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人文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杂志简介:《人文》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0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先秦文史新论、西周史研究、乡村振兴研究

主管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0447-662X
国内刊号:61-1005/C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4
复合影响因子:0.82
总发文量:2235
总被引量:13098
H指数:38
引用半衰期:7.75
立即指数:0.1733
期刊他引率:0.9885
平均引文率:14.9158
  •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印经济发展的长时段对比

    作者:秦晖 刊期:2005年第05期

    去年印度经济提速,增长率超过8%,这立即在中印两国乃至世界上激起讨论."印度将超过中国"、"21世纪是印度世纪"等言论和认为印度经济积重难返不可能赶上中国的言论形成了一次小论战.今年印度大选,执政以来取得经济高增长的人民党政府却"意外地"败选下台,两国与世界又是一阵议论.

  • 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上)——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

    作者:胡大平 刊期:2005年第05期

  • 论马克思修辞学的实践

    作者:马天俊 刊期:2005年第05期

    本文使用修辞学评论的习惯模式,以马克思的经典文本为对象,讨论哲学叙事的修辞学构成机制.唯物史观的构成基于两套隐喻,一是基础--上层建筑的工程隐喻,一是有机体的生命隐喻.前者使唯物史观带上决定论性质,后者使唯物史观带上辩证法和目的论性质.同时,由于系统地使用斗争性语汇,唯物史观也将人及其生活有意识地引导至革命性的生活景观之中.在一...

  • 当代意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三重维度

    作者:荆学民 刊期:2005年第05期

    本文认为,应该从批判、建设、信仰三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蕴含着对他之前的旧共产主义学说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双重性批判;建设性维度的第一层含义是,马克思的论证深刻和表达完美的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第二层含义是,这种建设性不仅仅是理论的,而且是实践的.共产主义既然是一种要不断地、长期地在现实...

  • 社会发展中个人主体地位的意义

    作者:张兴国 刊期:2005年第05期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在根本上又体现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社会发展过程的实质也是个人主体性、主体地位的生成、完善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肯定社会发展中个人的主体性、主体地位的观念,是社会组织(国家、政府)存在及其行为'合法性'的评价尺度和理性工具,是依凭唯物史观认识、评价、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和原则.

  • 对向、郭《庄子注》疑案的一种判定

    作者:康中乾 刊期:2005年第05期

  • 现代意义世界重建的乌托邦——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儒家发展困境之探讨

    作者:黄健 刊期:2005年第05期

    新儒家在儒家文化受到西方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冲击而日益式微的境况下,以恪守儒家经典的方式,寻求道德本体层面上的现代意义世界的重建,虽然使儒家文化在现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得以学术上的薪火相传,但它却没有创造性地转化儒家文化,从而导致了现代意义世界重建的失败.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西方文化的霸权,新儒家亦未能提出创新性的文化建设...

  • 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的现代审视

    作者:贾新奇 刊期:2005年第05期

    根据对实力增长和内部和谐两大基本目标的不同排序,规范性的社会哲学可分为三种: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增长与和谐并重的社会哲学.在中国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主张和谐取向的社会哲学.到19世纪后半期,儒家和谐取向社会哲学被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所取代,中国的社会哲学实现了转型.尽管增长取向的社会哲学造成了诸多社会问...

  •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

    作者:阎树群; 薛金慧 刊期:2005年第05期

    社会主义建设,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看,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促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生产力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不断认识自身规律、在探索中前进的过程.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不懈的...

  • 对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理论解释

    作者:唐茂华 刊期:2005年第05期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户籍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

  • 贫困指数的评价及贫困指数的公理化建构

    作者:王春萍 刊期:2005年第05期

    传统贫困度量体系所常用的贫困指数虽然计算简单且易于理解,但是实际上都是在某种先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由此常常误导舆论与决策.出于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许多学者提出贫困指数必须在理论上与经得起考验的评价标准相一致,确立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公理,提出了有关贫困指数建构的公理化方法.本文在回顾贫困指数建构的公理化方法的基...

  • 跨国投融资中的主权债重组理论与博弈分析

    作者:王满仓; 唐宁; 苏子薇 刊期:2005年第05期

    本文集中于跨国投融资过程中的主权债重组的理论诠释,通过对主权债重组中的两个问题-集体行动困境和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建立和分析,总结出一些启发性的政策建议.

  • 经济增长与金融创新的动力

    作者:刘小明; 马凌霄 刊期:2005年第05期

    金融是现代经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创新更是使金融活动趋于活跃的重要动因.但是在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有关金融系统作用的论述却少之又少.当然,这并不代表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完全被忽视掉了,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依然能够找到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的理论根据和现实证明.

  • 谈谈关于历史题材作品的评价标准问题

    作者:李春青 刊期:2005年第05期

    近年来在文学和影视创作中,历史题材的作品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涌现出来.这真是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正在遭到拒斥与遗忘;另一方面在文学艺术领域却弥漫着浓烈的怀旧气氛,由清宫戏溯源而上,历代的帝王将相已然网罗殆尽,名气大的已经是数番演绎了.那么文学理论应该如何看待这这种无比鲜活的文...

  • 掀起“历史真实”的盖头来

    作者:季广茂 刊期:2005年第05期

    历史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里埋藏着我们的想象和希望,生长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成为历史剧创作的宝藏.戏剧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