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当代文学思潮

当代文学思潮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1 16:41:41

当代文学思潮

当代文学思潮第1篇

1.媒介文化思潮和当代文学观念

1.1媒介文化思潮

首先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也是社会文化最为直接真实的体现,可以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其次媒介文化也是亚文化系统,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比如说推行社会价值规范、构建社会价值意识等。媒介思潮就是在坚持媒介文化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对大众媒介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播等各方面的现象进行评价,主要的理论构成包括社会批判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更好地去揭示大众的生活属性、意识形态等文化结构。

1.2当代文学观念

所谓的当代文化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由于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代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分为多个阶段和学派,比如说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以及新世纪文学;其次也指发生在特定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能够对这一时期和这一背景下的社会现状更好的揭露,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形式上进行了最为直接的批判。当代文学观念及时对文学历史和现实的直接评价,尤其是新世纪文学现象的阐释,是当代文学观念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直接的内容。

2.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的关系

2.1媒介文化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随着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媒介文化理念的渗透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文学的现象中存在一定的媒介文化语境,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需要媒介文化的参与,需要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新时期文化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深入。现代媒介的深入不仅改变了文学存在的方式和本质,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学生存的基础,尤其是社会价值的逐渐丰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大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电影文化、电视文化和网络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渗透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2.2文学阐释的媒介文化态度和媒介文化视角

从媒介文化的视角去更好的阐述社会现象和本质,重要包括对文学精神的批评,历史转折的阐释以及新格局的奠定。文学精神的批评最主要的就是自我批判精神,在大的文学背景中,文学精神受到市场经济、市场格局等环境的情况会走上狭隘的道路,所以需要用媒介的视角去进行自我批判,更好的揭露这种反面精神;历史的转折主要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文学的发展经历不同的阶段,也经历了一定的困难,比如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在文学的发展,以媒介文化的视角去批判和分析,从而达到了转折的目的;新格局的奠定主要是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从媒介的视角分析主要是网络文化的渗透,在现代文化观念中深入了更多的网络文化,是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

结束语:

当代文学思潮第2篇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文化如果不能大众化就没有生命力。”而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果无法实现大众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媒介是文学向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1]。媒介文化不仅传播文学产品、文学思想,也反过来促进文学观念的形成。在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媒介文化思潮,这是文化发展规律。故研究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必然要站在媒介文化思潮的视域下。

一、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

探究媒介文化思潮如何形成,首先要了解媒介文化。它是由媒介、文化及大众媒介生产的文化产品构成的文化形态,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生存方式的综合反映。媒介文化涵盖了影视、网络等不同类型文化,具有推行社会价值规范等社会功能。而媒介文化思潮则是“以媒介文化视域为背景,以大众媒介为途径,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评价,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理论揭示物质生活属性及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化形态”[2]。

作为媒介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当代文学,“特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运用四分法将其划分为新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四个阶段” [3]。当代文学观念主要形成于新世纪文学阶段,是对文学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评价。而当代文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时期,也正是媒介文化思潮波动的重要时期。二者的时间重合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媒介文化思潮对当代文学观念的影响

文学观念的形成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文学艺术的发展又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发展紧密相联。可以说,媒介文化思潮的涌现是对当代文学观念的阐释。其复杂性与多元化背景,是对当代文学精神、文学转型、文学现实格局等观念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艺术品质呈现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极端。在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自然划归于精英化与大众化两个层次。这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从对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来看,大众化文学艺术作品显然更具有传播力。虽然精英化文学艺术作品自有其小众群体,但在传播广度和深度上远不及大众化作品。这种两极文化虽然并非稳定的常态,也存在相互渗透的现象,但很难聚合为一体。这是少数文学艺术作品无法融入媒介文化思潮的原因之一。

文学艺术价值具有展示性与膜拜性。这是由不同艺术价值判断基点决定。复制性文学艺术作品在新世纪文学时期较为常见,也是媒介文化评判的焦点。抛开原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谈,其被模仿的现象本身已体现了文学艺术价值的膜拜性与展示性。但机械性地复制,非但达不到原作的传播效果,还有可能降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平浅艺术观照。此类文学艺术作品必然被媒介文化思潮所湮没。

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像化。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文字。但随着科技发展,影像技术不仅掀起了科技浪潮,也对传统的文学艺术作品形式产生了冲击。人类的阅读不再以文字形式为主体,而是步入了文字、影像、声音等形式并存的时代,这是社会文化发展与科技革命形成的必然趋势。但从媒介文化思潮来看,对文学作品影像化的评价以批判为主。实质上体现了文字语言与视觉语言在叙事风格与形式上的权力制衡。

三、媒介文化思潮下的当代文学观念

当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是在媒介文化视域下进行的。媒介文化不仅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品质、价值和表现形式,制衡文学观念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创作自主权和艺术性,对文学艺术的阐释、文学形态和文学理论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一)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阐释

文学阐释是大众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诠释,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受众,对同一部文学艺术作品的阐释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阐释,既体现了历史时代、地域文化对大众审美与精神世界的影响,也暗存媒介文化思潮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媒介文化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力制衡。即文学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媒介文化的传播与生产紧密相联,并且保持同步。其次,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转型阐释,应与媒介文化思潮的变化同步。也就是说,媒介文化思潮的不同历史阶段,催生了文学艺术作品的转型。如近年来媒介文化思潮向网络文学转型,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学走红,不断有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而文学作品的影像化是当前媒介文化思潮的主流,体现了大众媒介对网络文学的认可。同时这次历史转型,也标志了传统文学向新媒介文学的转型。再次,媒介文化思潮引领文学现实格局的阐释。当代文学观念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也正是我国媒介文化思潮涌现的四个阶段。如当前媒介文化思潮中涌现的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以报刊、广播、影视为传播媒介时期涌现的文学作品影像化格局。可见,文学现实格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媒介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的阐释,这是由媒介文化思潮的主导地位决定的。

(二)媒介文化思潮下的文学形态

不仅文学阐释观,文学艺术的表现形态也受到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文学创作观受到影视化叙事风格的影响。在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中,文学作品的影像化表现是格外受到关注的现象。一方面是文学名著改编影视作品,其创作母体是文学作品。不仅我国的多部文学名著走上荧屏,国外很多优秀名著也纷纷搬上大屏幕。名著改编影视作品的媒介文化思潮,推动了文学作品叙事形态的影视化。

另一方面是影视同期小说,此类文学作品在创作中已融入影视化的叙事风格,自觉、主动地以媒介文化思潮为起点进行创作。在这一方面较为明显的是由剧本改编小说的现象,也有剧本与小说同步创作的情况。从文学作品形态来讲,这些作品的归宿已不再是文学本身,而是影视作品的媒介形式。其创作母体也变为影视作品。这类文学作品受媒介文化思潮的影响颇深,无论从初始创作意图到终极文本,再到后期的影视作品,虽然文学表现形态在变化,但其内核仍然是影像文学。虽然其与媒介文化思潮最为贴近,但作品评价往往不会超过同期影视作品,成为新世纪媒介文化思潮下特有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现象。

(三)新媒介思潮下的文学理论研究

所谓“新媒介文学”是指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活动。从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理论话语建构、传播形态和文学活动本质等多个角度来看,都与传统文学存在较大区别。作为时代产物,网络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的常态之一,也是未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当代文学思潮第3篇

关键词:后现代文化思潮 当代欧美文学 修辞手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92-02

后现代文化思潮形成后,对于当代欧美文学作品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而且还会以一副姿态呈现出来,导致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后现代文化的界定。那么在文学表达上,就会以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

1 后现代文化思潮引起了剧烈的文化震荡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于20世纪的五六十年起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在60年代就已经在美国和法国兴起,进入到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欧美文学作品中就已经有后现代思维方式。中国的学术研究界对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定位,首先是从建筑和文化领域中形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得以扩展后,被融入了哲学、艺术、社会、历史学研究的因素,因此而被纳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后现代文化思潮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了意义深远的效仿热潮,以致于在欧美各国引起了文学震荡。

2 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为了能够使作品的语言更为丰富,往往会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渲染作品的语境,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1 比喻的修辞手法

比喻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使文学作品更为有声有色,而且还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可读性。与汉语的比喻修辞手法相同,在欧美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比喻,主要为明喻和暗喻。明喻,是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种事物和现象相互对比。比如: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y spirit.译为: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暗喻具有较为强烈的情感色彩,在欧美的文学作品中,暗喻的手法要经过品位和咀嚼之后,才能够感受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比如:Rise,like lions after slumber.In unvan-quishable number,shake your chains from you likedew.在这首诗句中,将觉醒的奴隶比喻为沉睡中苏醒的雄狮。这句话当然不是表面的意义,而是采用了暗喻的手法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在涵义。

2.2 幽默的修辞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幽默主要追求的是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将文学语言的表达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以阅读上的美感。比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 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句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在表达上极具对比性。前半句采用了哲学式的庄重语气,后半句则是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这种不协调的语调,将英国上流社会的无聊与空虚表达了出来。从语言的运用上,这种语言表达很显然违背了语言规范,但是正是这种幽默的修辞手法,才会让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更为生动而令人感到轻松愉快。

2.3 反讽的修辞手法

反讽的修辞手法在海明威的《光荣的战士》中极其强烈地体现出了诗文本身所富有的情感抒发,以极其强烈的讽刺手法营造出文章情节中的紧张气氛。E.M.哈里代(E.M.Halliday)曾说过:讽刺使海明威的作品在无形中成为了思想情感宣泄的伟大小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意图与行动之间等矛盾的焦点当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讽刺性的差距,而对于讽刺手法来说,其不仅仅是对情感的宣泄,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反讽具有一种艺术价值,在夸张的反讽修辞手法面前,能够将一个人脱离真实的存在体,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形象的构造,能够给读者带来思维上的美的感受,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助于读者情感的一种释放,能够让读者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艺术上的共鸣。

另外,反讽能够使相应的文章中的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就如《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所使用的反讽手法,对麦康伯和玛格丽特两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细节描述,并对他们的生活通过反讽的修辞手法,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让人们在阅读当中的细节之处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小说故事背后的真实现实生活,用悲愤的言语来反映作者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强烈不满,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地生动而富有真情,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人们的思维,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

2.4 象征修辞手法

在国外一些文学作品中,象征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给读者带来生动的画面感。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充分地体现出了丰富的象征修辞手法,其中对雪峰上的豹子进行生动的描写,是文章体现死亡的象征体,以豹子作为死亡的象征,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通过豹子透视出更多事物的本质,以物象征作者的内心感受,从而对相应的情感进行描述,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看清事物背后所喻指的相关内容,并且其能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2.5 对比修饰手法

在欧美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运用到对比修辞手法进行相关的情感抒发,其丰富的内涵给读者带来更多情感的震撼,对于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而言,看似单调的文学作品其实质具有丰富的内涵,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细细品味,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阅读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相应的阅读审美。

在《一天的等待》中作者对父亲出门狩猎这段情节进行描写,并将其与孩子的相关死亡过程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将两个角色之间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在对孩子面临死亡的过程与父亲打猎过程中的愉悦心情进行对比,从而将悲痛无限地进行放大,带给读者内心情感的震撼,透过父亲打猎的愉悦心情对孩子死亡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强烈的悲痛情感,在死亡与美好生活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形成情感的矛盾体,使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透过作者的对比手法,在内心活动中形成强烈的矛盾情感,从而致使读者感同深受,在很大程度上对读者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升华,以至于读者能够清楚作者文笔下具体思想情感的源泉,从而在情感中达成共勉。

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修辞手法的影响

3.1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欧美文学作品的渗入从修辞手法上得以体现

在当代的欧美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多元文化观念,思想意识决定了在文学创作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因此而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的写作倾向。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只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而在文学创作中,用以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法却是同中存异,似乎只是一个自觉程度上的差异。以诗学为例。现在主义在诗歌创作上,更倾向于写实描述,而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则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诗歌原本就是浪漫 的,但由于修辞手法的体现上的同一性,使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渗透于许多的后现代文化作品中,以观念的形式呈现出来。以美国当代文学创作特点为例。美国文学作品在创作主题上,以追求自我为主,小说的内容多以写实的手法,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其中不乏真实的史实。对于文学作品而言,仅仅是写实当然是不够的,于是,作者就运用了修辞的手法,通常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比 喻,或者是明喻,或者是暗喻,以将文学作品浪漫的气息释放出来。

3.2 幽默的修辞手法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重要体现

对于传统文学观,后现代作家给予了批判,认为传统文学过于原则化,特别是在现实描述的表现原则上以及故事叙述中的内在心理过程的表现方式,都是建立在模仿论的基础上,而并非文学创作。后现代文化思潮讲究文学体裁边界的模糊化,以荒诞和虚无的写作手法,将文学分类法打破,采用幽默的修辞手法,将传统文学作品的教化目的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语言排列组合的游戏。后现代主义的崇尚虚无之能事通过幽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后现代主义精神与现代主义大相径庭,但是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却存在着共性。在文学创作上,在当代欧美文学作品中因为有了各种虚构的神话和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穿插于其中,形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小说叙述风格。后现代文化思潮由于在思想意识上对传统的反叛,因此而对于当代的欧美文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思潮第4篇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文学流派 文学运动

中图分类号 1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2-0109-07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历史回眸

文学思潮。本来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论争等一样,是文学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由于它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段文学发展的内质、发展方向,还影响着作家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因此有的文学研究者便把它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在中国,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便有文学思潮的研究。开始是译介外国学者的有关论著,如橱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本间久雄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尔后才有中国学者自己的著作出版,但研究的领域跟日本学者一样,都是欧洲的文艺思潮,而非中国的文艺思潮。如孙席珍的《近代文艺思潮》、徐懋庸的《文艺思潮小史》,探讨了欧洲从文艺复兴、自然主义到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国的文艺思潮要到30年代以后,其中有蔡正华的《中国文艺思潮》和朱维之的《中国文艺思潮史略》,后者有“史”的味道,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清朝,论述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思潮的演进脉络,较有学术价值,也不乏新见解。但它还只包含古代文学思潮部分。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最早的是李何林。他的专著《近二十年文艺思潮论》,初步论述了我国自“五四”文学革命以后至1936年,文学思潮的涌动及其与社会时代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谈到所受的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时,注意到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但总的来说,稍嫌简放,没有论及当时的作家作品,思潮的演进脉络没有很好梳理。此后,研究的论文虽常有出现,但专著却极少,直至90年代以后才出现。1993年,上海师范大学邵伯周出版了《中国文学思潮研究》。该书虽没有称为“史”,但它有“史”的架构,“史”的分期。全书从1915年起至1949年止,按照时代变迁的历史转型,分为四个时期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萌发期、初步发展期、多元发展与激烈论争期和一元化形成期。作者在每个时期内把所发生的文学现象和重要的文学思潮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从纵向上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从横向上,在回顾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艺思潮――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文学思潮在我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的过程的同时,着重剖析了它们各自进入我国的来龙去脉、表现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等等”。这部著作,材料丰富,学术语码准确,分期有一定的合理性。其缺点在于留有受“左”的思想路线影响的深深印痕。另外,由于它是按照“史”的脉络编排的,对有些贯串多个时期的重要的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的阐述便给人一种重复之感。但尽管如此,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方面最有分量、最有系统的一部专著。

1995年11月,张大明、陈学超、李葆琰出版了《中国文艺思潮史》。1996年3月,刘增杰等三人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出版,与上述邵伯周的著作体例近似,全书分为三个时期即:“五四”文学思潮、30年代文学思潮、40年代文学思潮。分期较为笼统。该书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大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分三个时期作系统的论述。其特点是细致、详尽、深入。有一定的见地,但它把现代文学史上的其他思潮,如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游戏的消闲的文学思潮、幽默闲适的文学思潮、复古主义文学思潮等等通通舍弃了,给人一种偏窄缺失的感觉。

同一年9月,复旦大学的吴中杰出版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这是我所看到的这类著作的第一部较为完整,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著。但该书没有一般史著的分期,它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选取了现代文学史上18个重要的具有思潮性、倾向性的问题加以论列。基本上做到了以点带面,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流变面貌。该书的特点在于从审美的角度切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这样便避免了与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相混同的弊端。该书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论述思潮的发生时扣紧社会历史背景,并与创作理论、译介文章等几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具有可信性。该书的理论色彩极为浓烈。在全书20章55节的目录中,没有出现“思潮”两个字,章节的名称如“审美的自觉性”、“美育的启蒙性”、“观念的新颖性”等都显示了理论的特色,如作者说的“本书是史论性质的”。相对来说“史”的东西的确少了一些,文学思潮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

其余,还有一些文艺思潮的专题研究,如艾晓明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等。之后,这类著作的出现便不多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其著作充其量就那么十多种了,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出版(据统计有一百多部)相比,就冷落多了。

二、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时空因素

什么是“文学思潮”?《辞海・文学分册》(1979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1986年版)、《简明社会科学词典》(1982年版)等都有详细的界定。但我感到有些偏颇,尤其明显受到“左”的因素影响。在此,笔者不揣冒昧作一简单的诠释。即:文学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时空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领域里发生了变革。或在外来思潮的影响下,在文学艺术范围内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推动或抵制这种变革的一种文学思想或文学主张;这种文学思想或文学主张,不只是在个别或少数文学家的创作中得到反映,而是受到了相当多的文艺家的认同,并自觉地进行创作实践所形成的有声势、有广泛影响的一种文学创作潮流。

文学思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一人群心血来潮想制造出来就能制造出来的,它的产生既有其内部的条件――社会的时代的因素;也有其外部的条件――外国的社会思潮或文艺思潮的影响。就前者来说,它往往被包容在社会思潮里,每当社会发生激变,历史出现转型,原来的许多社会意识形态已经滞后,与已变动了的社会生活环境不相吻合,于是便由某一阶层或某一人群的代表人物出来提倡某种思想或主张,目的在于推动或扼制这种变动。如果这种思想或主张果真能表达某阶层某人群的利益、愿望与要求,被部分群众所认可、拥护、实践并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就形成了与变动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社会潮流。如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当时出现了诸子百家互相争鸣的社会思潮。“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历史出现了转折,于是科学民主、文学革命等众多的社会新思潮也相继涌现出来。相对来说,社会较为平稳,或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思想钳制较为宽松时,社会思潮就相对减

少。如我国的盛唐时期、元代初年就少有社会思潮;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历史发展中最黑暗的时期,当时就只有神权统治。

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便是文学思潮。由于文学思潮属于文化层面,又是各种思潮中较为活跃的部分,所以往往最为引人注目。如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左翼文艺思潮就是如此。它筹建组织、发表宣言、成立研究会、发动对不同文艺观点的批评等。其影响是深远的。欧洲13-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神权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变革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也是一场巨大的社会思潮,而其中的人文主义文艺思潮则是它重要的部分,它站在众多的社会思潮的前锋,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流思潮。所以,我们探讨文艺思潮的产生,不应局限在文艺思潮本身,而应该从变动了的社会生活本身寻找思潮产生的根源。

文艺思潮的产生,除了社会时生变化这一根本原因外,还应从历史、文化、思想的演化和积聚中作进一步的考察。它们不是无中生有地由某一思想家凭空制造出来的,而是利用前人提出并实践过而留下的脚本进行加工、改造演化使之为表达新的思想观点服务。“五四”文学革命思潮,主要是由胡适、陈独秀等人直接倡导、发动,以及以《新青年》为阵地,一帮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直接参与而成功发动起来的。但也与近代政治维新派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夏曾佑、丘逢甲、严复、裘廷梁、李伯元、吴趼人等所倡导酝酿的那场文学变革有直接的承传关系。这场变革有理论纲领,有创作队伍,有文化阵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像黄遵宪所提出的“我手写我口”,裘廷梁的“崇白话而废文言”等口号,甚至被“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者们所直接引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一样,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统治权,击败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就把希腊、罗马奴隶社会上升时期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先进的东西“复兴”起来,在“复古”的外衣下,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新思潮、新文化。由此可见,一种文艺思潮的产生离不开已有的前人积聚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这已为全部的文艺思潮发展史所证实。这里的关键是,前人积聚下来的思想文化,一定要符合新时期新思潮的倡导者的需要,与新思潮的内涵一致,能代表某一阶级某一人群的利益、要求、愿望才有可能被“拿来”加工、改造、打扮成为新思潮不可缺少的部分。

上面我们讲了文艺思潮产生的内部条件,这里我们讲文艺思潮产生的外部条件,即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鲁迅在30年代总结“五四”文学革命思潮形成的原因时说,“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则是受了西洋文学的影响。”这句话既讲了内部条件又讲了外部条件。需要说明的是,鲁迅在这里所指的是特定时期的文学思潮。我们不能说所有的文学思潮都非有“西洋文学”的影响不可。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某些思潮,如复古主义思潮、鸳鸯蝴蝶派消谴的游戏的文学思潮等的产生与外来影响就没有多大关系。但历史进入20世纪,许多文学思潮的产生却与外来影响密不可分。如“五四”文学革命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左翼文艺思潮、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等等。即使如我国传统文学所固有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也受到外来思潮的影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质的变化。

从我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受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有两种途径。一是社会处于万马齐喑,为了变革现实,推动社会前进,有志之士和时代先驱者们,有意识地引进西方的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从外国借来“火种”。马良春说:“‘五四’时期,是中国变革的重要关头,需要打破旧传统的束缚,外国文学的引进,是作为向传统开战的爆破物,作为武器使用的。它的引进者们是带着明确的自觉性和目的性的,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到发展的实际的情形看,外国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并且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使作家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方法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面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译介外国文艺思潮的园地主要有《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等。编者以及当时其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们都十分重视译介外国的文艺思潮及文艺作品,1915年11月的《新青年》就发表了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谈》,介绍了欧洲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思潮的演进过程。还可以追溯到更前一些。1908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是他最先把象征主义作品介绍到中国来的。积极把西方现代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作家还有沈雁冰、郭沫若、田汉、周作人、陶履恭、吴若男、傅东华等。他们或译介理论文章,或译介文艺作品,或发表提倡性文章。二是政治较为宽松,执政当局采取门户开放政策,国门打开。如“”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出现了一股思想解放运动热潮,这时,国外的各种思潮就一股脑儿地涌了进来,被称为文学的新时期。由于它是属于当代文学部分,这里就不打算多花笔墨了。

就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来说,由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引进及推介,在客观上改变了国人的文学观念,小说不再是“闲书”,文学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改变人们精神面貌和政治教化的有力工具。创作方面,作家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刷新了自己的作品。在内容上,反对“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要求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不写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注重写平民生活,同情劳动者。作家在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上,都竞相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优长之处,融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早期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家鲁迅、郭沫若、周作人、田汉、郁达夫、茅盾等等的创作都莫不如此,这一切共同汇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五四”文学革命思潮。

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多维关系

在一个历史时段里,可以有多个文学思潮,如在“五四”时期和我国30年代的文坛:也可以只有一个文学思潮,如在40年代中以后的解放区。当多个文学思潮同时存在时,情况就会变得错综复杂起来,文学思想、创作风格相近的文学思潮可以和平共处,共存共荣或相互平等竞争。在创作上属不同思潮的作家,常常互相吸取对方的长处,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20世纪20年代属于现实主义的作家大多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思想、创作倾向相对立的文学思潮,像“五四”文学革命思潮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艺思潮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就发生了论争,甚至斗争,这些论争或斗争是十分激烈的,剑拔弩张的。论争可以弄清楚一些问题,但斗争则是你死我活的。论争也好,斗争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归于平静,成为历史的存档。

在同一个时期里的众多思潮中,会有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之分。如“五四”运动时期。以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主流思潮,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复古主义或游戏消遣等的文学思潮则为非主流思潮。一般来说,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中国有特殊的国情,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不管历史如何演进。社会如何变迁,都

占据着主流的地位,直至70年代末“”结束。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一定的文学思潮会产生一个相应的文学流派。法国的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百科全书派;德国的启蒙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狂飚突进派。我国“五四”时期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以文研会为代表的“艺术为人生”的“人生派”;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了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我表现派”。

什么是“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文学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相近,有一定数量的作品问世,并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家群体。但亦有人以文学社团作为划分流派的标尺,如文学研究会称为“人生派”;创造社称为“浪漫派”;语丝社称为“语丝派”;新月社称为“新月派”。这虽有依据。但并不科学,因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有些作家认同了某一流派的文学主张,但并未参加其社团;有些作家虽参加其社团,并经常在其属下的刊物上发表作品,但作品的思想性、倾向性、艺术风格等却与该社团的其他成员的创作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划分流派时则应作具体的分析。

一定的文学思潮会产生相应的文学流派,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思潮并未产生流派,如复古主义文艺思潮、抗日救亡文艺思潮。需要补充的是,流派一旦产生,由于活生生的作家群体的活动以及他们作品的影响,他们又能对文学思潮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思潮的发展。狂飚派大大推动了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在德国的发展;我国上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象征主义促进了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还有一层重要的关系。文学思潮可以只是一种文学主张或文学思想,但只要这一文学主张和文学思想获得相当大一部分人的认同,在社会上造成影响,就可以汇成为一种思潮。但与之相应的文学流派的存在,却必须以创作出好作品并受读者欢迎而流传开去为前提。因此,作为这一流派的作家一定要努力创作出有特色、有艺术质感的佳构来,一方面显示自己的生存价值,壮大自己的声势,一方面又能推动思潮的发展。否则,这一流派会成为过眼云烟,用不了多久将消失在文坛的上空。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派、战国策派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固然因为它们的理论主张与文艺思想有违抗战的社会现实,不合时代精神,同时也因为他们拿不出像样的作品来。 “五四”时期的文学之所以欣欣向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自由主义作家的创作,其数量、质量俱佳,原因之一就是众多文学流派之间自觉与不自觉地进行竞赛,都在暗暗地出力,希图拿出佳作以显示自己的实绩。

如果在某一时期某一文学思潮是进步的、革命的,那么,从该思潮衍生出来的文学流派,其作品一般来说是进步的、倾向革命的。宣扬狂飚突进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创造社作家的作品与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作品都莫不如此。如郭沫若的《女神》、叶绍钧、冰心、王统照等的小说。还有一种情况,一种文艺思潮在当时属于进步或有革命倾向,但与该思潮相应的文学流派的作品,其艺术成就不一定就是高的好的。左翼文艺思潮在我国现代文学进程中,曾沸沸扬扬,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发动这一文艺思潮的创造社、太阳社在这时期创作的作品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赢得读者称誉的作品却不多,大多数是公式化、概念化的。所以,不能因为这一思潮的进步性、革命性,而对属于这一思潮的文学流派的作品作盲目的赞扬,一定要作具体分析。反之,有些文艺思潮在当时不能算是进步的、倾向革命的,但其所属流派的作品却艺术造旨颇高。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如属自由主义人性论思潮的新月派、属幽默闲适文艺思潮的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其优秀作品不少,有许多能流传下来,如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林语堂的小品文。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寿命也不是等同的,有长有短,前者是以文学主张、文学思想的抽象形式体现出来的,后者则以作品的具体形式显示其存在。比较起文学思潮来,文学流派对后代的影响更为悠久、深远,有些文学思潮可以大喊大叫来到世上,风光一时。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意识的演进,文学思潮就有可能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终至遗忘。而文学流派虽然也会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化而逐渐减弱其影响,但它不单是以抽象思维的文字形式出现的,还伴随着受该思潮灌注的一批具体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自己的艺术生命力,其生命力往往比那些抽象的思维形式文字更为久远。欧洲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其印象已经很淡薄了,但启蒙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如《鲁滨逊漂流记》(笛福)、《拉摩侄儿》(狄德罗)、《费加罗的婚姻》(博马舍)、《浮士德》(歌德)、《阴谋与爱情》(席勒)、《汤姆-琼斯》(菲尔丁)、《老实人》(伏尔泰)等作品,至今仍为一代又一代的广大读者所喜爱;我国40年代中以后出现的工农兵文艺思潮,人们已经不大重视它,已逐渐失落在人们的记忆里,但在该思潮影响下的一些优秀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王贵与李香香》、《夜》等仍具有艺术的生命力,读者仍爱读。由此可见。文学流派的生命力,要比文艺思潮的生命力长久,这是客观的事实。但不可否认,有少数文艺思潮的生命力也相当长久,与其他的文艺思潮相比,有其特别的魅力,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关系,正如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关系一样,两者既关系密切,但又不能等同。说它们关系密切,是因为两者常互相依存,互为表里,几乎是同时萌生、同时出现,裹挟前行的。“五四”时期,当胡适、陈独秀等先驱者们拉开“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时,他们所倡导的“八事”、“三大主义”、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思潮也就跟着出现了。运动酝酿思潮,思潮促进运动,并驾齐驱,互为机制。40年代初,解放区进行文艺界整风。接着《讲话》发表,逐渐掀起了一个工农兵文艺运动,与此同时,工农兵文艺思潮也就诞生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民族主义文艺思潮也如此。但我们绝不能说,文艺思潮与文艺运动的互为关系就一定如此。事实上,这种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有时文艺思潮的产生并没有伴随着大吹大擂的文艺运动,而是借文艺主张相近、艺术风格相似的作家群体发表作品,逐渐积聚而形成思潮的。如游戏消闲的文艺思潮、幽默闲适的文艺思潮、以古喻今的思潮等。还有一种情况,有运动但并不一定能形成思潮,东北沦陷区的东北作家群和在上海的“孤岛”的爱国作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搞起了一个抗日救亡运动,但都未能出现一种与之相应的文艺思潮。所以说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要作具体分析。

四、三大文学思潮的定位与评价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文学思潮,它们的存活时间有的长,有的短,各领三五年或十几年,就销声匿迹了。唯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虽时盛时衰,时浮时沉,几经曲折,但都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始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三部曲。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无论是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还是40年代,它无疑是所有文

学思潮中,历时最久、声势最大、影响最广、地位最牢固的一股文学思潮。这是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决定的。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它曾遭到了其他文学思潮的冲击。20年代初。随着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以及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的提倡,它的规模、名声被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尔后虽然出现内部的矛盾冲突,对它的解释也有过失误,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不断克服自身的矛盾,并在与其他思潮的竞争中,在吸收各种新鲜养分的过程中,逐渐壮大充实自己,终于成为占据中国新文学主潮的地位。

当历史的脚步跨进了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烈的时代,也是中西文化大撞击、大交汇的时代。这时的现实主义受到了来自“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冲击,但其时恰好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的口号震天价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革命现实面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而受到冷遇。在时代与现实的选择中,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仍牢牢地站稳脚跟。

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抗日战争的现实改变着民族的审美心理,在和平时期有着不同审美心理的中国人,此时表现为审美心理上的同一性和趋时性。现代主义那种带有病态性质的、晦涩难懂的文学作品。已基本上没有市场;浪漫主义那种带有理想光芒的、感情激越的历史剧和诗歌,虽还时有出现,但主情主义的感伤的过于个人化的情绪,也与现实有了距离。抗战进入了艰苦阶段之后,许多作家开始从盲目乐观的梦幻中惊醒过来,文艺界再次强调现实主义。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广大解放区文艺界开展整风运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现实主义便独尊文坛、一统天下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到“”结束而结束。

与之相比较,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就不那么风光了,它大起大落,时盛时衰,“五四”时期,与现实主义一样,也曾风风火火,叱咤文坛。它寄寓在创造社中,与创造社互为依存,互为表里。创造社有郭沫若、郁达夫这样的大家左冲右突,它的声誉也蒸蒸日上,其时可以与文研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平起平坐,平分秋色。新文学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后,它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革命的现实、时代的形势。虽然也需要理想的抒发,也需要澎湃的激情,但它不需要伤感,不要过于表现自我。在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走红时,浪漫主义又被当作主观唯心主义进行批判,后来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郭沫若干脆否定了它。他说:“然而第三阶级抬头之后……使社会上新生出一个被压迫的阶级,便是第四阶级的无产者。在欧洲的今日已经达到第四阶级和第三阶级的斗争时代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早已成为反革命的文学”。“反革命的文学”是一声惊雷,于是它的声誉便一落千丈,有点像沦落江湖的卖艺人,被人歧视。到了40年代,在大后方,徐哥、无名氏等虽然仍在运用浪漫主义进行创作,也有可观的成就,但也很难重振声威。在解放区,它虽没有遭受有力的排斥,但不离不弃,与革命现实主义相比,它的地位已显得很可怜了。

现代主义的处境与浪漫主义差不多,日子不好过。人们认为它是从异域进来的异邦邪客,“五四”时期部分新文学作家觉得它新鲜刺激。它的哲学思想、文学思想、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的确与我国固有的文学传统有很大不同,别有一种动人之处。于是作家们从博取众长的角度,吸取它的长处,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但都未形成气候。到了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由于以李金发、戴望舒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和以施蛰存、刘呐鸥等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现代主义遂形成一股文学思潮。这一群作家创作数量虽不多,但颇引起文坛注意。由于它是从外国传进来的,属于世纪末的果汁,那种病态、扭曲、晦涩的文学形态,与30年代的革命现实是格格不入的,故它也没有受到文学界的认可与重视。进入40年代,随着抗战的艰苦深入,到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政治、军事矛盾激化,现代主义在中国大陆已失去了适宜的生长土壤。不过在中国南方一隅的香港和海峡对岸的台湾,自60年代以来却得到蓬勃的发展。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当代文学思潮第5篇

关键词:现代性、现代民族国家、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回应。现代性造成了传统社会的剧烈变革,文学也必然回应这种变革,或者表示赞成,或者表示反对,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这就意味着每个民族的文学思潮的特性是由它的现代性特性决定的。因此,考察中国文学思潮的特性,必须考察中国现代性的特性。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首先是它的外发性。所谓外发性是指现代性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的现代性不是来自本土文化,而是来自西方。现代性的核心是启蒙理性,包括工具理性(科学精神)和价值理性(人文精神)。这种理性精神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而发生于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本土文化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或者佛家(本土化了的禅宗),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都没有成为现代性的土壤。这就注定中国社会的现代变革必须从外部引进现代性,中国现代性具有外发性。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进的,确切地说,部分是西方列强强迫我们接受的,部分是我们自觉地引进的。在鸦片战争之后,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中国经历了从抵制和被迫地接受到自觉地接受、学习和引进现代性的运动。这种现代性的外发性,必然与中国文化传统冲突,也必然缺乏本土文化传统的支援意识,从而造成中国现代性的脆弱性和艰难性,它的历程必然是曲折迂回甚至是有反复的。

中国现代性的另一个特性是它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欧洲的历史表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致的,现代性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动力,而现代民族国家是现代性的政治载体。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是受西方列强压迫的半殖民地社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这意味着批判西方现代文明;而现代性又必须从西方引进,这意味着以现代西方现代文明为楷模、向西方学习。这样,中国的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就发生了冲突,二者不能同步进行,必须取舍其一。由于民族危亡的紧迫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建设现代性的任务。于是,五四以后,以牺牲现代性为代价,甚至以反现代性的方式,走上了争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基本任务的革命道路。这就造成了中国反现代性思潮的强固影响以及现代性的滞后性。

20世纪是中国现代性发生以及与现代民族国家冲突的历史,也是现代性失落与回归的历史。20世纪的中国历史大致上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是现代性被引进和发生的时期。第二阶段,五四以后至建国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压倒实现现代性任务,启蒙转化为革命的时期;而建国以后至“文革“是初步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但反现代性的思潮(表现为极“左”思潮)仍然主导的时期。第三阶段,新时期以来(包括80年代的新时期和90年代的“后新时期”)则是现代性回归和建设的时期。

在交织着现代性启蒙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主题的20世纪,文学思潮也出现了复杂的情况。由于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作为现代性的反应的文学思潮也具有了外发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外发性体现为它不是本土文学的内在发展的产物,不是自发地生成的,而是受外来思潮的影响,从国外引进的。由于传统社会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没有产生现代性,因此,中国文学只是与前现代性发生关联,没有发生现代文学思潮的历史条件。中国古代文学虽然有不同的风格、流派,但一直没有摆脱古典文学的传统,基本上没有超出传统理性的制约。因此,中国虽然有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但是并没有发生现代意义的文学思潮。只是在现代性进入中国之后,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后,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才真正地产生了。在五四启蒙运动中,从西方引进了科学、民主,这是现代性的中国称谓,这意味着现代性产生。现代性引发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剧烈变革,面对着这种变革,文学必须有所回应,于是就有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既有现代性发生的历史条件,又有国外文学思潮的思想资源。中国的文学思潮接受了欧洲文学思潮的影响,并且直接引进了欧洲现代文学思潮。五四以前,中国文学界就已经知道欧洲文学有理想与写实之分,以后又知道有写实与浪漫之分。五四以前中国文学界以西方文学为榜样,发生了“三界革命”(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的革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的前奏。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界自觉地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对西方文学思潮的了解就更详细、真确了,不仅知道了诸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主张,而且也大量翻译、介绍了这些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品,使这些文学思潮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中国文学又对欧洲现代文学思潮进行了选择性的接受,从而产生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文学思潮——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五四以后又从苏俄接受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即新古典主义;同时也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其他非主流文学思潮。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就发生了。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外发性,使中国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相沟通,并具有了基本内涵的一致性,从此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行列。在传统社会,中国文学是封闭自足的,它没有汇入世界文学潮流之中。只是在引进了现代文学思潮之后,中国文学才向世界文学开放,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五四文学革命的思想家们意识到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必要性,茅盾说:“民族文艺的新生,常常是靠一种外来的文艺思潮的提倡,由纷乱如丝的局面暂时地趋向于一条路,然后再各自发展。”[1]他们意识到中国文学现代化之路是引进西方文学思潮。胡适主张“全盘西化”,他说:“西洋的文学方法,比我们的文学,实在完备得多、高明得多,不可不取例。”2傅斯年主张:“我们希望将来的文学,是‘人化’的文学,须得先使它成欧化的文学。就现在的情形而论,‘人化’即欧化,欧化即‘人化’。”3这意味着中国文学思潮必然大体上遵循世界文学思潮的发展路线,包括它的内涵和命名都与世界文学思潮基本上保持一致。这就触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要遵循西方文学思潮的路线,并且要冠以西方文学思潮的名称(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而不能有其他的路线和命名呢?根本原因是,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回应,而现代性是人类共同的选择。尽管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文学传统不同,但社会发展一定要走现代性之路,文学也一定要回应现代性,因此,就必然形成相应的文学思潮。从欧洲文学史上看,新古典主义是对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的肯定性回应;启蒙主义是对启蒙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浪漫主义是对现代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否定性回应;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灾难的否定性回应;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带来的生存危机的否定性回应。这些文学思潮虽然是首先在西方发生的,但由于有相似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学思潮的传播,也将在中国发生,尽管中国的现代文学思潮会有某些不同的特性,但在基本内涵上应该有一致性。

我们应该充分注意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特性,这种特性来源于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中国现代性的外发性包含着后发性,即它是在西方已经实现了现代性之后才开始引进现代性的。这就造成中国文学思潮的后发性,即它不是与世界文学思潮同步的,而是滞后的。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而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五四文学时期,西方文学思潮已经是现代主义(当时称新浪漫主义),而中国文学面对的是欧洲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全部文学思潮,诸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都作为思想资源而被引入。五四以后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中国文学对这种多元的文学思潮必须有所选择,而不能一股脑儿地接受。选择的根据就是中国现代性发展的历史需要。20世纪的西方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而中国还是前现代社会,因此,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也必然不同,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之间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体现在各个阶段中,无论是五四时期,还是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时期,以及新时期、后新时期,都是如此。

20世纪中国现代性与世界现代性之间的时间差,使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受到了历史上形成的诸多外来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学根据自己的需求对诸多外来文学思潮进行了选择,形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主潮。因此,世界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是直线的传播,而是多元选择的结果。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受到诸多的外部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影响,包括17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19世纪前半叶的浪漫主义、19世纪后半叶的现实主义、20世纪前半叶的现代主义和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思想资源都可能被中国接受,从而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但是,中国文学思潮形成和对外来文学思潮的选择也是是以中国现代性的发展状况为根据的。在20世纪,中国从诸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外部文学思潮中,选择了特定的思想资源,从而形成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主潮。

五四时期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性没有确立,当时的历史任务就是引进和争取现代性。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民主的旗帜,呼吁和争取现代性。五四文学也呼吁和争取现代性,而这正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因此,五四文学思潮的主流就是启蒙主义。它的批判对象不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而是封建主义的前现代性。五四文学的基本主张是启蒙主义的,陈独秀提出的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表明了这一点:“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其中强调了新文学的写实性(描写现实)、社会性(启蒙功能)和平民性(平民主义)。这都是启蒙主义文学的特性。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艺术”,主张“表现人生,指导人生”,蕴涵着鲜明的启蒙理性。这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主张,而是启蒙主义的主张。 创造社虽然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实际上并没有放弃启蒙的使命。创造社的理论家成仿吾提出文学的三种使命:“(一)对于时代的使命,(二)对于国语的使命,(三)文学本身的使命。”2这种社会使命就是启蒙的使命。这种主张也不是浪漫主义的,而是启蒙主义的。五四时期的西方已经进入现代社会,而且现代性已经确立并且显露出负面性。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发生,开展了对现代性的历史批判。这样,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与世界文学的现代主义之间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由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性还没有确立,而是刚刚发生,文学的历史任务只能是争取现代性,而不是反思和批判现代性。因此,五四文学不可能接受现代主义,而对世界文学的现代主义采取了置而不论的态度,并没有加以引进。五四启蒙思想家的想法是,按照进化的顺序,先引进和发展写实主义,以后再引进和发展现代主义(当时称新浪漫主义)。例如陈独秀说:“ 我国文艺犹在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时代,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1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世界文学已经走出现实主义而进入现代主义,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仍然认为要引进写实主义(实际为启蒙主义)。文学研究会指出:写实主义在世界文坛已经有衰竭之象,但国内还有介绍之必要,“而同时非写实的文学亦应充其量输入,已为进一层之预备。”1五四以后开始了革命运动,这是为了完成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建立现代民族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需要文学的支持,相应的文学思潮就是新古典主义。五四以后引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新古典主义。它的政治理性原则以及诸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等形式规范是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和形式规范的变体。因此,五四以后的革命文学时期以及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学时期(包括“文革”文学)的主导思潮就是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它的极端形式“两结合”。而此时,西方世界现代性已经高度发展,其弊端充分显露,文学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全面批判和反抗,世界文学已经处于现代主义的发展高潮期。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时期也没有选择现代主义,这是由于,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必须引进和发展新古典主义,这就意味着强调文学的政治理性主义和形式规范,而不能接受非理性和破除形式规范的现代主义,更何况现代主义被视为资本主义的腐朽文化。如果说五四时期是搁置了现代主义的话,那么五四以后的主流文学思想几乎无一例外地抵制、批判现代主义,如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认为:“譬如未来派意象派表派等等……这些新派根本上只是传统社会将衰落时所发生的一种病象,不配视作健全的结晶,因而亦不能作为无产阶级艺术上的遗产。”1对现代主义的抵制和批判一直延续到“文革”。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重新引进和争取现代性,因此文学思潮的主流是恢复五四启蒙主义传统。新时期文学主潮反思和批判反现代性的极左思潮,争取人的价值,这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历史任务。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到“改革文学”、“寻根文学”,都发挥着文学的启蒙功能,启蒙理性特别是人道主义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指导思想。新时期后期开始出现批判现代性的文学倾向,非理性主义抬头,各种先锋派出现,但没有形成现代主义思潮。同时,新时期文学对西方后现代主义基本上没有注意,更没有加意引进。90年代以来,进入后新时期,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现代性开始确立。虽然中国现代性刚刚发展,但在争取现代性的同时,也开始了反思和批判现代性,虽然解构现代性还没有成为现实的历史选择。此时西方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世界文学思潮已经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后新时期文学开始接受现代主义,但对后现代主义仍然难以消化。后新时期文学思潮多元化,理性主义消退,非理性主义高涨。与此相应,启蒙主义消退,而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崛起,开始对现代性进行批判。这个时期的文学趋势是向现代主义过渡。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世界文学思潮之间的非同步性,也造成对外来文学思潮的选择、接受的“误读”。由于对外来文学思潮的接受受到国内现代性发展状况的制约,因此对外来文学思潮的理解往往被当前的需要所左右,这就造成了对外来文学思潮的误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显著也是最为影响深远的“误读”是五四文学以及革命文学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读”。

五四文学是启蒙主义文学,它接受的思想影响也应该是欧洲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但欧洲的其他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也成为五四文学的思想资源。在接受这些思想资源的时候,就发生了误读。五四以前,文学界对西方文学思潮了解不多,仅仅知道有“写实”与“理想”之分,并不知道更具体的文学思潮的划分。它们认为“写实”派除了运用写实手法以外,还用文学干预现实,它的内涵不仅包括了现实主义,而且也包括了启蒙主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了新古典主义。它们还认为,“理想”派超脱现实,有审美主义倾向,它的内涵实际上包括了浪漫主义以及唯美主义等现代主义(因此现代主义被称为新浪漫主义)。这就意味着五四以前,并没有把握这些文学思潮的实质,不能准确地区分各种文学思潮,从而为五四文学对外来思潮的误读设下了伏笔。五四文学认为自己是以写实干预现实,因此就沿用了写实主义的名称,这个名称范围不仅仅限于现实主义,还涵盖了启蒙主义等,但现实主义较之启蒙主义时间上更接近五四,而且也影响更大一些。后来受苏俄文学理论的影响,写实主义很自然地就改称现实主义,启蒙主义的内涵就完全被排除了。五四文学把现实主义当作启蒙主义的思想资源接受,吸收了它的写实手法和批判精神,但却进行了实质性改造,即把现实主义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转换为对封建主义(前现代性)的批判。五四时期的茅盾提倡“自然主义”(当时对现实主义的称呼),但他强调不是“人生观的自然主义,而是文学的自然主义”,“是自然派技术上的长处”1这里明显地把现实主义当作一种写实的技巧接受,而舍弃了其批判现代性的精神实质。而且,五四接受的外来现实主义思潮,有的就是对启蒙主义的误读。这里主要指的是对俄国启蒙主义的误读。俄国19世纪文学交织着启蒙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思潮,因为当时俄国面临着批判封建主义与批判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而五四文学把19世纪俄国文学包括普希金、果戈里、契可夫等启蒙主义一股脑地当作现实主义接受了。郑伯奇指出:“文学研究会的写实主义始终接近着俄国的人生派而没有发展到自然主义。”2这就造成了以现实主义之名,行启蒙主义之实的状况。新时期文学延续了对现实主义的误读,它恢复了五四启蒙主义,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对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的批判,就是启蒙主义对现代性的回应。但新时期文学却自以为恢复了五四现实主义,把启蒙主义对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的批判当作了现实主义的任务。新时期文学的强烈的启蒙理性使它区别于现实主义,从而成为现实主义旗号下的启蒙主义。

五四以后,接受了苏联传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新古典主义,是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服务的,而不是批判现代性的现实主义。但是,它却被当作现实主义的发展,这里面仍然有误读的成分。由于把现实主义当作一种写实的手法或超历史的“创作方法”,因此就可以不顾其历史性和前现代性的本质,赋予其完全不同的思想倾向,即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与写实手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新的、更高形态的“现实主义”。

对浪漫主义的接受也是一场误读。由于浪漫主义在五四以前就被当作理想主义,因此虽然五四时期创造社作为启蒙主义中的一个流派并没有自称为浪漫主义,但在30年代,在苏联文学理论的影下就进行了浪漫主义的命名。也由于同样的原因,抽离了浪漫主义的历史性和反现代性内涵之后,在接受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过程中,就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包含着浪漫主义。到了50年代后期,更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即所谓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结合。而实际上,现实主义不等于写实性、,而浪漫主义也不等于理想性,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文学思潮,是对现代性的特殊方面的批判。因此,它们之间不可能互相包容,也不可能互相结合。总之,无论是五四时期的创造社和建国以后的“两结合”都不具有浪漫主义的品格,前者是启蒙主义的一个流派,后者是新古典主义。 

与欧洲文学思潮演进的有序性相比,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演进具有某种非有序性。欧洲文学思潮与现代性的发展相适应,而欧洲现代性的发展是正常的,它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具有同一性。因此,欧洲文学思潮就按照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顺序发展。而在中国,由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现代性发展受挫,文学思潮的发展顺序被打乱。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的演进顺序是:五四文学的启蒙主义,五四以后的新古典主义、新时期的启蒙主义和后新时期的多元发展并向现代主义过渡。这个历史进程有颠倒,如欧洲新古典主义之后是启蒙主义,而中国则是启蒙主义之后是新古典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任务压倒了实现现代性任务,走上了以反现代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这就造成了启蒙主义的夭折和向新古典主义的后退。同样原因,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演进也有反复,如五四启蒙主义夭折之后,时经半个多世纪,在新时期又继承了五四传统,开始了启蒙主义。而且,在五四以后发生的非主流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在抗战和建国以后中断了,而在后新时期得到恢复、发展,从而表现为一种历史的重复。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非有序性还表现为多种文学思潮同时出现,打乱了文学思潮的先后顺序。欧洲文学思潮虽然也有两种文学思潮同时存在的局面,但那是在思潮更替时期的短暂现象,如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交替时期。但中国多种文学思潮的同时存在并不是由于思潮的交替,而是由于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滞后性以及外来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多元影响。由于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并存,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性并存,因此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建构、对现代性的呼吁以及对现代性的超越批判都同时发生,加之历史上发生过的多种外来文学思潮的同时性影响,就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同时并存的局面。30年代启蒙主义的余波仍然存在,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已经产生,现代主义开始露头,而革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成为主潮。由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是现代性发生的初期,也出现了多种文学思潮杂陈的情况,如鼓吹人道主义、自由民主思想的启蒙主义虽然开始退潮,但仍然存在;以张承志向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新写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崛起;同时,各种先锋派组成的现代主义开始高涨。这种状况造成文学思潮混杂不清的局面,如果不加以准确的区分,很容易出现认知上的混乱。

中国现代性发展的特殊性,也造成了文学思潮的复合性。由于中国现代文学是朝发生之时,西方已经发生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它们都同时引进,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茅盾如此描述这一现象:“近代文学的各种-ism都在我们文坛上起过或大或小的泡沫,然而又不是此兴彼伏的递代,而是同时交流,成一个大漩涡。”[2]郑伯奇也说:“我们只想指出这短短十年中间,西欧两世纪所经过了的文学上的种种动向,都在中国很匆促地而又很杂乱地出现过来。”[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由于受到多种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在自己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吸收多元的文学思潮的因素,从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单纯了,往往呈现出多种思潮的复合性特征。五四启蒙主义吸收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甚至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从而使自己具有了某些非启蒙主义的特性,如鲁迅与文学研究会的创作带有某些现实主义的特点,其写实性、批判性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郭沫若与创造社的创作带有浪漫主义的某些特点,其主观性和理想主义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鲁迅的《野草》等作品还具有某些现代主义的特点,超越了欧洲启蒙主义。即使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也受到了现实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建国前的革命现实主义(如《子夜》),具有某种现实主义的特点,其批判性也超越了欧洲新古典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有这种情况,如启蒙主义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有的甚至渗透了一些现代主义的因素,典型如王蒙的小说对“意识流”手法的尝试。还有,新写实主义本身具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性质,但是也吸收了某些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因此其批判性不像现实主义那么鲜明。

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滞后与受阻,使反现代性文学思潮薄弱,始终没有成为主流文学思潮,而启蒙主义(时间较短)与新古典主义(时间较长)交替成为主导思潮。中国始终没有形成成规模的现实主义思潮。五四以后,在新古典主义的主潮之外,也有批判资本主义(即使是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灾难的现实主义思潮,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对现代城市中底层生活的描写,对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给人带来的苦难和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但中国现实主义思潮很薄弱,远没有可能与新古典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抗衡而成为主流。中国浪漫主义也发生了,但更薄弱,更不可能成为主潮。由于现代城市文明的出现,传统农村文明的衰落,也产生了讴歌农村文明、批判城市文明的浪漫主义。典型如沈从文对农村乡土人情的美化和留恋,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拒绝和批判。这种浪漫主义像一朵绚烂的小花,虽然美丽出众,但寂寞寥落、转瞬既逝。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全面拒绝和反抗,在中国,这种思潮也超前地出现了,如李金发等的现代诗歌、刘纳鸥等的新感觉派小说、张爱玲等的都市体验小说等。但其主流只是在30年代昙花一现,就在抗战催发的强大的新古典主义潮流中消失。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除了呼吁现代性的启蒙主义主潮之外,也存在着诸如反叛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的浪漫主义(张承志、张炜):揭露、批判庸俗市民生活的现实主义(新写实)和拒绝现代性、抒写现代人生体验的现代主义流派,但它们仍然没有成为主流。更重要的是,这些反现代文学思潮都不大成熟,特别是现代主义不够成熟,以至于难以确切定位,甚至有人说它们是“伪现代派”。中国反现代性文学思潮的薄弱与不成熟有中国现代性薄弱与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的理性主义的强大影响的原因。中国文化缺少科学理性的传统,也没有发生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因此现实主义的基础薄弱,现实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在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传统的强大影响下,中国文学很难接受现实主义的客观主义与批判精神。即使五四时期提倡写实主义的茅盾,也对现实主义有所保留。他说现实主义“(一)是在太重客观的描写,(二)是在太重批评而不加主观的见解。……但是徒事批评而不出主观的见解,使读者感着沉闷烦扰的痛苦,终至失望。”1此外,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倾向与欧洲希伯来文化的非理性传统截然不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难以接受浪漫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怪诞、神秘、颓废的风格,从而限制了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也缺少欧洲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非理性因素,如沈从文小说的写实、理智、宁静的风格就与主观、非理性、神秘主义和颓废精神的欧洲浪漫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再如30年代以及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产生的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虽然具有某种非理性主义因素,但远没有达到西方现代主义的程度。在后新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一种非理性倾向,代表如王朔的小说,还有贾平凹的《废都》,这种潮流为现代主义扫清了道路。但中国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高潮的出现,仍然要假以时日。

 

参考文献:

[1]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1922年7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

2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

3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1卷第2号。

1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新青年》第2卷第6号。

2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1923年5月12日《创造周报》第2 号。

1 陈独秀《答张永言》1915年1月15日新青年》第1卷第4号。

1 《小说月报改革宣言》,载1921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1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载1925年5月《文学周报》。

1 《小说月报》第13卷第6号《通信》》。

2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8月出版。

[2] 茅盾.中国新文学运动史[a].茅盾文艺杂论集上[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p474.

当代文学思潮第6篇

【关键词】社会思潮;新特点;大学生;影响

社会思潮的产生总是伴随着特定的社会背景,出现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表达一部分人的社会诉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将社会思潮解释为“社会思潮有时表现为由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有时又表现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有其代表人物,但它并不是某个个人的创造。一定的社会思潮是在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总和的基础上,从群众的社会心理中自发形成的。社会思潮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它是当时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反映。”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反映一部分人的利益或需求并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倾向或思想感情。

一、社会思潮在当今社会的新特点

(一)种类多样化。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且蕴含着影响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社会思潮种类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内容和性质上。社会思潮的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哲学、文化,又有生态、伦理,既包含道德,又体现权利。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但要考虑它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还要考虑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社会思潮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就决定了社会思潮必然会有不同的性质。有进步的、顺应历史发展的,也有错误的、落后的、阻碍历史发展的社会思潮。在现实社会中,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对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了解它们的实质。

(二)内容现实化。社会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每一种社会思潮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它越来越贴近人的生活,被许多团体和阶层所接受。从社会思潮的反映对象来看,不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复杂现实问题,而且常常是社会矛盾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产生了影响,因此收到了广泛关注。如消费主义思潮以追求个人享乐为目的,倡导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消费理念,正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三)传播多元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形式多样的传播途径将社会思潮拉进人们生活,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的传播方式将社会思潮全面普及到人民群众之中。另外,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进而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性认识与交流。人们通过网络上的各种平台,如贴吧、论坛等渠道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交流,在网络上的信息容量是不受限制的,内容量大且庞杂。大学是各种信息资源聚集的场所,当代大学生通过讲座、书籍报刊、学术交流等方式了解到各种社会思潮,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

(四)影响全面化。社会思潮形式多样,也就必然会引起各种不同的社会影响。如新自由主义主张经济上实现彻底的私有化,认为市场是万能的,而在政治上鼓吹多党制,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又如思潮否定、歪曲革命历史,丑化了社会主义制度,影响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以其独特的方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思潮得以不断兴起和传播的一个主要载体,在他们身上,能够映射出当今最主要的社会思潮。学校通过开设社会思潮的相关课程,以及讲座、论坛、学术交流会等,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进步的社会思潮,哪些是落后的社会思潮,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起与传播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文化知识源泉,激发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感,为学习提供新的办法,并通过亲身实践来达到对真理的追求与探索。现如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良现象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更不要提关乎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了。通过社会思潮的认识和学习,一方面能给大学生提供一种与学校教育不同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能够使他们更加充分地了解社会现状,主动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至关重要。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社会思潮是一把双刃剑,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思潮的传播使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淡漠,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导致政治立场不坚定,最终对自己和国家失去信心。例如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在理论基础上宣扬多元化,不拒绝马克思主义,却又主张放弃统一的世界观。从本质上看,它是各种实用主义思想观点的大杂烩,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传播,“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等不良思想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此外,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在道德认知方面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在道德行为方面一旦触及自己的利益就又与之背道而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然而,一系列与中国传统思想和教育要求明显不符的不良社会思潮严重摧毁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对于民族精神等爱国思想的宣讲回以冷眼和质疑。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65-766.

[2]王凯文.当代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高校德育工作对策浅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20(2):19.

当代文学思潮第7篇

关键词:近代中国;近代思潮;社会变迁

晚清以来,随着民族危亡的加深与民族觉醒、中西文化的交汇、传统社会的解体,出现了独特的社会景观:社会思潮奔涌而出,交错叠代、争持消涨。有人说是社会变迁所造成的,也有人说正是思潮导致了社会变迁,孰是孰非,本文将做一下简单分析。

一、什么是思潮

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某一社会阶级、阶层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是带有趋势性的思想潮流,是一种群体意识。梁启超在其名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作过生动的说明。他指出:“凡文化发达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互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方慌.寝偶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息。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从这段话中可看出,梁先生给思潮下的定义是必须有价值的思想潮流,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要求;受到客观的历史条件和人的主观意愿与情感推动,同时反映时代要求的思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呼应”大气如潮水一般并且每一思潮都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

二、中国近代思潮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 晚清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出现的新经济、新阶级和新式政治斗争为近代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归根结底决定着人们的思想。但思想理论的发展如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即是说,它必须凭借先前已有的思想资料才能得以发展。任何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都必须“从已有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 中国古代思想纷繁复杂、博大精深,既有民主性的民本思想、大同思想以及具有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变易观念等等,又有封建性的糟粕的君权至上、纲常伦理之类,这些思想自汉代后都统一在儒家学说价值体系内。儒家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为维护当时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到晚清,儒家学说的传统价值结构在逐渐解体,它先是表现为从官场到士人阶级中的道德沦丧,最后是在鸦片战争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的不堪一击。儒家学说的权威丧失是近代中国涌现出众多社会思潮的重要内在原因之一!西方思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也同样广博高深,西方思想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强行进入中国传播开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国古代思想和西方思想在中华大地相互交替碰撞、此消彼L、相互交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思想。正是中国近代思想为中国近代众多思潮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中国近代思潮的演进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流思潮发展经过了六个阶段:经世致用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民主科学思潮、科学社会主义思潮。从这些思潮来看,全都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下才产生的,全都是学习西方文化思想的结果。在此之间,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成功和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崛起,对中国形成了强烈的示范作用。正是在这种示范作用的推动下,促使中国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是文化思想,推动着中国近代思潮的不断演进。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投资和经营这类企业的地主、官僚、商人、买办逐步向资产阶级转化;随着晚清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1863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标志着具有具有近代意义的中国教育开始起步;清朝从1872年起派留学生出国,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走向世界。1905年随着清廷宣布科举制度的废置,全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和留学热潮。教育制度的演进以及带给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形成了新兴知识阶层。随着转化成资产阶级的商人和新型知识阶层的迅速崛起,进而形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精英阶层。这些精英阶层从年龄上说,正当人生壮年,对种种新思想新观念最为敏感而接受力也正值人生巅峰期。从社会环境上看,时局的危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儒家思想的责任感都决定他们对寻求解救时局的方略抱有极大的热情。所以正是这群接受过西方先进文化的近代社会精英分子,主导了近代以来各类社会思潮的传播。

近代社会的精英分子,从思想上主导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潮传播,形成了社会思潮演进的上层路线――精英路线。而广大的社会民众,则成为了社会思潮演进的实践者,形成了下层路线――平民路线。正是平民路线不断实践的社会思潮演进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导致了近代社会的逐渐变迁。中国近代会社的精英分子,毕竟在当时社会属于少数派。由于他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实践西方的思想文化上,造成了精英分子与当时社会环境的脱节;导致了在他们所主导的社会思潮在实践中总是显得水土不服,给人一种外来和尚不一定会念经的感觉。于是这些精英分子便不断引导出新的社会思潮导致了近代社会思潮不断演进,社会思潮的演进也逼迫着社会民众不断实践着,导致社会结构不断打破,引发了社会的不断变迁 。

综上所述,每一次的新思潮出现都是由社会精英领导着向西方学习产生的,由普通民众具体实践的,推动着中国近代社会不断变迁与思潮的不断变化。直到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并取得新民主主义理论胜利和革命胜利!这样伟大的胜利可以说对近代中国百余年来各种社会思潮做出了一个伟大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专集之34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2页

[2]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

[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页

当代文学思潮第8篇

写作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有很多困难,首先就是理论上的障碍,造成文学思潮史的研究混乱不堪。在中国的文学理论语境中,文学思潮概念来自前苏联,是附属于“创作方法”论的。苏联文学理论认为,有两种基本的反映现实的方法,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它们分别被规定为客观性、写实性与主观性、抒情性。文学思潮是由创作方法决定的,是创作方法的历史表现。于是,就形成了两个基本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主)与浪漫主义(次),文学史就被描述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交替或者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斗争的历史,而其他文学思潮如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代主义等则被贬低、被排除或者被否定了。这种文学思潮观抹杀了文学思潮的历史性,使之成为一种风格学的概念,从而虚构了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循环交替的文学史,掩蔽了文学史的真实的内涵。那么,如何界定文学思潮,从而找到文学史构造的核心呢?我认为文学思潮是一种现代性的现象,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现代性即时间性的自觉,它启动了历史。因此,现代性发生前没有文学思潮出现(虽然有文学的风格、流派的演变),只有现代性产生后才有文学对它的反应,而这就构成了文学思潮。由此,就应该从现代性角度考察和界定文学思潮,从而就产生以下关于文学思潮的定性:新古典主义是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肯定性回应(国家理性);启蒙主义是对现代性的肯定性回应(启蒙理性);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反叛(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工具理性和世俗化);现实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第二次反叛(揭露和批判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审美主义批判;后现代主义是对启蒙理性的身体性和符号化的解构。

写作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的另一个障碍是已经定型的中国文学史的叙述。由于苏联文学“创作方法”论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是这样被阐述的:五四文学思潮属于现实主义(鲁迅与文学研究会)和浪漫主义(郭沫若和创造社),五四以后的“革命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更高发展。新时期以来,学界逐步抛弃了这种简单、僵化的文学史叙述,但由于没有找到新的理论基点,特别是对文学思潮的理解混乱,因此往往采取了只考察文学现象而不谈文学思潮的叙述方式,比如新时期文学有“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流派,但却避免作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判断。这种叙述方式注重了微观分析而丢弃了宏观叙述,虽然克服了以往机械的文学思潮划分(主要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分法),但也导致文学史的构造缺乏主干,所以仍然不像“史”。当然,仍然存在着用过时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革命现实主义”等概念描述的现代文学史,但这种文学史叙述显然已经不具有合理性了。在现代性的视野下,我把五四文学思潮定位于争取现代性(科学、民主)的启蒙主义,把五四以后的革命现实主义定位于争取现代民族国家的革命古典主义,而把新时期文学思潮定位于启蒙主义的恢复。同时,在五四以后和新时期后期、后新时期也并存着反现代性的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在新的文学史叙述中,对启蒙主义和革命古典主义的定性最为重要,也最富于挑战性。启蒙主义历来被定性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而不是文学思潮,无论是在世界文学史还是中国文学史上都没有它的位置,新古典主义之后就是浪漫主义。虽然柳鸣九先生曾经提出欧洲17世纪文学属于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但并没有进行理论上的论证,也没有被学界主流认可,更没有用于命名中国文学思潮。我认为,存在着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它是争取现代性的文学思潮,欧洲17世纪和中国五四、新时期文学都属于启蒙主义。

此外,对“革命现实主义”即革命古典主义的认定同样重要。我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过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新古典主义的观点,但当时还仅仅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共同性——理性主义着眼,而缺乏理论上的论证。现在进一步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角度界定新古典主义和革命古典主义,认为新古典主义是对现代民族国家雏形(“绝对主义国家”)的想象,而革命古典主义是对以革命手段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革命古典主义是新古典主义的变体。欧洲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在法国大革命中演变为革命古典主义,这个传统被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继承,并且传播到中国,演变为中国的革命古典主义(从革命现实主义到“两结合”与“样板戏”)。这样就对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思潮有了明确的定性,并且揭示了它的历史渊源和演变线索。转贴于

以往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把五四文学到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演变看作是一种历史进步的表征,这是单线历史观的产物,不能说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内在规律。我认为,应该分析中国现代史的特殊性,这就是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冲突。由于中国现代性的外源性,争取现代性就意味着学习西方,引进西方现代文明;而由于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以及现代性的外迫性,争取现代民族国家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从而也就要排斥现代西方文明。这样,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两个历史任务之间就发生了冲突。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揭示了中国现代史的根本矛盾,从而对“救亡压倒启蒙”作了深度的理论阐释。从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冲突的理论出发,我认为五四以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压倒和取代了建设现代性的历史任务,也导致了反现代性的历史运动;“文革”后建设现代性的历史任务重新提到日程上来。因此,也导致了这样一个文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五四以后,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取代启蒙主义文学思潮,而新时期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又取代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从而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历史进行了深度的阐释。同时,运用这个理论,也对其他非主流的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规定性进行了阐释。

写作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的最后一个困难是,由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外源性和后发性,因此与西方不同,各种文学思潮不是相继出现、区分鲜明,而是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它们纠结在一起,互相影响、彼此渗透,界限不那么清晰,甚至一种流派、作家、作品往往有不同的倾向和多种文学思潮的元素,如老舍不同时期的创作就具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倾向;茅盾的《子夜》既是革命古典主义的经典之作,又有现实主义的倾向。因此,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研究极其纷乱歧异,对同一个流派、作家、作品的定性纷争不绝,难以形成共同的叙述;至于各个思潮之间的消长、替代更难以得到充分、清晰的说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这一情况,也造成了文学思潮史写作的巨大困难。这就要求在运用现代性理论重新定义文学思潮概念的基础上,紧紧地抓住文学对现代性的态度这一核心,比较明晰地划分各种文学思潮及其流变,确定各个流派、作家、作品的性质,并考察和揭示各种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文学思潮内部的复杂性、多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