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不尊重人,怎么能教得好诗?

    作者:金立群 刊期:2019年第15期

    当我下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一年一度的“两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据报道,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小组讨论中表示,学校在教育行为中要发挥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作用。比如,要求学生复习备考是很有必要,但不能去搞“杀气腾腾”的百日誓师动员大会;提倡学生发奋学习是对的,但不能让校园里充斥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

  • 论元三国杂剧与《三国演义》女性形象之差异

    作者:曾奕渊 刊期:2019年第15期

    元代三国杂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有明显的差异。本文以貂蝉、甘夫人、孙夫人等形象分析说明。杂剧中的女性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小说的女性观则表现出浓厚的道学气。这种差异和两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有关,也和元末明初理学的盛行有关。

  • 文学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

    作者:杨泉焱; 白金龙; 王叶莲 刊期:2019年第15期

    人格的好坏、涵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是受人文素养的影响。而大学中文学教育的培养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一些的影响。目前,在大学生中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联系。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掌握程度越好,文学作品阅读量越大,人...

  • 中国古代文论“雅”范畴的流变轨迹及其理论内涵

    作者:陈娟 刊期:2019年第15期

    “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论范畴之一。将历代关于“雅”的论述加以分析,我们会发现“雅”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富于变化的范畴。作为一种审美典范,“雅”对创作主体的精神修养、文学文本的审美风格、文学创作的原则、文学鉴赏的标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审美意旨始终贯穿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是文学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理想...

  • 浅析西西八十年代的“肥土镇”故事

    作者:刘飞 刊期:2019年第15期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局中,香港人不仅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氛围等一系列的问题。其身份认同和界定,也出现过不小的迷茫。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剖析西西写于八十年代几篇“肥土镇”小说,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所表现出的当时港人的身份认同困惑。

  • 扈三娘在小说《水浒传》与98版电视剧的形象比较

    作者:仲珂 刊期:2019年第15期

    《水浒传》在明清小说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扈三娘是书中及其突出的一位女性,她有十分显著的特点,武艺高强、面貌清丽,婚姻身不由己。但单从原著中看扈三娘的形象相对单薄,98版电视剧由原著改编,与原著在人物语言刻画和结局方面稍有不同,结合两者的比较分析,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分析不同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小说与剧本的方面不同分析。

  • 远程教育文学类微课程设计和教学整合研究

    作者:阳雯; 陈萍 刊期:2019年第15期

    微课程是现代远程教育中广泛运用的教学形式,其优点是微小、快速、紧凑,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系统知识。微课程并不是筒单地陈述一个知识点,而是与教学过程的整合。远程教育中微课程设计理念的特点,体现为碎片化与系统化统一、自主性与协同性统一;微课程在与教学整合中要关注微课程内容的选择、各个单元主题的关联性、完整的教学环节、...

  • 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作者:魏艳发 刊期:2019年第15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印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品质和文化精神,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达到目的,必须让学生想学语文,乐学语文。语文教师要有文化的眼光,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感性地带领学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园.

  • “物哀”的文化内涵及其译介

    作者:胡志强; 王芮 刊期:2019年第15期

    “物哀”有“哀”但不止于“哀”.而是包括喜怒哀乐在内的诸多复杂的内心情感。作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概念,物哀具有重要的文学内涵与深远的美学意境。“物哀”汉译应遵循归化与异化辩证统一的原则:具体文本中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动态整体把握,灵活选择归化译词;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出现时则宜异化处理,以避免文化失真。

  •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作者:王婧 刊期:2019年第15期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主观与客观、意识与实践的集中统一。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来源、四个维度为出发点,把世界带到中国,同时助推中国又走向世界,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试图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和平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

  • 汉英“爱情”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作者:苏红瑞 刊期:2019年第15期

    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指导,对比分析出汉英爱情隐喻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并结合文化维度,分析其出现不同的原因。

  • 幼儿文学在学前语言教育领域的价值及地位

    作者:周晓云 刊期:2019年第15期

    幼儿文学就是将幼儿作为主要对象而存在的文学形式,这是学前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中的一部分。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包含很多的语言信息,这也被教师在教学中普遍的进行应用,在学前语言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分析了幼儿文学在学前语言教育领域的价值及地位。

  • 文学概论教学改革的现代性思考

    作者:唐圣 刊期:2019年第15期

    文学概论自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以来,在教学上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多有起伏。文学概论的教学从教学观念到考核方式五个方面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从转变观念到记忆运用五个方面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深入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及提出对应解决方案的现代性思想语境及其现实的学术意义。

  • 从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纳兰性德的悲情心路历程

    作者:潘淑芳 刊期:2019年第15期

    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荣华富贵、功名冠冕无所不有。这样的纳兰本应豪放洒脱,春风得意。但阅其《纳兰词》,我们却发现始终充满了悲情的基调,入目皆是凄凉哀婉、悲戚伤感的字眼,与他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大相径庭。笔者从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究原因何在,并分析纳兰性德悲戚的心路历程,将纳兰心事一一还原,呈现...

  • 小议《晏子春秋》的著作性质

    作者:段巧玲 刊期:2019年第15期

    笔者认为《晏子春秋》为一部史传体文学作品。此书名为“春秋”,从形式上看是一部史书,而且其内容也符合一般史书的共同特征。作为史书的《晏子春秋》,同时又具有传记文学的特征,对以后传记文学的发展以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