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26 14:46:52

现代畜牧业主要特征

第1篇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2]。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3]。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2~5]。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6]。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表1朱开沟遗址经济文化与环境特征表

Tab.1Theeconomy,cultureandenvironmentofZhuKaiGousite

阶段年代环境生产工具猪:羊:牛

第一段相当龙山文木本花粉很少,主石刀,石斧、石磨棒、

化早期要为草本花粉,其磨石、骨镞、骨凿、1:0.45:0.36

中蒿、藜花粉占全骨针。

部花粉的50%。

第二段相当龙山文木本花粉中出现了石斧、石凿、石刀、

化晚期少量的胡桃和漆等石镰、石铲、石杵、

阔叶林木,草本蒿石纺轮、砍砸器、石1:1.29:0.33

、藜花粉增多,约矛形器、石镞、角锄、

占全部花粉的70%骨刀、骨镞、骨匕、

以上。骨针管、骨针、陶垫。

第三段相当夏早期草本蒿、藜花粉继生产工具中石器、骨

续增多,约占全部器、陶器与前段相差1:1:0.27

花粉的90%以上。不大,惟出现了铜器,

且石器中细石器的比

重略有增加。

第四段相当夏晚期木本花粉中出现了生产工具数量。种类、

耐寒的云杉、桦、制法与前段无明显区1:1.15:1.15

榆等,以松、桦针别,骨镞、纺轮的数

阔混交林为主。量较前段增加,铜器

仍为小件工具。

第五段相当商二里木本以松、杉针叶石器中除细石器与石

岗文化阶段林为主,草本蒿、斧、石刀,其它种类

藜花粉约占全部花都有所减少。骨镞的1:1:1

粉的93%。数量有明显增加。铜

器中除小件工具外,

出现了铜短剑、铜戈、

铜刀、铜镞、铜鍪、

铜护牌、铜项饰等大

型工具、兵器等。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7]。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6]。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10]。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11]。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12,13]。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10]。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

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14]。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10]。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15]。

3结语

畜牧业作为人类的生产方式之一,它的起源不但取决于人类生产自身的发展,而且深受环境变化的影响[16]。距今3500多年前随着气候变冷、变干,萌生于农业生产内部的放养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游牧业。游牧业一旦兴起之后,就在中国人文地理区域分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与包括渔猎、采集、放养型畜牧业等非农耕生产部门并存,构成北方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的基本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岱海考古——老虎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60~377.

[2][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张承志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3~6.

[3]OwenLattimore.InnerAsianFrontiersofChina.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tety,

[4]CarlSauer.AgriculturalOriginsandDispersals.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5][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48.

[6]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78~295.

[7]史培军,王静爱,等.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环境考古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1-2):168~171.

[8]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18~123.

[9]张丕远主编.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27.

[10]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27~305.

[11]OwenLattimore.InnerAsianFrontiersofChina.NewYork:AmericanGeographicalSociety.[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宁城南山根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1):117~140.

[13]翟德芳.试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296~316.

[14l田广金.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1):131~143.

第2篇

为加快品质畜牧业发展,打造现代畜牧强市,促进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品种优良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防疫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产品优质化、农民组织化为特征,以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为目标的产业。发展品质畜牧业,打造现代畜牧强市,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渠道,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质畜牧业战略,全市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但仍存在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动物疫病防疫基础设施、财力保障、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二、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品牌”为发展方向,以实施品质畜牧业战略为突破口,以京津济地区主要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目标,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与保护同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加快向现代畜牧强市跨越。

(二)任务目标:到2015年,建成15万头奶牛、600万头生猪、100万头肉牛、3亿只家禽生产基地,构筑起现代化的四大产业链条;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8万吨、40万吨、3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超过2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5%以上,力争30%;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畜牧业产品质量、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三大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三、工作重点

(一)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

1.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以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为重点,开展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创建“双百”工程,即在“十二五”期间,每年提升100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新增100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五年共建成1000处高标准现代化养殖示范区,提高畜牧生产基地建设水平,打造畜牧业“品质”品牌。围绕畜产品加工龙头和畜禽优势产区,加强重点帮扶培育,带动区域化产业带快速发展,特别要加快5000万只绿色肉鸡产业基地、20万只有机鸡产业基地、1000万只绿色蛋鸭产业基地、10万头生猪绿色生产基地、2000万只高标准绿色肉鸭产业基地、有机养殖示范基地等优质畜牧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亮点。到2015年,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达90%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比重达80%以上。

2.加快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加强与京、津、济、青等大城市对接,引进培育高档次、大规模和实力强的畜牧龙头。引导企业改善生产和科技条件,提高畜产品深加工水平,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对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重点帮扶,增加畜产品附加值,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积极开拓品牌经营路子。突出传统优势,做大做强、产品、牛肉、牌鸭蛋等品牌;牌牛奶、猪肉产品、牌禽产品、牌禽产品等国内外品牌优势,积极打造知名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力争2015年畜产品在市场占有份额达15%以上;扩大长三角、粤港澳等市场,开辟欧盟、中东以及日韩等市场,实现畜产品外销新突破。

3.加快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创造条件,扶持和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维护其合法权益;积极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协会,提高行业应对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畜牧业;引导和扶持农村党员干部和有条件的农民,以及畜牧兽医服务部门和社会力量领办合作社,探索形式多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各环节的有机连接;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管理及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农民利益。

(二)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推广健康养殖,大力发展自然养猪法、林间养禽、循环种养和绿色能源建设,鼓励扶持养殖场(小区)利用粪污生产沼气、有机肥料等,实现排放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控制和减少养殖业污染。积极调整畜禽生产结构,抓住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机遇,发挥我市秸秆养畜传统优势和黄牛、驴资源优势,以大户和饲养场为重点,加快牛、羊、驴等食草家畜发展,增加食草畜禽比重。到2015年,全市自然养猪法生猪出栏量达50%以上;肉羊、肉兔、鹅的饲养量稳步增长,秸秆入饲率达到50%以上;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制度和乡村兽医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方针,认真做好六和肉鸡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试点,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全面做好强制免疫、疫情监测、动物产品检疫等各项防控工作;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队伍、资金、技术、物资储备,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期保护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饲料、兽药、奶站、出口企业等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的监管,保障畜产品安全卫生。全面落实兽药生产GMP认证、兽药经营GSP认证和养殖企业兽药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档案管理,对养殖过程、销售历史、信誉情况、兽药饲料使用情况全程记录;加快推进动物标识体系建设,到2015年猪、牛、羊等耳标佩戴率达到100%,完成所有猪、牛、羊的数据采集传输,实现全面、快速、准确追踪溯源。加快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硬件及制度建设,原则上凡进入专业市场、超市、专卖店的产品,必须经过相关认证并进入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

(五)健全畜牧业支撑保障体系。

1.加强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积极做好种畜禽繁育、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改良开发、良种推广应用和良种产业化经营,加强良种管理,提高良种利用率;特别要抓好驴、鲁西黄牛等特色畜禽的保种、扩繁和开发,实现以保护促发展。

2.加强饲料生产体系建设。把饲料工业作为促进粮食加工增值、带动种养业发展、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的大产业来抓,多措并举,提高饲料产能,到2015年全市饲料产量达到400万吨以上。

3.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积极建立以国家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基础,科教单位和涉牧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强化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其经营逐步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

4.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完善全市饲养、加工、市场、服务、监管、质量安全等为一体的信息体系,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积极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通过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公共服务、营造发展环境等措施,切实解决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用地、融资、风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各级畜牧兽医、发展改革、财政、农业、科技、国土、检验检疫、质监、卫生、工商、金融、物价、税务、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优质服务,共同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县财政要积极争取国家畜禽良种工程、畜禽良种推广、秸秆养畜、饲养场污染防治等项目投资。不断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积极扶持品质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动物防控和兽医工作公共财政保障措施,不断加大强制免疫疫苗经费落实力度,为动物防疫、监测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积极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逐步完善补贴机制。同时,对畜牧机械、涉畜保费、良种引进、贷款贴息、畜舍改造、粪污处理、防疫服务、贷款风险等项目,通过多种有效形式适当给予补贴,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继续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以及进口种畜禽、牧草种子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初级畜产品加工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省扶持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落实相关配套性资金。

金融、财政、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联系协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信贷担保抵押模式和担保机制。扶持畜牧龙头企业成立担保公司,为畜禽养殖场户提供贷款担保。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机制,通过畜牧企业、畜牧合作社建立会员农户信用档案,加强会员信用考核评估管理,并与金融机构对接,扩大信贷额度,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积极探索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新路子,逐步提高畜禽保险覆盖范围。

第3篇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我省畜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率先跨越,制定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畜牧业是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特征,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产业。我省是畜牧业大省,生猪等畜禽产品产量长期居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我省畜牧业区域布局不够合理,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抗御风险能力较弱。要实现质量、效益与速度同步增长,迫切需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我省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现代化受资源、环境、市场等约束的问题十分突出。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对土地规模、土地质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较低,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推进畜牧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我省的必然选择。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消费升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畜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于确保国家食物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看,我省已进入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业发展,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用现展理念引领畜牧业,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装备畜牧业,统筹兼顾公共卫生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畜产品加工,采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式,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我省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跨越。**年,基本完成资阳市、遂宁市、眉山市现代畜牧业试点。**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畜牧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年,生猪等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年提高到80%以上。“十一五”期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年均分别增长5%以上,**年分别达到1500万吨、210万吨、1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年提高到60%以上。

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通过国家评估和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认可。到**年,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更加完善。

畜产品加工水平大幅提高。**年,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05∶1。到**年,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5∶1,畜产品加工业成为食品工业的主导产业。

畜牧业生态安全明显改善。**年,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牧区草地改良面达到50%。到**年,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现清洁生产,草原生态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三、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一)优化区域布局。根据《**省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生猪、牦牛、肉羊、家禽、家兔五大优势特色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猪、禽产业,建设多层次增值的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丘陵地区和川西南山区重点发展优质生猪、肉羊、肉兔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设外向型畜产品生产基地。盆周山区重点发展优质肉牛、羊及奶牛等草食牲畜,建设优质草食牲畜生产基地。川西北高原牧区大力开发生态资源,建设绿色生态的优质牦牛肉、奶生产基地。各地要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根据耕地消纳粪污能力,优化畜牧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年,全省优势区域畜产品产量达到总产量的50%,**年提高到70%以上。

(二)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以良种引进、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为切入点,引导发展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财政贴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提高对大、中型养殖场建设的授信额度,对适度规模养殖户给予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引导相关贷款担保公司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贷款提供信用担保。积极开展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政策性保险,逐步扩展畜禽养殖保险范围。各级财政对参加养殖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依法依规解决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养殖用地问题,在新一轮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修编中要结合养殖区域布局将规模化养殖用地纳入规划。规模养殖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水电价格。“金土地”工程、红层找水、沼气池建设、旱山村集雨节灌等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应同步考虑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需求。环保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测,大中型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20**年开始,对符合规划的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圈舍标准化改造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视财力给予一定补贴。

(三)积极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综合利用、梯级增值的产业格局。整合项目和资金,扶持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培育高成长型的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引进和新建猪牛羊肉、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增加畜产品加工总量,大力优化畜产品加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根据畜产品屠宰的规模、生产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状况,推行畜产品加工分级管理制度,鼓励、引导、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加工技术水平。到**年,全省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8家以上,过100亿元的4家以上,国家级名牌产品达5个。省级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国家、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对企业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新建、引进和技术改造项目所需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畜牧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从20**年起,各级财政应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的贴息力度,工业和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应向畜产品加工业倾斜,省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出口信用保险专项扶持资金应优先支持畜产品出口企业,各市(州)、县(市、区)征收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3%-5%可专项用于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品牌宣传和名牌申报工作。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在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关键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省著名商标的龙头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

(四)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订或修订生猪为主的优势畜产品、出口畜产品和特色畜产品质量标准,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推进动物标识及溯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出口受控养殖基地,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进口国要求组织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建设3-5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年,全省出口专用备案猪场生产总量占出口生猪屠宰量的比重达50%,畜产品无公害生产比例达90%,**年分别提高到90%、100%。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的比重,**年达到50%。各级政府要加大国家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资金配套力度,并保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区)建设启动资金。清理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各环节不合理收费。对畜牧业生产、保险、技术培训、配种和疫病防治业务,免征营业税。

(五)建立完善畜产品物流体系。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在优势畜产品集中产区和集散地建设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肉食品冷链物流和设立冷鲜肉直销点,引导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预警预报机制,积极争取建立生猪期货交易市场。工商、质监、畜牧、商务等部门要加强市场检疫检测系统建设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定期市场信息和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到2015年,基本实现省、市、县、乡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加工企业、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各级政府要设立畜产品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拓展京、沪、粤、港、澳等省外市场和俄罗斯、新加坡和中亚、东南亚、欧盟等国际市场。

(六)加快畜牧科技进步。按照超前研究一批、开发转化一批、推广应用一批的原则,加强现代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依托大专院校和畜牧科研单位,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技术研究,组织实施品种培育、科学养殖、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等重大科技攻关。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配套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十一五”期间,科技对畜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省财政要逐年增加畜牧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专项资金要向畜牧业倾斜。鼓励畜牧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在资阳市、遂宁市、眉山市实施现代畜牧业科技专项行动。

(七)加强畜牧人才队伍建设。把带动农户的实效作为政府扶持企业的基本依据,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家队伍。培育畜牧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鼓励和支持畜牧高新技术人才带项目搞开发,对畜牧科研、技术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加大畜牧技术推广师资培训、技术人员在职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促进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多元化、技术服务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依托“阳光”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对广大养殖户普遍开展现代畜牧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各级政府要保障培训经费。

(八)加快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六方合作”、“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场(户)”、龙头企业“托养”、“寄养”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对农民组织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充分发挥其行业管理、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开拓市场的积极作用。经登记注册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对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项目的为畜牧业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经批准可享受**大开发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直接从事畜禽养殖,其销售符合国家规定的自产畜禽产品以及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建立健全现代畜牧业保障体系

(一)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尽快制定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和良种推广指导目录,完善种畜禽性能测定和良种登记制度,改善现有原种场、扩繁场基础设施,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的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加快构建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建立种畜禽质量监测体系。完善以县、乡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网络,鼓励围绕生产基地就近建设村级自繁自育商品仔畜养殖场,在城郊奶业生产带和农村奶牛生产片加快推广高产奶牛冻精改良技术。“十一五”期间,生猪三元杂交改良面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牛、羊良种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对引进优良种畜禽、牧草种子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执行国家生猪、奶牛良种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省财政逐步扩大生猪良种补贴县范围,并对参加性能测定的种畜场给予适当补贴。

(二)推广优质饲草饲料。积极探索饲料加工企业与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基地产销合作途径,大力发展饲料工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工业饲料使用率。在农区建立优质饲料原料基地,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青贮、青饲等专用玉米,提高青贮饲料和氨化秸秆利用率。在牧区、半农半牧区大力推广老芒麦、披碱草等优质牧草,推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推广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方式,加大牧区草地改良力度。养殖场(户)购置大型青贮和牧草收割机械享受农机补贴的政策,继续落实饲料加工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符合**大开发国家鼓励类产业条件的饲料加工企业,所得税可减按15%税率征收。各级政府要将饲料加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纳入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项目规划予以支持,并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鼓励农户利用荒山荒坡种草养畜,鼓励养殖场建立大型青贮池。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三)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继续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力度,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对重大动物疫病实施免费强制免疫,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将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体系和公益性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经费以及日常运转费用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基础工作,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兼疫情观察员)队伍,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五、营造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研究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既要贯彻落实好现有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又要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切实解决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土地、融资、风险等突出问题。省直有关部门要突出重点,认真抓好遂宁、眉山、资阳三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的落实,实行现代畜牧业发展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发展现代畜牧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各级政府应给予表彰激励。省、市、县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投入机制。各级财政用于畜牧业发展的预算要逐年增加,重点用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种质资源保护、良种良法推广、规模化养殖基地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畜禽品种的政策性保险制度。各级政府要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畜牧业。对农业担保机构的生猪、奶牛贷款担保风险要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有条件的地方要整合政府性农业资金中用于生产发展的经营性资金,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搭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第4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牧民生产方式,变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发展政策的实施,内蒙古地区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不少学者主要从农业文化的渗透、政策变迁、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诸多新观点。本文主要力图国家发展政策影响为视角对牧民的生产方式变迁过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

一、政策演变

(1)“牲畜作价,户有户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内蒙古牧区在草原经营体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大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基础模式。1981年,落实了“牧区新苏鲁克合同手册”的,这是“牲畜作价,户有户养”工作的开始。到1983年,牧区全面推行“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生产责任制,到1985年8月,全区95%的集体牲畜作价归户。

(2)“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从1984年开始,内蒙古牧区全面推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把“人畜草”、“责权利”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使经营畜牧业和经营草原紧密挂钩,把草牧场所有权划归嘎查(村集体)所有,这是牧区社会主义畜牧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1984年,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周惠同志在《红旗》杂志第10期发表文章中指出:“联系畜牧业生产责任制和个体经营户而建立起来的草原管理责任制,实际上就是一种既包括畜牧,又包括草原的‘双承包制’畜牧和草原‘双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使小规模分户经营与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双权一制”。牧区在实行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基础上,进行了牧区畜牧业经营体制的有一项重大改革,创造性地推行了以草场承包到户为重点的草牧场“双权一制”。“双权一制”即草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责任制。到1985年,落实草场所有权面积达5038.47万公顷,落实使用权面积3835.23万公顷。1989 ~1995年承包形式采取了三种办法:即承包到户、承包到联户、承包到浩特(自然村),使草牧场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1996 ~1998年,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落实完善草原“双权一制”的规定》,把草牧场使用权彻底承包到户,牧区真正落实了草牧场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责任制;1998 ~2002年为落实全区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的完善阶段;到2005年,内蒙古牧区基本完成了“双权一制”的工作。(4)生态保护政策。2000年开始内蒙古制订了《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规定》,明确了草原使用者必须实行以草定畜,做到草牧平衡,严禁超载过牧,同时实行季节性禁牧或草场轮牧,休牧。牧区逐步改变牲畜饲养方式,推行舍饲圈养,划区轮牧,牧草返青和结实期禁牧等办法。截至2002年底,内蒙古12个盟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总面积达2304万公顷的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治理面积占内蒙古草原面积的31.4%。

2003年3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召开了全区“退牧还草”工程启动会议,并全面部署了“退牧还草”工作。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五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牧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场受到林网保护。并提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以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加快建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继续组织实施各类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2%。

以上政策的落实与政策的变化对当前蒙古族社会发展和生产方式变化带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牲畜作价,户有户养”和“牧区新苏鲁克合同手册”的落实对牧区的生产关系、牲畜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使生产单位由原来的大集体改变为家庭个户,从而影响牧民的生产方式;“草畜双承包责任制”把“人畜草”、“责权利”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使经营畜牧业和经营草原紧密挂钩,把草牧场所有权划归嘎查(村集体)所有,这是牧区社会主义畜牧业经营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把草牧场使用权彻底承包到户,牧区真正落实了草牧场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责任制,导致了牧民的草牧场面积不断细化,缩小,致使牧民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加快;各种形式的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对牧区施行的“禁牧舍饲”政策是以法律的形式、从外力强制性地改变牧民的牲畜饲养方式,因而推动了牧民的生产方式变迁。

二、牧民的生产方式变迁特征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所实行政策的每一次变动蒙古族乡村社会的变迁对此都作出了相应的反应。在蒙古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政策扮演者重要角色,加快或延缓社会变迁速度,或影响着蒙古族社会发展轨道的选择。因此不从国家的政策着手,很难解释清楚蒙古族乡村社会发展的历程,也很难把握蒙古族乡村社会变迁的动力和特征。社会变迁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蒙古族地区的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变迁。社会变迁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的生产方式变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5篇

关键词:恩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发展观。指的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恩施州畜牧业近年发展很快,但要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就恩施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浮浅的探讨。

一、恩施州畜牧业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一)恩施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恩施州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畜牧业是恩施州传统的优势行业,也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更是当地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重经济增长点,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全州畜牧业生产发展极为迅猛。2016年,全州出栏生猪467.3万头,出栏肉牛17.2万头,增长16.9%。出栏肉羊106.0万只,增长17.7%。家禽出笼1694.7万只,增长35.3%。禽蛋产量达3.97万吨,增长21.2%,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30多亿元①。特别是按照州委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部署,坚持强龙头、树品牌、提效益的思路,坚持以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为着力点,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速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以来,全州畜牧业呈现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恩施州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一是当地环境修复的需要。由于过去环境意识不足,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滥砍滥伐、任意开垦和无秩序养殖,导致水土流失、环境变差、污染严重。近些年虽然恩施州重视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使整体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好转,但整体上还是处于修复阶段,走循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促进环境修复、守住“青山绿水”的必然选择。二是畜牧业增产增效的需要。近几年恩施州畜牧业发展很快,加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来实现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对山地、草场、饲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山地、草场效能减少,载畜量降低,植被也受到一些破坏,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失衡,必须科学设计、有序规划,走更节能减排、更增产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保证生态平衡和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三是减少畜牧业污染、打造“美丽恩施”的需要。畜禽养殖过程中排出的粪便,无论对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均会造成严重污染;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会排放出甲烷,也会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养殖场一般都会产生难闻的恶臭,主要是因为粪便、污水、垫料、饲料、畜禽尸体的腐败分解、消化道排出气体、皮脂腺、汗腺、外激素分泌物等导致的。养殖场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排泄物、废弃物,就会给环境带来恶劣影响,不利于打造“美丽恩施”的名片。四是畜牧业纵深发展的需要。畜牧产业链条长,涉及种、养、加、销等多个环节,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使畜牧业在前伸后延、流通加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力,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加工业有机结合,促使畜牧业向纵深发展,从而全面建设集产、供、加、销于一体的现代化牧农结合、牧林结合、牧加结合、牧销结合的新型链条。

二、恩施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和建议

恩施州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农牧结合的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合理安排粮食生产的情况下,种草养畜,以畜禽的粪便养地,种养结合的农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畜牧业之路,是实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因此,恩施州在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畜牧业,又保护好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畜牧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恩施州在畜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效果明显:

(一)猪-沼-X模式

既将养猪的废料用发生发沼气,同时沼气渣再用来种菜、种果树、做基肥等。如恩施市龙凤联强公司的大型养殖场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5个小型沼气工程和喷灌设施,把8000多头生猪产生的粪便全部利用起来,以“猪-沼-果”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经营;种植各种优质果树,效益明显。“猪-沼-X模式”,不仅适宜于大型养猪场,也适合于每家每户小型养殖。每户养2头以上的猪,就可以建一口6-8立方米沼气池,猪粪进入沼池发酵后可以当燃气做饭烧水,或发电照明取暧,剩余的沼渣可以作农田底肥,沼液作追肥,不仅大大节约了能源,促进了养猪的效益,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实现了有机循环,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这个“X”,可以是菜、粮、果,甚至是鸡、鱼等。比如“猪-沼-鱼”模式,人畜粪便入池发酵后喂鱼,沼渣作为池塘基肥,沼液作追肥,从而降低饵料成本,减少鱼塘化肥施用量,控制鱼类疾病,大大提升养殖效益,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时保护环境。是很好的可持续养殖模式。

(二)草-牛-沼-菜模式

即种草、养牛、沼气、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近些年恩施州利用退耕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以“恩施黄牛”和“恩施白山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也探索出了一条“草-牛-沼-菜”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利用天然草坡及一部分山地,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供给牧场养牛;牛粪用户沼气氿发酵,用以发电照明和生热做饭,沼渣用以蔬菜生产和牧草种植所需肥料;这样就形成了集“牧草种植-肉牛养殖-沼气发酵-蔬菜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效果明显,全州肉牛、肉羊养殖发展迅猛,而污染排放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鱼-桑-鸡模式

池塘内养鱼,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使桑、鱼、鸡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四)林-药-特色养殖模式

即在林下种药材,并利用森林资源开展当地特有动物如恩施土鸡、恩施黑猪及野猪、山鸡等其他特色野味养殖的模式。恩施州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论是林木、中草药和特色野味,都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五)鸡-猪-鱼生物链模式

第6篇

1对畜牧业强省的内涵和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畜牧业强省”五个字,包涵三层意思:一是畜牧业,二是强,三是省。

畜牧业:是一种产业的形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首先,畜牧业是农业的一部分,相对于种植业和水产业,畜牧业有自己的特征和发展规律。近几年,湖北省畜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上发展较快,就充分体现了畜牧业的自身特性;其次,在全国畜牧系统,相对于其他区域,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比较特色和比较劣势;三是在畜牧业内部,必须力求各子产业基于优势、特色和结构上的一种相对、合理的均衡发展。

强:是一种强度状态,既有量的状态,也有质的状态,是在充足的量的基础上体现的质的状态,是量和质的高度统一和融合。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有几个比较优势。与自身比较,是由相对较弱向强的一种嬗变;与其他产业比较,是畜牧业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优势,比较效益更高的一种能力;与其他区域比较,是突出优势、克服劣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表现。

省:是一种区域状态。从全国范围来看,与其他省市比较,基于不同的地域、气候、环境、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由相对较弱向相对较强乃至在全国领先的地位转变;从全省内部来看,是各市、州、县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总体推进,相对平衡的一种发展状态。

畜牧业强省的特征,外在表现为六个强。一是保障供给能力强。主要畜禽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人均占有量排名靠前,保障市场供给能力强。二是资源利用能力强。畜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立足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畜禽产品产量与土地、水、环境、气候、饲料等资源基本匹配,产业结构基本均衡,既有突出的优势,又具备鲜明的特色。三是市场竞争能力强。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在全国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四是为农民增收贡献能力强。充分发挥畜禽产品增量发展的优势和能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为农民新增收入的贡献能力越来越高。五是支撑保障能力强。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政策资金项目投入,以及金融、信息、物流等生产业方面都有较强的支撑能力。六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体系完善,规避、调控市场风险机制完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健全,重大动物疫病平稳可控;畜牧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特征是外在的表现,畜牧业强省的内涵则反映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总体趋势,决定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包括五个方面:

(1)从发展理念上看,畜牧业强省是以第一产业为载体,但是超越第一产业,充分融合现入品工业、现代加工业、现代物流业以及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畜牧业。

(2)从发展方式上看,正逐步从传统的家庭经营式、分散的养殖方式过渡到目前的基本实现规模化、逐步推进标准化,再发展到在规模化基础上实现标准化的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3)从发展形式上看,畜牧业生产从边缘化、副业化转变到专业化、组织化上来。专业养殖户依靠畜牧业获得的收入应超过总收入的60%以上;养殖户从分散、独立的养殖主体向以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的组织化形式转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得到根本性的提高,80%的养殖户都实现组织化。

(4)从发展动力上看,实现资本、科技的双轮驱动。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前提,科技是产业发展的脊椎。科技动力方面,从传统经验式的养殖转变为科技对产业的全面武装,科技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资本动力方面,养殖户从自我积累、简单投入向产业积累资本、工商资本投入齐头并进转变。为此,我们要仔细算一笔帐,即实现湖北省既定的5000万头猪、10亿只鸡的发展目标,80%以上按照设施农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方式,需要多少资本存量?目前已经在畜牧业上的资本投入是多少?中间差多少?算好这笔帐,向社会交待这笔帐,对今后吸引外来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意义非常重大。

(5)从发展目标上看,从以满足市场有效供给为主的生产性指标体系,向既重数量保供给,又重质量、重效益、重为农民增收能力提高的综合性指标转变,实现以建设高效农业为核心内涵的畜牧业强省。

2湖北省建设畜牧强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2.1优势方面

(1)与全国同行业比。①资源条件好。湖北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禽品种资源丰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畜牧科技力量雄厚,技术推广机构健全、体系完善,智力支撑系统完整。②生产水平高。相对于全国来说,湖北省的生猪和蛋鸡产业生产水平较高。③养殖标准高。湖北规模化养殖位于全国前列,标准化养殖在全国领先,特别是以生猪“150”等为代表的家庭式标准化养殖模式在全国一枝独秀。④发展环境好。对资本的吸引力逐渐增强,正在形成资本竞相投入的洼地。⑤产业化势头猛。湖北省产业化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以襄大、同星、神丹等企业为代表,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十足。

(2)与本省其他行业比。①增量发展的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的空间较大。②相对于其他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相对较高。③队伍建设相对较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技术服务三支队伍,应急反应能力相对较强。

2.2劣势方面

(1)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①总量上争先进位的压力大,在全国排名前五名的目前只有生猪出栏一项。②产业结构不优,特别是肉鸡产业,与山东、河南相比差距较大。③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强。本省龙头企业的竞争能力、市场影响力、产品的美誉度与外省龙头企业相比差距很大。④种畜禽的远虑和近忧,这个劣势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⑤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不够,且不够规范。⑥产业发展省级投入不够,与部分好的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2)与省内其他行业相比。①在总量上缺乏在全国领先的大宗农产品,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种植业上有油菜子、水产业上有淡水鱼,均在全国排名第一,而湖北省畜牧业除了生猪排名全国第五,禽蛋加工和品牌全国第一,其他方面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与畜牧强省的要求相距甚远。②与粮食、茶叶等产业相比,畜牧产业化起步较晚,龙头企业较少。③畜牧业受市场和疫病的影响,产业发展的波动性相对较大。

3对建设畜牧业强省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认识

3.1从畜牧业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来看,要“抓两头、促中间”

湖北省畜牧业产业链中间相对较强,两头相对较弱。“中间”指的是生产环节;“两头”中前面的“头”是投入品工业,后面的“头”是食品加工业。在中间的生产环节,湖北省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运作模式,只需要按照既定方案加大措施推进发展。但是,投入品和食品加工业这“两头”是湖北省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兽药工业、饲料工业,在全国排位偏后,还不能满足本省需求。湖北省在兽药方面大约有60个亿的市场份额,而本省产值尚不足20个亿。“两头”发展滞后,反过来制约生产环节的发展。因此,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看,必须下大力气“抓两头”,通过“抓两头”,“带中间、促中间”。

3.2从产业内部各个品种的发展态势和发展潜力看,要充分发挥优势品种的市场价值,重点挖掘特色品种的潜在价值

建设畜牧强省,不可能全面开花,要有所强,有所不强;有所大,有所不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突出生猪、禽蛋、肉鸡三大优势产业和水禽、草食畜牧业、蜂业三大特色产业,集中优势兵力,以此为突破点,推进畜牧强省建设。

生猪产业:生猪产业强省是畜牧业强省的基础和支柱,这是由湖北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要坚定不移地打造“千亿元的生猪产业工程”,形成5000万头的生猪生产能力。建设生猪产业强省,种源建设是基础。要不断巩固湖北省现有的种猪生产优势,进一步做好地方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设生猪产业强省,标准化生产是重点。万头猪场、中等规模猪场,包括农户散养,都要实行标准化。“十二五”期间,全省要力争建成1000个万头猪场,形成1500万~1800万头的生产能力;建成标准化“150”猪舍5万栋,形成1500万~2000万头的生产能力;加快对中等规模养猪场的标准化改造,形成1000万头的生产能力;不断探索建立农户散养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农户散养1000万头的生产能力。建设生猪产业强省,屠宰加工是突破重点。要着力抓好肉制品加工业以及相应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品牌培育等问题,唱响湖北思乐“恩施土猪肉”品牌,推动宜城襄大生猪加工全产业链条建设,下大力气予以扶持、壮大本土企业。

禽蛋产业:湖北省禽蛋产业在全国优势明显,在养殖总量,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工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品牌建设、行业标准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拥有8个全国第一称号。禽蛋产业最有条件成为湖北省畜牧业强省建设的突破口,要率先提出建设禽蛋强省。“十二五”期间,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再造一个百万吨蛋品大省。近几年,湖北省围绕做大做强禽蛋产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成立禽蛋产业协会,在香港召开蛋品展销会,还要举办湖北蛋品文化节等。全方位为禽蛋强省建设造势、做铺垫。禽蛋产业现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已经形成,关键是要抓好、抓落实。要切实把神丹、灵星、神地、宇祥等一批企业扶持好。

肉鸡产业:坚定不移地实行“肉鸡倍增计划”,使之成为畜牧业强省建设的重要增长点。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北省肉鸡产业发展潜力最大。山东等肉鸡传统养殖大省因为前期养殖标准较低,密度过大,疫病防控压力大,造成养殖成本高,销价低,已很难拓宽发展空间。而湖北省从一开始就注重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市场售价高,最具发展潜力。实现肉鸡“倍增计划”,要突出快大鸡、黄羽鸡、林下生态鸡三个重点品种,抓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基地三个重点环节,围绕同星、襄大、雨润、温氏等龙头企业,做好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产业链条。

以上三个优势产业是我们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优先保证其做大做强,同时还要抓好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水禽产业:实施“倍增计划”,特别是肉鸭产业要加快发展。目前湖北省肉鸭产业有加工能力,有知名品牌,有优良产品,有市场容量,还有市场潜力,缺的是养殖能力和科技水平(如夏季高温季节如何养好鸭的问题)。目前,新希望集团已经探索出了肉鸭标准化养殖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夏季养鸭的问题。该集团计划在湖北按照投资1000万元建100万只肉鸭生产基地的模式,共投入3亿元,建3000万只鸭的养殖基地。我们将全力支持,搞好服务,并借机参与进去,推进湖北肉鸭产业的大发展。

草食畜牧业:实行“精品肉牛肉羊计划”和“百万吨优质奶计划”。湖北省草食畜牧业优势在于地方特色品种开发利用比较好,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比较好,重点地区领导重视程度比较高。我们要根据现有的政策支持能力,将这些产业做出特色,抓好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在产品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奶牛发展上,按照100万t奶的发展目标,做好两个满足,即满足本地的消费、满足加工产能。

蜂业:蜂业虽是一个小产业,产值不到10个亿,但在湖北是特色产业,在全国是优势产业。蜂业在湖北省有养殖传统,有加工能力,有知名品牌,有市场影响,有出口优势,薄弱环节是标准化养殖。发展养蜂业,重点要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要认真总结蜂业标准化养殖模式,在全省大力推广,率先在全国建成蜂业强省。

3.3从差异化发展策略来看,要以点带面,以局部促全局

建设畜牧强省不可能各个地方齐头并进,要根据各地自身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政策环境、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等,有先有后,各个击破,通过发展重点地区带动全省。要以“湖北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暨畜牧业强市(县、区)创建”活动为载体,通盘谋划,将基础比较好的地方纳入规划,厅(局)、市(县、区)共建。省局先制定创建活动方案,市(县、区)按程序申报,经省厅(局)筛选批准后,省市共建。示范区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有具体的创建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经验收合格后,力争省政府授牌表彰。

3.4从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和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来看,要加大产业发展的“一大拉力”,提升“五大推力”,克服“四大阻力”

“一大拉力”就是畜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高效畜牧业模式的总结和推广就是一种拉力,其本质就是用这种模式,畜牧业持续盈利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将原有的标准化模式转换成高效模式。“五大推力”就是科技、资本、物流、信息、人才。科技方面,2012年中央1号文件就是谈农业的科技问题,我们现在有很多问题要研究。要着力研究如何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资本方面,已经阐述的较多,有了资本产业才能发展,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将产业资本、外来资本、引进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等向产业聚集。物流方面,现代物流业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力,要在武汉市建立一个大型的畜禽物流中心,加强冷链、运输、交易等体系建设。信息方面,现在我们的硬件装备已经初步建立,比如疫病远程诊断系统、市场监测预警系统等等,关键是要利用好,提高覆盖范围,充分发挥作用。人才方面,既要有推广人才,还有着力培育高端人才。省畜牧兽医局既是行政管理部门又是专业技术部门,没有成果,没有人才是不行的。今后,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下大力气,既要注重培养管理型干部,又要注重培养专家型干部,培养学科带头人。要建立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干部多钻研业务,多出成果。“四大阻力”,即疫病风险带来的阻力,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阻力,环境污染带来的阻力,市场波动带来的阻力,这几个因素对产业发展起制约作用,稍做不好就会影响产业的发展。

第7篇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在中央联络指导小组和省市委的精心指导下,我局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党组高度重视,切实担负起试点工作的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把“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灾后重建见成效”的要求贯穿试点活动的始终,紧密结合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实际,围绕“加快推进科学重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的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解决制约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坚持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我局的试点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局整改落实方案和解决突出问题方面、对我局推进恢复重建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方面和对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等三个方面,群众满意度均为100%。

一、试点活动的基本做法

根据市委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和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制度机制九个环节的安排,局党组周密谋划,广泛动员,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

(一)精心组织,认真学习。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局党组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韩德顺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学习实践活动督查组,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分阶段召开动员大会和专题辅导会,全局党员干部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投入试点活动。采取党组集中学习、支部分散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选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把全局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中央对改革开放30周年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历史地位的科学论述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了加快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攻坚克难的信心,切实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经济“止滑提速、爬坡上行”等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结合实际,深入调研。我局始终坚持 “开门搞活动”, 问计于民,党组成员和机关各股室的党员干部按照各自分工和股室职能,紧密结合畜牧灾后重建和畜牧科学发展,积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完成了《**市畜牧产业化恢复发展调研报告》、《加快畜牧兽医基础设施恢复发展调研报告》、《**市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的现状、问题、对策调研报告》。积极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工作组,深入九岭镇大宝村开展“千家万户问民情、千方百计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进村入户宣传“三农”政策和灾后重建政策,在走访中广泛开展调研研究,查找突出问题,积极排查矛盾纠纷,引导农户整治清洁卫生。局试点活动办公室通过设置意见箱、网络信箱、公开电话、向市级部门和乡镇发出征求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查找影响制约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了畜牧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围绕主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加快推进科学重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的主题,局党组确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畜牧业跨越发展”;“消除影响加快发展思想障碍,自觉做到四问四破四立”;“把握我市畜牧业发展定位,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专题。在各支部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局班子成员分工,分别组织相关科室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并在党组扩大会上进行集中讨论。通过大讨论初步查找了存在的思想问题,破除了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把局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和行动举措统一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上来。

(四)充分准备,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我局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召开座谈会、交心谈心、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如实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反馈,班子成员之间积极交换意见。民主生活会上,局党组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查找了本单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畜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了本单位在加快推进科学重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了本单位影响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了本单位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并结合畜牧工作实 际提出了应对当前经济形势,解决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办法。我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认真撰写修改完善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重点突出了分析和检查两个环节,实事求是总结了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成效,从学习、干部作风、制度管理、队伍建设、畜牧发展和改革创新等六个方面,深刻查找了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进一步明确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明确了本单位加快灾后重建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及措施,明确了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办法。

(五)突出重点,积极开展群众评议。为进一步扩大群众知晓面,我局及时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的函》,切实做到了开门教育、广泛评议。我局召开的群众评议会,共85人参加。其中领导班子成员6人,占7%;机关党员干部51人,占60%;人大代表1人,占1.2%;政协委员1人,占1.2%;服务对象代表11人,占12.9%;党外人士2人,占2.4%;派驻畜牧兽医站11人,占12.9%;离退休代表2人,占2.4%。广泛征求了各方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经统计汇总,参会人员对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为好的有81人,占95.3%,评价为较好的有4人,占4.7%。在搞好自身评议的同时,我局认真组织开展对各乡镇和市级相关部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工作,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九条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市试点办。

(六)明确责任,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为着力提升局班子领导我市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畜牧灾后重建和畜牧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保经济“止滑提速、爬坡上行”的目标,我局紧密结合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并在本单位和政务网上进行公示,上送督导组和市级联系领导、下发至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征求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对整改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从八个方面对突出问题落实了整改责任人、责任科室、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预期效果。对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局通过公开张贴和召开承诺会的方式进行承诺,切实做到解决突出问题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和制度化。

(七)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于“两个加快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务实管用”的原则,对现有制度和规定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严格区分“废、改、立”三种类型,对不合适宜的制度立即废止,对缺失的制度及时进行研制,对不健全的制度及时进行完善,建立健全了机关工作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考勤制度、派驻畜牧兽医站人、财、物管理制度等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章制度,切实为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了良好的制度机制环境。

二、试点活动的基本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试点活动各阶段的工作,我局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局党组成员进一步提升了应对复杂局面和领导现代畜牧发展的能力。

(一)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试点活动加深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大家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的目标,是畜牧行业的社会责任;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畜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畜牧行业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党员干部一致表示要对科学发展观真信真学真懂真用。在谋划工作中,局党组自觉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相结合;坚持提高思想认识和解决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与指导畜牧恢复重建相结合。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局党组在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定位、科学发展路径、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科学发展动力上有了更高的领悟和把握,进一步创新了发展观念、理清了发展思路、分析研究了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路径、强化了发展措施、破解了发展难题,为推动我市畜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进一步提升了领导现代畜牧经济发展的能力

立足我市农村人多地少、居住分散、山地丘陵为主、农民增收问题突出的市情,紧密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走科技驱动型、内涵提升型、市场开拓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经济发展之路。在发展理念上,用抓工业的理念抓畜牧经济发展,以抓市场的理念促进畜产品流通;生产方式上,大力发展以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发展方向上,面向省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坚持走外向型畜牧经济之路;产业结构上,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基地发展规范有序、产业经营形式创新的发展之路。

1、不断优化畜牧产业布局规划。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灾后重建规划和生猪、家禽、兔业等优势产业,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在发展养殖小区和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中,推进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在稳定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促进农民增收,民生改善。

2、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从我市农村人多地少、居住分散、山地丘陵为主的基本市情出发,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统一标准下的基地式分户饲养模式,根据当地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周边农作物和土地对畜禽废弃物的消纳能力,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力求适度规模而避免盲目贪大、盲目求洋。坚持走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逐步迈入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畜牧发展之路。

3、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综合利用、梯级增值的产业格局。积极引进、扶持、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重点引进和新建生猪、兔业等精深加工企业;切实加强对畜牧专合组织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帮助其规范运行机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畜牧专合组织”、龙头企业“托养”、“寄养”等产业化组织形式;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立以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畜牧业市场体系。

4、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抓住政策有力、市场有利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的拉动作用,促进我市畜牧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地方配套政策,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我市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产业化水平。主动对接国家和**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专项资金。

(三)进一步增强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面临“5.12”特大地震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局党组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对党的事业高度忠诚和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畜牧系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局党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和提升。

1、抗震救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地震发生后,局党组快速反应,强化领导,全体畜牧人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积极向省市畜牧主管部门汇报我市畜牧业受灾情况,将我市畜牧业受灾情况的相关资料及时上报到相关部门,为争取上级支持提供了翔实的文字资料。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摸清灾情,为进一步抗灾救灾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力组织供应救灾物质,共组织调运动物疫苗67万余头(份),消毒药24.3吨,生石灰242.98吨,机(手)动喷雾器213台,越野车1辆,摩托车40辆,并在最短时间将救灾物资下发到各乡镇畜牧兽医站,保证了畜牧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开展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和紧急免疫工作,全市累计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249.2974万(头)只,其中无害化处理猪337552头;无害化处理牛7382头;无害化处理羊4532只;无害化处理禽兔2139736只;无害化处理犬3772只,累计消毒面积22328560平方米,狂犬病紧急免疫犬10430只、乙型脑炎紧急免疫猪146750头(其中规模场免疫20320头)、猪ⅱ型链球菌病紧急免疫猪51283头(其中规模场免疫20320头),确保了我市大灾之后无大疫。

2、畜牧生产实现稳步恢复。积极组织全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次,深入到全市40个乡镇养殖农户、规模养殖场中,大力宣传灾后重建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养殖农户恢复畜牧生产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养殖户,清理毁坏圈舍瓦砾、建筑垃圾,帮助搭建临时圈舍,饲养好幸存畜禽;帮助养殖大户解决实际困难,指导养殖农户开展标准化圈舍选址和修建,积极联系到柴油发电机、抽水机、钢丝围栏等,争取到铁骑力士捐赠价值40万元的饲料。20xx年,实现畜禽圈舍恢复重建110万平方米,补栏畜禽241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19.5亿元,为农民增加纯收入82元。

3、高起点规划灾后畜牧重建。认真分析研究全市畜牧业受灾情况,立足长远,高起点规划灾后畜牧重建,认真编制畜牧灾后重建方案,重点突出养殖方式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转变,突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力争**畜牧业重建后,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适度规模、环保、安全的现代畜牧养殖目标。

4、认真做好项目工作,努力消除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局认真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认真做好项目工作,切实把握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绵阳实行“直通车”制度和总理联系**“四重机遇”,积极包装、储备项目8个,全年累计招商引资2792.46万元,正在兴建万头猪场2个。努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用好灾区的金融支持政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灾区恢复重建。大力发展专合组织6个,切实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表。

三、试点活动的基本经验

一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局党组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切实打牢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试点活动伊始,局党组就分层次,多渠道、多方式,采取听报告、做辅导、典型发言、座谈交流、写心得体会、撰写调研文章和征文等形式,深化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努力将学习贯穿试点活动始终。严格督查,确保学习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落实。通过深入学习,全体党员干部切实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为打破思想禁锢、澄清模糊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寻找科学发展思路、探索科学发展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突出实践,注重活动取得实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是手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是目的。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既注重解决思想层面上的问题,更着力解决工作层面上的问题。在畜牧抗震救灾和畜牧恢复重建中,我局紧密结合畜牧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实践。在抗震救灾阶段,我局把科学决策、科学谋划、科学防控、科学保障,确保无次生灾害疫情发生作为锤炼提升检验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平台,取得了抗震救灾阶段性成果。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我局积极探索科学重建的新路子,用科学规划指导和规范畜牧恢复重建工作。本着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自然的原则及时研制灾后畜牧业重建发展规划,紧紧围绕“两个加快”的主题,及时制定工作措施,为我市恢复畜牧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紧扣主题,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

活动中,我们注意把试点活动的主题和行政效能建设、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使学习实践活动在广度上延伸,在深度上发展。

1、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局党组把行政效能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从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上狠抓行政效能建设,并以行政效能建设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严格落实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全局干部职工讲大局、守纪律、做奉献,全力以赴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和养殖场,倾听民心、了解民情、体察民生、摸清民愿,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切实形成了人心思进、人心思上、风正人和事业兴的良好氛围,畜牧队伍成为了政治上坚定,作风上务实创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的集体,为加快建设畜牧经济强市和实现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2、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组成工作组,深入九岭镇大宝村开展“千家万户问民情、千方百计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进村入户宣传“三农”政策和灾后重建政策,在走访中广泛开展调研研究,查找突出问题,积极排查矛盾纠纷,引导农户整治清洁卫生。积极开展“寒冬送暖、共度新春”主题实践活动,为西屏乡联系户李德财和周仕成送去鞭炮、春联、菜油、大米等年货,慰问款物折现达1600元,主动了解联系户生产生活现状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助联系户制定脱贫致富计划,切实让联系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联系户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进一步增强联系户战胜困难,坚强生活的信心,进一步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倾听民声,认真落实整改方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我局在试点活动中高度重视贴近群众,吸收群众参与,依靠群众力量查找问题,请群众评判,依靠群众建言献策,真正把问题查实找准,把原因分析透彻,把对策思路理清,把整改方案落实。党组成员和党员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对我市畜牧业加快发展、强农惠农、畜产品安全、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并掌握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具体困难。通过个别谈话、交心谈心、召开座谈会、评议会、公开电话、设立网络信箱等方式,广泛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我市畜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开阔了思路,凝聚了智慧,拓宽了路径。

五是边学边改,努力为广大养殖户做实事

局党组把查找解决突出问题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贯穿活动始终,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及时解决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轻重缓急,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并在本单位和政务网上进行公示,上送督导组和市级联系领导、下发至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征求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对整改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从八个方面对突出问题落实了整改责任人、责任科室、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预期效果。对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局通过公开张贴和召开承诺会的方式进行对外承诺,切实做到解决突出问题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和制度化。

20xx年,我局深入开展助农增收工程,积极安排165名畜牧技术人员在40个乡镇联系1650户养殖户,进一步提高了养殖户增收致富本领,实现了联系户增加纯收入82元的目标;全年新增养殖大户160户,实现畜禽补栏241万头(只),恢复重建圈舍110万平方米;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争取能繁母猪保险财政补助362.4万元,完成能繁母猪保险7.56万头;争取生猪保险财政补助252万元,完成生猪保险20万头;争取能繁母猪补贴845万元;积极争取国家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00万元,农区草地退化治理10万元,标准化养殖场重建项目150万元,绵阳市生猪养殖小区项目30万元,绵阳市生猪产业化项目111万元,生猪良种补贴80万元。

六是强化宣传,营造学习实践活动良好氛围

局党组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推广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以先进典型和试点成果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一是在办公区明显处悬挂张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标语和抗震救灾精神,制作4个专题展板和1个学习园地;二是全局党员干部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34篇;三是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德顺为全局党员干部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畜牧科学发展,加快推进畜牧科学重建》专题辅导。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存在试点工作结束就大功告成的思想,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长期深入学习实践的思想准备仍需进一步强化。要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对科学发展观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切实做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出我市畜牧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深层次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做法,找出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找准自身发展中落后、薄弱、停滞的地方,找到别的地区做得到,而我市做不到的地方,从自身上深入分析原因,为提出科学发展我市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灾后重建的思路和办法提供依据。

三是“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工作还需进一步落实好。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依然存在,整治违规使用添加剂、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行为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力度仍需深化;在深入实施畜牧科技人员助农增收工程中,对联系养殖农户的帮扶指导力度仍需加强;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五、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方向及主要措施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领导现代畜牧经济发展的能力是我们必须长期实践的课题,更是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

一是继续着力深入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和把握现展理念和现代知识技能,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两个加快推进”上来,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工作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把工作激情转化为真爬坡、敢破难的合力,把干劲作风转化为真情为民的行动,带领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全力推动畜牧灾后重建和畜牧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保经济“止滑提速、爬坡上行”的目标,为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市而努力奋斗。

二是继续着力抓好思想解放。紧密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灾后重建见成效”的目标,严格按照“两个加快”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放意识,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畜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我市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

三是继续着力强化宗旨意识。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作为为农民服务的贴心人,必须牢固树立为民谋福祉、富民惠民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农户和养殖场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掌握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切实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多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真正让人民群众安居、安定、安全、安稳、安心。

第8篇

关键词草畜产业;发展对策;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242-02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部,是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区,被称为“西部生态环境最恶劣地区之一”。全市辖4县1区,包括彭阳县、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和原州区,土地面积1.06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45.52万人,人口密度137人/km2,其中农业人口125.9万人,占86.5%;回族人口64.8万人,占44.5%。2008年全市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到20万公顷,一年生禾草种植面积6.67万公顷,畜禽饲养总量为640万头(只),其中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为64万头、128.29万只、63.78万头和361.23万只,肉类总产量5.809万吨,实现牧业产值14.74亿元,人均牧业纯收入343.6元,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19.6%。

为尽快改变宁南山区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自治区发改委组织专家多次考察论证,提出《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总体规划》,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核通过,于2006年正式启动实施。《规划》将固原市4县1区列为草畜产业优势产区,同时,固原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固原市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大做强草畜产业,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构想,计划到2010年,全市肉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60万只,猪饲养量达到50万头,禽饲养量达到320万只,实现牧业产值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规划》和《意见》为固原市畜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笔者以为必须把握好以下5个方面的关系。

1把握“主业”与“多业”关系,突出优势主导产业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多组合产业。从横向产业关联分析,畜牧业由肉产业、奶产业和蛋产业组成。草畜产业是固原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且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可以说以“草”当先,以“牛”独大,是固原市草畜产业的最重要特征。因此,把有限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相对集中,优先加快发展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的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做大做强草畜产业的有效途径。同时,现代畜牧业是一个高关联产业,从纵向产业连接分析,粮食种植业、牧草种植业、饲料(饲草)加工业是畜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畜产品物流和畜产品加工业则是畜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必须根据畜牧优势主导产业协调推进纵向连接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和利益链条。如果把草畜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就应该与之配套发展纵向连接产业。在种植业上突出饲用玉米、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红豆草等),在饲草加工调制上突出作物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等,在产品加工上突出肉品工业以及相配套的包装材料、物流配送等。当然,以“草”当先,以“牛”独大,是对一个大的经济区域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局部地方选择其他优先发展的产业。肉牛业、生猪业、禽蛋业都可能成为小区域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样,把肉牛养殖作为固原市发展的重点,并不是说每一个县都把肉牛业作为主导产业,更不是说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把肉牛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来规划、来发展。必须强调,较小的区域一定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如隆德县优质瘦肉型猪养殖、彭阳县生态鸡养殖都具有地方特色。因此,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不仅决不能放弃或轻视,而且要加大支持,加快发展。

2把握“大家畜”与“小家畜”关系,重点发展大家畜

根据家畜个体大小,一般将畜禽分为“小家畜”和“大家畜”,这好比工业中的“轻工业”和“重工业”。“小家畜”个体较小,属于多胎多仔或卵生动物,繁殖能力强,投资规模起点低,投资回报周期短,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大家畜”则个体较大,属于单胎单仔动物,繁殖能力差,投资规模要求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增长速度比较慢。也正因如此,“小家畜”市场波动频繁,波动也大,“大家畜”则市场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同时,“小家畜”规模扩张容易,持续时间短,“大家畜”规模扩张比较困难,持续时间长。如果说20世纪后20年是“小家畜”规模扩张的时代,那么21世纪前20年则是“大家畜”规模扩张时代。因此,固原市要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必须紧跟国内“大家畜”规模扩张进程,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的原则。在具体政策措施上:一是要注重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因畜群结构差异,一般肉牛的自然增长率为5%~6%),切勿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提出一些不合自然规律的高指标。二是注重良种。优良种畜是基础,只有提高良种化程度,再配合优良工艺、农艺等措施,生产优质产品,才能提高养殖效益。三是注重产业化经营,尤其是肉牛基地建设,使草料、繁殖、养殖、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环环紧扣,节节相连,配置得当,协调发展。四是注重资金支持。注意各种融资手段配合,增加资金融通能力,满足“大家畜”的较大资金需求。

3把握“人力”与“畜力”关系,着力提升人力资本

“畜力”是由畜禽品种的“基因”决定的生产力。改良品种在本质上就是提高由“基因”决定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这方面的潜力很大,能够做的工作很多。不同畜种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提高“畜力”的方法任务不同。就固原市而言,生猪、家禽等“粮食畜”已基本实现良种化,今后主要任务是选育新品种和推行经济杂交。肉牛和肉羊等“草食畜”良种化水平低,“畜力”潜力大,要坚持引进优良畜种冻精,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从多年改良效果来看,直接引进良种肉牛冻精,大力改良当地黄牛,是省费效宏之举。

所谓“人力”,简单地说,就是由人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决定的生产能力。与“畜力”相比,“人力”更重要。农民在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转向现代畜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结构存在明显缺陷,无论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横向合作”(自愿组成合作社),还是农户与公司之间的“纵向合作”(实行定单生产、产业化经营),都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当前,发展草畜产业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把政府拥有的人才资源优势迅速地转化为农民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优势。要在养殖基地、片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要顺应农民知识和技术接受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快现代畜牧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与传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4把握“集中”与“分散”关系,优先发展集中产区

“分散”是传统畜牧业的基本特征。传统畜牧业依附于种植业,是家庭种植业的“配套”产业,其生产“原料”来自家庭种植业,其产品“市场”在于家庭消费。因此,传统畜牧业不仅受限制于家庭规模,也受限制于种植业规模。由于种植业的特点是分散利用土地,以种植业为谋生之道的家庭和村庄在地理空间上也就接近均匀分布。因此,以家庭为单元的畜牧业自给自足,分散独存如“星星点灯”。

“集中”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特征。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畜牧业逐步由“面向家庭”需求到“面向市场”需求,产品在市场销售,原料从市场采购,逐步超越了家庭和种植业,逐步呈现专业化、基地化、集约化。正如工业经济中的“块状经济”、“园区经济”一样,畜牧业“集中”带来了“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集中”有利于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有利于知识、信息传播和科技进步;有利于实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农户分享公共设施和合作闯市场;有利于紧密衔接产销关系,促进产业成长。因此,“集中”连片发展,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是做大做强草畜产业的必然选择。要实施畜牧业的“集中”战略,固原市草畜产业应是由若干肉牛生产基地和众多肉牛专业片区、肉羊专业片区、生猪专业片区、禽蛋专业片区共同组合而成,逐步由专业户向专业村、专业乡、专业县发展,最终成“星火燎原”之势。

5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发挥政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