不是种族教育。2.民族教育一般不等于国民教育(单一民族国家除外)。3.教育从属于一定的民族,任何教育都是民族教育,无论是原始民族教育、古代民族教育、现代民族教育,还是多数民族教育或少数民族教育。

因此,根据上述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教育的定义,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念一般可以表述如下:民族教育是指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动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上述民族教育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实际与前面列举的5种说法中的“单一民族教‘育说”是一致的,只不过表述不同而已。英文表述为EthnicEducation。少数民族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种形式,英文表述为Ethni。MinorityEducation。只有在单一民族国家的民族教育才与国民教育的概念内涵相一致,即Ethni。Edueation等于NationalEdueation。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既有单一民族教育(Ethni。Edueation,无论是少数民族教育EthniCMino找tyEdueation,还是多数民族教育EthnicMajo石tyEdueation),也有复合民族教育(MultiethniCEdueation),复合民族只有在真正形成一个“共同文化群体”的时候,其教育才能成为在更高一级层次上的民族教育,这种民族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教育(Cross一eulturalEdueation),或称为多元文化教育(MuliieulturalEduea-tion)、多元一体化教育(Multieultu耐Inte脚tionEdueation)。笔者通过多年对国内外民族教育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潜心研究与分析,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应实施“多元一体化教育”,并据此提出了一个“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理论构想。②

该理论构想形成的依据是: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无论是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自我文化传递和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不仅主体民族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而且各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体民族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大家庭中,多种民族文化并存并共同组成代表某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文化群体”,即形成如费孝通教授所说的文化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构想的内涵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一体化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少数民族成员,而且也包括主体民族成员。“多元一体化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而且也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主体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

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适当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多民族大家庭的意识。“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各民族大团结。依据“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构想的观点,单一民族教育与复合民族教育概念的区别有如下几点:1.单一民族教育是某一个民族文化群体的教育,而复合民族教育是由多数民族所组成的共同文化群体的教育。2.单一民族教育的实施对象和实施主体均为同一民族的成员,而复合民族教育的实施对象和实施主体则是“共同文化群体”的成员,也就是说,既可是少数民族成员,也可是多民族的成员。3.单一民族教育的内容是本民族的文化,它们既可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可是多数民族的文化,而复合民族教育的内容,不仅包含多数民族(或称主体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包含少数民族的文化。4.单一民族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对“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的文化传播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并成为为本民族服务的人。而复合民族教育追求的目标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多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各民族大团结,培养具有跨民族、跨文化意识的为人类共同利益献身的现代人。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已大致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民族教育、国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多数民族教育(或称主体民族教育)、单一民族教育、复合民族教育等一些基本概念,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下面我们将从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与现状来考察上述概念在实践中的运用。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当人类进人阶级社会后,国家这一社会组织形态在民族这一人类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了,由于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形成的一种权力组织机构,教育便成为国家对内发展生产、划分社会阶层、实行民族歧视与压迫,对外进行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工具。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世界各国的国民教育,除单一民族国家外,绝大多数多民族国家的国民教育实质是主体民族教育,也就是说各多民族国家的国民教育是单一主体民族教育。他们为了掩饰这种民族歧视,则把这种教育称为国民教育,这与本世纪初西方流行的同化主义理论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由于西方发达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意识的觉醒,以美国黑人运动为主流的各国少数民族提出了国家实施以多元文化为目标的教育主张,也就是说提出了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的国民教育的主张。这种主张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股具有人类美好理想的思潮。

当前,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实施具有复合民族教育的国民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实质上是在国民教育的框架里,增加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容,其目的是解决当前和21世纪世界各多民族国家中少数民族面临的实际问题,即一方面少数民族的成员要适应以主体民族文化为主的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少数民族争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平等权利,而且更是保存人类社会文化基因库,求得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因为人类具有如此的理念: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象征。综上所述,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念可作如下的阐述: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民族教育在实践中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1.依照共同化的民族和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之分,民族教育则分为单一民族教育和复合民族教育两种主要形式。2.依照多民族国家中人口的多少,单一民族教育又分为多数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①3.依照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划分,单一民族教育又分为支配民族教育与被支配民族教育。21世纪前的绝大多数多民族国家的国民教育实质上是占支配地位民族的教育。4.在单一民族的国家,单一民族教育基本上等同于国民教育。5.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是多民族国家理想的国民教育方式,是民族教育的更高级形态。其近期目标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其最终目标是发展即将经历国家阶段和全球阶段的“多元一体化教育”。

人民教育论文第3篇

一、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如何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民族观的学科。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民族现象而产生和发展,不同时空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理论基础必然有差异。我们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必然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出发,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出发。

1.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地阐述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但他们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即在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不仅提出了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观点和理论,而且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根本的理论基础。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因此这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和观点,也必然成为科学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的理论基础。可以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因而也是他们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最大贡献,没有这个根本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就不可能诞生,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就失去了依托。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没有发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不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他们就不可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当然也就不可能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根源,不可能用社会经济原因来说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不可能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人们社会精神生活方面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为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揭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奠定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根本理论基础。

2.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一系列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新的观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发展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说来,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以及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解决;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以上内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实现了理论上的与时俱进。这些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地反映了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实质的,是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最新总结与行动指南,必然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基础。

3.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理论基础

从学科的角度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亟待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建立分支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既可以推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又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也存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是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必然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具体理论基础。同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分支学科,还必须把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自己的具体理论基础。

二、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它是人类社会一种客观现象。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有着广泛的实践基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实践基础主要表现为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1.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纵观历史,中国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同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既体现在族际血缘的融合上,又体现在经济 发展的互动上,也体现在政治生活和文化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共同扞卫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国情,正是党和国家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基础,也只有在这种多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特殊国情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符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满足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历史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历来对民族问题高度重视,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并对社会成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使得祖国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经验,也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2.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族问题依然是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问题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国际敏感热点问题极易引起国内的反响和回应,国内民族问题也极易引发国际关注和干预。目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导致民族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仍然相对落后;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之间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矛盾纠纷有所强化;三是频繁的人口流动造成民族之间的误会和摩擦有上升趋势;四是因和风俗习惯不同而引发的民族矛盾时有发生;五是国际敌对势力极力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稳定。

民族问题无小事。如何解决民族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民族问题,如何使社会成员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需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在内的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正是针对和适应这种现实的需要。因此,民族问题的存在,就构成了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实基础。

三、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认识基础

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认识的主体。研究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认识基础,必须考虑到所有作为主体的人。这里的所有作为主体的人,内在地包含着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一般社会成员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里着重研究我们党关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关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我们党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认识基础

重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曾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提出了“两个共同”的思想,指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随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加强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各民族之间的认同度不断提升,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深入人心,大大推进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社会和谐,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大家庭的整体凝聚力。

近年来,我们党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相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认识基础。它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什么是民族”这一民族理论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二是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三是揭示了当代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强调民族问题事关国家和民族团结。四是全面而深刻地阐明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五是从我国现实出发,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发展。六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七是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五项指导原则,这是对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处理民族问题丰富经验的科学总结。八是对民族工作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努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等重大问题,从理论的高度作出了新的论述,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我们党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与时俱进的又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思想和观点,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认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基础

人民教育论文第4篇

【关键词】 民族;宗教;常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千百年来,各民族交流融合缔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联系的空前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性被打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并从事社会各行各业工作,更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差异,了解必要的民族宗教常识才能在交流中有效的避免误解和冲突,才能真正保障互相了解、互相尊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应认清当前形势,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普及民族宗教常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

二、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的必要性

1、政策需要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活动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进行民族常识、民族政策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是学生掌握我国国情、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也是学习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学习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法规,为协调民族关系树立了规范,高校作为育人场所,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亦是高校职责所在。

2、形势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间人口移动频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涌入城市,各民族间杂居现象十分普遍。如广东省,据2009年01月15日《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10万人。其中,外省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150万,成为全国输入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友好和睦相处,正确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对高校来说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同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行“两基”教育,不断丰富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致力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已形成可观的规模。近年来,高校中因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差异互不了解导致的涉及民族、宗教的学生事件并不少见。学生结构的多元化一方面利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学生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因差异形成的矛盾与冲突。高等院校作为普及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重要阵地,面对学生民族多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有必要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民族理论和知识教学。

3、自身发展需要

高校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适应时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宗教常识包含众多内容,涉及宗教、文化、历史、语言、饮食、服饰、禁忌等各个方面,可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状况、风俗习惯以及各宗教主要教义与禁忌等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眼界,丰富人文内涵,完善知识结构。虚心借鉴学习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同样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包容多样的文化心态,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有一定作用。丰富多彩的民族宗教常识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加强对民族宗教常识的学习,具备重要德育意义。当然,开展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最直接的效应就是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与了解尊重,最小限度地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摩擦与纷争,保障校园和谐与稳定。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现状与问题

1、缺少民族宗教常识课程教学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缺乏相关民族宗教常识的内容,在我们所熟知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谈及民族、宗教时多论述我党民族政策路线、民族团结重要性以及我国政策等内容,较少涉及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与民族理论。除个别民族类院校外,普通高校学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难以接触到完整、全面、客观的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在公共课设置中涉及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也为少数,学生与教师缺乏在课堂上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机会。同时,在我国高校中缺少关于基本民族宗教常识教育的材。

2、缺少具备优秀民族理论素养的专业教师

首先,一部分教师对民族宗教常识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占高校学生比重较小,如无特殊情况,不易引起任课教师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对涉及民族、宗教的内容一笔带过。与此同时,大部分思政类或相关学工部门教师自身对基本民族宗教常识了解程度不高,民族理论修养不够,因此无法在教学或行政中有效传播与阐释。另外一些教师在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时仍用阶级的观点来看待,拘泥于陈旧的理论教条,缺少与时俱进的眼光。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如果自身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就无法在教学中全面的教授与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

四、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之途径

1、提高重视力度,增加财政投入

高校领导班子要充分重视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对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民族团结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通过对教职工的培训、课程改革等实际行动,切实把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真正重视起来。同时学校应该增加财政投入,在改革与教学过程中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

2、推进课程建设,培养优秀教师

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尚无全国统一性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材,这要求高校要结合我国国情与具体校情制定教材。同时要加强课程建设,要兼顾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在教学中全面普及民族宗教常识。此外应积极培养一批懂民族宗教常识、知民族宗教理论的优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注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民族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生动全面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提高学生对民族宗教问题的清醒认识。

3、加强校园宣传,注重教育实效

对内宣传对学校的理论教育、思想引领和舆论导向、文化氛围等的营造有重要影响,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高校加强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需要进行校园宣传,通过宣传的导向与教育功能向学生传播正确的知识。在宣传工作中一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正确性与导向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二要保证宣传信息的时效性与包容性,避免选用过时的、含有陈旧民族观、宗教观的材料;在宣传内容上应做到丰富多彩、全面具体的介绍民族宗教常识,帮助学生、教师树立全面的认识。此外宣传过程中要注重实效,必要时可进行相应摸底工作,了解在校师生民族宗教常识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以学生、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运用校园新媒体,避免枯燥的说教式灌输。

4、丰富校园活动,尊重多元文化

尊重多元文化则要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宗教文化。要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将民族宗教文化纳入和谐校园建设的范畴中。学校应提供各类平台,鼓励少数民族、有的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通过互相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联系与交融,让学生在文化碰撞中逐渐克服文化封闭,形成开阔包容的民族宗教观。在开展校园活动时,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在对本民族文化自豪和认同的同时,也对其他文化保持尊重和接纳的意识,最终促使校园形成开放、平等、互相尊重的多元化校园文化。

五、结语

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是关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大事,根据中国社会实际,党的十更是在新时期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以及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应发现自身在民族宗教常识普及教育上的不足,结合校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宗教间的和谐交流与共存,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中耀,栗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10(2)70-73.

[2] 吴鹏.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07)79-81.

[3] 买买提.吐合提.浅谈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2)94-96.

[4] 钟梅燕,贾学锋.当代大学生民族理论和民族常识教育问题调查研究――以宁夏高校为例[J].昌吉学院学报, 2010(1)85-89.

[5] 王成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7(8).

[6] 王成平.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群体[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7] 黄羽新,徐魁峰.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J].学术论坛,2006(9)177-180.

[8] 谢东莉,史宝麟.民族理论和知识与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0-113.

人民教育论文第5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图分类号:G412;G41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24-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学界,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虽有待商榷,但共识却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公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课时最多的一门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其内容丰富:国情有历史的、现实的,不仅有国情,还有国际形势;学科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民教育,很少单独开设公民教育的课程,普遍做法是将公民教育整合进课程体系,特别是社会学科,如政治、历史、社会或道德课程。这样看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中引入公民教育,具有天然的课程优势。本文主要研究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的路径。

一、阐释理论需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

公民教育融入“概论”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公民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大学生具体实际。

第一,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客观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讲解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缘于“概论”课程的性质和教学要求及目标,有些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往往偏向于“高大上”的抽象解释,远离大学生的具体实际,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大学生的具体实际问题,主要是现阶段学习、生活中面对的困惑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期待等。把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概论”课堂教学,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在阐释理论时,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呢?并非用理论去解释每个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而是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理论和方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理论就其实质来说就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反过来说,任何方法都是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的。

第二,引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个人学习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时,要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可能有少数大学生认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执政党治党、治国的理论,似乎与自己无关,而忽略了这些理论也是方法,可指导个人的学习与发展。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很少把理论作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讲。其实,“概论”教材上许多章节的理论,可直接作为一种方法与年轻大学生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就是一种启示,启示大学生要学会及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于指导未来的实践,第四章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五章、第六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与第二章相类似,指导大学生面对个人现实,合理规划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第七章、第十章分别是“改革开放理论”“外交和国际战略”,国家固然要开放,有外交关系,每个国家的公民也需有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每个大学生也要处理好与外界的各种关系;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启发大学生要从多层面发展自己,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第九章“祖国统一理论”,启发大学生以智慧的方式处理现实中的分歧;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核心领导”,这启发大学生思考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为了什么,认识到想达到此目的还须自身努力及依靠多方面的帮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引导大学生分析实事求是为什么难,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大学生如果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上述这些内容,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公民教育需切合“概论”课教材

在阐释理论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开展公民教育,还需切合“概论”课教材,不能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宗旨。

首先,“概论”课堂中的公民教育要坚持政治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必须遵循政治性。有人担心,公民教育是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公民教育,会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忽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甚至还有人认为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殊不知,西方各发达国家尽管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不同,对公民教育目标的表述有所不同,但相同之处都是培育适应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公民。如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从而在维护其政治统治、传播其主流政治文化上毫不放松。因此,作为“概论”课堂,融入公民教育,并非要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而是始终要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其次,“概论”课堂中的公民教育具有渗透性。渗透性是公民教育的特点,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公民教育可以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育中,采用间接的教育方式,完成其教学目标。这也意味着在“概论”课中开展公民教育,不是额外增加一部分内容,而是挖掘教材中与大学生公民教育相关的结合点,渗透到“概论”课日常教学中,成为“概论”课有机组成部分。另外,融入“概论”课堂教学的公民教育,其渗透性还体现在教师营造恰当的课堂氛围,因为环境的熏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

再次,重视融入“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一般来说,公民教育的内容可归纳为一个体系: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根据“概论”教材,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具体如下。公民知识方面,要逐步完善国情、政治常识、经济常识、社会学等公民知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身作为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认同,它直接指引着公民个人参与社会关系的行为。“概论”课堂中要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念、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权责观念、公民伦理精神、生态文明意识、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统一五个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公民能力,是公民对自身权利、义务的感知和实践的能力,其中理性思维能力与参与、合作能力除了要有一定理论指导,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和获得。本文只探讨课堂教学的公民教育,这就要求“概论”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公民实践的机会。

三、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

要在“概论”课堂教学中开展公民教育,需要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大学生为中心,针对传统的灌输式和相对封闭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实现一定程度上突破教材、理论和学校资源的限制,使课堂教学能够得到适当延伸的教学形式。

第一,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就是“以生为本”,作为“概论”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自身要有强烈的公民责任感、使命感,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言行特点,结合“概论”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公民教育,帮助大学生完善其公民知识,强化其公民意识,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以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拓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国内外实践证明,公民教育实践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在此探究的是“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公民教育,虽不具备参与社会的公民实践机会,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课堂环境的创建,使大学生人人能成为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在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提升公民素质,也是一种公民实践。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大学生有熏陶作用,其本身就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形式。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演讲和小组协作完成作业等教学手段。其实,这些方法和手段并不新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融入公民教育,还要对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拓宽。比如演讲,常用的是主题演讲方式,教师选定题目,大学生演讲。若要拓宽的话,可让大学生自由选题,按规则演讲,体现自主、平等和规则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选题和演讲的观点,掌握大学生的关注点,并加以引导。

第三,优化考核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是课程化、知识化、科学化,因而思政课的考核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考核,忽略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平时参与课堂教学情况的考核。在“概论”课堂教学中要融入公民教育,鉴于公民教育的实践性,应该要求大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可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另外,课程终结性考试也可灵活变通,目的就是真正考查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优化的考核方式,也将激励大学生对理论的学习热情,真正参与平日的课堂教学。

四、结束语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开展公民教育的课程优势。教师阐释理论时,要注重结合大学生具体实际,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公民教育要切合教材,坚持政治性,不能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宗旨。融入公民教育,还需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作为公民,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大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参考文献:

[1]王小飞,檀传宝.转型社会的公民教育选择:欧美国家的变革与经验分析[J].中国德育,2007(12).

[2]曹润花.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03).

人民教育论文第6篇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我国自近代以来彻底否定旧制、反抗外侮的大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启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新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民主与科学的根本追求、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和理论联系实际改造社会的主张,极大地冲击着封建教育和殖民教育的根基。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蔡和森等人站在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立场上,充分认识到改革中国封建教育和殖民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为改革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劳苦大众争取教育权的斗争,主张在教育上人人机会均等,劳动者必须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这种争取受教育权的斗争,必须与组织起来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相联系。这就明确区分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新的民主主义教育和资产阶级鼓吹的普及教育、平民教育的不同,逐步形成和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指导方针和理论体系。

    (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当时中国流行的某些教育思潮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教育肇始于清末西方教育的引进和创建,“废科举、兴学校”,摒弃了传统的读经教育模式,引进和建立了一批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涌现了各种教育思潮,除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开始传播外,西方各种教育思潮也被引入中国:1913年孟禄首度访华带来了进步教育思潮;1919年4月30日杜威来中国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920年罗素来华讲学,宣扬新实在论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等等。如此之多的外国教育思潮在短期内涌入中国,客观上促成了当时教育思想和教育研究的初步繁荣,为国人认识和研究教育提供了帮助。但是,西方各种教育思潮的引入,也混淆和误导了一部分人对当时中国教育正确发展道路的认识,如胡适鼓吹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改良论以及张东荪等人宣扬的罗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教育主张等,均热衷于“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

    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鉴于历史的教训,对照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重新思考中国教育改革的道路,用最初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当时在中国流行的某些教育思潮。针对胡适在《新青年》连续发表的《不朽》和《实验主义》两篇文章,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批判胡适用教育去点滴改良社会的主张,认为“恐怕必须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1](P233)。而这个“根本的解决”,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这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阶级斗争的理论认识和解释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典范,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初步揭示。

    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独秀致罗素先生底信》,对罗素、张东荪的主张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在当时中国的工业、教育(物质和知识)尚未发达的时候,“正好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免得走欧美日本底错路。”(1920年《新青年》八卷,四号)毛泽东也认为,罗素那种“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的主张,“事实上做不到”。因为,“教育一要有钱,二要有人,三要有机关。”而这些,尽在资本家的手中,所以,无产阶级不夺得政权,“安能握得其教育权?”[2](P242)对罗素、张东荪的批判,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当时中国教育现状和问题的清醒认识,已经接触到中国教育改革应当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这对科学研究和发展中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完善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认识和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开始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胜利的经验重新思考和探索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1.工农教育思想对平民教育思潮的革命与发展

    教育与工农相结合,开展革命的工农教育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工农教育思想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各种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潮,尤其是资产阶级平民教育思潮的基础上逐渐确立和形成的。

    平民教育是“五四”时期流行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是新文化运动“拥护民主”口号在教育思想上的反映。但是,由于对“平民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待“平民教育”的态度和价值追求是不一样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是把平民教育当做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这种充满着空幻的、消极的,甚至带有一些美好幻想色彩的教育救国主张,显然脱离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最终只能走向失败。萧楚女当时便在《中国青年》第18期上发表《陶朱公底平民教育》文章,揭示这种平民教育既不能救国,也不能救民的道理,他说:“平民教育是要紧的!但是起码的生活,不更要紧么?”并认为,如果不是经过一种彻底的革命,平民教育即使有一定的效果,也无非是多使平民认识几个字,多使平民增添几分烦恼而已。

    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也充分认识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平民教育的严重缺陷,主张平民教育不仅要以广大人民为教育对象,而且应本着“庶民”的方向发展,必须符合劳动人民求得自身解放的根本利益。这种教育权的争取,只有与彻底打破“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的斗争同时进行,才能得以实现。这就是李大钊所说的“纯正的平民主义”或“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3](P427)。遵循这种“纯正的平民主义”或“无产阶级的平民主义”而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自然是一种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教育,是一种具有彻底革命性的工农教育。实践证明,正是这种工农教育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轰轰烈烈的工农教育运动,唤醒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和革命精神, 最大范围地武装了他们的头脑,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完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使命。

    工农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为工人和农民争取教育权利,并通过文化知识教育,唤醒和促进他们的阶级觉悟,训练和提高斗争能力,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教育与资产阶级所倡导的“普及义务教育”、“平民教育”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它不是“顺民的教育”、改良的教育,而是一种关乎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彻底的革命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平民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所领导的工农教育运动和工农教育主张,为革命根据地工农教育的广泛开展和积极推进,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也为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定准了基调。

    2.教育为革命斗争而服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被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力;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也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外国教会在华开办的学校强迫学生信教,禁锢学生的思想。这种愚民政策和文化入侵与中国共产党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张格格不入。为了唤醒广大劳苦民众的阶级意识和觉悟,中国共产党主张用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通过教育实现革命斗争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阶级斗争手段,应当充分发挥其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强大功能与作用。

    在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奋斗目标:“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保护女工和童工”[4](P16)。在1922年5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讨论通过的《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具体规定了青年团在青年教育工作中的任务:(1)青年团为所在地方之青年无产阶级组织俱乐部、学校、讲演会,以发展他们的知识和社会觉悟,使他们接受普通教育;(2)在青年中宣传社会主义,以启发并养成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和批评力;(3)号召青年积极参与改革现行的学校制度运动,使一般贫苦青年得受初步的科学教育,并极力运动建设普遍的义务教育和学生参加一切校务管理,取消宗教关系、地方关系及一切不平等的待遇。为此,青年团要唤起青年为争取教育权利而奋斗,努力从事于识字教育和阶级斗争的教育运动、普遍的义务教育和免除学费的运动、男女教育平等的运动、学生参加校务运动、非基督教学生在基督教学校内的平等待遇运动、统一国语和推行注音字母的运动(1922年5月15日,《先驱》第八号)。这些关于教育的纲领性主张,反映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当时教育和社会现实的科学认识和定位,在反对封建教育的同时,突出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主张,把教育斗争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教育为革命斗争和苏维埃的建设服务。这种新的教育主张,就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基本方针。

    3.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工农教育运动、干部教育运动、识字运动以及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探索基础上,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在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中国共产党从理论上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学说的理论基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思想在其中也有全面的论述。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应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教育,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完全新型的文化教育。第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必须具有自己民族的形式和特点,将民族的形式和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相结合,“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而且体现在既不否定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教育,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吸取其民主性和革命性的精华。第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干部的知识和教育革命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5](P666-668)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是说,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5](P984)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科学论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的教育传统,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特别是总结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教育发展的道路和经验,科学阐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民主革命教育的理论和纲领,从理论上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完全正确和科学的,它使中国革命的文化教育有了明确的方向,从此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历史转变和曲折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伟大革命斗争的胜利,并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教育科学的发展也是这一伟大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从新民主主义教育科学到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历史转变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建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这一根本性的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中国的教育科学事业一方面继续发扬为革命斗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光荣传统;另一方面继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充分体现在党的教育方针之中。而对当时苏联教育学尤其是凯洛夫《教育学》的引进,更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对当时苏联教育学的引进与传播,对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总体上看具有积极意义”。“它对以新的方法论研究教育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因此具有理论意义;它对促进中国教育的正规化发展,建立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它有实践价值”[6]。当然,现在看来,当时“全面学苏”背景下苏联教育理论的引进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学习苏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对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教育科学,对于新中国正规的教育模式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建设与发展

    从1957年到1966年,是我国开始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这期间进行了旨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改革实践,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的经验,规定了适合当时情况的各项具体政策,整顿和发展了各级各类教育。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其社会主义特色。

    1958年后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当时兴起的“教育大革命”,在教育科学发展方面要求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育科学研究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政治化倾向和教条主义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科学的健康发展。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整顿,高校60条、中学50条、小学40条的制订和实施,又逐渐使教育科学的发展走向了正轨,教育理论和实践又恢复了常态。这一时期的教育研究成果如专著和教材,都体现出作者一定程度的创见,但受当时苏联“教育学”影响的痕迹仍是到处可见。

    然而,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否定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路线和方向,也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现代文明、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教育学研究成果,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走向倒退、陷入低谷。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希望,也给我国教育科学带来了曙光。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命题。在党中央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指导下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科学工作会议,推翻了“两个估计”,检讨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所走过的道路,提高了教育和教育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立为教育战线的思想解放和教育科学的重建奠定了思想基础,使教育从为阶级斗争服务的误区走上了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不仅使中国教育界改变了由苏联教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彻底地摆脱了“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念的束缚,使教育由过去单纯为政治服务转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尤其是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以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口号的提出为此后的“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教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科学从为政治服务走向全面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服务。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空前的繁荣发展。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的推进,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理论上的突破与进展又推动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改革的进行。我国教育科学事业进入了新的黄金发展时期。

    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科学走向了繁荣发展的轨道。首先,教育学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教育实践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和有益的经验借鉴。与此相联系,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对象不断细化,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拓展了教育科学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层次,增强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更体现在社会建设中,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三农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等问题,也同加强教育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教育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教育科学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将国外先进教育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着力探索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基本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为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科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继往开来的教育科学发展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所取得巨大的历史性成果。然而,这一体系尚有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之处。展望未来,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一)回归“自身”的教育理论研究取向

    综观建党90年来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政治形态话语、经济形态话语、文化形态话语等三个发展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改革开放开始之前,“阶级斗争”一直是整个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和霸权话语,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自然要熏染上许多政治色彩,教育学科的“政治挂帅”表现明显。这虽然有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局限,但教育毕竟不是政治,更不能沦为政治的附庸。

    改革开放,开启了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伟大航程,“经济建设”逐步取代了“阶级斗争”。随着战略重点的转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开启了人们对教育的全方位理解和认识的思想进程。从此,人们不再仅仅以政治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多方面认识和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整个20世纪90年代,教育的经济形态话语频繁出现,教育理论研究更多地转向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市场化趋向、素质教育、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以及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等,都是基于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的科学探索与追问,都是对教育“自身”的重新认识和不断深入研究的结果。因此,教育理论研究必将回归教育本身。这是90年来教育的政治化、经济化之后,人们对教育科学认识的必然取向。

    (二)展现“本原”的教育实践诉求

    教育理论指导和影响着教育实践。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从运动到改革过渡到当下的教育实践建构,表明了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寻根”脉络。

    无论当下正在进行的各项教育事业改革(如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等),还是正在进行的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其背后的根本指导思想,无不体现着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性的深刻思考和理解,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按教育的规律办教育。

    如何才能实现按教育的规律办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必然要对教育规律的内在规定性做出科学的探索与解释。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最终要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而且会深刻影响着教育实践的开展和成效。我国当下的教育实践,已经逐渐摆脱了政治狂热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论范式的影响,逐步恢复到教育自身,从教育的“本原”探索相应的教育实践模式。这是走向教育实践正确发展道路的积极努力,必然会成为今后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诉求。

    (三)彰显“科学”的教育决策意蕴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科学的,而且要求教育决策也是科学的。教育决策一方面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实际效果在管理层面的反映,另一方面也会对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起指导和引领作用。这反映了教育决策在教育科研和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决策管理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影响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方向和效率,而且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政策保障。因此,决策是否科学,至关重要。

    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科学性建构一直在努力进行之中,教育科学问题的确立、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实践过程的呈现等,都会伴随着科学与伪科学的争斗;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建党90年来,我国教育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日益增强。这也映射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科学性在不断提高。展望未来,“科学发展”将成为时展的主旋律,教育决策也必然更加强调科学性。可以预期,更加科学的教育决策,必将更好地推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科学性。

    科学的决策是前两者的结果,也是推动前两者更好地发展的政策保障。

    (四)面向世界的教育互动潮流

    中国教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的产物。近代以来,西方教育学科的引进和输入,开启了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学科乃至教与学术的“苏化”,也没有阻断我国教育领域与世界的互动和交往。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思想提出之后,我国教育领域与世界的互动和交流日益增多。这种互动,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交流、学习和借鉴。

    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孤立进行;同样,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也不能闭门造车,“面向世界”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教育界面向世界、与世界的互动和交往。在今后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这种互动和交往仍将继续下去,并会呈现出更加多样、更加频繁、更高水平等特征;而且,随着与世界交往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教育必将对世界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表现“自我”的本土学术范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一直在探索和开辟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虽然至今我们还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学说和教育实践模式,但是,不同理论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实践范式的异彩纷呈,依然构成了我国当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繁荣局面。

    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全盘“苏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式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最恰当、最有效的教育科学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后,关于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大讨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本土化发展,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和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逐渐浮出水面。有关教育理论问题的不同见解以及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我国教育科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自我发展、自我繁荣。

人民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甘肃少数民族音乐 高校音乐教育 发展与创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从先清至晚清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此,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也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重要组成部分。甘肃是一个有回、藏、东乡、保安、裕固、土、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十个民族的多民族省份,其中裕固、保安、东乡是甘肃独有的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本民族创造和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被忽视,被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代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公共课程中的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重洋轻中现象明显,学生不喜欢少数民族音乐,认为“土”,不够洋气,不够有品味,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要普及更是难上加难。大多数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对于高校学音乐的学生来说,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了解乡土音乐,都应该是有具体、明确的要求的,但是事实是根本还没有做到。教材方面也是不统一、无定性,对少数民族音乐介绍不全面不系统,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常常是在教师自编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教育手段的革新遇到问题。每个民族有不同的音乐与人生礼仪和生活民俗,是与“天道”“人道”息息相通的,学生经过西方理论的学习,对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术有了一些掌握,但音乐观念却被“格式化”了。他们把西方音乐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普遍真理,对本土各民族的音乐根本难以理解和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尤其重要了。那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如何探索发扬和开展并创新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和措施。

一、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渗透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本民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坚强自力、勇敢进取的民族精神,少数民族音乐所特有的精神气质,让大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感受,来增强大学生自尊自爱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对构建当代大学生人文观念、思维方式及培养高尚人格和精神气质起着重要作用,让大学生系统了解、认识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而起到丰富学识,提高素养的作用。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一直以来,中国的音乐教育借鉴欧美音乐体系太多,所开设的中国音乐史基本上没有涉及少数族音乐历史,大多是汉族音乐史,这使得大学生甚至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不了解其音乐文化的渊源及流传,而欧美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大学生们倒乐此不疲,甚是了解。目前,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基本上以论文写作、发表和研讨会的形式来研究,大学生无法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无法承担继承、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使命,这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大失策,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残缺。我们必须要通过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现象。首先,应该将传统音乐教育与甘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编写教材的专家,必须要深入田野获得第一手最精确地资料,这样才可以将高等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与甘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有机结合;其次,组织学生田野采风,在学生接受乡土特色的基础上发展音乐教育,收集整理当地优秀的传统音乐,整理挖掘当地的民间音乐的特色元素;最后,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聘请少数民族音乐专家、民间艺人来学校举办讲座,把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机制带到学校,吸取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有效进行资源整合。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和实践。

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建立多元化转向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机制

我国有56个民族,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点,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品种齐全,在中国音乐史上大放异彩,丰富多姿,形成了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文化多元主义被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1994年的《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确认为世界音乐教育理论的核心,政策中提倡“音乐教育要最广泛地尊重、吸取和接纳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传统,把音乐教育置身于世界多元主义的范畴之内”。“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 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 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 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中国音乐带来负面影响”。在当今全球文化、世界人类的社会历史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在这关键时刻,我国民族音乐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机的理论体系,民族音乐教育模式的形成已不容等待。把中方音乐与西方音乐、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欧洲音乐与其他国家音乐和形态、技术与文化这几对关系把握和处理好,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程中,欧美古典音乐占着重要的位置,“西方音乐一元化”的理念一直在延续。这个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影响很大,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上都能体现出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多以西方音乐课程设置为重心,音乐教育的民族性体现不强。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来传播,需要对专业模式进行全新的改革与探索。并且,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地方和学校都是处在沿海和较大发展的城市和地区,而相对偏远的西部城市和地区的高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显得很是滞后,甚至停滞不前。在这种形式下,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便更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完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课程设置

上面论述已经提出,在我国现行的高校音乐教育中,主要是以西方音乐理论为重点建构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课程。在高校主题课程设置中,少数民族音乐没有名列其中,且在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中,也没有设立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课程。在完善高校音乐教育体现多元音乐文化的课程设置建设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带了好头,走在了其它各个音乐院校的前面,1982年,开设了《外国民族音乐》这门课程,然后,连续开设了《亚洲音乐》、《印度音乐文化》、《拉丁美洲音乐》、《美洲民间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概论》、《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系列民族音乐课程。上海音乐学院紧跟其后,不间断的开设了《东方音乐文化》、《印度音乐文化》、《东南亚音乐》、《日本音乐》、《东方音乐概论》、《朝鲜音乐》、《比较音乐学》等课程,同时,完成了《东方音乐概论》的教材编写。但在全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在高校教育中也需要得到普及和重视,以下有几点建议:1.在课程的设置上、音乐教材的内容选择与编排,建议多采用甘肃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资源,使音乐审美熏陶建立在乡土意识的基点上,2.着手开设特色课程,专门设置地方特色课程板块,比如开设“甘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鉴赏”“天鹅琴演奏技法”“甘南藏族民歌演唱”等系列特色课程等,把甘肃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民族声乐、器乐教学之中,把悠扬动听的民歌旋律融入到“视唱练耳”的课堂;3.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乐理”等理论课程中加入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分析和讲解。如果进行过这些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定会受益良多,也可让大学生们充分感受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高校音乐的教学队伍中,教师几乎都是音乐专业院校毕业出来的,这些老师在上学期间以西方音乐体系训练为主,他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以及对音乐的操作能力被西方音乐学体系深深的影响与感染,他们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学习不够深入,对甘肃少数民族音乐了解更是不够,缺少了必要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视野。教师肩负着传播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任务,只有教师提高少数民族音乐的素质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重视甘肃少数民族音乐的学术研究,开展广泛的科研活动,通过口传心授这种方式,向民间曲艺有极高造诣的民间艺人虚心请教,口传心授是一种传统的传承方式,很多人会说这种方式落后,但恰恰是这种方式才把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信息传承下了。将学术界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并带领学生民间采风、进行田野调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只有优秀的音乐教书才可以让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下曲,弘扬民族文化也是音乐教师应有责任和义务。

五、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富有生活情趣和民族特色的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走向艺术的殿堂,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得到了促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根,只有高校音乐教育继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有幸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很独特的作用,通过音乐的“育人”功能与教学作用的重视程度不断在提高,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又能完善学生人格的修养。相信不久的将来,高校音乐教育可以更好的发挥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作用,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

基金项目:

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建设项目:甘肃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JG-16706616,起止时间2013年1月-2014年12月。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少数民族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音乐,2005,(02).

[2]许玮.论多元化视野中的我国民族音乐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2001,(06).

[3]冯兰芳.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发展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3,(02).

[4]张莉.论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2010,(01).

人民教育论文第8篇

教育隐喻起源于人们对教学语言的研究,原因在于教育隐喻是教育语言的一种。由于研究的转向,教育隐喻曾经历过一段低迷的时期。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教育隐喻慢慢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教育隐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关于教育的隐喻,具体而言是人们运用隐喻性思维解释教育事实,描绘教育理想的认知活动与语言现象,而后者则指在一切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开展的隐喻认知与所使用的隐喻语言现在的学者研究教育隐喻一般采用广义的定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校隐喻、教师隐喻、课程隐喻、教学隐喻。学校隐喻是指学校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师隐喻是指作为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维;课程隐喻是指课程是教育目标的实现,所必须的媒介;教学隐喻是指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以上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教育隐喻的主体。少数民族教育隐喻是教育隐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教育又可称为民族教育,指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教育活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等。少数民族教育因其在我国教育界的特殊地位而备受关注。少数民族教育隐喻是民族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成果仍然较少。从近些年已经出版的成果来看,我国学界对国内少数民族教育的隐喻尤其是对国内少数民族教育与主体民族汉族教育的关系的隐喻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多元一体”喻。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有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的这种思想影响了一大批民族工作者,这其中就包括民族教育学家。我国的民族教育学家吸收了费孝通先生的思想理论,认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与主体民族教育应当是“多元一体”的格局。他们用“多元一体”来隐喻我国当下的民族教育。他们认为我国各个民族的教育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百花齐放”喻。我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国内目前的民族教育应当比作“百花齐放”。他们认为,随着国家对民族工作的重视,民族教育享有了越来越高的地位。他们坚持认为每个民族都应当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扬少数民族教育思想,保有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也就是说这些学者认为,每个民族的都应当独立把自己民族的教育理论教育体系发扬光大。每个民族的教育不是盘根错节的关系,而是各树一帜,独立发展,互相媲美的关系。“主仆”喻。我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民族教育和主体汉民族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主仆”关系,也即主辅关系。他们中间又分为两个派别,一类认为应当以汉族教育为主,民族教育为辅。这类学者认为,汉族教育历史悠久,发展充分,民族教育则相对落后,体系缺乏,所以在民族教育中,应当以汉族教育为主,民族教育为辅;另一类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民族教育应当体现民族特色,所以理应把民族教育看做主,而汉族教育看做仆。以上是当下我国民族教育学界对民族教育思想的隐喻。这三种隐喻性的说法反映了当下民族教育思想的现实。由于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研究仍然不充分,所以学界对以上三种隐喻,各持一端,互不相让。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尤其是民族教育研究的进步,这种纷争局面或许会走向统一。就目前来看,学界较为支持第一种民族教育隐喻。

二、少数民族教育中隐喻的价值及其意义

隐喻在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使用意义重大,其不仅富有理论价值,同时富有实践价值。首先,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使用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少数民族教学。其次,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使用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教育语言,彰显教育学的学科特征。再次,隐喻是人类精神存在的方式,是人文理解的重要途径,对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使用可以深层次的理解少数民族的精神思维,从而理解少数民族文化。最后,少数民族教育隐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造精神。具体分析如下:

1.有利于少数民族教育理念的研究和反思,从而改进少数民族教学少数民族教育隐喻是对教育工作者、教学单位、教育场所、教育课程等的隐喻性认知。隐喻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方式,是通过一种事物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方法途径。例如,大家熟知的“学生是花朵,教师是园丁”,“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通过“园丁”“工程师”等隐喻可以认识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和尊重。而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教师的隐喻,如“臭老九”等则反映了那一时代人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同样,人们可以从少数民族教育中的隐喻来认识少数民族的教育理念,从而改进少数民族教学。

2.有利于丰富少数民族教育语言,彰显教育学的学科特征教育隐喻本身就属于教育语言,教育隐喻起源于教育语言,是对教育语言的深化。“教育作为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是师生之间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沟通,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作为一个‘价值生成’的过程,我们不可能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更不可能用量化的语言来理解。因此,教育隐喻的存在弥补了这一不足,使我们对教育的言说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少数民族教育词汇本身就很缺乏,通过隐喻的方式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当下民族教育研究中出现的“主仆”说。就是形象运用了我国封建社会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来说明了当下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者对少数民族教育和主体汉民族教育的关系的认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在民族教育中也必须借助隐喻性的语言来完成教育过程。在少数民族课堂教学中,常常使用双语教学,这时教师就必须借助双方共同熟悉的语言和事物,并采用隐喻的方式以到达让学生理解的目的。

3.可以深层次的理解少数民族的精神思维,从而理解少数民族文化隐喻说到底是对语言的运用,是理解事物的认知方式。从这方面讲,隐喻与思维密切相关,是人类精神存在的方式。思维可以折射文化,因此隐喻又是人文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少数民族教育中隐喻的认识,可以深层次的理解少数民族认识事物的方式,从而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临时抱佛脚”在汉语中用来喻指做事情到了紧急关头,才匆忙下决定或想起一个重要的人或事物。而在维吾尔族教学中讲到“临时抱佛脚”时,就得改换成民族思维,否则便不利于民族教学。因为维吾尔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不理解“佛脚”的概念。

4.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造精神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投射,它是架构人们认知事物的桥梁。在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一个以简驭繁的目的。另外,鼓励学生使用隐喻可以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兴趣,进而达到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目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对隐喻的使用多集中在母语使用上。教师应当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对双语隐喻的使用,这不仅可以激发少数民族使用语言的兴趣,同时也便于少数民族学生对双语文化的理解。

三、少数民族教育中隐喻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研究和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未能形成系统,过分依赖汉族教育隐喻,民族教育隐喻存在复杂性,民族教育隐喻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研究未能形成系统。从目前来看少数民族隐喻尚未形成严格的系统。少数民族隐喻在多数情况下集中在教育理论隐喻方面,在教育工作者隐喻、教学场所隐喻、教学活动隐喻等多个方面仍显欠缺,从而未能形成严格的系统。少数民族教育隐喻过分依赖汉族教育隐喻。国内对少数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较晚,这在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研究方面也有所体现。例如在常见的学校隐喻、教师隐喻、课程隐喻和教学隐喻等方面的少数民族教育隐喻都广泛借鉴并依赖汉族隐喻。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隐喻存在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融合越来越剧烈,这种情况给少数民族教育隐喻带来了复杂性。这不仅体现在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理论研究上,同时也体现在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实践方面。从理论研究上看,各个少数民族都极力研究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教育理论,这难免会造成不一致的地方,结果就是理论复杂多样。从实践方面看,我国民族众多,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多样,因此教育隐喻的实践要依据本民族的特色实行,这种情况就给少数民族教育隐喻的实践带来了复杂多变的可能。少数民族教育隐喻本土化问题。研究少数民族教育隐喻尤其要注重其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少数民族教育隐喻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于少数民族的教育。而少数民族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保有并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再者,隐喻与民族思维密切相关,是民族文化中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因此隐喻与文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