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杂志简介:《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7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决策咨询、热点研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督导与评价、教育法制建设、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教育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4-5485
国内刊号:21-1570/G4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64
复合影响因子:1.22
总发文量:3620
总被引量:30148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5.0512
期刊他引率:0.9926
平均引文率:7.3343
  •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专业结构优化探析

    作者:吴开俊 袁文娟 刊期:2008年第06期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努力,广州市属高校专业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已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也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面对广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广州高校专业结构优化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理顺政府与高校在学科专业划分和授权上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三是高度重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的关系。

  •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沈阳农业大学服务实践为例

    作者:李国杰 张玉龙 杨印山 马彦令 马云启 刊期:2008年第06期

    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特别是在老工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教育要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的优势,主动地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在服务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模式、新路径。

  • “以人为本”教育实践的误区批判

    作者:明铭 刊期:2008年第06期

    “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从各种教育制度的设计,到教育目的的制定;从教育手段的运用,到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规划等总是体现出对“以人为本”的工具性、片面性理解,背离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性和全面性。对这些误区的批判将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教育的真实意义。

  • 教育优先的法治之维——以高等教育为中心的分析

    作者:何静 李中华 刊期:2008年第06期

    教育优先作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高等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如何切实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成为时下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法律的视角来分析,既需要宏观制度的变革也需要发展理念的更新,其中最为关键的举措当是确保教育公平,实现高校自治,建立完备的学生权益救济机制。

  • 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设计

    作者:魏新 刊期:2008年第06期

    完整的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应当是一个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的有序开放式的市场体系:一级市场是创造国家助学贷款形成借贷关系的市场,二级市场是创造国家助学贷款债权转让的市场。资产证券化是目前我国解决问题、完善市场、金融创新的重要选择,这项选择不仅很有必要,且基本具备了可行条件。另外,我国如果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还需...

  • 大学教学质量定位的新视角:基于契约理念的分析

    作者:任增元 刘元芳 刊期:2008年第06期

    契约理念主要包括自由意志观念、义务责任观念与诚实信用观念。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学校与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实然的契约关系。在契约理念指导下。大学由“行政管理规训者”转变为“教学服务的提供者”,“学生产品观”已转变为“服务产品观”,教学服务的适切性与敏捷性成为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 后现代知识与高等教育的转变——读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

    作者:宋喆 陈琳 刊期:2008年第06期

    利奥塔认为,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由于受技术理性的影响,知识的性质和传播方式都会发生改变。在后现代社会,知识将被信息化、商品化并与权力结合。随着后现代时代知识性质的改变,高等教育的合法性、目的、受教育者、教育内容、职能、“学术自治”、教师地位都将有所改变。

  • 教育市场竞争和高校办学成本

    作者:王寰安 刊期:2008年第06期

    学校办学成本的总体水平最终受学校经费收入的制约,必要办学成本又决定高校办学成本的内部分配。只有教育产品市场存在充分竞争,教育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学校办学收入才会被决定于必要办学成本水平,才会不存在低效率的非必要办学成本支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管制对教育产品市场竞争和教育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了限制,这迅速扩大...

  • 中国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机制与效果评估

    作者:李晓军 张英魁 刊期:2008年第06期

    教育政策执行作为一种行政方式,有着一般行政的共性,也因其领域的特殊性而具有自身的特征。以往教育政策研究较多关注政策制定,对执行层面的关注略显不足。然而,政策执行贴近大众。倍受大众的瞩目,对整个社会进步也至关重要。因此,对教育政策执行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的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

    作者:徐木兴 刘朝马 刊期:2008年第06期

    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高校内涵式发展由目标整合、特色定位、质量提升、大学经营4项基础要素和构建品牌、现代化管理、文化建设、战略经营4项发展要素构成。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运行策略主要体现为找准目标定位、打造师资团队、变革体制机制、塑造核心品牌、发展大学文化等5个方面。

  • 论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制度

    作者:余斌 刊期:2008年第06期

    民主与法治的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趋势、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高校必须实行信息公开;高校应从教育教学资源、高校运作过程及其管理、高校的输出与成果等多个维度确立信息公开指标;应通过立法、相关机制建设、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加强评估等措施为高校信息公开作保障。

  • 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作者:张峰 刊期:2008年第06期

    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新资助政策体系在高校全面施行。对于切实解决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新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监督机制不健全、高校在新资助政策中角色定位模糊、社会参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力量薄弱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完善资助工作机制,明确和强化高校在新资...

  • 关于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探讨

    作者:贾丽 刊期: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我国探索出一种新的助学贷款模式——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并将其作为校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在身份认定、手续办理、信用约束等方面优势突出,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这项政策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安排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来进...

  • 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发展困境

    作者:徐玲 白文飞 刊期:2008年第06期

    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时面临着经济排斥情况。经济排斥将会导致流动儿童处于贫困处境。产生边缘化的社会心态。关心流动儿童,保护流动儿童,使他们免受经济排斥,使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是实现教育公平、协调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 近十年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研究状况及其展望

    作者:张世红 秦浩 刊期:2008年第06期

    近十年来,广大学者对义务教育公平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果。这些研究涉及了资源配置、制度政策、弱势群体、政府责任、和谐社会等问题,但这些研究以理论研究居多,微观层面研究欠缺,研究缺乏超前性和创新性。今后应加强实证研究,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创新理论体系,更新研究方法;强调微观层面,拓展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