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

人民教育杂志 北大期刊

People's Education

杂志简介:《人民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9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社评、观点、观点_锐眼·阅悟、观点_锐眼·眼界、核心议题_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总体效能、政策、智库、广告·书评等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国际刊号:0448-9365
国内刊号:11-1199/G4
全年订价:¥ 432.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3
复合影响因子:0.88
总发文量:6801
总被引量:17219
H指数:54
立即指数:0.0296
期刊他引率:0.996
平均引文率:0.0444
  • 让教育者的智慧充分涌流——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制度改革纪实

    作者:李帆; 梁伟国 刊期:2005年第11期

    2004年12月2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

  • 人民教育编辑部与山东省教育厅将联合举办“新课程与教育制度创新”现场会

    刊期:2005年第11期

  • 我们为何关注潍坊教育制度创新

    刊期:2005年第11期

    教育制度创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教育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山东省潍坊市进行的教育制度改革,正是抓住了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由于这些经验大多是从群众中来,而且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因而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可行性,值得关注。

  • 教育核心竞争力:概念、要素及内涵

    作者:刘晓明 刊期:2005年第11期

    随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学校教育经营意识的逐步形成,这一理论必将延伸到我国基础教育界,并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 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失衡与救治

    作者:王晋堂 刊期:2005年第11期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一方面,从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到学校里的思想品德规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它涉及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品德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上升。而在中小学的学校管理中,尽管人们通常都在提“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但在实践中,我们...

  • 教师专业发展要“过三关”

    作者:黄飞跃 刊期:2005年第11期

    综观学校教育成功的诸多要素,人力资源无疑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所谓人力资源,说到根子上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师专业化程度。回眸我的专业成长历程,我想对年轻教师说,教师专业发展要经得住学习关、实践关、职业倦怠关的考验。

  • 珍贵的小红点

    作者:徐丽新 刊期:2005年第11期

    夏天的一个午后,太阳把我的脸晒得像剥了皮的番茄。当我无精打采地挪进二(10)班教室时,没想到将会经历一次心灵的震撼。

  • 倾诉,让童心飞翔

    作者:罗婷婷 刊期:2005年第11期

    傍晚,黑沉沉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放学,孩子们都飞奔出教室,只有一个小女孩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 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郭力平; 王隽 刊期:2005年第11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教育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幼儿教育使用信息技术已日趋普遍。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对早期儿童的影响,怎样使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早期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此,全美幼教协会(简称NAEYC)在1996年提出了一份立场报告,阐述了NAEYC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的基本立场。虽然该报告的...

  • “破窗”的启示

    作者:侯识河 刊期:2005年第11期

    《菜根谭》中有一句名言,“威宜先严,恩宜后浓”,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对待别人应该从严到宽,如果先宽厚再转至严格,别人就会憎恨你冷酷无情,而恩惠则要从淡转浓,否则别人容易忘掉你的恩惠。这句话讲的虽是修身方面的问题,但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同样适用。它提示我们对待学生应该一开始就严格要求,时时关注学生或集体出现的各种小问题...

  • 本刊第13—14期合刊将隆重推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专辑

    刊期:2005年第11期

  • 参加教学能手评选的心得

    作者:赵广杰 刊期:2005年第11期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在忙碌与紧张过后,通过反思,得到了许多平时难得想到的感悟。人生重在参与,只要参与了,就会有收获。工作之余,把这些感悟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 本期话题:寻找道德教育新的行走道路——我们的教育真实吗

    作者:陈素平 刊期:2005年第11期

    道德教育为什么一直都不能令人满意?除了要对我们的教育内容进行反思,还需要对日常课堂教学进行追问,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甚至是对教师本身进行有深度的剖析和讨论。本期发表两篇文章作为引子,同时约请了道德教育专家发表见解,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将本期话题引向深入。

  • 莫非,孩子患上了“恐高症”——对一堂品德与社会课的追问

    作者:穆文红 刊期:2005年第11期

    在一次评优课活动中,我听了几节主题都为《可爱的家乡人》的课。其中的一节课上,“教师的精彩”与“学生的无奈”造成的鲜明落差,让我疑惑不解。一段日子过后,我还是想找回依旧清晰的场景和当时思考的碎片,与大家探讨交流。

  • 高低与远近——对于“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作者:檀传宝 刊期:2005年第11期

    陈素平老师的《我们的教育真实吗》与穆文红老师的《莫非,孩子患上了“恐高症”》让我十分感慨。因为他们的文章恰好涉及了近年来中国德育在“回归生活”时面临的两个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