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08 15:01:00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1篇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论文格式是:人文地理论文格式要求;论文格式说白了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那么人文地理论文格式又有哪些要求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人文地理论文格式要求,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朋友们~

一、论文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A4版面,单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右各2cm,页眉页脚取默认值,插入页码居中。文题和正文中的数字及西文字母用TimesNewRoman字体。全文字数不超过5000字,版面不超过5页。

二、文章结构。论文应依次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其中,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分别用中英文表示。论文应完整且简明扼要,需包括必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等;应保留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并注明数据来源。根据论文集出版需要,编辑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

三、论文格式

1.正文以前部分

(1)中文格式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作者单位多于一个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

摘要:“摘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需列出3~5个。“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其他小五号宋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2)英文格式

英文字体均使用TimesNewRoman字体。其中,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排;作者姓名用四号字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用五号字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摘要,“Abstract”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不少于200个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关键词,“Keywords”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英文关键词之间用逗号。作者单位与摘要之间、关键词与正文之间分别空一行。

(3)正文之前的所有内容左右各缩进2字符。

2.正文

五号宋体通排;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h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10幅为限。尽量采用Word文档以插入表格方式制作三线表。图(表)须有图(表)题,紧随文后,且在同一页面。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表1、表2:

表1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与举例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顶格排,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后空1格,如“1概述”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顶格排,单占行如“1.1仿真实现方法”三级标题宋体五号加粗顶格排,单占行如“1.1.1管网仿真实现方法”四级标题五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表2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图题五号黑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注1”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3.参考文献

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请列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文中对应位置以右上角标的形式标注;“参考文献”四字作为标题,五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参考文献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题[A].编者.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及专利号,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S].

技术报告:[序号]作者.文题[R].报告代码及编号,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报纸文章:[序号]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电子公告):[序号]作者.文题[EB/OL].http://…,日期.

光盘文献(数据库):[序号]作者.[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4.作者简介

请在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附第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小五号黑体左起顶格排;作者简介内容小五号宋体,100字以内,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从事的研究领域;参加的全国学会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相当于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个人的学术号,如您目前尚无,可通过加入相应的学会得到,已是会员的,可向学会索要。学会的联系方法请登录中国科协网站查询)、联系电话(手机)、E-mail等

参考范文:

例谈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一、人文地理试题的特征

人文地理试题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城市、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图表为支撑,考查人文地理主干知识,考查考生运用图表、数据解题的能力及对地理信息的采集、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人文地理试题有以下几个特征。

1.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地域分异的科学,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人文地理试题常以微观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重要的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或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的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

2.综合性

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面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决定了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不限于研究地球表面中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地球表面作为统一的整体综合地研究,着重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故人文地理试题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3.探索性

地理学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也就是说,学习地理是奔着解决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或将要遇到的问题去的,作为考查地理知识和地理素养的人文地理试题必然具有探索性的特征。

4.开放性

地理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其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育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地理实践能力,为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开放的人文地理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是否具备辩证分析问题、科学合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近几年来,人文地理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明显。

二、人文地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1.科学建模

人文地理学虽然知识点多、散,但人文地理内容“形散而神不散”,可以通过建模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我们在学习鲁尔工业区时,要详细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类型、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兴起衰落的原因、整治的措施,整理出一套有关鲁尔工业区的模型。我们还要将鲁尔工业区模型进行补充、修正,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工业区模型。我们还可针对某类试题,建立答题模型。一个完整的答题模型包括四部分:标题、适用条件、答题要点、备注。

2.精准套模(套用模型),巧妙用模、验模

完成各类问题的建模只是完成了基础性工作,要想在人文地理试题上获得高分还得精准地分析背景材料和巧妙地运用模型。

一道人文地理试题一般由背景材料、图形、设问三部分组成。在做题时,我们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下面以2016年高考江苏省地理试卷第28题第(1)题为例(试题略),简述套模、用模方法。

第一步,粗读材料、细审设问。拿到试题时,要快速、粗略地浏览所给材料和图形,知道材料和图形描述的是攀枝花城市转型的地理现象。然后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分析每一个设问,从设问中剥离出所考查的知识点,思考可套用的模型。第(1)题设问有两个。一个是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什么?“钢城”顾名思义攀枝花的工业以钢铁产业为中心,故可将设问归为传统工业发展的条件。另一个是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攀枝花作为老工业基地,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和发展中没有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该设问可以归为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第二步,依据模型要点细嚼材料,提取有用信息。根据第一步对第(1)题设问的分析可知,本题要用到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要点为位置、交通、市场、能源、钢铁原料、水源、科技、劳动力、政策、产业基础等。第二个模型要点为产业结构单一、钢铁过剩、资源短缺、煤炭地位下降、技术冲击、环境问题突出、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

第三步,整理答题要点,并作修订检查。在整理语言要点时,要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用针对性和专业性强、逻辑性和层次性分明、条理清晰的简洁语言表达出来。要点间要相互补充,以形成完整的答案。

第四步,书写答案。要求字迹清楚,分点作答。

以上四个步骤中,第一步实际上就是通过细审设问来套模,第二、三步就是用模、验模的过程。

在解答人文地理试题时按上述步骤和方法能有效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但要娴熟地运用此方法还需多加练习。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2篇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系地法 现地研究法 空间分析法 区域分异法 区域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I209;K9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5-0060-06

多年来,许多人都提到文学地理学的方法,但文学地理学的方法究竟如何操作,迄今无人归纳总结。本文根据笔者个人的研究经验,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将其归纳为五种。未尽未当之处,敬请方家补正。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所谓一般方法,是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所谓特殊方法,是指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使用的特殊方法。

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地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乃是文学研究者和地理学研究者所熟知的方法,没必要重复。本文的重点,是介绍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特殊方法。

一、系地法

“系地法”是与文学史研究的“系年法”相对而言的。文学史研究为了把一个时段或一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轨迹、一个或一群作家的创作历程梳理清楚,进而揭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总结文学的纵向发展规律,往往要使用系年的方法。所谓系年,就是考证文学事象发生的年代,然后将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例如陆侃如著《中古文学系年》、夏承焘著《唐宋词人年谱》、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文学地理学研究不一样,它所使用的是系地的方法。所谓系地,就是考证文学事象发生的地点,然后按照形式文学区或功能文学区进行排列。例如某个作家是在哪里出生、成长的?某个作品是在哪里产生的?某个作家一生到过哪些地方?某种文体的起源地在哪里?之后又传播到了哪些地方?某个文学流派的发源地在哪里?之后又扩散到了哪些地方?某个文学景观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某个文学区的中心地哪里?等等,都要考证清楚,然后制成相关的表格或地图。笔者早年所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一书,就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所收录的周秦至清代的6781位文学家的出生地逐一进行甄别与考证,然后就其中的6388位有籍贯可考者分家族、分县、分州(府、郡)、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形式文化区、分朝代、分历史时段进行统计和列表,即属于这种性质,目的在于通过文学家出生地的分布,考察文学家所接受的地理环境方面的影响。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商务印书馆,2013年修订版。笔者前些年撰写《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传》一书,把20世纪词学史上最为知名的22位词学家的每一部词学论著的定稿地点加以考证,然后予以统计和列表,也属于这种性质,目的在于通过词学著作定稿地点的分布,考察词学家的词学思想、词学活动与当地人文环境的关系。曾大兴:《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需要说明的是,“系地法”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它的难点不在列表或绘图,而在这之前的个案考证。要把文学事象发生的地点考证清楚,除了文、史、地方面的功底,还需要使用“现地研究法”。

二、现地研究法

无论是文学史研究还是文学地理学研究,都需要考察作家作品产生的背景,所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考察具体的时代背景,后者主要是考察具体的地理环境;前者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后者除了使用“文献研究法”,还要使用“田野调查法”,也就是说,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台湾学者简锦松教授的“现地研究法”就属于这种性质。简氏在《唐诗现地研究・自序》中说:

“现地研究”的方法学,是指“回到作品产生的现地,以科学方法验证相关的古代文献,提供贴近研究诗人作品及生活的新资讯”的研究方法。所谓“现地”有三:

一、是真实的山川大地。

二、是曾经亲历其地者所记录的世界。

三、是古人生活的客观条件。④简锦松:《唐诗现地研究》,台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6页。

简氏总结说:“现地研究,并不只是历史地理的探讨,它是立足在文学研究上,尽一切可能向原作者时代收集物证,并以严谨的论证过程和现代仪器程式进行检验的鉴识科学。”④可见简氏“现地研究法”的内涵比单纯的“文献研究法”或“田野调查法”都要丰富,它实际上是“文献解读与现地测量”相结合,并且吸收了地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某些元素。

需要指出的是,“现地研究法”只能用来考察“作品产生的现地”,或“古人写作的现地”,以及相关的地点或地景,不能用来诠释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因为这种方法乃是一种“鉴识科学”,它的要旨在“徵实”,而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则是真实与虚构、客观与主观交互作用的结果。

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有三个意义层面:一是作为原型的客观存在的自然或人文地理空间,可以称为“第一空间”;二是文学家通过自己的地理感知和地理想象在文学作品中所建构的审美空间,这个空间以第一空间为依据,但是包含了作家的想象、联想和虚构,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可以称为“第二空间”;三是文学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结合自己的地理感知和地理想象所再创造的联想空间,这个空间不是第二空间的简单映像,而是第一空间、第二空间与读者自己的想象、联想相结合的产物,可以称为“第三空间”。我们分析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必须用地理与文学相结合的方法完整地把握这三个意义层面,单纯用“现地研究法”来诠释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显然是不能奏效的。我们只要看看简氏是如何用这种方法来诠释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的,就可以发现这种方法的长处和短板。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代西方的文学批评中,实际上存在两种空间批评。一种是后现代主义的空间批评,如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戴维・米切尔森的《叙事中的空间结构类型》、加布里埃尔・佐伦的《走向叙事空间理论》、巴赫金的《小说中的时间和空间体形式》、巴什拉的《空间诗学》、西摩・查特曼的《故事与话语》、米克・巴尔的《叙事学》、莫里斯・布朗肖的《空间诗学》、鲁思・罗侬的《小说中的空间》、杰弗里・R・斯米滕和安・达吉斯坦利合编的《叙事中的空间形式》等;一种是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如韦斯利・A・科特的《现代小说中的地方和空间》、波确德・维斯特伏的《地理批评:真实与虚构的空间》、罗伯特・泰利的《地理批评探索:空间、地方以及绘制文学文化研究地图》等。前者所指的空间是抽象的、符号化的空间,后者所指的空间则是具体的、地理的空间;前者所作的“空间分析”仅涉及文本的空间形式(如空间叙事、空间结构等),以及文本所建构的各种虚拟世界,后者所作的“空间分析”则针对具体的地理空间,例如人物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城市、乡村、山地、草原等),以及场所的中心、边界,场所内的物象、地景等。总之,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不可混为一谈。当然,文学地理学的空间批评也包含对文本的空间形式的分析,包括分析空间的大小、有关空间要素的位置、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空间结构,还有作者的视角等,但是这种分析都是与文本内外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间相联系的,都是接地气的,不是就形式谈形式。

“空间分析法”的适用对象主要是文本空间的分析,用台湾学者范铭如教授的话来讲,就是“探讨文学里的空间”。范氏指出:

文学里的空间主要是讨论象征或再现的议题,讨论文本里再现的地景跟外缘环境的相似、差异,或是某个空间意象在文学作品里的意义、作用或被描述的策略。例如古典文学里探讨桃花源之于《桃花源记》、后花园之于《牡丹亭》和才子佳人小说、大观园和太虚幻境之于《红楼梦》的意涵,现代文学里探讨鲁迅的酒楼、老舍的茶馆、白先勇的新公园等文本里空间的喻义。……研究文学作品里的空间虽然也会与其相应的外在实境相互映照,甚至于影射叠合,然而既是着重在意象与象征层面上的探究,对于实境地理以及虚实空间如何互涉形塑的考证难免从简从略。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笔者对此表示认同。需要强调的是,近些年来,“空间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扩大了,也就是说,它所考察的空间不仅仅是文本空间,还包括文本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互动及其特点和意义。范铭如也发现了这一点。她指出:“近年来古典诗学的研究者郑毓瑜教授已经开始改变了这个类型的批评方式。在她研究东晋与六朝诗赋的论文里,郑教授尝试加入现象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观点,结合实证性的建康城史料与文人文本的想象,从客观空间的建置实践与主观意识的对照中,还原建康城之于不同时代群体的政治或文化意义。”②范铭如:《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麦田出版社,2008年,第32、35页。范铭如本人的研究也具有这个特点。她介绍说,她的《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这本书“所指称的空间阅读即是研究不同范畴形状功能的空间――包括抽象概念上、大范围的‘空间’和范围较小且具有亲近、明确性和认同特性的‘地方’,以至于尺度较小、形廓更具体的区域、乡镇、城市、社区、家园、自然界及聚落建筑种种景观,如何影响作者和读者对空间的认知与再现,文本与各历史时代的空间性之间如何呼应、协商或对抗,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反映于空间的叙述模式。”②如此看来,“空间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都是不可小觑的。

四、区域分异法

无论是对文学家的出生成长之地与迁徙之地的考察,还是对文学作品产生地的考察,无论是对有关地名、地景和名物的考证,还是对文本内外空间的研究,都涉及到不同的区域。既然涉及到不同的区域,就存在一个区域分异的问题,不可笼统言之。既然有区域分异之必要,相应地就有了“区域分异法”。

“区域分异法”是与文学史研究的“分期分段法”相对而言的。所谓“分期分段法”,就是按照朝代的更替或政治、经济的发展轨迹,把文学的历史划分为若干个时期或段落的方法,例如 “初唐文学”“盛唐文学”“中唐文学”“晚唐文学”;“十七年文学”“十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等,就是这种“分期分段法”的产物。所谓“区域分异法”,就是按照区域的不同特征及其差异,把文学划分为不同的地理板块的方法,如“大陆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台湾文学”等,就是这种“区域分异法”的产物。

“区域分异法”在中国的历史颇为悠久。例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汉代以前称《诗》或《诗三百》)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按照周朝的十五个不同王国和地区来搜集、整理和编选的。这种按照不同的地区来收集、整理、编选文学作品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区域分异法”。此后,“区域分异法”在中国得到长期而有效的使用。例如唐代的魏徵把魏晋南北朝文学分为“江左”的文学与“河朔”的文学,魏徵:《隋书・文学传序》,中华书局,1973年,第1163页。明代的胡应麟把明初诗坛分为吴诗派、越诗派、闽诗派、岭南诗派和江右诗派,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42页。近代的汪辟疆把近代诗坛分为湖湘派、闽赣派、河北派、江左派、岭南派和西蜀派,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8页。均是使用的“区域分异法”。

区域既有大小,也有不同的自然和文化地理特征,因此文学的区域分异,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尺度来进行。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行政区划,把中国文学分为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陕西文学、湖北文学等多个板块;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方言,把中国文学分为北方方言文学、吴语文学、粤语文学、闽语文学等多个板块;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带,把中国文学分为热带文学、亚热带文学、暖温带文学、中温带文学和高原气候区文学等多个板块。无论是哪一种层次或类型的划分,都必须坚持同一的标准或尺度,不可同时使用数个标准或尺度。

区域分异的优长,一是可以从整体上看出文学的不同特征,避免流入笼统或空泛;二是可以弥补文学史的“分期分段法”的局限。例如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为追求文学形象的统一性而忽视加拿大文学的地域性,于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和批评。因为“没有地域文学就没有加拿大文学”。20世纪70年代以后,加拿大盛行“地域主义文学批评思潮”,把加拿大文学分为 “安大略文学”“魁北克文学”“新不伦瑞克文学”“纽芬兰文学”等各种不同的地域板块来研究,由于体现了加拿大文学的实际,因此就大受各方面的欢迎。参见丁林棚:《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形式与视角》,《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3期。又如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学者,习惯于把1949年至1976年这一时段的中国文学分为两个时期,即“十七年文学”与“十年文学”。这种分法其实并不符合中国文学的实际。因为“十七年文学”与“十年文学”都是以阶级斗争为主旋律的文学,它们在文化特征上是一致的,根本没法分开。如果按照“区域分异法”,把这一时段的文学分为大陆文学、香港文学、澳门文学和台湾文学这四个板块来认识,就比较符合中国文学的实际。因为在这一时段,大陆文学是以阶级斗争为主旋律的文学,而另外三个板块的文学则不是。

五、区域比较法

区域分异的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应该是区域比较了。于是相应地就有了“区域比较法”。

“区域比较法”是与文学史研究的“历时比较法”相对而言的。无论是文学史研究还是文学地理学研究,都离不开比较的方法。但文学史用的是“历时比较法”,或者“纵向比较法”。如果借用比较文学的一个概念,这种研究可以称为“影响研究”。不过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实话性”与“外来性”,文学史的“影响研究”强调的是“本土传承性”,即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影响,前人对后人的影响。例如把汉代文学和唐代文学进行比较,把唐诗和宋诗进行比较,把宋词和清词进行比较,把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人传奇进行比较等,就属于这种研究方法。

文学地理学用的则是“区域比较法”,这种比较属于“共时比较”,或者“横向比较”。如果借用比较文学的一个概念,这种研究可以称为“平行研究”。不过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平行研究”不是这样,它是两个以上的不同区域文学之间的比较,而且一般不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它强调用事实说话。它需要“实证”。

“区域比较法”在中国同样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时对十三“国风”(本来是十五“国风”,但他只评论了十三“国风”)的评论,所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季札之后,班固评价“秦风”和“豳风”,刘勰评价韩、魏、燕、赵、齐、楚文学,魏徵评价“河朔”文学与“江左”文学,所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区域比较法”既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也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方法,直到今天仍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研究中国古代民歌时,把黄河流域的民歌和长江流域的民歌进行平行比较,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曾大兴:《两河流域民歌之比较》,《文学地理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33~223页。中国当代文学学者樊星的《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一书,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传统的区域比较研究,其重点放在某地某国对它地它国的影响、接受或缘自某种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相似或殊异的比较研究,如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比较,东北文学与西北文学的比较,巴蜀文学与荆楚文学的比较,吴越文学与岭南文学的比较等;也可用于国与国、洲与洲文学的比较,如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比较,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的比较,大洋洲文学与美洲文学的比较、亚洲文学与欧洲文学的比较等。比较的对象之间可以有直接关联,也可以没有直接关联,甚至可以没有任何关联。可见“区域比较法”的适用范围也是很广的。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3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人文地理学;文化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20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K901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信息的活动或过程。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广泛性、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情况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并逐步发展壮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各种论著得到出版,出现了像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金其铭和董新编著的《人文地理学导论》、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等。本课程为学生选订的是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该教材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作者共同编写,内容系统、完整,曾获得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被许多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选用为教材,更是许多大学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内容是《文化与人文地理学》这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门课程的总论部分与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并列为五大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为后面即将在分论部分学习的农业景观、城市景观、语言景观、宗教景观等内容打下基础。其内容主要为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性,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安排有2课时的理论学习。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了解文化景观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保护和开发自然环境的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将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文化景观的定义、了解文化景观的特性;通过实例分析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组织开展以“麒麟区广场地名景观调查分析”为题的调查活动,初步了解麒麟区广场地名的差异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材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文化景观之间的差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掌握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探究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文化景观的特性、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

【设计意图】对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特性的学习,是进行后面内容学习的基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怎样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高的现实意义。所以,我将其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同类景观异型与单一景观多义”这一特性、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改造后对当地的影响。

【设计意图】由于本知识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基于学生总结能力相对有限的特点,我将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和经验

地理科学专业文理学生兼收,理科学生相关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文科学生虽然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但是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分析综合问题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更深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认知难度。在“文化景观的特性”以及“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这部分内容中,语言较为抽象,需教师引领讲解,更需结合案例分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在之前内容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讲解各节知识,学生对本门课程已经有一定认可,学习动力较好。但20101611、20101612两个班合班上课,共108人,人数多,大部分同学爱学习、勤思考、主动积极,但有一小部分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两极分化大。上课压力较大,需要更加用心。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由于本门课程为理论课,我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另外,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相关基础,学习兴趣可能较低,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结合本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式问答法及实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各知识点。在积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生动形象、脉络清晰地讲解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大部分知识与地理实际联系紧密且对今后学习意义重大的特点,我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从而学生可以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四、参与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我将配合图片提出“云南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蚂蚱能做下酒菜”以及“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房子半边盖”这两句俗语,并指出类似的俗语还有许多,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景观并对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然后指出环境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影响,介绍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并且人们普遍对于比较有趣的问题更容易投入,因此以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新课。

(二)深入浅出,学习提高

1.相关知识,多种见解

导入新内容后,在讲解文化景观的定义时列出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中国地理学家李旭旦、赵世瑜对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讲解完文化景观特性后向同学们交代是我结合资料的整理的内容,其他学者还有不同见解,此外,具体文化景观有不同之处。

【設计意图】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张照本宣科,也不主张一个问题只给一个答案。导出内容讲授基本知识点后便要指导学生自己深入探索,寻找不同答案,进行综述得出自己的见解。

2.精彩展示,学生参与

讲解完文化景观的定义、类别、研究内容后,请班里准备充分、主动积极的同学上讲台用演示文稿展示他们所收集的某一类文化景观的内容。此前在他们准备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意图】本内容难度不大,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主动认真、积极参与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3.分清难易,明确重点,区别对待

如上表所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划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点与否,对重难点精心设计,深入讲解,对简单知识及非重点则一笔带过。

【设计意图】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并且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一定基础;另外,教学课时有限,不宜在简单或者不需要深入掌握的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使得学生倦怠并耽误了后续课程的教学。

4.着眼运用,实例分析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知识既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又是理解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它与事例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

首先我将会简介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造成的污染等情况从而引出文化景观也可以影响环境,再而进一步引出文化景观对自然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然后举出都江堰这一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从而产生正面影响和阿斯旺大坝违背了自然规律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实际分析和了解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正负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并且明白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在突破难点后,我将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以此,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情境的方法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目标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此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学习过基本概念,并且分析了案例后,我会布置一个调查任务,题目为《麒麟区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调查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其框架,进行前期准备,在后续的实践课中调查分析。

【设计意图】开展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因为课时、精力、资源有限,没有安排大范围的调查,只是选择麒麟区作为调查区域,对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进行调查分析。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布置一个读图题目让同学们分析,并且列出参考书目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书写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此外,对大学生的要求不能仅限于课本,必须结合课程内容,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本内容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其优点是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5:10-17. 

[2]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3]苏 哲.文化景观的构成———地理概念的教学案例[J].教学探索2007(1): 42-43 

[4]刘云刚,王丰龙. 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03) 

[5]万年庆,苏华,王义民. 对精品课程实习教学的研究——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J]. 实验室科学. 2009(04)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4篇

关键词: 分形理论;人文地理;实际应用

所谓人文地理学,主要指的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对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以及变化等进行研究探讨的一门学科。在整个人文地理学中,涉及到了多种理论基础,分形理论作为最主要的一项,目前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以此来为今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分形理论的概述

1.1分形理论的内涵分形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数学家芒德勃罗提出的,该概念提出之后,分形理论继而形成。 分形理论认为:每一个被分形研究的部分都是整体中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分形研究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将其视为整体的再现,分形部分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与发展确实,也可以代表整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1.2分形理论的特征

分形理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首先,该理论中所涉及的分形系统十分精细,系统中任何一个细节,其所占据了比例数值都可以任意小。其次,由于分形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因此,在对集合的整体与分形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用文字来进行叙述。第三,分形集合往往具有自相似性。第四,相对于拓扑维数来说,分形维数要显得大的多。最后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分形集合的产生的方式都是以迭代方式为主的。

二、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各个分支的实际应用

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和交通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三项重要分支,分形理论作为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以上三项分支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1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始于90年代,自从该理论提出并广泛应用以来,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城镇体系作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形理论在此方面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即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研究和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分形研究。其中,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城镇等级规模分布,其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该城镇规模的层次分布情况。通过对该区域层次分布情况的分析,来推断城镇整体的层次分布情况。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我们选取r作为城市划分的标准,用N(r)代表区域内城镇数目,那么二者的关系将满足分形理论中的盒子维数N(r)∝r-D,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分形模型。其中的分形维数便是字母D。根据D取值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当D1的时候,则表示城市等级规模的分布情况比较集中,整个城镇体系的发育较为成熟。

而对于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分形研究,则主要指的是对城市结构分布中受空间作用影响的基本状况。该部分研究主要是对中心城市吸引力的研究。所谓中心城市吸引力,主要是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取一个半径值。在此前提下,半径与城镇数目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样满足分形理论中的盒子维数,D仍然是其分维值。同样,D的取值仍然表示中心城市吸引力的情况。当D的值分别大于2、等于2和小于2的时候,则分别表示中心城市吸引力逐渐衰减、均匀和逐渐增强。

2.2分形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分形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异上的分形理论,区域差异作为经济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研究所采用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该系统与分形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在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对各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下规律:N=N0X-b(b>0)。式中,N0、X和N分别表示总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不低于X的人数。从以上规律的等式我们可以看出,该等式与盒子维数相符,满足分维的定义。同时,诸多研究也表明每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在以上关系式中,人均收入可以说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关于X的分布函数,即:F(X)=(X0-b-X-b)/(X0-b-Xn-b)。其中,XnXX0。X0和Xn分别表示最低收入水平和最高收入水平。从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如果我们分别用X、N和N0来表示我国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于某一标度值X的省区市的个数和所有省区市的个数。那么按照上文中所提到的公式,我们便可以求出一个GR,这便是各个省区市年度生产能力的差异状况。通过该项指标,我们还能够对未来我国区域差异的动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

2.3分形理论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分形理论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络密度和网络连通性两个方面。其中,网络密度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有交通线之间所构成的交通网络。在整个交通网络中,各个城镇则作为每个结点存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这也就说明交通网络整体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因此,分形理论在交通地理学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在给定一个具体区域的前提下,该区域中所形成的交通网络长度必然有一个特定的长度,区域的范围与交通网络长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交通网络的长度主要取决于区域范围的具体设定。

在网络连通性的研究中,网络的可达性与连通性是评价一个区域交通网络的优良状况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传统的网络分析中。评价网络连通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则要属矩阵算法。由前文的讨论可知:O≤Dg2≤g1,Dg2≤Dg1,因此0

结语:

综上所述,分形理论作为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的各项分支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对分形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以此来为今后该理论的进一步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刘长庚.浅析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

[2]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02)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5篇

    在初中语文文学课教学中引进文学批评方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作品,这样就可以开阔文学课教学的视野。在文学课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这样虽然可以通过了解时代背景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可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会使我们的分析过于单一,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若是引入文学批评方法,则可以从文化、历史、心理及地域、宗教等各个角度去解读作品,使作品分析更加丰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一个观念:如果没有详细的讲解,学生是读不懂文学作品的,所以他们在教学中一味地对课文进行讲解,却很少教给学生解读作品的方法。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绝不仅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同样也是作品的阅读者与创造者,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只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见解,还应该引导学生发表学生的见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在文学课教学中,教会学生文学批评的方法,学生就会运用这些方法来分析课内外的作品,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文学批评方法在初中文学课中的运用

    1.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内容。这一种方法主要是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来对文学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重点是对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研究,侧重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首先,通过社会历史评价方法,能够探寻到作品中蕴涵的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如真实的生活、人物、情感及细节等。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历史评价方法来理解作品中的真实面貌:自由自在地在百草园游戏、听长妈妈讲故事、雪地捕鸟、在三味书屋向老师请教“怪哉”、上课描绣像等,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童年的生活。

    其次,通过社会历史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文学作品必然会依赖一定的社会背景,那么运用这种评价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了解社会背景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特别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法解析文学人物的心理。这种方法主要是要对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心理现象、作者的创作心理及读者阅读后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认识文学形象的内心世界。

    首先,剖析人物心理。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精神分析批评法去体会小男孩当时的恐惧心理及变化过程,由吓得冷汗直冒到几乎晕倒,到无助啜泣,再到怕摔死宁愿不下去,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自我发挥作用,迈出一小步,又迈出一大步,最终战胜恐惧。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理论;高校英语文学课堂;教学意义

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更加关注对人才思维和生态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多地对于文学作品进深入地分析。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想对于相关内容的价值进行判断,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质成长效果。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起更加关注从生态问题的角度,利用文艺理论的方式展开批评,并且通过对文学艺术本身的精神、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生态的关注,达到对生态危机进行消除的目的。对于学术界来说,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近年来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对于文学作品的生态思想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对于作品中思想文化进行了探索,关注对作品反映出的现实的思考和探索。

一、人文素养培养需求的实现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对于人文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认知,往往更加关注对学生知识、技巧以及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情感、个性、需求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外界社会上,大学生本身面临着很多就业、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这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自身的理想、情感、心理方面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一部分学生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方面的困境。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应用,起更加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阅读,学生可以更加科学、客观、全面地对于作品进行解读,了解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问题。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得到更好地完善和成长,学生本身可以形成更加科学、正确的意识理念,对于爱情观、消费观、就业观等多方面的观念也可以得到正确地塑造。这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都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是当前高校人文素养培养需求实现的一个重要举措。例如,对一些优秀的短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当代社会的心灵拜物化,精神空虚,迷茫的的思想,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这种思想的成因,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具备更高高度的人文意识。

二、更好地适应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英语文学课堂教学中,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引入,可以让学生自身英语基础能力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并且提升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深度。在英语文学中,很多知识内容的学习,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迁移过程,来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和内容。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应用上,更好地促进了这一知识迁移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于原著内容的赏析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应用,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需求。在当前社会多种文化冲击下,学生自身很容易陷入一个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误区,产生一定的不良心态。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可以更好地对于这些负面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进行驱逐,同时打破物欲文化的枷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和情绪,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和应用,对于打破这一问题,促进人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发展关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对学生观念意识的引导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本身的角度是由生态批评进行入手的,通过独特的视角对于作品内容、人物、文化进行分析,起可以让学生对于这种内容的分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形成更加独特的意识理念,从自我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对于学生爱情观、消费观、就业观等多方面的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对于英语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批评理论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于实际生活进行连接。例如,对于《瓦尔登湖》阅读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身的体验进行融入,让学生感悟大自然和生命,了解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相关话题,对于一些道德、生命等深度问题进行思考。与此同时,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应用上,可以融入更多对自然和生命进行关爱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对消费这一行为产生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消费行为,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惯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的目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应用,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文学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阅读的热情,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关键的。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英语专业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时展变化需求满足的重要性。通过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应用,可以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对作品进阅读,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通过对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对于英语文学课堂学习有着正确的认知,提升学习预期,保证英语文学课堂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并且保障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参考文献】

[1]盖光.生态批评的建设性、公共性及介入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2]李广海.中西方生态文学表现特征的比较性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03).

[3]雷静.英美文学教学观念应如何与时俱进[J].语文建设,2015(36).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7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提出的要求是:“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对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从平常的习作指导课看,教师们在例文选择和运用上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在例文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选择一些内容不真实、表达不清楚、语法不恰当的文段作为范例分析;选择文段特点不突出或特点与教学目标指向不一致等。在对例文的运用上,过多地强调文段技法的分析和讲解,将习作指导课上选用的例文当成阅读教学的文段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这些都是我们在习作指导课上常常看到的一些在例文使用上的突出问题。

在习作指导课上,教师在选择、运用例文进行教学时,要想使例文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范例,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所选范文或教师的口头作文的内容要真实有代表性,而非凭空想象

教师所使用的范例,往往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出发点,例子中故事的原型可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事例也可能是学生选择作文材料的影子。教师所使用的例子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选材。因此,教师所选用的范文或进行口头作文时,首先要在内容上杜绝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例子,努力做到具体真实,而且有一定的代表性,让学生从教师的例文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如一位教师在介绍自己“爱看书”时,用了自己看书吃枣,把橡皮当枣子咬了的例子。在请五位学生交流自己选择的习作材料时,就有两位学生参照这个例子,一个说的是“一边看书,一边吃花生,错把橡皮当花生吃了”;另一个是“边看书边吃巧克力,把铅笔当巧克力吃了”。由此可见,例文内容对学生选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出示的例文是身边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者是生活中的见闻,学生在习作材料的选择上就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去寻找、去发现。如果例文的内容不真实、不具体,学生习作的材料就可能是胡编乱造的。这样要求学生的习作“讲真话,表真情”“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就成一句空话。

二、选用的例文要有明确突出的指向性,让学生能准确领会表达的意图

对中年级初学习作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对一些特点不够突出、描述不够准确的文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选文的目的性一定要明确突出,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例文所要表达的意图,从例文中学习到相应的东西。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介绍我自己》时,引导学生写外貌和性格特点,他选用了《懒羊羊》的介绍:“我是一只羊,身上披着卷卷的、雪白的羊毛外套,我的发型很特别,有人说像堆粪,可我并不觉得难看。我有点懒,喜欢吃也喜欢睡。有一次我要去羊村学堂上课,可刚走到校门口,我就觉得又累又饿,再想想学习又不能当饭吃。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我决定躺在树下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一会工夫,我就梦见了一个又大又香的青草蛋糕。哇!真是太可口诱人了!馋得我口水直流……”文段所描述的懒羊羊的“卷卷的、雪白的羊毛外套”、“像堆粪的发型”和“有点懒,喜欢吃也喜欢睡”等特点非常突出,给孩子们一看就发现它与别的羊不同的地方。因此,引导学生描写人物时,要抓住他(她)与别人不一样的最突出特点来写,这样就能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人物的个性特点就能突显出来。

三、对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新内容和方法,可以通过例文的引导,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和掌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往往是安排在每组课文后面的“语文园地”中。如果在本单元习作中有新的内容和要求,那么在本组课文中往往会有相关的形式作为铺垫。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就可以利用课文中相应的文段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去认识和理解,从中体会到表达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从习作要求中我们看到,心理活动描写是小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而环境描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一个新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什么是环境描写和加深对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教师可以选用课文中的相关片段作为例子,让学生从中加以体会。本组课文中,《穷人》关于人物心理活动和环境描写的片段有很多,如课文第一段对桑娜家屋里和屋外环境的描写:“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两处环境描写,把桑娜家室内外的具体环境描写得十分具体,让学生从例子中一看就能明白,自己习作中环境描写应该怎样去写、具体写些什么,这样必将更好地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环境描写的方法。再如第九自然段的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体会提示语“忐忑不安”和人物的内心独白中的语言和特殊的标点符号,把此时桑娜那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感受出来,从而更好地让学生领会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对初次要求掌握的写作方法或表达方式,学生能从教师展示的例文中直观地感受到,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心理活动描写和直接感受到环境描写是些什么、怎么写的,从而掌握了方法,并用于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四、所选用的学生习作或教师下水文,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使行文表达做到准确规范

教师在选用学生习作或自己写下水文作为例子时,在展示前要对选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使例文在行文表达、语法规范、遣词造句等方面不要出现错误,使之能够成为学生模仿和参照的例子。

人文地理学的作用第8篇

一、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税收工作总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地税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抓好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以培养“四有”税务干部和实现税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为目的,以人为本,以文育人、以德塑人、以情感人,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促管、文化兴税的效能,大力建设税收先进文化,努力提高税务干部队伍素质,增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意识,弘扬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抵制腐败行为的自觉性,在全局形成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培育地税文化的现实意义

地税文化不仅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价值导向,反映全体地税干部在具体征管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气质,更是地税干部在共同的价值观主导下,精益求精、发自内心的工作态度和献身事业的生活态度。地税文化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理念,且与组织的具体运作息息相关。地税文化的形成和变革是渐进和漫长的,但一旦确定,必将产生巨大的正面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用和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文化所发挥的智力支持、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作用,可以促进地税事业更好的发展。如果一个单位人力素质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强,其事业就会生机勃勃、发展迅猛。因此说,文化建设对于地税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培育地税文化,是地税部门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举措。培育地税文化,是加强地税事业建设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举措。地税文化代表了税收事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将使地税干部形成健康向上、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群体意识,这就使地税文化建设具有导向性。地税文化的灵魂是共同的价值取向,地税文化建设可以整合认识、统一信念、规范行为,以达到同心同德的理想境界,这就使地税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

其次,培育地税文化,是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地税系统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前,适应人类未来发展的主流,在新时期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培养和树立创新精神,提高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竞争力。要培养这么一种创新精神,光靠奖金和物质刺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建强有力的组织文化;同样,要真正提高地税系统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竞争力,就必须营造和弘扬地税文化,从全体地税干部职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入手,寻求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以此把全体干部职工凝聚为一体,把共同的目标和理念激发出的内心的热情转化为地税管理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地税系统具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因此,地税文化建设的影响面不仅仅局限于地税系统,通过对内弘扬和对外传播,还会在所有行政部门产生积极的典型示范效应。这对于树立地税良好的整体形象和优质的服务形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再次,培育地税文化,是实现自我控制和人格升华的需要。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人的行为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度,二是文化。文化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树立和弘扬共同的理念来使员工进行自我控制,它能使组织的目标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而通过培育地税文化,在地税系统内建立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民主化的信息交流体系,形成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我挑战环境,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培养和鼓励全体干部职工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地为完成地税各项任务而尽心尽责。

第四,培育地税文化,是提升地税管理水平和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部门的灵魂。地税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只有物质和精神齐发展,神形兼备,才能展现出良好的地税形象,才能为地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强调文化经营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最能反映企业成长、发展的成熟程度,最能体现企业的管理、精神、形象。同样,我们地税部门要提高行政能力,要体现政府管理水平,树立政府形象,最终也应该是文化经营。加强地税文化建设,可以全方位地改善地税形象,并为树立地税形象提供牢固的框架、坚硬的内核。

第五,培育地税文化,是形成和确立大服务观念的前提。大服务观念就是要求全体地税干部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为上级服务,为下属服务,为同事服务”的整体服务观念,即工作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这是塑造和树立良好整体形象的力量源泉。在社会公众中塑造和树立廉洁、开拓、高效、服务的良好整体形象是地税部门努力希望达到的,也是政府部门必须切实实现的目标。在先进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全体地税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地税文化所倡导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会深深地融入全体地税干部的思想意识中,从而促进其行为方式的逐步转变,形成和确立大服务的观念。

第六,培育地税文化,是地税管理走向科学化的客观需要。一个组织要约束、规范职工的行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仅仅依靠约束性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员工共同树立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这些文化力(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而言)的作用,达到管理科学化的更高境界。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随着人们对组织管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组织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施科学的组织管理,需要组织文化的支撑;组织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组织文化,融化在职工的思想中,支配着职工的行为。因此,地税文化的建设是更高层次的地税管理行为,有利于地税管理走向科学化。

三、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管理的必要性

(一)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是税务管理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知识、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这必然要求税务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通过学习来充实头脑、提高素质,积极推进地税文化的创新,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设地税文化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提高税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推动税收事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的现实要求。建设地税文化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税收理念、税收体制、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的复合体将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利于实现税收工作的决策与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制度型管理、目标型管理向知识型管理、技术型管理、效能型管理转变。

(二)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是构筑服务型税务机关的需要

纳税服务是现代税务机关适应公共管理的需求,优化纳税环境,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进而提高社会纳税遵从度的重要方式。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把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和行政要求予以明确,可见纳税服务已成为现代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的税收服务与传统的税收服务具有根本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对税务组织提供服务的深度、广度、方式、手段、程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广大税务人员还没有完全树立科学的服务观,服务的主动性还不强,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还不尽人意,这与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要求相去甚远。地税文化作为税务人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直接影响税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有利于使服务的观念在广大税务人员的头脑中扎根,使之成为税务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这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需要。

(三)加强地税文化建设足提高税务组织管理水平的需要

管理作为地税文化的外化和回响,是整合组织要素,以发挥组织职能作用的过程,足任何组织都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地税文化是管理的灵魂和根本,进一步加强地税文化建设,从有形管理逐步向无形管理发展,在提升组织文化中实现管理创新,使广大税务干部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形成“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耳动力与协调发展,从而使税务人员实现自我管理。这无疑是税务机关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最终达到创造性地推进税收事业持续发展。

四、地税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

地税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也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结论。现代管理科学已经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发展到行为管理阶段,而行为管理更注重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税收管理必须遵循发展的规律,以制度管理为基础,强化对人的行为管理,不断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实行人本管理、激情管理。

地税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实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要按照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相应目标。

总体目标:利用先进地税文化的凝聚力量、鼓舞力量、动员力量、推动力量,使“敬业、进取、务实、创新”的行业精神和“工作踏实、作风扎实、做人诚实”的行业风气深入人心,积极倡导服务税收、科技税收、透明税收、人文税收、效率税收“五种理念”,大力弘扬热爱税收的敬业精神,视集体荣誉为生命的团队精神,艰苦奋斗、创新实干的创业精神,廉政勤政的奉献精神和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培育、塑造共同的价值观。逐渐形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行业氛围与理解信任、休戚与共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把各级地税机关打造成“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坚强集体。

基本目标:通过加强先进税收文化建设,提高文化主体思想素质和认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税收观,培养良好的税收职业道德,规范涉税机关和涉税人员的行为,促进税收思想政治工作和税收文明建设的开展,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税收行业形象,以人文管理为切入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税收工作的全面发展。通过努力建设税收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推动系统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近期目标:实施文化兴税战略,将建设先进税收文化作为推动地税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税收文化宣传学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文化共建的意识,形成文化共建的氛围。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科技型、法治型、服务型地税机关为动力,通过建立制度、细化措施、健全机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用科学的税收理念、税收意识、税收精神、税收职业道德武装地税干部,促使地税干部自觉参加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建设“细胞工程”,在全系统建设丰富健康的单位文化、机关文化、科室(分局)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个人文化。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地税机关的文化气质和地税干部的文化素养,树立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秀素质、优秀业绩,争创一流的地税形象。

远期目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基本要求,努力建设科学的地税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兴税的巨大效能,实现税收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征管质量的较大提高,实现地税干部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明显增强的目标,促进全社会科学征税、诚信纳税、合理用税的税收文化新气象的形成。

五、探索地税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地税文化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基础。地税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加强文化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税务干部的文化素养、知识品位和思想道德水平,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营造清新、高雅、和谐、进取的工作生活氛围。一是树立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将学习作为安生立命的第一要务和广受推崇的高尚习惯,促使税务人员和税务机关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建立起一种自我整合、自我调整、不断创新、协调发展的机关文化形态。通过学理论、学业务、学科技、学文明礼仪、学道德规范、学生活知识、学古今中外优良传统和先进思想,拓宽人员的知识层面,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二是建立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干部论坛”、“科级干部论坛”、“专家学者论坛”三大论坛作用,借助现代化手段构建干部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努力实现由教育育人向学习育人的转变,开展自我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引导式学习、示范式学习,使税务人员从学习中吸取指导实践的知识和力量。三是建立学习机制,确保学习实效。推行政治激励,将学习作为干部考核和选拔的重要标准;推行业务激励,培养业务带头人,组建各类人才库,实行人才认证,提高优秀人才的政治和经济待遇。推行经济激励,改革分配方式,拉开分配档次。推行奖励激励,对学习认真,成绩突出,并对武昌国税作出贡献的干部进行重奖,激励税务干部自觉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

(二)地税文化建设要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动力。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观念,尊重纳税人地位的主体性,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突出税收工作的服务性,推动税收机关由侧重于“监督打击型”向执法服务的转变,促进纳税人依法、自觉、主动纳税。一是树立人权意识,尊重纳税人。必须将依法治税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作为税收执法和税收征管的根本原则,激发纳税人积极纳税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切实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申辩权,请求保密权、受尊重权以及对税收活动的监督权,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平等和谐相处的关系,通过规范执法、公开办税等途径来履行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推行人文管理,相信纳税人。要改变对纳税人“有过判定”的思维定势,将工作主导方向由满足征税管理为主向服务纳税需要为主转变,进一步优化税收管理模式和手段。以引导纳税遵从,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促进税负公平为方向,大力推行以纳税人自我管理为特征的多元化申报缴税方式,健全纳税服务机制,坚持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制度,提高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自觉意识。建立广泛的协税护税组织,支持税务,营造一个全社会理解税收、关心税收、支持税收的良好氛围。三是体现人性关怀,服务纳税人。摒弃衙门作风,改变“官、民”之间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管理方式,以德昭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实做到想纳税人所想,解纳税人所难,帮纳税人所需,让纳税人满意。广泛推行个性化服务,便捷服务、规范服务、贴近服务、一站式服务,切实换位思考,努力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高水平服务。

(三)地税文化建设要以创建创新型机关为手段。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税务文化建设其本身的先进性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创新作为建设的重要途径,努力把握税务文化的特性,建设科技税收、人文税收、绿色税收。一是建设科技税收,推进电子税务。科技应用是税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认真总结我局科技应用的经验,做好统筹规划,按照建设电子税务的总目标,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和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来抓。按照总局和省、市局统一部署,合理利用硬件资源,有效整合软件系统,确保现代科技应用全面涵盖日管工作,全面辐射办税服务项目,全面延伸各项税源监控,真正实现信息资源一体化,税收数据共享化,纳税申报多元化和办公自动化。二是建设人文税收,开发人力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以尊重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为原则,从以事为主的传统人事行政管理向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在培训、选拔、管理、激励、保障、服务各个环节为税务干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税务文化的激励和导向功能,树立全新的税收理念、税收精神、职业道德、治税观念,形成全局税务干部共同的道德取向和政治目标,不断锤炼和深化国税干部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三是建设绿色税收,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税收经济观,遵循经济税收发展内在规律,坚持依法冶税,提高征管质量,应收尽收,无税禁收,推动税收与经济、税务与社会、征税与纳税良性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六、制约地税文化的“瓶颈”因素

自地税系统成立以来,伴随着地税工作实践,地税文化已渗透到地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地税文化建设也已延伸到地税领域的上上下下,并逐步成为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毋庸讳言,地税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事物、新课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制约着地税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

(一)对地税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部分干部素质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新事物产生排斥感,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不强,加上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多,工作陷于一种应付状态。这说明文化本身的缺失导致的内聚力的缺失。

(二)地税文化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虽然地税文化与地税工作密不可分,在各项地税作工作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地税文化的“身影”,但地税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尚未完善,运行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一是各级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虽然上级特别是省局一级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部分地方、部分单位对文化建设的宣传、动员不够,部分干部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认为地税部门的天职是收税,进行文化建设是舍本求末搞“花架子”。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单位的文化建设往往是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文化建设的目标不统一。各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按照各自的理解各行其是,有的把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文体活动,以为添置一些文体器材、组织几次活动就完成了文化建设。三是文化建设的连续性不够。由于没有统一的制度作保证,部分地方、部分单位的文化建设往往依领导的兴趣而定,依上级的重视程度而定。

(三)地税人员的归属感和地税形象识别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一方面,就内部的干部职工而言,“家”的感觉还不够强烈。党团组织的缺位、职工之家的若有若无、文体活动的时断时续,使地税人员在工作之余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聚会、交流机会,难以找到一种“家”的感觉,一种荣辱与共、甘苦与共的职业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地税部门的办税设施和涉税用品缺乏统一的地税标识,办税大厅的外观和内部设计不统一,加上地税人员的着装、挂牌不整齐,服务模式不统一等,使地税形象的识别体系未能得到有效建立,很难使社会各界一接触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地税感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税文化的传播和地税形象的树立。

(四)地税精神和地税理念尚未真正树立。在长期的地税工作实践中,应该说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在支撑着、推动着全体地税人员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将地税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但这种精神和信念还处于自发的、局部的、原始的阶段,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挖掘和全面的总结、确立和宣扬,没有转化为全体地税人员共同的价值观。一种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价值体系尚没有在地税部门真正建立,一种把全体地税人员凝聚为一体、把干部职工内心的热情转化为地税管理的自觉行为并成为地税系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的地税精神和地税理念还没有在系统上下真正地树立。

(五)地税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制度建设极其重要,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共识。但事实也证明,过分依赖制度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制度化程度高意味着干部的自较小,满意度降低,但过分的制度化容易产生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会抑制创新。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好的地税文化应是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地税文化是一种具有现实和潜在二重性的生产力,它的作用和影响力往往比单纯的有形资产深远得多。有形资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局限,创造的价值直观可见、可以计量,而无形资产的扩张力是无限的,可以不断创造、重复使用,其产生的价值是几何级数的,是无法估量的。

(六)地税文化建设与地税全面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目前地税文化建设还很缺乏,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税文化体系,但各项具体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而现状是相当多的人工作没有地税机构分设初期时的激情,工作依靠的是制度管理和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真正热爱税收工作、自觉求实奋进的不多。这种状况带来很多弊端,制约了税收工作的良性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地税文化建设与地税全面建设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七、地税文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谋篇布局,上下联动,为文化建设“固基”。首先要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地税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全力实施。为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动员措施,使各级地税机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地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其次,要抓紧制定地税文化建设实施纲要。通过纲要的制定和实施,为地税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再次要加强地税文化的运行管理。地税文化建设的运行管理,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和领导指示,更重要的是依靠地税文化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运作方式,依靠激励、约束、预警、凝聚等各种运行机制,自觉地推动地税文化正常有序地运转。此外,为检验地税文化建设成果,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基础设施建设、行为规范、制度建设、精神风貌、地税文化的传播与沟通等方面对各级地税系统的文化建设进行认真的考核和评价。

第二、找准载体,建好平台,为文化建设“塑形”。地税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要搞好地税文化建设,必须找准载体,建好平台,否则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执法行为服务化。坚持一切执法行为都以纳税人为中心,奉行纳税人至上的宗旨,寓执法于服务之中,从纳税人到地税机关办税、办事,地税人员到纳税人处征收、管理和执法等,设置一整套文明服务规范。这样不仅有利于优化地税形象,也有利于融洽征纳关系,优化执法环境。2、服务行为规范化。规范文明服务,在搞好“一窗式”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行微笑服务、引导服务、预约服务、告知服务、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并对服务用语、服务承诺、仪表着装、业务素质、精神风貌、办事效率、环境卫生等方面进一步加以规范,让纳税人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大的方便、最好的心情办好各项涉税事宜。3、管理行为人本化。要规范地税人员的行为,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地税环境,一方面要以制度建设作保障,一方面要建立系统内部的良性运行机制,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推行新型的管理方式。4、文体活动多样化。一方面要搞好职工之家的建设、完善图书室、室、微机室、健身房等各类文体活动设施,为干部职工提供一个学习、锻炼、娱乐、交流的园地;另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如书画、摄影竞赛、卡拉OK赛、职工篮球赛、读书学习周、专题讲座等等,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活跃地税系统的文化气氛。

第三、以人为本,科学引导,为文化建设“铸魂”。文化建设的对象是人,核心是人,重点还是人。所以地税文化建设也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教育培训、思想引导、激励鼓励、监督管理、奖惩兑现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地税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地税精神和地税理念转化为地税人员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这是地税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实现这一目标,不妨从选人、育人、用人工程入手,面向社会招聘所需要的人,发挥组织中“人”的潜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把人和其他管理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地税部门和地税人员的同步发展。同时,要以准确的文化建设目标来“连心”,以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来“聚心”,以激励为主的工作机制来“定心”,以平等、团结、友爱的方式来“融心”,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来“开心”,以人文关怀、排忧解难来“赢心”。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在“固基”、“塑形”的基础上再为地税文化建设“铸魂”,使地税文化建设逐步从表面的、物质的、制度的层次向纵深的、内在的、理念的层次发展,进而推动地税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

八、地税文化建设应注意问题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高地税文化建设的政治性。地税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秉承时代精神,以崇高的思想塑造人,以超前的思维培养人,以严明的纪律约束人,以先进的力量引导人,以健康的活动陶冶人,整合理念与思维,塑造风正心齐、工作过硬的行业品牌,从而促进地税精神的有效形成。

(二)遵循自身规律,提高地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地税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地税工作实际,始终贯穿于税收改革的全过程,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三)抓住第一资源,提高地税文化建设的群众性。人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资源,是税收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任何一项事业,必须把改造人的思想,关心人的情感,约束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潜能,实现个体行为与组织目标的有机结合。税收管理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必须强化对人的行为管理,不断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激发内在潜力,形成地税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四)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地税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地税文化建设是我们的管理服务品牌,必须把这种品牌打响。要在全体地税干部当中树立创品牌意识,使大家更加爱惜“地税文化”的品牌和名誉。同时,要全面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泛吸收现代管理文化优秀成果,学习和借鉴地税文化建设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地税组建以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好的做法,使地税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