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莫言现象的文学还原

    作者:李遇春 刊期:2013年第07期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莫言现象,实际上覆盖了太多的非文学的因素,所以大家众口纷纭说莫言,很多时候并不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莫言,而是从政治化的角度、流行文化的角度、商业化的角度谈论莫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莫言纵然有一流的狂欢化叙述才华,他也百口莫辨!我主张在阅读和研究莫言的时候,更多地应该回到文学现象本身,

  • 大雨如注

    作者:毕飞宇 刊期:2013年第07期

    一 丫头不像她的母亲,也不像她的父亲,她怎么就那么好看呢!大院里粗俗一点的玩笑是这么开的:“大姚,不是你的种啊。”大姚并不生气,粗俗的背后是赞美,大姚哪里能听不出来?他的回答很平静:“转基因了嘛。”大姚是一位管道工,因为是师范大学的管道工,他在措辞的时候就难免有些讲究。大姚很在意说话——教授他见得多了,

  • 持续的撞击——评毕飞宇的《大雨如注》

    作者:李昌鹏 刊期:2013年第07期

    读毕飞宇的短篇小说《大雨如注》让我想起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渴睡》。《大雨如注》中的姚子涵最终生病,只会讲英语,这不是一种人物的主观选择。《渴睡》中的小保姆瓦尔卡是个十三岁的姑娘,她最终掐死了摇篮中的孩子,这也不是她依靠理智做出的选择。契诃夫比毕飞字更直接更简约,瓦尔卡不得不睡觉,生理到达极限后发生的一切已没有悬念。毕...

  • 葬礼与追思

    作者:陈丹青 刊期:2013年第07期

    人写出伴送死亡的记忆,据说是为卸除哀伤。上一篇写成,似乎并不如此。葬礼前后,我所收到的短信大抵老套:陈老师,节哀,节哀……这不是节哀的问题。哀伤不难承受。我要试着安顿而难以安顿的,是迎对消失。消失不是死亡。人死了,消失感于是开始:刚刚开始。眼见木心老死的过程,固然难捱,但是可把握、可度越,即便重症病室站那么一站,亦属...

  • 文字的味道——评陈丹青的《葬礼与追思》

    作者:石华鹏 刊期:2013年第07期

    追读陈丹青的文字已有些年,他每有新书或新作出来,我都会设法弄来读一读,一遍,或者两遍。我以为,无论文坛怎样骚动,今天谁红火,明天谁获奖,其实在读者的枕边,在读者强大而沉静的内心里。因喜爱而追读的文字就那么一些,其他的大多只是随手翻翻,然后扔到一边,然后便忘却。陈丹青的文字是我喜爱并愿意多读几遍的一类。

  • 所爱

    作者:林宗龙 刊期:2013年第07期

    1.所爱一些雪落下来。一些谷物泛着微光。这样的你,离死亡很近离死亡越近,就越能看见我绝望的抒情。我早已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早已从镜子外的生活分裂出自己。我在壁虎爬过的地方留下孤独的气味。那是你察觉不到的晃动。我在一场看似漫长的木偶戏中,不断消耗你托付给我的身体。不断破坏并建造新的秩序。我究竟获得了怎样的力量,

  • 青春话语的艰难突围——评林宗龙的《所爱》

    作者:伍明春 刊期:2013年第07期

    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青春主题与现代诗歌之间就建立起一种天然的密切关联。青春话语可以说是现代诗歌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青春话语的抒写往往具有鲜明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四溢的激情为诗歌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燃烧的力比多又威胁着诗艺必要的节制与平衡。因此,对于一位自觉自为的诗人来说,青春主题的有效、透彻的表达,应...

  • 徐小斌《天鹅》评介

    作者:王海燕 魏耀武 刊期:2013年第07期

    每每出手不凡的徐小斌曾经说过:“我的作品大概有两类:一种是迷宫式、寓言式的写作,如《密钥的故事》、《迷幻花园》、《蓝毗尼城》、《蜂后》等等,这类写作对我来讲是一种智力的挑战,让我迷恋;而从《河两岸是生命之树》、《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末日的阳光》到《双鱼星座》、《羽蛇》,则构成我的生命轨迹,可以从中窥见一个生命...

  • 《驿站长》:对传统宗教伦理的另一种反思

    作者:王崯 田盼 刊期:2013年第07期

    《驿站长》中的“浪子回头”的四幅画,与杜尼娅的人生轨迹朝向不同的方向,而“浪子回头”显然改编自《圣经》,典出于《新约·路加福音》第15章11~32节,是耶稣关于忏悔罪恶的比喻,学者们认为的笃信基督教的普希金不把杜尼娅的结局按照《圣经》的原型来塑造,从而依托出宗教的影响,而是勾画出另外的人生。笔者认为这是普希金思想中对于传统...

  • 从《变形记》解读卡夫卡的恐惧感

    作者:安黔 王欢阳 刊期:2013年第07期

    《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情感经历,可以看作卡夫卡的亲身体验。本文从《变形记》出发,对格里高尔的体验和心理感受进行分析,结合卡夫卡的人生经历及其书信等作品,对卡夫卡的恐惧感进行分析,以此对他的思想进行更全面的认识。

  • 《浅滩》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黄璐 华燕 刊期:2013年第07期

    《浅滩》在1984年获得了澳大利亚最高奖项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很多学者都把《浅滩》看作是一部环保题材的小说,揭露了人类对鲸鱼的残酷迫害。然而,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浅滩》这部小说中,温顿通过展现男性与自然和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成功地揭示了男性对鲸...

  • 论贞德的身份演变及其政治困境

    作者:肖丽霞 刊期:2013年第07期

    历史剧《圣女贞德》是萧伯纳唯一的悲剧之作,是其成就最高的剧本之一。本文以主人公贞德为中心,分析其身份的演变过程,面临的政治困境,以及身份认同与政治困境的矛盾冲突。

  • 解读《武藏野夫人》中的道子形象

    作者:杨晓丹 刊期:2013年第07期

    《武藏野夫人》是大冈升平的第一部恋爱小说。女主人公道子在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既具有日本女性对于婚姻的传统意识,面对不幸的婚姻时,又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会、对命运的无声反抗。“道子”这一形象反映出了战后日本女性的典型性和二重性。本文拟从生活轨迹、思想轨迹、男性视角三个角度分析“道子”这一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

  • 《邻居们》中的多元文化冲突和融合

    作者:李佳 华燕 刊期:2013年第07期

    蒂姆·温顿在其短篇小说《邻居们》中描述了一对新婚夫妻搬入一个欧洲移民社区的故事。他们与邻里的关系从不适应到融入,经历了谨慎、不舒服到彼此理解的过程。本论文以冲突和融合两条主线展开讨论多元文化的主题,并揭示出生命诞生过程的象征意义:新生命的诞生预示着新文化,多元融合文化的诞生。

  • 引领学生走出古文学习困境的教学策略

    作者:刘红霞 刊期:2013年第07期

    针对当前文言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学生陷入了文言文苦学、怕学、厌学的困境,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笔者试着从反复诵读、借助背景资料、找准解读支点、运用比较鉴赏、开展趣味活动等方面,探寻让学生乐学、活学、会学的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打开一方古文学习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