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学学术论文

文学学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15 09:55:39

文学学术论文

文学学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学术还家 文史哲互根 学术终极共和 人类精神安顿

〔中图分类号〕B0、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10-0005-04

文史哲不分家――这个与近现代学科建设大势相抗衡的口号,在人文学术领域广为流传。其悖谬的前提实际上是文史哲已经分家。如何才能让文史哲不分家?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学习摆脱块垒化的局限?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不至于画地为牢?这些问题相当复杂,不易三言两语说清,但是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必须认真探索文史哲不分家的深层理据。笔者提出“文史哲互根”的命题,其要义就是为了探究文史哲不分家的原因,以促成文史哲“学术还家”的目的。

文史哲互根与“人文学术还家”是两个互为表里的学术命题。因为它们是本末互动的文化生机,是母子同堂的学术关爱,是原始要终的思想a栝。a栝者,古之矫正器也。文史哲互根与人文学术还家正是互为补充的a栝。发挥其优势,或可补救西方学术潮流世界化所包含的历史局限,矫正近代以来人文学科条块分隔的一面倒弊端。通俗点解说,即解放我们的观念,调整我们的规范,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文史哲互根回溯

文史哲互根,其来有自,而且源远流长。择其大端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是脱胎自然时的人文混沌本源。远古的神话是

最好的注脚。神话作为人类文化的土壤和母胎,也是文史哲互根渊源的真实写照。西方司艺的缪斯和华夏典乐的氏族都是群体而非独神,披露出的恰好是根源处浑然幻化的精彩。其二是天人互动间的终极关怀。上古的史诗和传说在吟唱顶天立地英雄的同时,也为文史哲互根在宇宙中定位,天地神人的终极头绪和生死去留的无限牵挂,成了文史哲互根处的永恒话题。其三是精神现象中的共和本体。高古留下的典籍和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献,充分展示出文史哲互根的本真,它们是互为根本的人文存在,也是抵抗“道术为天下裂”的共和本体。

如果把远古看作文史哲互根的酝酿期,把上古视为文史哲互根的生发期,那么高古和轴心时代则是文史哲互根的辉煌期。酝酿期的偶缘刻写着自然与命运的造化,因而神话及巫术礼仪乃至后起的善根宗教无不表达感恩的意识。生发期的奋斗记载着先祖与大德的鸿烈,于是史诗和传说把奉天承运的伟业铭刻在记忆之中。辉煌期的理念为人文立极,所以宏谟大典无不是经纬天地的创制。文史哲互根的远古基因凝结着人类文化种子异质同构的类特征――天人合一;文史哲互根的上古合体舒展着人类精神心理与天地参的内格局――体用不二;文史哲互根的史前经纬体现出人类思想a栝启蔽开合的共同体――阴阳克谐。文史哲互根的“根器”由此三点构成。

文史哲互根的远源是圆照的,因而有《连山》、《归藏》、《周易》环演;文史哲互根的对角是彼岸的,于是有《灵经》、《吠陀》、《旧约》投光;① 文史哲互根的几理是a栝的,所以有“原道”、“轴心”、“后化”互动。② 华夏气脉,天人合一的类特征无处不在;西方派系,体用不二的内格局或有偏致;统而观之,阴阳克谐的共同体终成互补。这就是人类远古、上古、高古智慧统合的奥妙,也是中古千年文化融通的原因。中国自秦汉以降,不论经史子集,还是兵农医艺,典籍门类虽有分别,而学术精神并未剥离,实际上得益于文史哲互根的三点契合。西方从古罗马算起,人神磨合学术回环,其中的人文精神藕断丝连,骨子里见得出思想共同体的两极共振。近现代学科分家的潮流汹涌澎湃,充其量也只是文化形式的合久必分,而百年来有识之士对通识通学的倡导,恰恰是另一个节候的分久必合。

以小见大,文史哲互根的类特性标志着她是乾培坤植的良种,伟大的开端预兆着不同凡响的未来;她的内格局蕴涵着日新月异的花蕾,开放的气象铺展出宏丽的规模;精神共同体是阴错阳差的苦果,艰难的磨练成就了学术的辉煌。

以大观小,文史哲互根的类特性是潜规则,她以无形的巨手呵护学术的生命线;其内格局是软科学,她以温柔的怀抱体贴发展的硬道理;其共同体是微循环,她以超常的运动疏通文明的老毛病。

上述三位一体的契合,在人类文化的演变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调控作用。可以说她是人类文化心理的自然,是精神思想的本然,是化解文明桎梏的超然。虽然当今文史哲分裂的势头仍然非常强烈,而且这种裂变不无道理,但是人文学术还家的必然始终是人类思想文化精神共同体的一个永恒的追求。

简而言之,文史哲互根不仅阐发了文史哲不分家的历史原因,而且揭示了文史哲之间难以割舍的血肉亲情。它们互为表里,互为依据,互为支撑,互为资粮,互为形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思想a栝和文化共体。文史哲互根的思理,解决了文史哲有家而又无家的佯谬,突破了文史哲有科而又去科的悖论,消弥了文史哲有疆而又化疆的吊诡,它们在根本上脉络相连,在精神上息息相通。贯通中西学的理据在这里,融会文史哲的资质也在这里。

二、文史哲裂痕透视

我们提出人文学术还家的命题,正是出于对这一追求的自觉。但是在阐述人文学术还家的可行方略之前,有必要厘清文史哲分家的复杂原因。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焦点透视文史哲互根的根器裂痕。

分工和私有制是根器裂纹的首要原因。分工是人文原初浑然性的裂痕出血,私有制是人类命运的染菌化脓,阴谋和诡计则是腐恶社会下蛆的苍蝇。这个过程与文明的血色黎明同步,与文史哲的裂隙共在,与学术的本善和恶质并存。天人合一的类特性由此扭曲,原始的公心从此不古,文化的和合因之隔离,攫取的兽性假“文明”和“道德”以行,占有的欲望得“依法”与“合理”印证,人类早期精神的完整性进入了无止境的严峻挑战。从人类进化而言,分工和私有自然也有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恶质无疑包含客观的成因和与善同源的盘根错节,问题是历史从来是被恶牵着鼻子走,协调性道德永远是亡羊补牢,人间的公正无不是雨后送伞。这就是真理之川从错误河谷流过的真实含义。文史哲互根不失为在真理之川源头的防范机制,可是其对付文明吊诡的作用虽然有效但并不万能。

高古以降的三大权利意志是人文根性的劲敌。其一,权利意志首先体现为高古以降的宰制性意识形态话语。中国秦汉的焚坑暴行和隐宫腐刑,与西方古罗马以来漠视善恶和宗教奴性,同样毁坏精神独立,戕害思想自由,摧残学术民主,都为文史哲根性的扭曲留下了很好的证明。其二,权利意志体现为中古以来突出的工具理性主义思想。在西方,上帝信仰渗透着造神―佞神的功利意识;而在中国,皇权崇隆同样折射出人文根性被御用―用御的工具心理。其三,权利意志也体现为近古以来的拜金主义风气。在这里,东西方的人文根性同时受到了金欲―的腐蚀毁堕。我们不能否认文史哲根性在挣扎在潜行,然而应该说宰制、压抑、扭曲和腐化是人文本真受到的最大威胁。

现当代文史哲体制自身的弊病也是根器受损的重要原因。在学术体制方面,分科过细,块垒繁多,教学科研格局日见其小。文教机制疯狂运转,学术本质受到威胁。量化标准铺天盖地,劣质重复毁坏人文气脉。文史哲互根的本质意义在于涵养学术克制浮躁,而量化运作加速了人文质地的破坏,声光电的复制炒作手段为作滥作伪作弊者猛虎添翼。粘贴组合,剽窃抄袭,直升飞机升教授,火箭速度提博导,伪学术肆意蔓延,根器基础严重。此外,任意阐释文化原典也是在破坏人文土壤,粗制滥作的人文成果严重污染学术环境。真正的爱护根器不在于敲锣打鼓地炒作原典,也不在于揠苗助长地突击栽培,而应该像古代圣贤那样穷究天人,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戛戛独造。在根本问题上的通变与独创,才是人文根器最需要的固本培元。

近现代的学术趋势并非一无是处。学科分化是专家的磨刀石,使分门别类的人才成批生产。学术分流是科技的分拣器,给时代装上锐利的钻头。但是,学科罗网是文明的切削刀,把大批的人才变成流水产品。科技在进步,人文在滑坡,精神在委顿,社会趋于高学历,人文走向低水平。严重的不仅是人心不古,致命点在于学术无根,灵魂出窍,思想枯竭。“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人文学术还家,成了人类在后现代困境中的强烈渴求。

三、人文学术还家遐思

文史哲互根奠定了人文学术还家的基础。根性扭曲和破坏为人文学术亮起红灯。“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如何还家?还有一个立场和方法的统一问题。我把聚焦点集中到疏通经脉、潜移默化、有心无心三个方面。

(一)人文学术还家的脉络疏通。这实际上是圆观宏照的综合治理。笔者在《三大学科群方法论》、《人文精神与学科建设》、《文科基地建设的学术指归》等文章中集中讨论过这些问题。① 概括起来是这样的擘画:融通学科,恢弘大体,原始要终,相互补苴。从学科通化的角度讲,文史哲需要相互会通,补偏救弊。从文教体制的规略看,文史哲需要大处着眼,焦点落墨。从教研活动的根本论,文史哲需要固本培元,率然一体。依学科互补,文史需要哲学提炼,史哲需要文学浸润,文哲需要史学给养;就思维调谐,形式逻辑需辩证逻辑解蔽,辩证逻辑需修辞学润色,修辞学需诗学升华。文史哲互根在这里显山露水,学术还家在其中逶迤而归。当然,社会需求也必须有远见卓识,应尽力为博通性学者和多面手人才创造就业机会,形成全社会互补的良性机制,营造出综合性的人文生态氛围。

(二)人文学术还家的潜移默化。这里涉及到的是化感通变的学术修为。归纳起来,是貌似悖谬但却入情入理的学术思想:无体有体,去疆守疆,是家非家,在学非学。笔者在《文学疆域论》、《文学归藏论》、《文学归潜志》等文章中阐发过这些思想。② 文体是文史哲互根的重要关捩。得体属常,佞体则固,变体则诡,化体则畅。化体破壁,才有望脱熟脱俗。文史哲浑然一体,必然于文体于格局都不同凡响。“专转”是成就学问的必由之路。学业变位,“专”家周“转”,即知识结构变化,文化身份变通,职业工作“转家”。 逆境学地的选择是提升学品的考验。深化学术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看一个学者能否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养于承平的学术,大都华丽空泛,搏于板荡的创辟,往往深沉质实。历史上的真学者无不回避尊崇,自我放逐。学林中的大手笔都懂得韬光养晦,夷明希聪。此所谓低谷近道,子夜生白,在疏离权利中心之时,就是贴近道心本真之际;沉入社会底层之后,方能成就德行学问之深。格局大处,气象自然不凡。概括而言,人文学术还家不是成专家。人文天地最怕“专家”。最是无家可归处,处处非家处处家。

(三)人文学术还家的有心无心。这是指陶冶治学的心性气质,也可以统合为如下理念:有心无心,自我非我,得道非道,惟道集虚。笔者在《易辩法界说》、《文学归化论》、《文学根器解》等文章中讨论过这些问题。① 文史哲互根的种子永远具有人化自然的类特性,注定了天人之际有心的渊源;其四海为家且与群科交流的内格局造就了超越轴心说的无心视野。有心无心的枢机才是人文学术还家的离合器。根性说的自我是此在―共在的和鸣。时时有我,个人屈伸终究在己;处处无我,才情行藏莫非道变。自我非我是辩证思想的真谛和学术道德的自律。得道非道的实质,是本真对现象的否定。道生于无己,道化于自然,因而学与道的一个根本的亲和性,就在于学者敢于和善于超越自己。换言之,学而近道,或学而入道,关键就是学者能够自我反思,乃至自我扬弃。去己者无敌,为k者最强,惟道者集虚,同尘者和光。从中不难悟出得道非道的深旨。

文学学术论文第2篇

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无疑是深受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影响。但西方理论传入中国后,如何与传统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相结合,这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图书馆学学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学的发展固然需要大力引入西方的理论,但这些来自西方的理论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则很难为中国所用。正如1921年从菲律宾大学毕业回国的杜定友所言:“没有一所外国的图书馆学校能够养成完全的图书馆学者,以应中国图书之用。”在徐家麟看来,由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馆学的巨大差别,中国图书馆学的近代转型必须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紧密结合。梁启超在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艰巨使命。如何将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与传统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出“中国的图书馆学”,当时图书馆学家们普遍感到困惑。在他们看来,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有着太多的格格不入之处。其中,最先感到棘手的问题便是图书的编目与分类。1929年1月,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在南京召开,徐家麟本人并未出席此次年会,但向会议主办方提交了两篇论文,即《<中国编目论略>之论略》和《关于图书分类法之图解与中籍分类法及表之编制的研究发展》,由他的好友毛坤在会上代为宣读。前者后来被刊载在《图书馆学季刊》第三卷第一、二期合刊上(1929年6月),题目改为《中文编目论略之论略》。徐家麟在文中首先指出,尽管我国图书馆学中文编目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先后曾见到查修、黄维廉、杜定友诸氏之论文或专书,但考其内容,惜多只得其偏而不能得其全。大概于西洋编目之义例,或详或略,均尝逐类及之,求其能适应中文之一切书之编目需要,则容有未及顾到者”。在他看来,“今欲发达中文编目学,一方面固须破除纯粹西洋式编目学之迷信与盲从,一方面亦须得自固有之目录学版本学之桎梏中求解脱,以见于事之所至,理有固然。学无古今中外,胥择其善者而从之,倘学不同科,自亦可分道扬镳,各事所事”。徐家麟此处所指出的“各事所事”,当指在中文编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西方编目的传统,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如何“择其善者而从之”,徐家麟的同窗好友毛坤在1936年发表的《图书馆的中国化问题》一文中,也提出了与徐家麟相类似的观点。毛坤认为,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因是外国输入进来的,所以它的意义和方法同我们固有的思想方法和情况都有些不同,其间已经融会贯通的固然也有,生吞活剥的地方不能说全无”。毛坤为此批评了当时图书馆学界存在的“生吞活剥”的态度,认为要“洋为中用”,也就是中国化的问题,他说:“我们所谓化,应该要以适用为原则或以能达到我们的高尚广在的目的为原则。”笔者在查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人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相关论述时,不难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对诸如编目与分类等图书馆业务操作层面的探讨相当之多,而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本土化的探讨则少有人问津,徐家麟早年也是走同样的道路。不过与其他图书馆学人不同的是,他在探讨图书馆学本土化过程中,涉及理论层面的探讨更多一些,同时他的困惑也更多一些。正如他在论述编目如何本土化时所言:“图书馆编目原多本诸欧美现代图书馆之学术与事业,以为研讨进行之根据。但统观西方各国现有的编目学书,皆详办法而不及理论,详其然而不详所以然,是岂此种学术本身之原若何学理的根据耶?抑有之,然以其不关重要,或过于艰深,因而忽略之,避免之耶?”他也曾经试图对之进行一番探讨,但“稍有所玩索,结果似尚不无有若干近是之揣测者”。

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洗礼后,徐家麟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要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的梦想。徐家麟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术落后也是当然的事,也是无可讳言的事。愚以为我图书馆界学人,当急起协力研讨图书馆学术。为目前需要说,应尽量创制并实施可以供应我国图书馆界需要的种种制度与技术方法。欧美的图书馆学术事业,可以借镜,但不可以拘泥。”徐家麟认为:“我们自身问题的解决,全有赖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并应有创制一种适合我国需要与事实的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的企图。”他此处所言的“适合我国需要与事实的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无疑是指中国图书馆学的学术体系必须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他并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只是粗略地列出了他对图书馆学学术体系的大致构想:“一本完善的图书馆法规,一种适用的图书馆课程,一本详实的中国印刷史,以及其他许多研究成果。我们样样都需要,我们自身问题的解决,全有赖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徐家麟并未对中国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做出详细的阐述,但难能可贵的是,当同时代的其他学人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思考大多局限于编目与分类等具体的业务层面时,徐家麟已经提出了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理想。与同时代的图书馆学人们相比,他大概是第一位提出应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之人。因此就这个层面而言,他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图书馆学学人中对追求图书馆学本土化看得最为深远的一位。

2对图书馆学科学化的思考

中国图书馆学界在引入国外图书馆学理论时,对图书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等问题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有了一些深入探讨。1934年,刘国钧的《图书馆学要旨》一书出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刘国钧提出了图书馆学的“四要素说”,即图书、人员、设备与方法,并将其称之为广义的图书馆学;而狭义的图书馆学则是“研究图书馆管理方法”,也就是“新图书馆运动”之后图书馆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不过从刘国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图书馆学的理解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图书馆自身层面,而对与图书馆有关的其他层面则少有论及。1935年,李景新发表的《图书馆学能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吗》一文,是图书馆学学人有关图书馆学理论探讨的一个新成果。李景新认为:“现在图书馆的任务,日益扩大,图书馆的意义也不仅是一种活的教育机关。所以从今日的立场说图书馆学的意义,是包括人类知识学问的记载关于人类的历史和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两方面的一切事项。”可以看出,李景新的最大贡献,是已经看到了图书馆学的社会功能,看到了“图书馆学是人类学问中的一部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李景新已经意识到图书馆学“是以有系统的科学方法,专研究人类知识学问及一切动态的记载产生,保存,与应用;使它成为教育化,学术化,社会化,科学化的一种科学”。就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进行艰难探索时,美国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的出现,给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从上文徐家麟对巴特勒理论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芝加哥学派所思考的问题,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图书馆学人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命题,即如何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来加以研究,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徐家麟在1933年发表的《论图书馆作业之学术化与事业化》一文中,着重谈到了他对图书馆学科学化路径的思考。他说:“窃以为若即美国如火如荼之图书馆事业,及在彼已经着手研究之图书馆学术,吾人对之,似仍未能遂认为满足,更未可以自绥、自限、自暴、自弃。不尽其在我,就我中国之图书馆作业,对此学术事业不谋有所贡献;意以为对图书馆本身求进益,即对我国图书馆学术事业求改进,一举固可以两得也。”至于如何使图书馆作业学术化,徐家麟提出了两条途径:“一则曰,自图书馆自身已有之学术予以整理、累积、实验、发挥之工作;一则曰,自图书馆学术以外相关之学术,予以沟通、印证、引用之工作。”徐家麟还提出,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应用图书馆治学方法外,更须尽量应用科学方法及各科独具有效的方法,通过相互借鉴,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颇具意味的是,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人前往美国留学主要是进入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与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东部地区的学校。在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代表的图书馆学理论占据主流的时代,中国的图书馆学人很少有人关注芝加哥学派。与中国其他图书馆学人一样,徐家麟前往美国留学的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但为何他对芝加哥学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笔者在追溯徐家麟学术思想的源流时,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在前往美国之前,也就是巴特勒的理论尚在酝酿之时,就已经隐约地提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构想。正如范并思所言,从一开始他就与芝加哥学派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徐家麟于1945年发表的宏文距巴特勒的著作出版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而他在该文开篇就表达了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不畅的忧虑。他说:“此书(指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一书)的出版,足足十年有余,虽说图书馆专题研究的著作,已有好些种类,似白氏的书,却仍无之。图书馆学研究的进步,诚然并算不得很快。”正如他所言:“在本年上月,文华图书馆学专校,承美国图书馆协会赠送几册新出版的图书馆学书刊,托由华莱士副总统携带来华。其中一册,是该协会在去年刊行图书馆学之辞书,笔者有机会得快先睹,自感到欣慰。因个人向来对于图书馆学问题考虑的兴趣,仍不时有之,所以检阅这书的时候,首先便是看它对于图书馆学有何定义,可是结果是难令我满意的。”徐家麟只看到了“图书馆业”与“图书馆学”两条,而如“图书馆服务”与“图书馆工作”等字样,大概是因为美国图书馆界认为其并无任何特殊专门的意义,所以均未收入。徐家麟认为,美国最新出版的《图书馆学辞书》将图书馆业定义为“适用书的知识及某一些原则、理论、技术,于图书馆中书籍及其他资料收藏,设置,保藏,组织,与运用各方面,暨图书馆服务之推广”;而对图书馆学的定义,则仅仅描述为“辨识,收集,组织,应用,印刷的或乎手写的文件之知识与技能”。

在徐家麟看来,图书馆学的定义决不当平庸至此,但美国图书馆学界对之的定义,也决不会是胡乱写下来的。从这短短的词句中,徐家麟看到的是美国图书馆界全体,特别那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图书馆员们,对图书馆学并未深入接受与研讨,这也是他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不畅表示忧虑的一大主因。从以上论述可知,与同时代的中国图书馆学家相比,徐家麟可谓是站在世界图书馆学理论最前沿的一位代表。他看到了美国图书馆学界与图书馆从事具体业务的人们之间的矛盾。在美国一般的图书馆从业者看来,图书馆学研究是图书馆学者的事情,而且也还算不上是什么博大精深的学问;大多数从事具体业务的普通图书馆员们对图书馆学理论相当陌生,因此距离二者打成一片的程度还相距甚远。美国图书馆学界的情况如此,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面对中外图书馆学界共同的局面,徐家麟在对中国图书馆学界的期许中说:“设若在图书馆学研究方面,能迎头赶上外人。我们同时却也需承认,能从(中)学习的也尽多。这也是我们应努力的事。”徐家麟随后指出,中国图书馆学界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在自尊本业与业界中人的图书馆精神影响下,去做好图书馆服务之事,他说:“愚以为我图书馆界人士,当勿忘所经营的是图书馆,当以图书馆本行的种种专为急务,当有图书馆精神,自尊本业与本界中人;凡图书馆界能将自身业务办好,是为解决本界困难,并取得外界信任的最好办法。此业务为何?不用说,最根本的仍是图书馆服务一事。”

3结语

文学学术论文第3篇

艺术学术论文内容

摘要: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果在美术教育中忽略了设计意识的培养,而一味的去追求绘画性或者是视觉美,那么就与 普通美术教学没有了区别,久而久之,美术设计教育也就名存实亡。所以,对于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来说,必须要在教学中强化设计意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贯穿设计的理念,只有这样,职业院校美术教学才能达到教育目标。

关键词:美术教育、绘画、教学

一、设计意识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与普通美术院校不同,职业院校美术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绘画人才,而是具有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普通美术学院以追求艺术为目的,教学成果以美术作品体现出来,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赏心悦目,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职业院校美术设计是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人 们的物质需要服务的。对于设计而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认识,但相同的一点是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是为了生产产品。

二、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方法

(一)从美术基础训练培养

对于美术专业来说,基础训练包含色彩和素描两个项目。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在设计专业课程中,如果只能实现对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应建立在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所以,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服务于设计的,美术基础训练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 意识。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基础训练通过写生来实现学生的写实能力培养,对物象的自然状态进行表现。而设计专业中的基础训练,不能只停留在绘画的层面,要在绘画层面的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就是设计意识,这就比传统的美术基本功训练的要求更高、更难。也就是说,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不但要具备 传统的美术基本功训练,还要表现出设计意图。追求的不是与对象画的一模一样,而重点在于如何去画。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对传统的基础教学进行改善,打破传统的绘画观念,就素描而言,传统观念认为设计素描就是结构素描。实际上不管是线性素描、结构性素描或是全因素素描,主要能够表现出作者的设计意图,都可以理解为服务于设计理念的设计素描。不同形式的素描表达的只是训练目的,本身不具有任何意 义,重点是在素描的过程中,学生追求的是什么,是被动的去画还是主动的去画的问题。不管是素描还是色彩,在训练中都应该增加自己的设计意图,强化设计意识,才能真正的实现设计课的训练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之一就是实用型,因此在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突出设计意识的培养,强化设计意识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所谓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设计性思维。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实践、主动的设计。也只有具备 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才能更具前瞻性。新世纪高等院校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创新,这也是全国教育改革的目标。美术设计专业如果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主要原因在于美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

要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落实,就要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的固有模式,建立起与当前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首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才能指导教学的开展,用创造性思维去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随着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更新,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在 设计教学中,要将这些新的元素引入其中,这样才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只有对教育理念不断的进行更新,树立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观念,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树立设计意识,才能使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基础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是服务于美术设计专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设计意识的训练,体现出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为了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要从基础美术训练抓起,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美术设计意识的理念,使职业院校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 目标落到实处。

如何写好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和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一)课题的选题依据

1、课题的来源:来源于各类科研项目、特定的工作任务

2、选题的依据:理论依据:课题所处的学术体系以及在该体系内的位置 现实依据:作者所处的学术环境、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专业取向

(二)选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1、本课题在理论方面的价值

2、本课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3、本课题可能达到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高度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具体内容见文献综述的相关部分,在此不必过多列举具体成果名称,只做宏观概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具体内容见文献综述的相关部分,在此不必过多列举具体成果名称,只做宏观概述)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拟采取的方法:

(一)研究内容:大体与论文的章节保持一致,所以此处实际上就是将带有二级目录的论文提纲列出了。

1、**,其中包括**、**、……等方面。

2、**,其中包括**、**、……等方面。

3、**,其中包括**、……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1、科学理性、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结合。

2、基础性的研究方法:文献学(包括辑佚、辨伪等)、比较学等研究方法,以及调查、采访、观摩、搜集等实践方法。

3、课题所属学科的宏观性的研究方法:美术学、艺术学、人类学、考古学、形态学、图像学、文化学、材料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4、课题所属学科的具体性的研究方法:美术考古学、美术人类学、美术形态学、美术文化学、美术史学、美术批评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难点:即论文的重点章节,重点章节一般就是课题的难点和学术核心,是最能够出彩的地方。

1、难点一,包括**、**等方面,其中**的研究难度最大。

2、难点二,包括**、**等方面,其中**的研究难度最大。

(二)难点的解决方法:

1、理论分析: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选择、提炼、总结。

2、实践考察:有针对性的进行考察和走访调研,针对实物文本实地观摩、测量、比对等研究。

3、系统推演:纵向掌握本课题发展的历史,以及横向掌握本课题的不同研究角度,对此进行系统化。

4、归纳总结:通过系列的个案分析,形成正确认识并将认识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

五、论文工作日程计划

(大体分为三阶段,每个阶段也可再具体划分多个时间节点):

1、**年*月-*年*月:前期工作阶段,完成课题调研,具体要完成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三项工作。

2、**年*月-*年*月:中期工作阶段,完成论文撰写,具体要完成论文提纲、论文一稿、二稿、三稿等四项工作。

3、**年*月-*年*月:后期工作阶段,完成课题总结,具体完成网络查重、结题答辩、公开发表等三项工作。

六、参考文献:

内容和要求与文献综述一致,可以把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复制粘贴过来,进而再做进一步的优化。注:

文学学术论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评价,艺术

 

语文教学评价是一种为确定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获取和处理有关证据的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和语文教师工作评价。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一、语文评价的标准要科学化

1.评价要有根据

评价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学生已有的水平。语文教学评价,要考虑到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要达到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评价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照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差异性。此外,语文课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每一个文本都有固定的感情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要紧扣文本,要尽量和文本的感情基调相协调,要使评价语言和文本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2. 评价要适度

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师通过学生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及时的予以恰当的公证评价。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激情。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养学生骄傲的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度评价,要避免廉价的表扬。

3. 评价要有诱发性

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能给人愉悦感,并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生动形象的语言最富有感染力,能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评价时,教师要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运用最能激发想象的语句,这样具有诱发性的评价语言或评价标准,才能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二、语文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他们是不定性的,因此,在评价时不能在一开始就给学生定性评价,这样容易造成一棍子打死的局面,甚至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从教师的评价目的来说,可以是诊断性的、水平性的,也可以是发展性的。因为,评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是对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或表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这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熟悉学生的每一步成长轨迹,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

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控制应该从教师逐渐向学生过渡,并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因此,要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新课程也要求课程走向民主、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学生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将指引着他以后的学习走向语文教学论文,是学生自我提升和发展的一种良好方式。

3.注重“他人评价”

这里的“他人评价”,既包括其他同学的评价,也包括来自家长的评价。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学会统筹,学会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怎么写论文。由于存在个体的差异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认识,也会形成对他人的评价。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更是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家长的评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后续培养。

三、语文评价的过程要动态化

1.语文评价的综合性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和体验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此外,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出现,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因此,使得语文评价过程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活动过程,它包括评价的准备阶段、评价的实施阶段和评价的总结阶段。评价的准备是评价的开始阶段,它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方案准备、物质准备。

2.语文评价的生活化

语文无处不在、无处不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接轨,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因此,语文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用语文,在生活中评价语文。生活化的评价过程不仅可以直观的记载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且能较好的反应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能真实、深入的再现学生发展的过程,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语文学习的状况。

四、语文教师要开展自我评价

1.理论要更新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思想进行自我评价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这是语文教改科学、高效、深入开展下去的重要条件。鉴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地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知识课而去搞瞒堂灌,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大讲思想教育等。不能仅仅满足于认识上的提高,还应把这种认识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语文课的独特魅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育学生优良的个性和较高的语文能力。在自我评价中形成大语文教育观,把正确、科学、高效的语文教学思想变成实际教学中可采用的理论,从而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

2.内容要全面

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方方面面。既有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反思与评价,又有对自己语文教学模式是否符合语文教学原则的评价;既有对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与反思,又有对语文教材、教学内容的评价;同时,还要有语文教学主体的评价。

3. 方式要科学

语文教师应注意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可采用记反思日记、职业发展预测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法进行自我评价。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注意:①自我评价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考过程。②自我评价是一个内在意识,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努力改进的意志过程。③自我评价是一个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

文学学术论文第5篇

郭继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建设问题的学术争论,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在文化发展战略的诸问题中。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其实现路径问题。是中国文化建设的诸问题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元问题”。

正确制定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关键和灵魂。首先。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在于理解时代的潮流。领悟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努力使中国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员,从而拥有本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合法性”。其次。中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还在于在深刻把握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以及深刻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文化危机的基础上,超越现代文明的既有模式,在文化层面生成代表人类发展前景的更高层次的文化。在以上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经过创造后的中国的新文化应该包含以下基本的内容:从最高的屡次而言,是“形而上”的文化。再者。是制度层面的文化,制度是文化的载体和保障。中国未来的新文化。决不是什么“全盘两化”,也不会是什么“三期儒学、四期儒学”的复兴。而是以中华文化为“根基”,以吸纳和超越现代文明为指向的新文化形态。

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问题上,任何脱离了中国文化基础的对外来文化的学习,都很难成为中国文化形态的有机内容,“内部生成”与对外部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相结合。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不断成长与突破的必然路径。

加强对文化重要性的认知,解放思想。以一个健康的文化心态深入地研究我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才可以生机勃发。中国社会亦套得到更和谐的发展。

论中华文化内在核心价值

毛庆耆

西方文化的弊端给人类生存的危害。已十分明显,二十一世纪接替西方文化主宰世界潮流的文化。宽泛地说源自东方。确切地说,应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实体,在历史长河中有变化、更替和发展,但至今并未消失。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财富。首先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里。其次,还存在于地上出土和地下埋藏的大量古代文物和遗存,以及人们至今还可感受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主要的是存在于人民群众心灵之中,成为长期形成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

在民族文化中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是文化的理论形态。中华文化理论形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与禅宗学说,成为中国文化代表性的儒道禅三家理论形态。佛教仅限于高僧和士林。道教为现实所需要并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儒家学说弥漫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因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宰和灵魂。

儒学产生于乱世而见重于治世,是为治世所准备的安邦治国之道。从历史上看。唐朝《五经正义》是继汉朝之后儒学国有化和王朝化的标志。宋明理学使儒学呈现出更为完备的理论形态,至清朝形成有名的经学的乾嘉学派。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入。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理论形态的儒家地位动摇。1949年新中国成立。儒学理所当然受到了冷落和批判。但是。中华文化并未消亡,儒学并未消亡。

儒学的价值就在于儒学基于^的本性。适应人的生存。大凡重要理论学说无不基于人性,儒家学说是群性文化,道家学说则属个性文化。中华文化的棱心是儒家学说,儒家学说的价值就在于群性文化。西方学界推崇道家,是因为道家个性文化适应当代西方资本社会的需要。中国有着自身独特的国情,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重视孔子,顾及老子。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其别要弘扬儒家文化。我们应当摆正唯物吏观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关系,以唯物史观文化为指针,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西方文化为借鉴。

寻思和谐的历史功效

刘志琴

和谐本是贯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概念,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思想,由于古代政治伦理的强势地位。突出和谐的政治伦理性,多表现为治世之道,重点在于调节不同等级之间的矛盾。中华文化历经战乱颠沛,历朝兴亡,绵延不绝,非有极大的凝聚力。不足以构成如此坚韧的历史!这凝聚力来自哪里?自给自足,安土重迁;敬祖重宗,血脉相连;崇儒重道,千古一系,背山面海与世隔断的生态环境等等,从经济、社会、文化、地理方面的追根溯源,都不失为重要的佐证。然而,这一切都统率于一个治国的理念,那就是以礼立国的社会理想。

历代中国王朝在贯彻“以礼治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这一思想为指导的一套协调社会矛盾的机制,这其中包含的一系列协调性制度,不同于改朝换代中的休养生息,天灾人祸中的扶困济贫,交战双方的妥协让步,而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不是因地制宜的临时举措。而是封建王朝的既定国策。在没有民主制的前现代中国,这是保持封建制度自然调整的最佳选择。正因为封建制度本身蕴有可调机制,才具有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尽管历代王朝有成败荣枯,兴衰继迭,而封建制度却一贯到底,绵延数千年之久。以家庭为细胞的自然经济有很强的抗灾应变复苏力,由家庭架构的封建社会就有超常的坚韧性,以礼立国的社会理想及其和谐的弹性机制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小农业生产文明的最高成就。封建社会在中国赢得超常延续之谜,就在于内在的弹性机制冲淡或化解了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这是和谐理念制度化的历史功效。

以礼立国的社会理想。激励古人对和谐的不懈追求,创造一系列协调社会矛盾的弹性机制,赢得礼义之邦的盛誉,这是国运亘久,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礼之用,和为贵”这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表现出“礼”与“和”紧密相依。礼有多重含义,礼貌之礼、仪节之礼、伦常制度之礼。从春秋以来就有这样的区分。礼制、礼律、礼教、礼治。从不同层次表现礼的内容和功能。礼学自古以来就是儒家的经典之教,为历朝统治者所推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各家各派的认同,成为代代相承的统治思想。所以“礼”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概念,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其内涵、外延之深广,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义语。以礼立国的社会理想,激励古人对“和”的追求,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思想资源。

求知欲漠视的变奏――晚明中国人的欧洲认识及西学观

钱婉约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常常出现中原汉文化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文化相遇,由冲突而走向融合的文化景观。如先秦时期东夷、吴越、苗楚文化,因秦汉的统一而加入华夏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经历了数百年战争而渐渐达成与汉民族的融合;到辽

金、蒙元和满清等异族入主中原的朝代。有所谓“征服者为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的文化融合过程,更使中国文化一步步实现有容乃大的文化包容性,并造成固有文化不断更新而变得更加博大、充满活力的文化体系。从世界文化的范围来看,中国文化对于不同文化圈的异域文化。如印度佛教文化,也能够兼容并蓄、融汇创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使佛教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中国原有的儒道文化中。进而构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中华文化图景。这不可不说是中国文化具有高度吸纳力、融合性和变异创新性的历史例证。

然而。自明中叶欧洲基督教传来中国之后,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西学东渐至今,欧洲基督教文化远没有如佛教般地融入到中国文化体系中去。究其原因。有中西文化本质性的差异、明末以来中国与西方强弱关系的倒置以及两种异文化交汇、磨合时间的还不够长等等重要因素,这是一个涉及到政治、宗教、文化等多方位、多层面的重大课题。然而,或许是由于晚清距令更近些。我们对于晚清以来的历史教训记忆更深一些,自我批判和谴责的思维也几乎成为习惯定势。因而,在论述中国文化的对外观时,往往表现出外国人一概指责中国人“固步自封”、“顽固保守”、“盲目排外”,甚至。“腐朽堕落”的倾向。具体到论及明末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国人的西方认识等,就有论者将16世纪以来至晚清的四五百年,不分时代、忽略变化地视为一体,笼统概述,将只是到了暖清这个特定时期才表现出的“国势衰微”和“文化没落”,扩大为五稗来不变的历史背景,从而笼统地论述中国人文化心态的虚弱、自闭而排外等现象。

事实上,晚明、清康雍乾与晚清。无论是中国的国家实力、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还是中国人自我的文化心态,都是相当不一样的。笼统概述明清中国人的欧洲形象、中国人的对外观,既有失历史的客观真实,也掩盖了中国人对欧洲认识的不同阶段的特性和意义。基于此,本文欲推究“地理大发现”之后的100多年间,欧洲人纷纷来到中国东南沿海,当中国与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国初次相遇、接触甚至交战后,晚明中国人对欧洲的初步认识、态度和对策如何?并欲以评论晚明中国人的欧洲认识与西擘观的文化特点和意义。

文明对话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景海峰

在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的文化格局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要面对这种新的局面和新的挑战,并作出自己的回答。全球化正在消解用分割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的可能性,而整全的思维方法和一体化的普遍意识已日渐成为了人们内心的一种文化自觉。在全球化时代的整体性思考中,文明对话无疑是最有吸引力的指向之一。文明对话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交流,而在于遭求普遍价值的建构。而文明对话的基础却是建立在一种整体观念上,试图寻取某种价值的统一,或者至少认可存在着最低限度的人类共识。

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文明的对话中去,首先需要明晰自我的身份性,有了准确的身份,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出场权。也才能于对话做出相应的贡献。本文以“中国哲学”为倒指出。依傍西方哲学的系统、模仿西方哲学的形态而建构起来的“中国哲学”,并未能提供当代社会所急需的那种民族精神动员的能量,也未能成为现代人与其文明的泉源之闻有效往来的精神之筏。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来检讨“中国哲学”何以成立的基础,即在欧洲中心主义的笼罩之下,西方话语如何配置了中国思想的身份性、确立下现代式表达的诸多本质主史的要素。足有经过这样的一番反省之后,才能激活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国哲学乏“自我”的觉醒方是可能的。并且“中国哲学”的成立,从一开始便被纳入到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普遍性乏下,在理念和框架上。则牢牢地系附于西方话语支配权力的基础上。西方哲学的摹本地位和优先性存在早已确定。

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增长和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民族主体意识觉醒。呼唤着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评估和对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新认定。并要在欧洲中心主义已成明日黄花、启蒙时代的价值体系面临坍塌,特别是中西关系出现重大调整和新的格局日渐明朗的情况下,来深入反思中国文化所可能拥有的价值和意义,以重新确立自我的身份。

中国思想主体性的复位和身份的重构面临着许多困难。在中国哲学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依于现代学术体系之分割而邂步形成了中、西、马三大流派,这三者之间在现实中是相互渗透的,有着奇妙的结合。这三者的相互通融和结合,在文明对话的今天更显得需要和急迫,融合了100多年新的历史经验的中国哲学,能够完整地展现在世界的面前,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世人的期盼。因为这将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意史和惊喜。就文明对话的指向而言,它的价值显然在于前瞻未来,而不仅仅是回望历史,所以中国哲学的呈现鲍不是旧有形态的记忆,而应是新生命的张扬。只有在文明时话的互动和锻淬之中,中国哲学才能够走向世界。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和”是一种动态运作

邓恩平

和谐社会必先探讨何为和谐。避几年来,人们对和谐的认识逐渐加深,更多的从孔子“和而不同”的角度探寻和谐的真缔。

“和”包涵了一种特别的运作功用。好像音乐和烹饪一样,相互搭配和协调,达到和谐的境界。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没有鲍对和永远的正确,必须以“和”为真谛,取长补短,相互吸纳。才能协调各方的利益,达到国家和上下的和谐。

而“同”的意思则相反,世界万物千姿百态,永远充满差异和矛盾,差异和矛盾的双方或多方,需经过对立冲突,磨合互动,乃至相克相生,最终达至相对的协调及平衡状态,上升到一个新的统一阶段。事物这种由对立矛盾发展到协调统一,从不平衡达到平衡的过程。也就是臻于和谐状态,就是“和”的运作过程。

和谐中这个“和”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和”存在的前提环境必须是多无、多极的,不是一元、一般的。也就是说,“和”必须要在多元和多极的环境中运作。

2 “和”不是静态的表现,而是动态的过程。差异和矛盾,通过磨合和激荡,乃至分化和重组,才能在运动中真正导致新的平衡产生。

3 “和”的运作应该是互动的,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一言堂,不是专横蕊制,社会上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不可能创造和谐社会。

4 “和谐”是目标,不是手段。由“和”速到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5 “和”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今中外,凡是运用“和”的概念,都可达至“和谐”的社会。如“大詹盛世”,今天实行“一国两制”的澳门也正向着这个目标迈进。

文学学术论文第6篇

1、作品不贴近生活

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然而小学生对周边事物的接触较少,而且其所见到的艺术作品甚少,故很难从作品中体会到作者的用意。特别是部分以战争为题材的画作,学生们不亲身经历很难体验其中妙处。由于小学生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因此无论是我国的传统山水画还是西方的人物静物画都超出了其理解范围,造成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无法引起内心共鸣,从而失去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2、知识储备量少

小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还是文字叙述方面均处于初学阶段,因此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只停留在“看”的阶段,既不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来记录该幅作品带来的感受,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欣赏美术作品的热情。加之其对作品的历史背景、人文风俗都不了解,也限制了其鉴赏能力的提高。

3、受书本影响大

许多学生在观看书本上的艺术作品时会将作品下的文字一并阅读,这种行为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看完书本的文字叙述后便会受到该段文字的影响,在脑海中对该作品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自身判断。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便是以书本为中心,要求学生将书本内容死记硬背,该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了干扰。

二、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措施

1、不拘泥与课本

尽管小学美术课本上的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作品,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只以书本为教学的中心,而是要带领学生经常到户外体验真实的生活。例如在学习《走进大自然》这一章节时,应当带领学生们外出写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尽量选择风景优美、富有浓厚自然气息的场所如公园等,让学生们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春季可带学生去树木较多的地方观察植物萌芽及生长过程;夏季可与学生一起在公园里听蝉鸣、鸟叫;秋季观看落叶飞舞;冬季与学生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将学生置于自然之中,感受自然给予人类的种种美好,并将其深深刻于脑海之中,使其在看到描绘自然的美术作品时能够产生共鸣。

2、利用多媒体设备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多数学校均已配备有各式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只要能够灵活运用,便能够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的乐趣。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教学的优势有:多媒体投影效果好,增强作品立体感;可配合音频设备使用,营造出优美的欣赏氛围;可播放视频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等。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讲究各感官之间的配合,不仅是用眼睛去看,而且还需要用心去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品尽一副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展示我国传统山水泼墨画时,可事先准备好优雅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搜罗出作者的生平经历、趣事等供学生阅读,还可现场演示泼墨画的绘画手法以提高学生对画作的理解能力。在我国古代,画与诗是分不开的,即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故在带领学生欣赏画作时可顺带引出与画作情景相符的古诗,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量,又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3、采用启蒙式教学所谓启蒙式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摈弃传统的灌输教学法而采用引导式教学的教学模式,采用该种教学模式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不将自身看法或他人看法强制灌输给学生、不要求学生对书本上的作品分析内容死记硬背、不抑制学生创新、不阻止学生思考、不对学生的个人看法产生藐视心理等。艺术本就是无形的、没有固定模式的,故其表达形式多、创作范围广,正因如此,每个人对同一幅作品也有着不一样的见解。小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启蒙阶段,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引导,所以教师平时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对学生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的为其解决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的与老师相处。

三、结束语

文学学术论文第7篇

电脑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投身到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学习中去。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的超链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没有衔接的作品。学生在做的时候觉得非常的麻烦。这时教师就要提出:是不是有一种可能让学生能够随意播放指定的图片呢?教师让学生先通过看书自主学习,从书中找到可行的办法来。有的学生就会发现超链接的办法来,教师这时就要趁机把超链接讲给学生。学生学习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创作作品,进行超链接练习。

二、整合学科,全方面发展

计算机为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就要充分把计算机知识和其他各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让学生的每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能做到学有所用,例如,在讲解Word时,教师可以利用Word对作文进行创作和修改。当讲解图画软件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美术,让学生通过网上绘画进行图画练习。当学到互联网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语文、数学、英语等资源,为这些学科的学习提供便利。这样的学习既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可以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这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计算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爱好,也同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创新思维得到加强,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会主动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和学习它。我们应该加大教学的新颖性,以此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这种兴趣长盛不衰。小学生尤其如此,多媒体技术使数学字母变成了图画、声音,对学生的视觉进行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活动中去。例如,在进行“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我便通过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图画:第一辆车的车轮是方的,第二辆车的轮子是是圆的,但是车轴却是方形的,并且车子行驶起来往往是颠簸的,第三辆车子的轮子也是圆形的,而车轴是圆形的,车子在路上行驶的时候,非常平稳。于是,我便针对这一情况提问学生:为什么第三辆车子行驶起来非常快和平稳呢?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四、充分利用动画展现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以动画形式给学生展示了直观,形象的事物规律,它把声、光、电融于一体,利用多媒体的各方面功能,闪烁、移动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在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中,在画面上出现了三捆小棒和五根小棒,让学生减去九根小棒,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试着自己操作一下,找出简单的方法来。这时画面上出现了一只小熊,小熊首先把一捆小棒分开,从分开的小棒中拿出四根小棒和五根小棒放在一起,去掉九根小棒,等于二十六根小棒。在小熊摆放小棒的时候,加上音乐,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亲自观看了整个过程。看完之后,学生可以反复操作,不断观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关键是不够减得向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这种利用多媒体的特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的思维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信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不仅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还要使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求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和学习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发挥主要作用。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社会形势,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信息社会竞争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次,跨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能迎接21世纪挑战、全面发展、潜能大、素质高的建设人才。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再次,近年来多数农村小学配置了多媒体电脑,如果不培训出相应的教师,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缺乏简洁、易操作的课件制作平台,使得课件的制作相当麻烦,这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农村小学得不到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能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促成资源的共享,无论是对课件制作水平的提高,还是课件的使用率都将大有裨益。

文学学术论文第8篇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