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关于新世纪中国文学生态——夏康达教授访谈录

    作者:刘庆 刊期:2007年第7X期

    夏康达,1940年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原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报主编,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文学系主任。

  • 两件小事

    作者:谢泳 刊期:2007年第7X期

    没有一种教育是成心要让人学坏的,但教育的结果是很多人变坏了,这是一个事实。教育不是让人学会爱,而是要让人学会恨。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那样残酷无情。西方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博爱,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是仁爱,但到了后来,这些都不要了。

  • 林语堂的信仰之旅

    作者:吴茂华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关于林语堂先生,我认识他是从鲁迅杂文里开始的。鲁迅文章之深刻凌厉、嘲谑精妙的语言精神,于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十分对胃口,当然也就认同鲁迅对林语堂闲适、幽默风格小品文的贬斥与不屑,想当然的认为林语堂乃一吟风弄月、谈猫说狗的旧式无聊文人。直到八十年代初,读

  • 想山与散步

    作者:马永波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想山在城里住久了总想出去走走。在铺满水泥的城市,钢筋和玻璃的反光足以淹没你对蓝天、绿树及大自然那变幻无尽的光影的感受,使你在喧嚣市声和海象般拥挤的人群中,丧失自己,麻木、狭隘,面目猥琐。久而久之自己也变成了一件商品,被一只无形的手摆在那里,只是还未被

  •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钱万成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父亲的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古时候有位哲人这么说。眼泪不是尿水儿不能走到哪儿撒到哪儿。赶马车的父亲这么说。说这两句话的人都是男人。当我羞于在女孩子面前站着撒尿的时候,才知道我也是男人,我开始在心里仰慕父亲。

  • 余华小说的语言特色

    作者:邓大琥 刊期:2007年第7X期

    余华的小说就紧紧抓住语言,通过语言来展开他的写作。简洁的语言使他成功的抓住了描写物的特点,并且流畅的记叙,使故事情节顺利的发展,它的叙述从容不迫,开门见山,不做多余的修饰,将人性一一展露,赤裸裸的呈现,直接冲击你的大脑。正因为这样余华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无我叙述方式"。

  • 海明威小说的心理建构体系

    作者:于丹丹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一个作家的心理建构体系直接影响着他的作品。作家作为社会中的独立存在,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积淀和个体的情感体验。在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的《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一生》中,可以看到他成

  • 从“三言”看晚明市民的精神世界

    作者:税锐华; 李春华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渐活跃,市民阶层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前代,在结构上也繁杂于前代。那些直接取自民间,或直接面向市民的通俗文化因此也得到了一个发展契机。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三言"系列,采取了一套区别于以经典性史传文化为代表的官方文学的叙事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则是大量使用了为当时市民所普遍理解与接受的俗谚

  • 魏晋南北朝义疏的产生与影响

    作者:王燕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义"是说明义理的意思,"疏"的意思是疏通,"义疏"就是疏通其义的意思,也就是疏通、阐释古书义理,有时也单称义或疏,后来指经注兼释的注解。最初的义疏其实是讲解经书的稿子,也称为讲疏,后来用作

  • 李清照的人杰价值观

    作者:王建林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在悠久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可谓灿若群星,光芒闪烁。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压迫,杰出的女性又廖若晨星,屈指可数。而宋代作家李清照的名字一直为人瞩目,令中国妇女乃至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李清照以超逸的才华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创制

  • 《局外人》莫尔索生命意识解读

    作者:明亮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阿尔贝·加谬(1913-1960)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与萨特齐名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1957年,加谬因在作品中出色地"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局外人》发表于1942年,不仅是加谬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它与同年发

  • 董立勃西部系列小说的诗化叙述模式

    作者:刘慧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2003年董立勃以一部长篇小说《白豆》跃出文坛,掀起了一股针对西部文学现状研究的热潮,《白豆》也被誉为西部文学的经典。这要归功于西部那诗一样的生活,给予了他取之不尽的物质来源和精神动力,毕竟西部可开掘的宝藏太丰富了。但董立

  • 《聊斋志异》中的超现实情节

    作者:范守莉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构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征的是鲁迅所说的"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即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作者的幻想,创造出一个个非现实的神异情节。1、出奇出色的夸张"《聊斋志异》艺术上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夸张的出奇、出色,富于表现力,加强了情节与

  • 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异人物

    作者:王玉华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在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中,一谈到审美教育,许多教师便联想到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光辉高大的正面人物形象,而忽视了教材中许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变异人物,我认为这些变异人物同样值得我们教育者关注,也同样具有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暂从阅读与写作两个角度谈一谈什么是变异人物,解读变异

  • 古诗文中的“石”意象

    作者:柳平凡 刊期:2007年第7X期

    <正>自然界的石,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它们构成了万千景象。石,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具有独特的形态、性格、作用和审美价值。中国有不少以"石"为意象的古诗文,值得认真揣摩欣赏。现写出来,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