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卢新华:依然站在反思的潮头

    作者:倪立秋 刊期:2016年第10期

    最初知道卢新华是因为他的短篇小说《伤痕》和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以这篇小说命名的"伤痕文学";后来认识卢新华是因为他的长篇小说《紫禁女》,这部长篇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其短篇《伤痕》;最近见到卢新华是因为我们同时受邀参加2014年南昌大学主办的"首届新移民文学国际研讨会"。

  • 词中李淑一“君”的传奇人生

    作者:黄禹康 刊期:2016年第10期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一代伟人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头两句。其中"杨"和"柳",大家知道是指他的发妻和战友柳直荀,但李淑一为何被伟大领袖尊称为"君"?翻开那一卷卷厚重发黄的档案卷宗,从那一行行用先烈们的生命与血泪铸就的史料中,使我们深切地感悟到:李淑一之所以与《蝶恋花》同在,之所以赢得"生前身后...

  • 金岳霖和他的美国女友

    作者:李舒 刊期:2016年第10期

    同居在古代,似乎并没有如此暧昧,就是老老实实地"住在一起",即使是李白的《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都显得那么春光明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提起这个词的时候,不再那么光明正大,有些长街巷陌角落中窃窃私语的味道。所以沈从文、丁玲和胡也频三人在北京和上海单纯性质地合住时,许多人还是把这解释成桃色的"大被同眠"。也...

  • 《广岛之恋》的空间叙事与历史构建

    作者:高文婧 刊期:2016年第10期

    《广岛之恋》是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中渗透着作家强烈的空间意识。从拆解时间链条的空间叙事手法,到身体空间与历史空间之间的烛照关系,再到空间意象表征的社会历史内涵,作家透过个人叙事实现了对于"空间的历史"的构建,以空间表征实践为社会科学领域空前盛大的"空间转向"注入了文本动能。

  •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荆棘鸟》中的体现

    作者:郑洋 刊期:2016年第10期

    《荆棘鸟》是考琳·麦卡洛最著名的作品,《荆棘鸟》讲述了克利一家三代的故事。由于复杂的情节,特殊的结构设置,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精心设计的写作方式,《荆棘鸟》成为了一部非常吸引人的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使小说更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分析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命运——梅吉和拉尔夫。

  • 从人格系统理论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全淑娟 刊期:2016年第10期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仅极大影响了世界心理学界,还为文学创作与研究打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窗。本文旨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人格系统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对全世界最流行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之一《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进行试探性的主题阐释。

  • 《呼啸山庄》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潘菁 刊期:2016年第10期

    艾米丽·勃朗特作为19世纪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在其短短30年的人生活中,她只留下了《呼啸山庄》这么一部作品,可是就是这部作品为其奠定了世界文学史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很长时间以来,此作品被人们从各种角度进行细致分析,最近几年来,伴随着生态女性主义的迅速发展,学者们把这一理论在文学批评中开始应用。中国的学术界对此作品相关的生态女性主义...

  • 以《恨别》和《送别》看谈拜伦与席慕蓉的离别诗

    作者:杨瑶 刊期:2016年第10期

    本文从《恨别》及《送别》两首诗作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了拜伦与席慕蓉所作离别诗的相似之处。得出,两首诗歌都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贯穿的方法来叙述离别的画面;在诗中将情感交织起来刻画离别的复杂心境;并从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缩短了诗人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体现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表现伤别之情的手法却是相似的。

  • 弗兰纳里·奥康纳《河》的宗教象征主义

    作者:康建云 刊期:2016年第10期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继爱伦·坡和威廉·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文学史上另一位象征主义大师。她成功地将象征隐喻与宗教主题结合起来,并通过暴力、死亡和畸形等哥特元素来揭露南方社会现实和人类失去信仰后的精神空虚。本文以奥康纳的短篇小说《河》为例,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并通过探讨洗礼的象征意义来挖掘死亡背后的宗教寓意。

  • 布考斯基诗歌的悲剧性与真实性

    作者:杨晓君 刊期:2016年第10期

    诗人布考斯基对悲惨生活的体验,使之形成独特的悲剧观。在独特悲剧观的烛照下,诗人诗作形成了真实性的美学特征。

  • 试论席勒审美理论中的游戏说

    作者:公斐 刊期:2016年第10期

    席勒认为,人的天性和状态——感性素材使人产生感性冲动,而人会用道德和理智进行自我约束,即形式冲动克制着人性中感性的因素;当人的情感和理性功能坚持自身秉性并相互影响时,便产生了游戏冲动,在这种情况下,感性冲动的对象同时也是理性冲动的对象,它不受感性自然的强制和理性道德的束缚,进入到美的游戏领域。游戏冲动使人获得审美情趣和自由,而...

  • 论《单刀会》的关羽形象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作者:张馨笛 刊期:2016年第10期

    关汉卿的《单刀会》作为历史剧的杰出代表,依据真实历史创作,却又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这样的再创作主要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人心理的影响,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 浅谈《红楼梦》的悲剧思想

    作者:赵琰 刊期:2016年第10期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四部名著当中最受争议的文学名著,在学术界中专门为她开辟了"红学"研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就像它的前言诗一样,变幻莫测。笔者认为,《红楼梦》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她独特的悲剧色彩。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在《红楼梦》中体现...

  • 从贾宝玉与甄宝玉的人物关系管窥《红楼梦》的影子叙事

    作者:王梓睿 刊期:2016年第10期

    影子叙事是《红楼梦》中重要的叙事手法,而贾宝玉与甄宝玉更是红楼梦中众多形影人物中最经典的一对。在前八十回中,甄宝玉的形象是模糊绰约的,甄宝玉表现出了贾宝玉内心对知音的渴求;在后四十回中,甄宝玉的形象逐渐具体真实,成为贾宝玉另一种人生道路的假象。这一组形影人物,体现了《红楼梦》"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写作手法。

  • 纳兰容若边塞词的艺术个性研究

    作者:龙鹏屹 刊期:2016年第10期

    从词的价值体现和情感表达,纳兰容若边塞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物。在作词的时候,纳兰容若将闺中情与塞外风景结合在一起,体现出边塞题材与婉约词的相对统一。从而塑造出纳兰容若独有的艺术个性。纳兰容若词的表达来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的认同。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词中情的表述更加充分,并不过于体现塞外景物的描写。本文就纳兰容若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