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教育展望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Global Education

杂志简介:《全球教育展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8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课程改革20周年、课程教学基本理论、教材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9670
国内刊号:31-1842/G4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7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44
复合影响因子:2.24
总发文量:1884
总被引量:28257
H指数:72
引用半衰期:3.6081
立即指数:0.0929
期刊他引率:0.9257
平均引文率:7.969
  • 从领域一般到领域特殊:教学研究范式的重心转移

    作者:徐学福 金心红 刊期:2015年第09期

    教学研究范式发生了从领域一般到领域特殊的重心转移,具体表现为研究的核心信念从普适性规律转向特殊性存在,研究重心从教学形式转向教学内容,研究路径从演绎逻辑转向归纳逻辑,研究旨趣从理论兴趣转向实践兴趣。导致这种转向的思想基础是哲学从现性主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从观念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转向了认知心理学、情境...

  • 课程研究的实践取向及其路径选择

    作者:郭文良 和学新 刊期:2015年第09期

    课程研究的取向应更多地关注实践取向,实践取向是课程研究的最终目的。课程研究的实践取向并不意味着抛弃课程理论,而是以课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课程实践验证理论,最终服务于课程实践。课程研究的实践取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课程研究中却缺少实践取向的课程研究,主要表现为:课程研究价值取向的迷失;课程研究中的急功近利;课程研究问题的臆想与假...

  • 基于实证调查的幼儿园教材编制有效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作者:龚泉 黄瑾 刊期:2015年第09期

    幼儿园教材是影响教师教育实践及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媒介,对其编制有效性的探讨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教材文本与评价意见的分析、对教师与专家的访谈,全面掌握教材评价意见,着重从实证数据中归纳幼儿园教材编制的有效性问题,并尝试建构幼儿园教材编制有效性维度模型。在...

  • 谁读职校——基于社会分层视角

    作者:张济洲 黄书光 刊期:2015年第09期

    通过对山东、甘肃和安徽三省12市县初中毕业生调查,考察高中阶段教育机会分配的结构特征及其职业教育阶层化机制。当前义务教育后的普教与职教分流逐步异化为一种体制化屏蔽机制,基于职业分工和个性化的自主选择的义务教育后普教和职教的分流,在现实中扮演的却是淘汰性分流机制的角色,不自觉地变成了"一流"和"二流"教育的分水岭,家长和学生...

  • 学校持续改进的关键:能动者建构能量

    作者:李帅 霍秉坤 刊期:2015年第09期

    学校改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近年来更是受到学者关注。对学校持续改进内涵的探讨,彰显了学校在改进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改进的目标指向。在众多影响学校持续改进的因素中,以校长、中层领导、领袖教师等为代表的学校内部能动者是推动学校持续改进的核心力量。校内能动者的能量构成主要包括领导能量和专...

  • 从“身”开始:具身认知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作者:刘海萍 刊期:2015年第09期

    认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具身认知理论将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关联起来,主张人的身体经验对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对学生的身体管理,本文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身体"的角度探讨了学校管理的改进问题,提出了具身认知理论对学校管理的一些启示,包括在教学管理中克服反身性,理解学生身体自...

  • 传统童年观念的社会学研究——基于乡村民众的底层立场

    作者:王友缘 刊期:2015年第09期

    乡村民众的传统童年观念在现性二分的思维方式下沦为被改造与弃绝的非理性的童年观念,传统童年观念的多元面向隐匿。文章基于底层乡村民众的立场,以质性访谈法探究1930年代生人至1960年代生人的童年观念,尝试呈现哑然无声的底层童年观念。首先,以家为本位是乡村民众传统童年观念的主要特征。家,是人们看待童年的根本基点。童年以是否成家为...

  • 打破技术迷思: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视角

    作者:李树培 刊期:2015年第09期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益处,我们欣然享受所得的同时,需要对可能的所失与风险保持同样的敏感。我们需要打破技术迷思,在无边界的媒介信息泛滥中珍视注意力的平衡,在娱乐至死的媒介生态中修炼自己的理性探询能力,进而在伪民主的媒介空间进行理性的沟通、确立自我的声音。

  • 美国合作教学模式的背景、要素及框架

    作者:律晓鑫 龙琪 刊期:2015年第09期

    在特殊教育和全纳教育的历史背景下,相关规定和法律约束力的提升催生了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合作教学要求两位及两位以上教师共享教学空间和资源,其本质要素包括教师们设立共同目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频繁交流,进行多重角色转换和分担领导角色等。合作教学的实施框架有五种基本模式:主教加助教,平行教学,站台式教学,互补教学和团队教学。后来...

  • 中国教研活动中教师发展指导者的工作框架

    作者:顾非石 顾泠沅 刊期:2015年第09期

    本文采用J.Corbin、A.Strauss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我国教研活动的指导工作作了实证考量。结果表明,这类指导以教师的教学行动知能为主导内容,具有难以替代的实践功能;这样的行动知能集聚于分析、设计、测评与改进四个方面,效率特征十分显著。本文的研究还指出,专业指导者对新生问题、平等探讨的关注尚嫌不够,理性分析、基于实证的改...

  • 教师流动的政策工具设计与反思

    作者:沈伟 孙天慈 刊期:2015年第09期

    本文以上海市教师流动政策为例,通过梳理其发展脉络,发现其隐含的价值诉求为促进教育均衡,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带动教师专业发展。围绕此,教师流动政策综合运用了财政型、权威型、组织型和信息型政策工具,且工具的强制性并不凸显,反映了政府的干预以"引导"为基础。为促进教师流动政策的有效实施,政府需完善区域治理结构,开发促进教师主动交流的...

  • 西学东渐的影响与中国师资文化的特点——第三届上海课程圆桌论坛会议综述

    作者:华逸云 刘良华 刊期:2015年第09期

    不同于西方教育学理论,中国师资文化立足本土教育实践,以教师为本体,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但因当前教育领域缺乏教育研究的自觉,而备受冷落。第三届上海课程圆桌论坛围绕"西学东渐的影响"和"中国师资文化"两大要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当下教育改革的进展和中国教育学的构筑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