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北大期刊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杂志简介:《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1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聚焦绩效管理视角下的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评析、区域、案例、视野、史话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8-3219
国内刊号:22-1019/G4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5
复合影响因子:1.92
总发文量:8067
总被引量:54711
H指数:78
引用半衰期:3.9112
立即指数:0.1086
期刊他引率:0.9497
平均引文率:3.8257
  • 河南职教集团模式

    作者:东耳 刊期:2007年第26期

    河南省自2003年以来,先后组建了18个职教集团,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强带弱”、“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集团化办学之路。河南职教集团的成功运行得益于三个保障:政策支持,组织规范,专家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课程改革:项目课程改革概述

    作者:贺星岳 刊期:2007年第26期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在专家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的指导思路,不同专业要采用不同的项目课改实施方案。持续深入地推进项目课改工程,建立必要的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前提;投入经费,加强监管是项目课改成功的保障。在实践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是目前课改所面临的难题。

  • 项目课程开发实践

    作者:李俊梅 刊期:2007年第26期

    项目课程开发的目的是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设置课程门类,构建全新的项目课程体系。项目课程开发应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从工作任务分析入手,研究课程结构,设置课程。项目课程以典型的实际应用项目或模块为单元,并以此为焦点进行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开发中,只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都可以作为项目,要尽量提高项目的趣味性,但不能削弱职...

  • PDCA循环在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运用

    作者:台新民 刊期:2007年第26期

    根据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特点,在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引入PDCA循环方法,是一种可行的尝试。在P计划阶段,工作要点是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结构,明确项目群包含哪些项目以及实施项目所需的步骤;在D执行阶段,要注意选拔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负责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合理安排课时;在C检查阶段,重点观测项目课程教材编排是否合理及教学...

  • 基于项目的《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教学改革

    作者:程有娥 刊期:2007年第26期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首先根据课程性质设计一个模拟实际应用、能涵盖课程大纲知识点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按照工作流程将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可以采用示范项目、实训项目、自选项目三级项目教学,要重视项目的完成,不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加快项目教材的建...

  • 地方产业背景下的消防专业建设

    作者:毛建军; 周达飞 刊期:2007年第26期

    江山市消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需要一大批消防产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面向这种市场需求,考虑自身条件,开设相关专业。在消防专业建设过程中,应以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为主线,构建动态教学计划,并科学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技能课程模块,以满足消防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 工程测量精品专业建设

    作者:燕志明; 周显平 刊期:2007年第26期

    在高职工程测量精品专业建设过程中,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大专业、多方向、活模块”的弹性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分阶段递进、交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立体化和特色教材,并建立一系列专业教学质量保证措施。

  •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

    作者:刘向红 刊期:2007年第26期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要体现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的一致性,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课...

  • 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

    作者:康有荣 刊期:2007年第26期

    毕业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信息说明,广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定位符合市场需求,毕业生以优良的理论文化素质和专业操作技术,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但也应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加大实训教学比重,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烹饪卫生意识、卫生教育,加强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加强学生酒店日常应用英语能力的训练等方面...

  • 软件工程课程群建设

    作者:郑山红; 李万龙; 赵辉; 焦素云 刊期:2007年第26期

    软件课程群的建设要以“软件工程”课程为核心,以“方法、工具、过程”为主线,以“SWEBOK 2002、CC2004”为标准,依据“立体化组织、工具化软件、过程化控制、多方位评估”四项原则来实施。在建设中,具体将课程群课程体系结构分为软件构造基础段、软件开发理论段和软件工程应用段“三段”,同时每个阶段又分为理论层和实践层“两层”,充分体现“...

  •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建设

    作者:鲁民巧 刊期:2007年第26期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课程教学又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在“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指导下,提出“以工作过程为能力主线,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双师团队为课程保障”的课程建设方案。实践表明,该课程方案在教学中取...

  • 高职计算机专业大类招生“1+2”课程体系构建

    作者:杨延广; 曹素丽 刊期:2007年第26期

    高职计算机专业按大类招生后,教学需要划分为通识教学和专业教学两个阶段进行,前者时间为1年,后者时间为2年。以此为基础,按“1+2”模式构建“大类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大类平台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入门引导课程、大类基本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理论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实训课、综合...

  • 行动体系框架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

    作者:周静波 刊期:2007年第26期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内容设计应体现务实性和前沿性,教学设计应体现行动过程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教法设计应体现创造、创新、创业性,评价方式应体现多元性和全面性,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应体现情境性和开放性。

  •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陈作聪; 曲明鑫 刊期:2007年第26期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使得计算机专业的一些课程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计算机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是顺应计算机飞速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其校本课程开发应根据市场的需求、生源类别,以教师为主体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有企业的参与,以保证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整合教学的探讨

    作者:罗小青 刊期:2007年第26期

    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按职业能力需求整合课程内容,淡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将现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与《电工与电子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整合过程中,按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并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对于整合后的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