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1 10:07:03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1篇

关键词: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建设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享有者、传承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要求青年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并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结合发展的实际,指出,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并强调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的内在联系。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始终按照“四有”这样一个整体标准去培育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要既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远的理想和目标,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奋斗过程。培育“四有”公民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在现阶段,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来引导人、教育人、培育人,逐步使全体公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纪律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使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提升。

三、培育“四有”公民,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关系,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引导青少年珍惜年华,刻苦学习,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增强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2篇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性

文化及其多元性

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阈可以有不同的界说,通常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大文化,即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一切“人化”的事物。它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二是中文化,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专指与经济、政治相对而言的观念体系,如思想、艺术、科学、哲学、道德等,相当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范畴。三是小文化,专指文学艺术之类的文化,它是中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概念就是在中文化这一层语义上表达使用的。

人类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文化。文化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即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与特定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相呼应。

从纵向来看,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国家或民族,其文化的性质和形态也不同。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依次实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相适应,社会文化也经过了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都是对相应的经济基础及政治制度的反映,并为其服务。

从横向来看,由于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是多元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并存,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复杂,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也会有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文化共处并存,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这就是文化的多元性。比如,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就是多元的,既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先进文化的存在,同时又有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封建残余意识在内的落后文化的存在。所以,不加区分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都具有先进性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比较落后而文化相对发达或者经济、政治比较发达而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都时有发生。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发展的平衡性与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当然,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下,落后的文化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文化起指导作用。因此,不能把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等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文化既包括主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又包括其他非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存文化的总汇。

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反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仅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脱胎于狭义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二者即一脉相承又有所区别,但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即追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在此所使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是从广义上讲的,它即包括以马列主义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众所周知,近现代中国文化是从封建社会文化,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文化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手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经历了多么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都一以贯之地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因此,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表现在从20世纪60、70年代到今天以及向未来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连续性方面。文化是多元的,这是由社会生活具有多元性决定的。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它是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的文化;它是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大众的文化;它是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它与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并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及其发展要求,必须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必须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价值理想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和潮流,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本质的先进性

凡是能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者,都必然能在先进的理论或思想指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指引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根源于它的两个基本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而这两个基本特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之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①这也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其先进性得以体现。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精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可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科学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

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文化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反映。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其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并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政策环境等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已经具备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的本源所在。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社会主义因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文化和封建制文化在内的阶级文化的腐朽性和对人性的摧残性。对于以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也给予了毫不留情的剖析和批判。随着物欲的膨胀和享乐主义的盛行,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及人与物关系的严重异化而造成的危及人类生存的精神危机,都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文化根本不可能造福于全人类。② (下转211页)( 上接195页)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最高追求符合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批判奴隶制文化、封建制文化,特别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己任。社会主义文化是来自于、发展于、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并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才有无穷的生命力,也才能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彻底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属性的最根本体现。而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与彻底的科学性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的时代,并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规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并科学界定其内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社会主义文化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扬自己的内容,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是这个时代精神的凝聚,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是个整体,而各民族是它的器官。”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对世界的发展也有示范作用,如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它具有世界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了国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座丰碑伟绩。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则是世界文明中的一朵夺目奇葩。

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对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广泛吸收。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了继承与创新,如仁义礼智信,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雷锋精神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也广泛吸取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尤其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以及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把爱国主义融于国际主义之中。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是具有博襟的融于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它能够包容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在近现代,特别是现代,作为世界性的大国,中国对国际上应该得到支持与援助的国家也做过无私的奉献。

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正是在这种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汇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显示出其开放性。

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具有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然而,现实是社会文化是多元的,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也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泊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侵蚀。

另外,现实的实践也有许多问题有待解答,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产生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产生威胁,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挥其先进性作用,为社会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均为: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2013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机制研究”和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科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GH13083、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312号)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3~19页。

②王江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第6期,第51~53页。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3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对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新概括

社会主义价值观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它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魂。

纵观我们党80多年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思想文化建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实践和探索。回顾、总结这些实践和探索,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有随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通过建设先进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落后的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文化,大力弘扬高昂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实践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是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而文化发展也因为缺少重要的精神源泉而在其发展中丧失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共同的思想道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社会如果只讲物质,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为的正确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对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新的概括,是思想理论上的一大提升。构成其基本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过十分丰富的论述。《决定》把这四个方面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完整体系,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作用与功能的充分发挥注入新的动力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赋予了思想文化从未有过的时代重任。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于,它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作用与功能的充分发挥注入新的动力。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和谐文化的灵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赋予和谐社会的发展、前进以无限的活力。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成员中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牢固的思想保证和深度的精神支撑。《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和谐文化的灵魂,这就给和谐文化为社会提供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作用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注入强大的动力,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崇尚和谐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进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表现出的极其可贵的文化自觉。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实现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提供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文化即人化,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等方面及其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会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成为日益全面性的人。这就从客观上对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邓小平在强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把根本点和着眼点锁定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他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文化建设的目标,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蕴涵了文化建设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明确把促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新的执政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高目标所作的最为科学的概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尽一切可能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自我意识,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而全面地创造自己的本质。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实践证明,人要想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使自身达到全面性,需要有进行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科学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当代核心价值体系最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概括,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思想文化的新的模式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模式,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既同政治、经济模式密切相关,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模式的形成、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思想文化建设服务于阶级斗争为特征的思想文化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思想文化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模式;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逐步形成、确立起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价值取向为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的思想文化新模式。这是我们党深化对思想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重要成果。这个思想文化模式之所以“新”,就在于它显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体现了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崇高目标。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及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时代赋予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现阶段,我国呈现转型期利益多样化、思想多样化的局面,然而,这种情况决不可以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置于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的首位,凸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而其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体现了和谐文化的理想性和现实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现阶段思想文化的又一特点,即理想性与现实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4篇

【关 键 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 文化建设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改革开放时代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石。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和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航向,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理想和目标。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引导人民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团结民心和凝聚民力,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动力。只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发扬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基础和保障。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筑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担当社会责任,构建和谐家庭,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锻炼成长一大批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文化建设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道德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大有作为

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担当着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才的重要职责。高校既是思想文化的产生地,又是思想文化的传播地,各种各类思想文化在这里交汇激荡。因此,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是高校面临复杂情况、完成历史使命的中心环节。在文化思潮日渐多元化的现代高校,必须用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巩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奠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文化的根本,也是牢牢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巩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关键所在。抓住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住了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也就抓住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灵魂。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观念也趁虚而入,加之国内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在各种思想思潮和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文化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日益增多。这些思想思潮和文化观念如果长期得不到匡正和厘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等校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在利益日益多样化、价值日趋多元化的当下,人们的文化思想也日渐多元,文化需求也日趋多样和复杂。越是文化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校园先进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首先,正确把握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统帅,是“一”,文化多样性是基础,是“多”。坚持“一”的主导地位,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正确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前提。其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日益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文化永远姓“社”,永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永远持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永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力量,永远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承认多元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和多样。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如果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毫无疑问将使广大师生迷失方向,导致人心涣散、社会动乱,必将带来严重后果;而如果忽视文化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会扼杀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也会走向思想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它能不能包容、整合、引领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文化思想意识。一方面毫不动摇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一切文化思潮,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另外一方面,胸怀世界,海纳百川,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好一个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

(三)筑牢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要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二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同时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与治理,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筑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和建设祖国未来的主力军,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主要有生力量。因此,高校一方面饰演着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另外一方面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文化建设者的重要使命。

为了确保高校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方向,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奋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让这一重要文化阵地百花齐放、硕果满园,需要教育引导全体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发扬严谨治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律自重的风尚,坚决遏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鼓励师生深入实际,体验生活,投身社会实践,加强基层锻炼,增进群众感情,创造出高质量的文化精品,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同时,高校最重要职责还是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此,在价值观日益模糊、道德观日渐混淆的当下,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培养活动之中。经常性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仁爱互助和家庭美德教育。针对当前出现在大学生中的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混淆甚至信仰危机、诚信缺失等突出的思想和现实问题,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建设,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和制度化建设,加强法制纪律教育和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理想、定信念,识正误、辨美丑,讲诚信、守法纪,为大学生自身学习、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素养条件,为造就社会主义高素质的文化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9.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5篇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研究党对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阶段性表现。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二、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要引导人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全国人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要进行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知识教育,帮助人们进一步树立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三、切实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主要有,基本国情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和取得成就的教育、民族团结的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的教育,使人们增强使命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应教育人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的影响,使人们努力形成对社会、企业、单位、集体负责的好思想好品德。

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引导人们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四、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

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帮助人们及时学习、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具体政策措施内容,努力回答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疑释惑,理顺情绪,使人们始终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要紧密联系每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改革和管理等实际问题进行教育,使干部、职工明确努力的方向。立足本职,创造性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五、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保证,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出了基本道德规范。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道德教育的重点是进行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等方面的教育。要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每一个从事社会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和影响,倡导爱岗敬业、遵守规章,执行纪律、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

六、坚持推进民主法制教育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进行民主法制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上,提高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依法办事的观念,公共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使人们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单位、公司领导人员要增强民主和法制意识,发扬民主,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职工要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善于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七、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科学素质和文化素质构成科学文化素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社会发展对人们在科学知识和技能上的高要求。使大家充分认识到科学文化素质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内容创新,由过去单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转向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并举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八、确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1.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确定,应以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客观依据,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要求出发,从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加强出发,遵循服务于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的原则。围绕经济建设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中心,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2.坚持抓好系统教育内容。系统教育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党的性质、宗旨、作风、纪律教育等。进行系统教育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3.坚持抓好日常教育内容。日常教育就是进行形势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业务技术教育等。进行日常教育,对于正确理解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6篇

    [论文摘要以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涵了先进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途径、方法、目标等一系列内容,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

    一、先进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特别是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自觉。在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中,对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引导作用的是先进文化。所谓先进文化,指的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人类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能够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的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只有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毋庸置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先进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时代主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们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能陶冶人们的情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先进文化的发展上,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教育思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这一命题,当然也涵盖了其有机组成部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邓小平把先进文化建设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物质文明最重要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他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必须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认为文化建设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化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种作用就其时代性和现实意义来说,就是通过先进文化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文化建设成为决定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这一现实,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而一个国家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又取决于这个国家先进文化发展的程度和传播的质量,其寓意非常明了,意即国力的强弱、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先进文化为其国民素质的提高所能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先进文化建设担负着为整个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角色,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关系到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的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坚持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来思考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全体劳动人民,他们的劳动实践活动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缺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劳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不可能实现的。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邓小平把提高人的素质看作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把它摆在决定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大小的重要地位。人的素质包括思想、智力、文化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力和前进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包含多个层面,既包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掌握的科学知识,又包含其中核心方面的价值观问题。从邓小平的有关论述来看,通过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第一,学习先进文化中的专业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邓小平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审视二者的相互关系,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一定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人的发展;同样,人的能力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人的能力发展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的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前提。他说:“只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真才实学,还是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邓小平看来,这种专业知识和能力中首要包涵的是科学技术知识和发展科技的能力。为此,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并把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从而突出指明了以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内容的重点。

    第二,通过发展先进文化塑造、完善人的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发展先进文化,究其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归根到底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通过先进文化建设,不仅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改造人的思想,坚定人的信仰,确立人的崇高理想,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指出,要教育全党和人民发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针对一些人身上出现的信仰危机、理想滑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抬头等社会现象,邓小平提出要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要通过先进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教育现代化是加快先进文化传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途径。邓小平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的需要出发,对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把发展教育提到战略高度,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求在全党全国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他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他强调优先发展教育,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1983年他在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强调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把“三个面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落脚在先进文化的发展上,落脚在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上,落脚在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培养上,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地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赋予了任务,指明了发展方向。

     第四,做到先进文化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邓小平认为,先进文化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人的全面发展又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前提和基础。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先进文化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上,他继续坚持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提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主张以先进文化的发展实现人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最终达到以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先进文化的最佳效果。

    三、发展先进文化才能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7篇

关键词:毛泽东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双重 文化性格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概括和总结。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包含了作为文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双重文化性格,即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又有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1]P 108。这种双重文化性格,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根本的精神特质。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双重文化性格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西方近代社会孕育出来的最先进、最彻底的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既具有中国哲学的传统精神特质,又具有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规定。就哲学形态的基本性质而言,毛泽东哲学思想无疑属于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范畴。

首先,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主要是从学习马克思主义而来的。由于中国社会文化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不可能自发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样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获得这种先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能学习和引进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体即毛泽东本人的文化背景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完成世界观转变之后产生的。1920年之前,毛泽东的思想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其世界观是心物二元论。1920年他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 接受了唯物史观,掌握了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其哲学思想正是这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再次,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概念、范畴、体系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体系是一致的。1920年以后,毛泽东所运用的哲学范畴基本上都是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考察毛泽东运用这些范畴的涵义,也完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 始人的本意的。从体系上看,毛泽东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也是由唯物论、认识 论、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等几部分构成的。

由此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是确定无疑的。那种把毛泽东哲学思想看做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延伸、是其自身逻辑发展的产物的观点是错误的。

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又确实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精神,鉴于这一点长期被国内研究学者所忽视,故需要探讨一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文化性格,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 风格的一面。

第一,从致思趋向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中国哲学的政治、伦理哲学的思想特色。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文化体系的哲学形态的最显著一点,莫过于它独特的致思趋向 。总体上讲,中国哲学主要是对“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之道的刻意探索,因而显示出其政 治伦理哲学的思想特色。毛泽东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地位,决定了他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在致思趋向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总的来说毛泽东哲学是将传统哲学济世安民的崇论宏议,化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沉思,直接服务于他的政治实践,服务于改革社会和改造人们思想的目的。毛泽东哲学不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哲学或思辩哲学,而是带有浓厚政治伦理色彩的哲学。

第二,从哲学的思想风格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用不二”的思想风格。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总是倾向于强调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直接合一。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这种独特精神相对应,毛泽东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但重点在方法论上,它强调世界观要转化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要变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手里的尖锐 武器。这种思想风格体现出来的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格,而且有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精神旨趣[2]p20。“体用不二”的精神与实践家的性 格相结合,塑造出毛泽东哲学思想极为浓厚的方法论哲学和运用哲学的色彩。在他的认识论中,“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总公式,与“群众—领导—群众”的工作路线是直接合二为一的。

第三,从思维方式来看,毛泽东哲学继承了中国哲学“躬行践履”的经验论传统。从 孔子开始的中国哲学家并不热衷于哲学逻辑的抽象思辩,而十分注重主体自身的“躬行践履 ”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哲学属于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有着与传统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内容,但传统经验哲学的高度注重躬行践履的功夫,注重“实事求是”之学的思想风格,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仍然是十分显著的。

第四,从文化心态上看,毛泽东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一样,表现出浓厚的伦理本体主义色彩。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社会发展观等都带有突出的伦理化倾向。毛泽 东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影响,一贯强调道德修养重要性,他对人 的自觉能动性作了科学的解释;并把“改造主观世界”当做人类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提高主体能动性、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的关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本位主义。

第五,从表现形式来看,毛泽东哲学也是一种地道的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热衷于建构庞大的思辩理论体系,喜欢用大部头的纯哲学论著来系统地阐述、论证自己的见解 不同,作为一个中国哲学家,毛泽东善于用简朴的生活事例以及历史典故来寄寓、表现深奥的哲 理,在现代中国开了哲学通俗化的先河。这种表现手法,其实就是他反复强调的“新鲜活泼的 、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P534。

毛泽东哲学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性格,而且表现出中国传统哲学的文化性格,它与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哲学的这种双重文化性格,其根本内涵并不是指其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古代哲学两大部分机械拼凑而成,也不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套上中国语言和思想表现形式的外衣,而是指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所积淀、内化形成的哲学形态的一种独特的思想特质[4]P22。这种思想特质的两个方面 相互交融在一起——共同规定着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变革,是借助其哲学的双重文化性格、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性格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在毛泽东那里是同一过程。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提供了一种文化转换中介,并借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一种哲学理论转化为一种现实的价值理想,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工作方法等等,最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这就是毛泽东哲学在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的体现。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时代的发展,需要理论的创新;理论的不断创新,又将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社会的变迁也是异常的快和异常的曲折。仅从政治形势的视角看,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胜利——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个阵营的对立——社会主义阵营出现裂痕,三个世界的格局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苏联、东欧剧变,少数几个国家还坚持社会主义;冷战结束,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多极化的格局等等。这是世界政治形势60多年来变化的一个大致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异常曲折的。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怎么一夜之间就会垮台?

苏东的剧变,当然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彻底失败。因为今天世界上毕竟还有几个国家坚持着社会主义,而且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正不断地取得进展。但从这一剧变中 ,我们应该承认苏联的模式是不行的,至少是有问题的。应该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至 今并没有被我们真正认识。

社会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有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理论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又要 不断丰富和创新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反对教条主义。毛泽东认为教条主义是思想的懒汉。毛泽东曾批评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 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他们只会用现成的思想理论,用别人得出的观点结论,来代替 自己的思考,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5]P339,所以,他非常强调马克思主 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同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要继承的乃是它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而不是它的词句,更不是某些具体结论。应该根据实践的发展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理论给予阐释、发挥和创新。

在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又一个典范,也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光辉典范。邓小平理论,是依据社会 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以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为背景,根据中国的国情而提出来 的。所以,创立这一理论本身,便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神。也可以说,毛泽东哲学 思想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这一理论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挥和创新。比如,关于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论断;关于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关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论断;关于“一国两制”的思想等等。很清楚,这些思想和论断,既 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精神的体现,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

总之,社会发展的脚步是永远不会停歇的。实践的发展,要求和促进哲学理论的创新;哲学理论的创新,将又推动实践的发展。这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不可抗拒的。这就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教给我们的基本道理,是值得我们永远地记取 的。

参考文献

[1][2][4]雍涛.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3.

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第8篇

关键词: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实践机制;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45-02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或者也可以简称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1]。国家教育督学柳斌认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主动发展[2]。自1994年李岚清同志第一次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大讨论,迄今为止,产生了不少相关的研究成果。

目前,由于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理论认知体系,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中只是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来考虑问题,而没有形成有效的现代教育发展长效机制,从而导致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这些短视现象,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来指导我国的教育建设,有利于设计出科学的高瞻远瞩的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配套的教育制度,促进社会主义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实践、时代意义的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提供有益借鉴。

一、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的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素质教育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质教育观和西方素质教育观。

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素质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之中。马恩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富有个性的发展和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五个方面的内容[3],而且,马克思把智育、体育、生产劳动和综合技术教育的结合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条件。我国应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即人的解放的高度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自觉推进素质教育[4]。

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素质教育思想的理念,对我国的素质教育实践和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有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在教育内容上,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的“六艺”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上,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董仲舒强调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行知注重“教学做合一”讲求在实践的基础上学[5]。孟子倡导注重启发式教学,倡导博学以求融会贯通、不唯书、不曲解而求真的创新精神[6]。在教育特点上,儒家教育思想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以及适应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又一理论来源是西方的素质教育观。它们对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在教育目标上,苏格拉底、罗素、沛西·能、乌申斯基、马卡连柯等人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和注重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在教育原则上,昆体良强调教师应遵循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探究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夸美纽斯、苏格拉底、福泽谕吉强调人人接受教育,做到教育普及化[5]。在教育内容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张应按人的发展不同阶段相应进行体、德、智三重教育,同时强调音乐的作用;德国诗人席勒系统地从理论上提出美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莫尔和卢梭都建议青年应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教育,提倡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

二、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的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方针,几代领导人都有各自的阐述。认为要使全体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邓小平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认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指针[9]。

在教育目标上,几代领导人在一致认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各自作出了具体的阐述。邓小平强调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学者关于的素质教育目标虽有几种不同的论述,但主要还是认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0]。认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等基本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内容上,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强调把人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新社会的主人或者劳动者[11]。邓小平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特长发展等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12]。同样强调素质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张扬,提出素质教育要培养“三个面向”的“四有新人[13]。、邓小平和都主张教育要实现普及化,提出必须“两条腿走路”,甚至多管齐下;邓小平强调“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重普及,又注意提高”;丰富和发展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主张多种教育方式并举[14]。也强调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15]。

在实现途径上,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强调要在实践中成才,、邓小平和都曾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认为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重要途径。

在价值取向上,几代领导人都追求教育公平,将目光指向全体国民或者全体学生。周小李[16]、梁刚[12]、顾成敏[9]等分别对、邓小平、和的素质教育思想做了细致研究,认为提出了实现全民教育的观点;邓小平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是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价值中枢。

据研究发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将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视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很多学者在文章中很明确的提到了邓小平和的此观点。另外,也强调素质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11]。

四代领导人都认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应该是思想政治或者道德教育。其中,和明确指出了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的观点。邓小平也主张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关于素质教育观的特点,毕岩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素质教育思想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鲜明特点[17]。姜大志认为,邓小平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具有开放性,培养目标具有科学性和整体性,实施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18]。顾玉林认为,邓小平教育指导思想具有求实性[19]。王先民认为,的素质教育思想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即教育性质的人民性,教育作用的基础性,受教育者发展的全面性,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教育途径的实践性,教育发展的系统性[20]。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实践机制的研究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是否可以有效的贯彻落实,主要取决于它的实施机制。在这方面学术界也做了不少深入研究。

强调学生要主动发展,前提是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宽松环境[17]。邓小平提出,教学改革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观念[19];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证[18]。认为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是素质教育的保障;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也是素质教育的保证[21];而且,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是优化教育环境[13]。认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中、财政资金投入中和公共资源利用上都要优先考虑教育发展;要加强教育的改革创新,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等的改革;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15]。

四、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时代意义的研究

首先,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素质教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或者说前者是后者时代化的成果体现。其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提供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的教育观点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持久而深远的启示意义[17];的素质教育思想在强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素质教育方法,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2]。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教育改革思想对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12]。邓小平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对全面推进“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做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23]。的素质教育观不仅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功能而且对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13];不仅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还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24]。最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理论创新。叶上雄认为,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就教育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有深刻的理论启迪意义[25]。

五、基本评价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或者仍存在着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领域:(1)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观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内容缺乏全面、系统的梳理;特别是对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发展缺乏全面及时的总结;(2)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机制和特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3)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时代意义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

参考文献:

[1]蒋国华.素质教育的由来[J].理论探讨,1997,(1).

[2]过广宇.素质教育的新视角:个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0).

[3]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17.

[4]袁杰.素质教育之我见——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视角[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7).

[5]于洪波,等.简明中外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3).

[6]王淑霞.论《孟子》中的教育方法[J].管子学刊,2004,(3).

[7]胡弼成,廖梅.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教育[J].改革教育与现代化,2000,(4).

[8]钟德涛.论的素质教育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

[9]顾成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教育思想散论[J].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2008,(1).

[10]王煜兴,等.简论素质教育思想[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12).

[11]胡凌艳.论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和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3).

[12]梁刚.浅析邓小平的素质教育观[J].西华大学学报,2004,(6).

[13]王星明,曹锡山.素质教育思想探析[J].党史博采,2006,(12).

[14]王通,杨士泰.论邓小平前素质教育思想[J].教育探索,2005,(5).

[15]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论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0,(7).

[16]周小李.青年的素质教育思想探微[J].湘潭大学学报,2011,(7).

[17]毕岩.论素质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5,(1).

[18]姜大志.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论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8).

[19]顾玉林.对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5,(1).

[20]王先民.素质教育思想的特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21]黄少强.试论的素质教育思想在高校中的运用——学习《文选》心得[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0).

[22]周小李.的素质教育思想探析[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

[23]熊小红,肖克奇.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刍议[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