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杂志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47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_网络时代的变革及其趋势、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科技与社会、文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刊号:1000-5420
国内刊号:11-1476/C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72
复合影响因子:2.53
总发文量:1320
总被引量:25576
H指数:76
引用半衰期:4.775
立即指数:0.1667
期刊他引率:0.9935
平均引文率:11.9848
  • “循环型经济”还是“节约型经济”?

    刊期: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关于循环型经济的研究方兴未艾。循环型经济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最优消耗、最适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目标,以“3R”为原则。也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是建构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经济的生态化,作为一种引导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节约型经济要比循环型经济更具科学合理性,应...

  • 关于“循环型经济”与“节约型经济”的深层辨析

    作者:欧阳志远 刊期:2006年第03期

    物理学是生态学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符合物理学规律的,不一定符合生态学规律;而违反物理学规律的,则一定违反生态学规律。由于“循环型经济”首先违反了物理学规律,因而无法谈及符合生态学规律。节约型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关系的辩证思考,主张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充分的余地。循环型生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应当提...

  •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循环型经济”

    作者:叶平 刊期:2006年第03期

    循环型经济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产的生态工业模式,它不能作为引导整个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它的哲学基础和动力是市场经济机制,其结果潜在着严重的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节约型经济模式有利于在生态安全的轨道上引导全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其哲学基础和动力是在物质上的节制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简约主义。

  • 系统化建构中的循环经济立法

    作者:李艳芳 刊期:2006年第03期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它渗透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多个领域,涉及资源、能源、废物管理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包括减少投入、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废物合理处理等方式。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载体和途径,关于它的立法已列入国家立法规划。循环经济立法出台后,需要对《清洁生产促进法》...

  • 市场分割与中国统一市场的构建

    刊期:2006年第03期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然而,有关调查和研究显示,改革以来,我国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虽然大大减轻,但并没有根除,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经济发达...

  • 市场分割的形成机制与中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制度安排

    作者:石磊; 马士国 刊期:2006年第03期

    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财政分权制使中国在获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地方政府间的策略行为是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形成的重要因素。但除了地方保护因素之外,还存在着自然的市场分割因素。因此,可以将地方保护分解为合理的地方保护和不合理的地方保护,将市场分割分解为由地方保护形成的市场分割,以及由运输费用、风俗习惯等...

  • 中国发达地区间的发展竞争与市场一体化——来自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经验证据

    作者:保建云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以中国经济转型为研究背景,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竞争特点、市场一体化条件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可以发现: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竞争在产业竞争力、市场进入、生产要素区域聚集与配置、创新能力培育四个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区域发展政策的相互协调配合、产业与产业集群的跨地区分工合作、公共投资跨地区优化配...

  • 论民众经济权利的回归——探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

    作者:方竹兰 刊期:2006年第03期

    将市场经济看成资源配置方式的理念支撑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21世纪,解决中国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需要对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有更深入的认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质不仅仅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经济权利从国家向民众的回归。从民众作为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看,回归的权利包括:创业权、竞争权、组织权、财产权...

  • 我国的失业群集与政策选择

    作者:杨伟国 刊期:2006年第03期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重组,导致了失业群集现象的出现。失业群集体现为空间群集、时间群集、行业群集和个体群集等不同形式。我国失业群集是市场结构的变迁、经济制度的转型以及就业政策的抑制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失业群集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实施包括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内的“综合就业政策体系”,其核心是建立战略性就业政策...

  • 金融交易协调可靠性与金融体系脆弱性缓解

    作者:范祚军; 马进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以分工经济和分工网络协调可靠性理论为基础,依据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建立的模型分析表明:金融分工水平越高,交易量越大,协调失灵的风险就会成倍增加。对于专业化经营的金融机构来说,不仅其金融产品创新依赖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配合,在其经营和业务运作方面更是离不开其他金融机构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在当前金融分业经营模式下加强金融机构间协...

  • 宏观经济预期的测度: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调查方法研究

    作者:肖争艳; 陈彦斌 刊期:2006年第03期

    预期对于理解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预期的形成依赖于信心、情绪或者心态等心理因素。很多国家和机构的调查系统都以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设计了有关消费者或投资者心理行为的调查,并且以此开发出了诸如信心指数、情绪指数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等行为调查数据。对这些调查系统中信心、情绪和预期等心理行为的调查方法,以及将调查结果转化为行为...

  • 协同管理模式理论框架研究

    作者:余力; 左美云 刊期:2006年第03期

    协同管理模式将信息科学领域的协同过滤算法思想引用到管理科学中,通过建立协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管理系统内各元素的相互作用,管理效能取决于系统大小,是一种自适应的管理模式,适用于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管理。协同管理模式注重被管理者之间的信息利用和协同作用,可以使管理者从烦琐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客观性,使管...

  • 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树人; 刘颖; 陈禹 刊期:2006年第03期

    社会网络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有多个层次:通过对组织内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为组织网络建立网络动力学模型,可以预见组织演化的趋势,提高组织管理的自觉程度;通过对组织外在交互网络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组织的角色定位,发现组织发展的空间,实施组织的战略管理;通过对引进信息技术或其他组织管理措施的...

  • 和谐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

    作者:安启念 刊期:2006年第03期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各个方面之间的激烈冲突催生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宗旨,认为共产主义是上述冲突和矛盾的真正解决,是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和谐。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冲突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使用的手段。1848年前后,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经过阶级斗争、...

  • “贵和”取向与“致和”工夫

    作者:邓新文 刊期:2006年第03期

    建设和谐社会,人多寄望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以为均贫富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利益的杠杆作用固然必不可少,但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不可或缺。社会和谐的实现,关键在于辨明“贵和”取向与笃行“致和”工夫。“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中国古圣先贤对于“和”的体认,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惟其如此,在“贵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