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15 15:00:16

中国传统建筑论文

第1篇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第2篇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也是同样。我们应不仅从形式的角度,而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譬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菱格、装饰纹样;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画、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③这些都阐明,传统对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去寻找传统的现代价值,在保存和发扬其传统精华的同时,摒弃其落后的,不适应现展的东西,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弘扬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从传统建筑的设计原理、空间组合、构图手法、意念表达等方面有所启迪、有所继承和运用、有所发展创新,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把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

注释

①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142页

②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65—66页

③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第62页

第3篇

【关键字】徽州;传统建筑;保护;利用;评价

1.背景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徽州传统建筑的保护。虽然徽州传统建筑的保护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我国徽州传统建筑无论是保护数量还是保护覆盖面仍偏少。徽州传统建筑师由居住者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这样分散的属于个人的财产的保护在整体上是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

本文从基础评价、历史评价和居民意向等对传统徽派建筑进行价值评价,得出建筑的价值评判,主要是为了对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

通过价值评价发现不同建筑的不同的价值,针对不同的建筑就可以分别进行保护,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徽州传统建筑能够得以源远流长。在对于利用方面主要是,进行平面改造,空间拓展还有就是功能的置换。现有的改造利用中已有很好的例子,比如将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成展览馆或者是茶馆等等,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得徽派传统民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徽州传统建筑的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

所谓传统建筑,就是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具有特色的社会因素。传统建筑含有中性意义,表明了传递意义,经常是口头上将活动模式、信仰、价值或者是品味等世代相传,因此,传统是不间断的连续和稳定。【1】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传统建筑使用的时传统的建筑体系的材料所建成的,它具有传统的形式,反映了人的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满足风俗习惯的装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色彩,因此我们应给予研究和利用。

建筑遗产保护进程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阶段(19世纪40年代-20世纪30年代)

第二阶段:现论的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

第三阶段:现论的发展与成熟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

2.1 初步探索阶段(19世纪40年代-20世纪30年代)

2.1.1 法国学派 “风格修复”理论

勒·杜克提出的“风格修复”理论,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法国学派。风格修复很快传遍了欧洲,成为当时欧洲各国修复文物建筑的主导理论思想。

1)科学性:注重建筑物的整体性,从外观到内部结构,表里如一;对文物建筑保护的目的有了较明确的认识,那就是要“传给将来” ;勒·杜克还说“经过了建筑师的手之后,建筑物不应该比修复之前更不便于使用。保护文物建筑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它找一个合适的用途”。

2)缺陷:恢复文物建筑在某个特定历史时间里的艺术特色为其基本目标,过分追求建筑物在艺术风格上的完整性。为了这种风格上的统一与完整 ,对建筑物进行改动也在所不惜。

这种风格修复理论完全忽视或者说在那个历史时期里还根本没有意识到尊重和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这一问题,对文物建筑的“完整性”的理解也是片面的。

2.1.2 英国学派

拉斯金激烈地抨击风格修复,认为“修复意味着一幢建筑物所能遭到的最彻底的破坏”。认为文物建筑的物质结构的逐渐老化并最后坍塌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对文物建筑只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修复它。

1)进步:与“风格修复”较多的人为干预相比,英国学派主张,不要以过多的人为手段与措施改变文物建筑自身的自然发展与衰亡,只需要以日常的维护、管理使文物建筑保持健康的状态就可以了。强调加固措施的可识别性和真实的表达,表明英国学派对文物建筑的原真性的理解和重视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2)局限:过于绝对地否定修复,使英国学派的理论与做法显得有些脱离实际,因为构成建筑物的各种材料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在文物建筑处在即将破坏的危急时候,仍反对一切修复,只会使文物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最终衰亡。

2.1.3 意大利学派

1880年,意大利的两位文物建筑保护专家L·贝尔特拉米和C·博伊托提出了关于保护的新观念。

主要观点:

1)文物建筑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所以保护工作不能只着眼于构图的完整或风格的纯正,而是要保存它所携带的全部历史信息。

2)要保护全部的历史信息,并使其清晰可读。历史上添加、改动的部分是文物建筑的原真性的重要部分,是其生命中的积极因素。

3)为必需所补足的部分必需与原来所用的材料不同,特点不同,容易识别也容易去掉。

4)反对片面追求恢复文物建筑的初始风格。修缮者要客观地、无个性地研究文物建筑。

5)保持文物建筑的原有环境。

2.2 现论的形成阶段(20世纪30年代)

标志:《雅典》(1933,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中一节专门论述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指出了保护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该指出,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

1)真能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者。

2)保留其不妨害居民健康者。

3)在所有可能条件下,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筑区,并使交通不增加拥挤,亦不使妨碍城市有转机的新发展。

2.3 现论的发展与成熟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载体;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

一、建筑文化的内涵的含义

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建筑文化则是建筑师通过建筑这一媒介来体现特定时期的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因此,建筑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物质方面看,指城市、乡村、建筑物、园林、道路等人为的空间环境实体;从精神方面看则指通过物质(即空间环境实体)体现出来的建筑理论、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等。概括地说,建筑文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四个方面:1.建筑载体,即建筑实体的形式,可见的,是完成的环境的一部分;2.建筑实体形成的设计方法,指简单的建筑设计方法论;3.建筑设计方法的创作思想,指更高一步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流派等;4.建筑创作思想中所体现的人的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哲学观和审美观等。

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多层次剖析

我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从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建筑涵盖广博而深远的艺术思想。以下试选择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征的四合院及园林造园中的“留水口”作具体分析。

2.1 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最具广泛性的传统居住模式,而事实上在南方也存在着这种建筑方式,如浙江、重庆民居中的“天井”、云南白族地区的“三坊一照壁”等。它以十分简便的方式在室内室外之间划分出过渡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这些具体的“院落”形式是看得见的东西,即前面所讲的载体。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2.1.1 低层次的理解 “围合” 的设计手法,即将四幢房子沿周边布置,追求一种较为封闭的、以“我”为中心相对安逸的空间。

2.1.2 中层次地理解“聚”、“共享”的创作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的地位和作用(《墨子.经说上》:“宇东西家南北”),尽管在房间布置上也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制等级,但合院的“共享”是不争的事实,是“家人永聚”在建筑上的体现。

2.1.3 高层次的理解传统建筑对 “亲情、人情”价值及“天-地-人”思想的体现。中国文化讲究“家族崇拜”,即对先祖包含有莫名的 敬 仰 与 畏 惧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先 祖 即“神”,它存在于“家”中,因此传统四合院注重“内-外”分隔,强调“墙”的重要性,通过“墙”的作用使空间一分为二,从而得到祖先(即神)特别的庇护,体现一种闭关自守的思想;而西方文化的“神”是独立于家之外的教堂中的,因此西方合院更注重空间的渗透,形成“内-外 -外 ”的空间关系,以此在心灵上向往“神”,并得到“神”的庇护,体现一种开放活泼的思想。

2.2 留水口

“留水口”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独特的理水方式,即在主体水面的边岸留出若干水弯,形成水体源流畅通、延绵不断的错觉。这种处理方式突破了水面的封闭感,增添了水体的天然情趣,是塑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2.2.1 低层次的理解 “不尽尽之、不了了之”设计手法,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以“不结束”来结束、“不闭合”的闭合。

2.2.2 中层次的理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国治.园说》)的创作思想,即力图不留人工斧迹,追求自然的美。

2.2.3 高层次地理解“天人合一”、“无为”等价值观、自然观及哲学观的综合体现。

三、现代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应该以现代的材料、工业化的建造方式、简捷明快的造型以及设计者的个性体现现代建筑文化。事实上,所把握的建筑文化层次越高,其抽象程度、概括程度也越强,通用性也越显著。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仅仅知道设计方法,在具体的设计中便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而如果把握住深层次的创作思想,甚至高层次的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则将对我们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构思思路,也能更好地将设计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每提高一个层次的理解,建筑所包含的思想也就高了一个档次。以下就建筑空间谈一点看法

3.1 对建筑空间的理解

建筑设计,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顶等的造型,而实际上是根据使用需要对空间的划分和分隔。这种“实体为实、空间为虚”的虚实关系是对建筑空间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表现为场所(即空间的视觉中心)、路径(即空间的方向性或导向性)及范域(即空间的限定范围)。而对建筑空间更高层次的理解,则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组织及设计,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既而由艺术意境升华为某种思想境界。

3.2 现代建筑空间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西方现代艺术的许多方面都受益于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现代绘画讲究变形、讲究表现画家个人的情感,这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就可发现;现代艺术重视抽象的形体美,抽象绘画、抽象雕塑兴盛一时,成为现代艺术的象征,而在中国在晋代文人士大夫就开始了对抽象形体美的重视,中国画中的泼墨山水画、园林中的孤山假石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意味。可以说中西文化的结合是现代艺术的源泉。

建筑上也一样,从传统上看,西方人重模仿,直捷明晰、重形体、特征、造型;而中国人重物感、重内心对外界的感受,着意于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中国传统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间”,由“间”组成“幢”,再由“幢”组合成庭院,“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无论是皇宫、庙宇还是一般的民居,庭院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也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和延伸。中国传统的“大”建筑不是庞然大物,而是虚实相间的建筑群,设计时既要考虑实的部分也要考虑虚的部分,组合方式十分自由灵活,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和导向性;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的,其建筑内部空间要求越多,建筑的体量也就越大,室内外空间相对独立而缺少联系,建筑形式着重于形体各部分比例的和谐和形式美。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空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融合的结果。

四、结束语

以上就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逐步从低层次的设计构思转向高层次的设计构思;从掌握简单的设计手法过渡到把握住建筑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幼彬《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建筑师第三十九期

[2]朱文一《“院”的本质与文化内涵的追问》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 《建筑学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5篇

关键词:当代建筑;建筑文化;创新;趋向

建筑文化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体现,还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在我国,建筑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许多传统的建筑结构在当代社会中,不但显示了它们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还真实的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因此,如何继承传统的建筑文化并怎样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也成为了当代我国主流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人们。不过在现代化主流建筑中,对传统的建筑结构的继承,并不只是对其建筑结构进行相关的改进,而且通过对当前建筑结构的一些新认识,将设计师们独特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融入到其中,在利用创新改革的方法,来为我国主流建筑文化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下面我们就对当代中国主流浇筑文化新趋向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1 传统文化给当代建筑留下的痕迹

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相关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还使得人们在对传统建筑文化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并应用到当代建筑设计当中。目前,我们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其建筑设计经常会应用到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特色,并且将传统建筑文化的风格和气韵,和当代建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但充分的展现出来当代建筑结构中蕴藏的文化力量,还体现了“中国式”建筑文化的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建筑设计都借用了传统的建筑文化,使其建筑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体现出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充分的体现出来建筑结构的个性化特点。

2 我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向

在不同的国建、地域、城市中,其建筑文化也存着一定的差异,而在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将地域文化和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还要使其建筑结构充分的体现出当代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而在我国主流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来看

在我国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传统文化的人本精神,为人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而且为了体现出当代建筑结构的特点,我们还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其中,使其建筑艺术美感和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相互统一。在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中,其建筑文化主要是讲究色彩、装饰完美的结合,使其建筑结构有着较强的对称性,让建筑整体结构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在当代主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就要就将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应用到其中,从而对我国当代建筑文化的趋向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2.2 从当代建筑设计构思整合来看

在建筑研究的学术领域,统治性的话语不再是宣言式地谈论传统继承之有无必要或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实现,而是转向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开展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研究,并逐渐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建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2.3 延续历史性和创新传统民居特色

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既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是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时,要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传统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要发展到未来。

3 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原则

过去与现在,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中曾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在未来这些问题仍可能出现,所以,在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一些原则。

3.1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继承传统文化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而传统文化的更新的过程就是将适宜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传统因素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现代的新生活特色等现代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这个问题上,除了“形似”还应重视“神似”。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建筑设计的永恒目标,建筑设计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目标。

3.2 解放思想,跨文化交流

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文化的源流不应限定,要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当代西方流行的建筑思潮,尽管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在设计中,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会贯通。只有把引进来的东西与本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方可创造出一种既具有活力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新东西来。

3.3 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

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一般来说,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其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当人们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到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文化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怎样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我国当前主流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逐渐局限于单个民族的建筑文化设计,要将传统的建筑文化和当代的建筑设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充分的体现出了建筑结构的价值,还为我国建筑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哲学思想;建筑风格

1建筑

1.1建筑的产生

建筑的产生,是人类在生存的逻辑法则下,顺应自然的条件产物。从最初的人类选择穴居,为了满足躲避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开始,建筑便伴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并且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筑的产生并不是偶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产物,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建筑的发展也更多的是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下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为研究对象来对建筑的发展做进一步的认识分析。

1.2以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为对象研究建筑发展

<E:\123456\速读・下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60110192256.png>

图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分期示意图

2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式

2.1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史是伴随着社会政权、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而发展的。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传统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

2.2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选择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也就是我们习惯性的将中国传统建筑比喻为“木头构成的文明”的缘由。建筑材料的选择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传统的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方式,这造就了在原始文明当中更加的注重选择,注重采集,注重储存的活动方式。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就是由此而衍生形成。“天人合一”是传达中国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认知,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终将归属于自然之中。中国人选择木材作为建筑的基础材料,正是传达人在认识和处理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结果。

2.3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建筑空间的布局,反映了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决定这一形态特征的决定因素主要是由几点因素:

2.3.1古代社会严谨的社会宗教礼制,对建筑空间的封闭格局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以徽派建筑格局为例,大户人家的绣楼设置在建筑上部,按传统习俗未出嫁的女儿出嫁之前是不能随意下楼活动;建筑的开窗高且窄,家中男主人在外经商,为的是防止女性与外界发生更多的互动行为,这都是封建礼制对于建筑格局直接影响的结果。

2.3.2建筑材料的选择多以木材为主,木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建筑的空间格局与西方建筑以石头为主沿竖直立面向上延伸的可能性完全不同;

2.3.3随时代的推移,建筑格局发展受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整体审美的价值导向有创新的进展,但总体离不开中国传统建筑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式的建筑形式美的法则”。

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经营,多以对称、严谨的建筑形制存在,无论何种传统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相同的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根据建筑的不同级别,无非就是一个院落,或者多个院落式建筑结构的结合,因此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云南建水的朱家花园,均以重重院落彼此串联,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主次有序合乎规律的组合来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这充分的传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思想、礼教制度、社会结构形态特征等等。

2.4中国传统建筑价值

建筑所蕴含价值,更是审美观念的体现。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更多的是靠师傅言传手教,通过实践经验的传授,而不是靠严谨的理性逻辑分析计算与定量分析来构筑。从历代帝王陵寝到民居,传统建筑都遵循着按风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建造。最初的聚落建筑选址多以“背靠实,面需阔,水要润”的原则,讲求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进而达到最佳的生存地理环境以躲避自然灾害,供长期稳定的生活所需。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3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说:“人类文化分为各种不同的活动,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进展,追求着不同的目的。”中国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必然会融入、体现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因此,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结果。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等等。

中国建筑是在东方文化的滋养下生长起来的,中国建筑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等其它艺术的影响。记得宗白华先生曾在他的美学散步中提及如果拿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作美的比较研究,还不如拿中国书法与西方建筑作比较来的痛快些。可见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之微妙,中国建筑园林不分家,中国传统是“文人造园”,中国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共成长,并同其在写实基础上通往写意的一种发展。建筑自然与园林相呼应,通过整体的形象环境创造,并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以获得意境美。例如苏州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取意留得残荷听雨声),听雨轩(取意雨打芭蕉)等。中国建筑美感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中国古人,他们总喜欢通过亭台楼阁,透过门窗,将大自然的风景引入建筑内部空间,包容万象,小中见大,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于方寸间见宇之大,丰富了美的感受。我们中国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无处不在。例如我们看天坛的这个祭天的台面,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中国山水画的核心理念“外师造化,内发心源”。所谓外师造化既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楷模,而内发心源则是指并非死板的模仿自然山水,而是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萃取净化。这种感受虽然出自心灵,不以理性为基础,而完全是作者感情的倾注。中国文人,画家的趣味情趣气质均无疑受到当时社会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中国哲学思想不外乎三家:“儒、道、佛”。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则是重人而轻功利,以情义为基础。老庄所推崇的道家思想虽然与儒学立论不同,但两者并无冲突。此外,它在崇尚自然、追求虚静、逃避现实和向往一种原始自然状态的生活方面,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文化融合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它所宣扬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等教义和追求“清静无为”、“息心去欲”等境界,则和老庄思想如出一辙。这些哲学思想混合在一起便塑造出中国文人所特有的气质,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那时的士大夫圈子内,多不以高官厚禄或荣华富贵为荣。更多的是崇尚文人雅士避凡尘,托世俗,遨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这多重因素的互相碰撞正式中国建筑独特风格的生活基础和灵魂基础。

4结论

建筑发展,这与建筑的成长环境下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毫无例外地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美学又是在一定哲学体系的支配下生长起来的,在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中,一贯的方法是哲学家们将美学划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或称之为一时的哲学。

建筑风格的差别,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形态结构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反映审美境界的差别。我们现在对于知识的探求研究过程中,更多要求我们的是通过理性科学的分析态度,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理性分析后,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普遍原则,突出强调用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传统建筑的美学价值,然而我们知道,分析的方法是从属于理性的范畴,是科学的产物,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与我国传统思维方法截然不同,我国古代思维形式的特点则是重感觉,重经验,重综合。无论是建筑,园林书法诗画,更多的是对意境及禅意的追从。宗白华先生曾说过中国艺术禅意的表现有三个层面,1从直观感相的模写;2活跃生命的表达;3最高灵境的启示。也就是说中国艺术从再现自然,追寻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观察万物生动的形象――吸取着深一层对生命形象的构思。当然所有中国艺术形象发展过程更多的是一种继承,经验多而道理少,只讲当然而不理会所以然。这不得让我想起之前所了解到的一个观点,这种境况与我国传统的医学颇为相似,例如中药,其疗效众所周知,但要问个所以然,就很难搞出个所以然的说法。对于这种情况要用现代医学或生理学的观点给以科学的解释,当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搞拿来主义,很可能把事情搞的很牵强。但我们也不能满足古人的成就,于是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医学研究是这样,相通的对于建筑研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以这种方式进行理性的探索研究,这样做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得知事物的因果,并加以科学的诠释,并且对于中国建筑的认识发展上,有更多的机遇,有所进步,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五次印刷

[2]黄国新、 沈福勋.建筑的趣闻.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戴志忠、 李海乐.建筑创作构思解析---动态・复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次印刷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27次印刷

[5]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九月第一次版

[6]魏婷 城市微环境设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8]郭淑芬. 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郑光复.建筑的革命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赵巍岩 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1]董卫,王建国编著.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2]Gifu Kata gata Apartment ,North Block. . J A . .Collective Housing ,2003

[13]Riken Yamamoto.Achitecture Social Nature JA.. Riken Yamamoto,2003

第7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传统窗式;装饰设计

近年来东方主义复古风在世界掀起,使传统窗式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窗式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等很多方面相结合,这种中国建筑中独有的风格和式样,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它的精美绝伦的装饰功能,对于不定性空间的创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借景寄情,意境创造等都能给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一些新的启示。就目前我所能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传统窗式本身属于建筑的一部分,在传统建筑中称为小木作,所以在建筑学上对其有一定的研究。无论是从建筑史,建筑的营造技术或者是从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一定的篇章提及到传统窗式,而把这种传统窗式作为单独的对象来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而且并不完善,现代室内设计多数把传统窗式当作一种符号应用于现代设计中,而对传统窗式的文化底蕴的研究及其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相对比较欠缺。本文就对中国传统建筑窗式做主题,从其古展状况、现代研究状况以及它在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综述。

1 古代建筑窗式发展状况

真正让我们见到建筑窗式具体形象的还是通过汉代的明器。汉代明器再现了当时房屋的真貌,我们可以看到位于立柱之间的落地窗和上下分为两段的窗等等。而到了宋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当时,朝廷颁行的《营造法式》记载了宋朝建筑从总体形象到内外各部分的装修式样。窗式也从此开始被列为“小木作”部分。通过《营造法式》可以告诉我们宋朝建筑的窗式形式多样,装饰华丽,已成为建筑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后明清两朝留存至今的建筑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建筑窗式的大量实例,使原本具有实用功能的窗成了建筑装饰的特点,成了表现建筑人文内涵的重要部位。通过对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显示,古代对于传统建筑窗式的研究只停留在窗式本身,或者是以时代描述性的文字进行记录,全面性、系统性、深入性的研究资料还是比较缺乏的。

2 现代的研究状况

现代中国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并且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发现建筑背后的文化和审美。多种资料着重于从中国文化底蕴和审美角度去探讨中国传统窗式,如楼庆西说编著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王抗生《园林门窗》,彭才年,翟利群,马本和,《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等。有部分文献书籍是在谈论建筑窗式的同时提及到了它的装饰性,但并没有更加深入透彻地去研究传统建筑窗式的装饰内容、装饰工艺、装饰材料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地域等多方面对其的影响。例如,有些研究窗饰的文章中只单纯地针对窗饰的形式、色彩、雕工工艺几个方面来阐述,停留在研究窗饰中“饰”的这一表面层次中,并没有深入细致地去剖析窗饰与窗的关系,没有将承载这些装饰的最为重要的界面之一――“窗”交代清楚,更没有细致的去分析当时的文化背景、生活水平等因素对窗饰的影响。另外,在探求传统窗式之美时,并没有将其深化到同现代设计相结合。只有将中国传统窗式这一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装饰的一部分,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才能有新的活力前行。

3 建筑窗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窗的实用功能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集装饰功能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传统窗式却因为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发生变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从现代装饰设计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传统窗式,目前的理论还比较缺乏。近几年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将目光集中在室内设计中传统窗式的运用研究中,没有深入全面地去将传统窗式在现代装饰设计中涉足的领域扩大,黑川纪章曾说:“不要只把看的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现代建筑中来,而要注意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那些眼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固然重要,可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审美,生活方式等等也是要值得思考的。

众所周知,窗户不仅是一种表情,甚至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有篇报道至今记忆犹新:二战结束后,战败的德国千疮百孔。一个外国记者在柏林市区闲逛时,发现那些家徒四壁的德国居民,家家个个窗台上摆满鲜花。记者感慨: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他们一定会创造奇迹。果真,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记者的观察是敏锐的。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存在人们生活的窗只有空洞的建材展现。对传统建筑文化也要加以创造,并简约化,这样才能设计出有中国文化神韵的现代建筑。建筑传承传统文化的延续,就是要建筑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时要多方面考虑,既能采用现代的材料,但又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表现地域特色。真正的中国建筑必须基于建筑师对于传统和今天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准则的深入理解,弄清楚传统建筑当中优秀的成分与今天的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与今天人的精神状态、生活水平有什么关系,这些理解和判断最后要反映在建筑的形式上,这样的建筑才能称之为现代的中国建筑。现在,外国的建筑文化在我国渗透的面积越来越大,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外国文化,并不失去中国文化?

4 结语

第8篇

作者简介:王树声(1975-),山西闻喜人,博士,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与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摘要:文化转型是中国自20世纪以来的文化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建筑文化发展更为复杂。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以及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其建筑走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作路子。西安当代建筑在保持其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应探索多元的创作形式,为其现代建形式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转型;全球化;西安;当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41-04

“一种主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当受到冲击乃至颠覆的状态占主导地位,且新的文化还没有形成的历史过程称之为文化转型期”。我国自20世纪以来,一直处在这个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使得我国文化转型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这一时期,我们要面对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构建自己的现代文化?

建筑是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记录和见证,文化转型中的建筑创作同样面临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土的建筑文化?如何对待外来建筑文化?如何创作自己的现代建筑文化?这三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有建筑传统的大国是不可回避的。

回顾我国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过程,在文化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往往并存三种力量:即文化的保守主义派、文化的自由主义派、文化的激进主义派。这三种思潮是文化转型期中的客观存在,三者之间的自然发生、冲突、整合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没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对传统的批判,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没有传统主义的“保守”,文化转型就可能背离正确的轨道。同时,三者只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争鸣,才会有益于新文化的构建。

这种文化现象同样反映在建筑领域,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创作思潮一直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主义更关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挖掘、探索其有价值的成分,使传统建筑现代化;激进主义更多地是从西方的建筑中选择、移植其适合中国现代的成分,使西方建筑中国化;自由主义往往不拘泥在传统主义和激进主义创作所提出的信条,更重视表达建筑师个人的情感和创作习惯,追求建筑的个性和多样性。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再加上建筑师、管理者和居民建筑价值观念的差异,这三种创作思潮在不同的地域表现程度是不一样的。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我国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中部,历史上曾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和中国七大古都之首。辉煌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的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都完成于这片沃土,产生了未央宫、建章宫、仁寿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历史名构。至今,周、秦、汉、唐等重大遗址保存完好,汉唐长安城的格局清晰,唐代的大雁塔、小雁塔以及完整的明代城垣、钟楼、鼓楼及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向世人展示着这个城市悠久的建筑传统。这是西安有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建筑创作中,尽管传统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三种创作都有表现,但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始终没有形成鲜明的流派。当代西安主流的建筑理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地方传统的回归和本土文化的复兴。由此,也孕育、产生了代表西安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水平的传统主义创作流派,这也是当代西安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大贡献,也赢得了西安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完成了南大街改造、“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凯悦饭店、长安城堡大酒店、陕西美术馆、陕西省图书馆、钟鼓楼广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市博物院、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它们已被市民广泛接受,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像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省图书馆等建筑创造性地继承了城市传统,延续了城市文脉,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传统主义建筑,成为当代西安建筑创作流派的代表,这一建筑流派以尊重、保护、传承和复兴城市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质,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表现当代的审美意识。这些建筑温柔敦厚、典雅大方,被时代认同和记录。张锦秋院士讲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创作时曾指出:“因为我们想,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格已经是唐风。但是我们不想仿古,不想用红柱子彩色的彩画做这些,所以想基本色调是素雅,这样可能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更有一种永恒感”。陕西省图书馆设计中对长安六坡遗迹的尊重、钟鼓楼广场“突出标志性建筑,延续古城文化带”的理念,甚至到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都体现出当代西安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尊重、理解和创造,它根植于厚重的历史,延续着历史,但不重复历史,而是在继承地方传统、涵养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传统。我们把这种建筑创作称之为传统主义。由于新传统主义创作流派在西安城市的重要作用,不少建筑师、业主去模仿,去抄袭这种流派的做法,将一切建筑上都加上大屋顶,例如南门西两侧的永宁宫大酒店,只是用历史的形式堆积建筑,没能重视历史环境的影响,这些建筑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创作精神是南辕北辙的。简单的仿古建筑与现代传统主义建筑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代西安的建筑,除了传统主义创作之外,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创作尽管也产生了凯悦饭店、金花饭店等代表建筑,一些青年建筑师也都不断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优势和流派,更没有与传统主义进行对话和融合。在西安高新开发区进行的建筑创作,总体上还是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古城区以及历史地区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建筑师在试图探寻西安另一种现代建筑形式。但这些建筑并没有解决好现代性与地域性的矛盾问题,它们虽是现代建筑形式,却没有表现出地方文化内涵,与其它城市的现代建筑并没有明显区别。这与传统主义在西安的创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可能与西安的历史文化过于厚重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潜心的研究与努力。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的建筑实践说明,探索西安现代建筑模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当代西安社会文化,应在保持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更多的探索模式。经过多种建筑文化冲突之后而整合的开放建筑实践将更趋合理。也只有这样,西安在当代中国建筑史上才会有一席之地,才会在中华新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所贡献。反思西安当代建筑的创作特点,形成了对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五点认识。

1 要认识到文化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文化转型期绝不是一个短的时期,春秋战国到西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定于一尊,是

经过了三四百年;魏晋到隋唐也经过了三四百年;从19世纪末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很可能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文化才能走出转型期,形成适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中华民族的新的文化传统。”从中国建筑历史上看,正是由于东汉以来外域佛教文化的传人,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转型,使得雄浑、圆润的隋唐建筑相对质朴、僵硬秦汉建筑更为成熟。文化转型没有捷径可走,它是伴随着政治、社会、经济、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因素的整体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也将是长期的,它不只是建筑形式的问题,它是一场关于建筑的革命。我们要认识到建筑文化转型的长期性,认真地在建筑实践中进行文化的反思。

2 以人为本是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准则

“人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人性的满足使人的生存成为可能;人性的满足又使人的生存变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因此,人性的满足既是文化的最低标准,又是人的最高标准。”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精神的。人性的满足是文化的标准,也是建筑创作的基本标准。现代建筑设计对人性的关注关系到人生存和生活的质量。我们民族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与人的关系,或日建筑对人性的关注。《黄帝宅经》中就有:夫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我们无论是汲取中国传统,还是吸收国外经验,与“满足人性”标准相违背的都要抛弃。以人为本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空间的舒适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也需要对人性精神的关怀。现代建筑往往是从功能出发,在物质空间上予以重视,忽视或轻视了人性的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满足人性的精神文化深度上是值得学习的,完全可以成为当代建筑文化建设的“前结构”。当然,在民族建筑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例如等级森严的礼制追求、风水理论中的迷信成分等不利于人性发展的内容,这些都是要抛弃的。满足人性的需求就是要用人文的纬度考虑建筑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又要营造诗意的精神家园,营造宜人、怡人、冶人的建筑空间,追求人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3 提倡多元的创作思想和多元的建筑评价标准

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需要多元的建筑思想,追求多元化的建筑作品。但多元创作不等于求洋求怪、不负责任,相反,它们都应对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多元创作就会给多元的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作品,也就为探求西安现代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多元化的建筑思想就要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在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并存的情况下,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建筑师自身就不能用一种固有的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建筑创作的高下,更不能为建筑创作设立某种既定的形式或风格,而应将建筑创作引向学术争鸣的轨道。

张锦秋院士讲到城市与建筑现代化时,提到三条原则,就是生态性、历史文化的延续、技术材料和手段本身的现代化。这三条原则无论对于传统主义,还是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都是适用的。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建筑创作或者是建筑学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对美的追求。无论哪种思想和流派的作品,贯彻美的原则应是毋庸置疑的。赵立瀛先生在谈到西安现代建筑创作现状的时候讲到:“古有古的美,新有新的美,无论哪类创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应是一惯的。像西安钟楼,到今天看还是美的,比周边许多的新建筑要美得多!还有人民剧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就很美,相反,有些所谓的新建筑很丑,这是一个建筑师修养的问题。”所以,在西安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师的修养对于建筑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4 面对全球化趋势,建筑创作应是开放的

虚心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建筑文化,是我国民族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世界各国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经验,我们应以开放的精神学习这些建筑文化。

构建地方现代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不是处处追求与它域建筑的不同。事实上,像先进的建筑技术、生态技术等文明成果适合于全人类的,也属于全人类,这些完全可以直接参与我们民族建筑的现代化。

建筑创作要开放,要学习国外建筑好的经验和方法,但不是采用一种哗然取宠、“标新立异”的态度,把国外建筑的形式、色彩、表现手法等不加分析地照抄过来,强加给我们。德国建筑师托马斯・史密特先生曾在中国大学里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他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到:“我感到惊讶,今日的中国建筑是以如何一种程度丧失了与环境的关联和它们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三流国际风格建筑的‘翻版’。显然,这里的建筑学有点走歪了。”建筑是一个地方或社会的文化背景、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建筑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分析、解读和认知建筑创作的来龙去脉,去探究一种创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5 要十分重视研究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地方建筑文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