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a Higher Education

杂志简介:《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00/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评论、本期关注_聚焦“双一流”、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理论视野、党建思政、大学治理、大学教学、高教探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刊社
国际刊号:1002-4417
国内刊号:11-1200/G4
全年订价:¥ 532.00
创刊时间:196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8
复合影响因子:2.87
总发文量:6190
总被引量:67047
H指数:100
引用半衰期:2.5614
立即指数:0.2329
期刊他引率:0.9856
平均引文率:0.8357
  • 系统谋划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未来

    作者:马陆亭 刊期:2016年第17期

    当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已纳入规划议程,各级各类教育都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在去年《教育规划纲要》实施过半之后,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就明确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成果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在各级提供包容和平等的优质教育,...

  • 聚焦教育2030行动框架——2030年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前瞻

    作者:潘懋元; 李国强 刊期:2016年第17期

    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特殊性、未来15年的核心问题要有准确把握和认识。进入普及化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高等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功能观等理念。我们必须根据所掌握的国内外历史经验知识,担负起高等教育发展预判、预测以至预警的任务。

  • 《仁川宣言》:勾勒新的教育愿景

    刊期:2016年第17期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教育改变人生。意识到教育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迫切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全新的教育议程,一个总揽全局、充满斗志、鼓舞人心且不让任何人掉队的议程。这一愿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相应的具体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概括:“确保全纳、公平、...

  • “教育2030行动框架”:七大目标绘制蓝图

    刊期:2016年第17期

    目标1:到2030年,确保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目标2:到2030年,确保所有儿童接受优质的儿童早期发展、保育及学前教育,从而为初等教育做好准备。目标3: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

  • 通向普及化:在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之间

    作者:陈斌 刊期:2016年第17期

    质量与规模的矛盾是高标准、严要求与丰富性、激励性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大学教学质量必须得到足够重视。高等教育结构需要进行及时调整,使之朝更加多元、灵活的方向发展。

  • 多样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基本特征

    作者:董立平 刊期:2016年第17期

    高等教育的价值重心逐步从知识价值、社会价值转变到个体价值。专业性大学、应用型院校、职业技术技能型院校趋于更为多样的结构特征。教学方式方法更为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师生主体互动合作。

  • 适应个体需求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作者:石慧霞 刊期:2016年第17期

    高等教育随着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与终身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高等教育要能够真正吸引每个人自愿参与其中并获得满足感。适应个体需求的教育质量观从本质上讲更接近教育的本真状态。

  • 面向2030年的中国大学法人制度改革

    作者:解德渤 刊期:2016年第17期

    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变革。我国建立并完善大学法人制度、真正落实大学法人地位的时机逐步成熟。我国大学法人制度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要抱以审慎态度,加强顶层设计。

  • 构建平等对话的高校师生关系

    作者:陈春梅 刊期:2016年第17期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师生之间情感互动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实现从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学校应尽可能营造相互包容的多元文化氛围,帮助师生提高沟通能力。

  • 我国普及化阶段高校招生改革的趋势

    作者:李胜利 刊期:2016年第17期

    较为突出的是国内生源的减少、成人教育生源的增加以及境外生源的补充。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以注册入学为主、多元招生方式并存的招生新常态将日渐形成。

  • 高等职业教育迈向2030的三个挑战

    作者:罗先锋 刊期:2016年第17期

    总人力资本变化的影响表现在人口结构变化和高等教育年限延长量方面。经.济状况的变化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个人价值观和行为的变化将深刻地影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

  • 大学创新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作者:谭天伟 刊期:2016年第17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

  • 以党章标准自我检验以党章要求自觉践行

    作者:张维维 刊期:2016年第17期

    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笃定信念。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权利和义务、公心与私心、廉洁与拒腐的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境界,有努力服务人民的情怀,有为党的事业献身的精神。

  • 哲学社会科学应突出学术结合实践导向

    作者:王稼琼 刊期:2016年第17期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学术密切结合实践。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术逻辑和服务社会的关系。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上鼓励和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到实践中去。

  • 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服务社会

    刊期:2016年第17期

    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尽管不同学科的研究范式有所差异,但都研究人的需求、动机、行为、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以及制度化等问题.因而具有研究共性。从共性中可以看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路径与逻辑展开:在思维侧.表现为现象研究、机理研究、规律研究的层层递进;在应用侧,分别以学理性研究、政策性研究、科普性研究满足不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