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科学

当代教育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杂志简介:《当代教育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08/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图书短评、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专题研究、教师发展、管理与评价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2-2221
国内刊号:37-1408/G4
全年订价:¥ 350.4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5017
总被引量:19441
H指数:42
引用半衰期:4.4756
立即指数:0.0189
期刊他引率:0.9621
平均引文率:4.0606
  • 论“学生提问”的反馈:现象分析与价值回归

    作者:陈晴晴 刊期:2019年第12期

    “学生提问”是学生主体自发的求知倾向,是思而不得之后的发问,指向师生双方论争下的知识创生。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反馈存在反馈行为趋向“灌输”、反馈内容依附“惯性”、反馈情感拘于“寄生”的现象,不利于问题价值的彰显,容易引发对知识本身的僭越、圈闭学生的思维活动、冷却教学的情感氛围。教师在对待“学生提问”时应明确“问”与“答”...

  • 思维能力培养:复杂社会情境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着力点

    作者:刘丙元 刊期:2019年第12期

    当人们因社会情境变化而对生存能力有了新要求时,学校教育作出适应性调整,是保持自己之于受教育者仍具生存论价值的唯一选择。信息化时代学校教育在提供知识上既然已优势不再,强化思维能力培养必将成为其不得不选择的方向。无论从受教育者发展的基本诉求角度,还是从学校教育的功能再构上讲,思维能力培养尤应成为复杂社会情境中学校教育的基本着...

  • 高校教师投身网络自媒体的社会影响及其机制——基于符号资本与符号权力的视角

    作者:邵颖 刊期:2019年第12期

    基于布迪厄的符号资本与符号权力理论视角,对高校教师这一精英阶层利用自媒体平台和工具,投身网络大众文化实践的社会影响及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基于自身丰裕的文化资本、优渥的社会资本而形成的身份符号资本是他们在网络自媒体场域获得合法定义权的原始资本,这一资本借助社会公众对符号系统的“误识”进一步生成符号权力,并通...

  • 论大学的道德使命

    作者:赵荣辉 刊期:2019年第12期

    大学的道德使命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作为教育共同体,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大学必须坚守道德原则,恪守道德底线,肩负道德责任,追寻道德理想。大学要以“彰显德性,追寻至善;绝圣弃智,实现超越;秉持至诚,回归理性”为道德使命,不断建构大学完备的道德生态系统,彰显大学高贵的道德品性。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成为社会的心智良知,才能承载历史赋予...

  • “进步教育”寻绎:地位政治语境下的课程冲突研究

    作者:韩江雪 刊期:2019年第12期

    19、20世纪之交,国际环境与美国社会自身的飞速变化与转型促成了“进步教育”运动兴起。传统辉格史观将进步教育奉为一场击溃传统与迎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凯歌,但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种对“进步教育”运动的阐释受到了众多史学家的挑战,关注课程演进中不同改革子群体及其联盟的物质利益冲突与身份政治冲突开始成为焦点,美国教育史学家克里巴德...

  • 基于教学切片诊断的课堂研究:内在价值、操作程序与保障策略

    作者:邢思珍 刊期:2019年第12期

    教学切片诊断是一种新型的课堂研究范式,可以使教师直观地研究课堂,精准地发现问题,揭示其深层次的观念。它有利于教学经验概念化,驱动教师自觉学习,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有效推进中小学校开展基于教学切片诊断的课堂研究,学校要将其纳入校本教研中;专业理论者要深入中小学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教师个体要主动学习并真实地参...

  • 课堂观察的基本范式与中国化路径

    作者:陈梦琪 刊期:2019年第12期

    课堂观察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前专业化到逐步专业化的演变过程,并主要表现为三种多元共存的课堂观察范式,即经验-总结范式、技术-分析范式、体验-理解范式。研究发现,经验-总结范式缺乏科学的观察技术和记录方法,技术-分析范式过于操作化,缺乏人文关怀,体验-理解范式方法要求高,实践难度大。这些不可避免地导致课堂观察效率低下,...

  • 自我觉醒与身份认同:教师走向卓越的逻辑起点

    作者:康米 刊期:2019年第12期

    当下话语体系中,卓越教师成为“好教师”的代名词,特指在教育教学上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教师走向卓越,成为好教师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却始终被我们忽视,这一起点应该是一个最初的、最直接的和最简单的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会因为每个人的标准、经验不同而有差异。因此,...

  • 乡村教师乡土社会文化再生产:历史溯源、现实问题与路径探索

    作者:刘小强 刊期:2019年第12期

    乡村教师是传统乡土社会的文化载体,肩负着乡土社会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在人数上锐减,在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也开始逐渐远离乡土,传统上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融为一体的格局已经改变,势必会造成乡村这片广袤土地的文化空虚,削弱乡村文化的根基。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须重新认识乡村教师的文化使命。变革教师教育...

  • 大学教师教学伦理自觉的内涵、特征及结构

    作者:吴仁英; 滕蕊 刊期:2019年第12期

    大学教师教学伦理自觉的本质是大学教师的个体精神自律,是教师个体所达到的自律状态与自由自觉的道德境界。大学教师的教学伦理自觉以教师对教学伦理规范的认同为前提,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情感体验为中介,以教师个体自身的意志约束为关键,以实现师生的幸福生活为旨归。主动性与受动性相结合,利己性与利他性相结合、生成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是它...

  • 编外教师历史变迁70年:回顾与前瞻

    作者:赵星; 王金芳; 张亮 刊期:2019年第12期

    我国编外教师的变迁经历了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共存、以代课教师为主、只允许临聘教师存在和代课教师与临聘教师长期共存四个阶段。其历史变迁脉络展现出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结合、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以及特殊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特征。面对当前编外教师群体职业认同感较低、权益难以保障、管理难度较大等现实问题,需要提高编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 学校变革视域下的家长参与:内涵、困境与突破

    作者:王明; 朱知慧 刊期:2019年第12期

    学校变革视域下的家长参与强调家长作为变革的重要主体,对学校各项事务的积极介入,家校在这一过程中表现为一种“共生”关系,二者结成合作伙伴,以学生、教师、家长等的共赢发展为旨归,共同推动学校的整体性变革。但实践中的家长参与尚面临着诸多困境,使得家长参与的公共性价值难以彰显。一是家长在参与时间与专业能力上较为缺失;二是家校间权责...

  • 大学科研职能的异化及其对策研究

    作者:吴波; 鲁晶石 刊期:2019年第12期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但是在功利主义影响下,大学的科研职能却出现了异化:从大学的根本使命而言,“科研与教学分离”违背了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从科研的创新本质而言,“重数量轻质量”则违背了科学的精神。解决大学教学科研职能异化的策略不仅宏观上要明确大学的办学使命以及科研定位,也要从微观上尊重大学教师的主体地位,改变功利化...

  • 学校美育的问题、根源和发展路径

    作者:程岭 刊期:2019年第12期

    学校美育发展薄弱的表层原因在于认识上的片面化、技术化、浅薄化和混同化,深层原因在于对美育机理——审美心理和美感层次认识不清。深度分析发现,具有系统整体性的格式塔认知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心理机制;借助需要层次理论可知,美感可分为愉悦感、舒适感、归属感、尊严感和崇高感五个层次。基于此,可以从以下方面构建学校美育的发展路径:通过美化...

  • “走班制”的国际探索及其对我国新高考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作者:赵婧; 洪阳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从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受到全纳教育思潮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推动“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规模化应用。“走班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班级授课制,这已成为基本的国际共识。到目前为止,各国在优化性向评估方式、改进课程设计方案、保障课堂教学公平、改善学生自我概念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坚实的探索,但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