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坛

民间文化论坛杂志 部级期刊

Folk Culture Forum

杂志简介:《民间文化论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91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民间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民间艺术研究、书评、卷首语、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综述、申遗专稿等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8-7214
国内刊号:11-5913/C
全年订价:¥ 18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97
总发文量:1210
总被引量:4235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8.6667
期刊他引率:0.976
平均引文率:2.3759
  • 郑振铎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意义——为郑振铎诞辰110周年而作

    作者:刘锡诚 刊期:2009年第03期

    郑振铎对民间文学的关注,始于"五四"运动的高潮中。新文化运动的两大理念——白话文学和整理国故,是影响郑振铎俗文学—民间文学思想形成的两大重要因素。一生发掘遗落无闻的俗文学—民间文学作品,并将其看作是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郑先生的民间文学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的核心。《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俗文学史》,特别是他发掘和收集的俗文...

  • 走出五四,全面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陈连山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将民众视为有待启蒙的对象,崇拜文字传承的精英文化,歧视口头语言传承的民间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没有改变知识分子与民众在文化上的不平等状态,用民主、科学的概念要求民间文化是错误的,违背了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原理。消除文化偏见,是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

  • 民俗文化在报纸副刊中的传播——以《晨报副刊》为例

    作者:穆昭阳 刊期:2009年第03期

    从民俗文化与现代报纸副刊的关系来看,《晨报副刊》是一个最为典型的研究个案。尤其是在孙伏园编辑时期,有关民俗文化的文章明显增多,一时成为民俗传播的阵地。而报纸副刊有着传播文化的功能,文章便以《晨报副刊》为例,介绍该报在民俗学方面的成就,进而探讨民俗文化的传播意义,并开拓民俗传播新的研究领域。

  • 略谈中国传统节日的困境与机遇

    作者:陶思炎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中国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岁时文化,作为生活需要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表达,成为中华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标志之一。造成其步入困境的因素包括建设性破坏、自然力破坏、相关知识的匮乏、外来文化的干扰和文艺作品的误导等,而其机遇在于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两大文化工程的深入开展、作为危机中树立信心的坚实基础和全民节日保护意...

  • 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

    作者:萧放 刊期:2009年第03期

    21世纪初,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复兴过程中。传统节日的节俗传统可以归结为物质、社会、精神三大层面,同时也可将传统节日习俗提炼为信仰、人伦、传说、饮食与娱乐五大要素。传统节日在传承文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传统节日中蕴蓄着重要的德育资源与伦理价值内涵,其中家庭伦理、社会伦理、自然伦理都是我们应该开掘利用的重要节日文化资源。建...

  • 不可忽视的“小传统”——从灾后羌民迁居问题说开去

    作者:李祥林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四川地区,深入羌、彝、藏乃至汉族等民间生活进行走访调查,时时会遇见"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分分合合的错综复杂关系。从地位看,"大传统"属于占据主流地位的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小传统"属于处在非主流地位的大众话语、民间话语;从作用看,"大传统"引导着现实文化的方向,"小传统"提供着社会文化的基础。研究当今中国社会问...

  • 蓝夹缬的调研和保护

    作者:张琴 刊期:2009年第03期

    蓝夹缬是唐代彩色夹缬的遗存,是我国雕版印染的活化石。本文作者历7年时间对蓝夹缬进行田野调研、案头整理,在挖掘其价值、建构其理论的同时,进行了市场实践。本文是作者在蓝夹缬课题上的心得结晶,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夹缬工艺的研究和保护。

  • 大众传播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及对策研究——以岫岩满族地区“非遗”保护为例

    作者:戚永哲; 于凤静 刊期:2009年第03期

    大众传播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与"非遗"保护工作在客观上存在着现实冲突。必须正视和面对二者所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而扬长避短,深入挖掘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与科技潜能,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增值效应,进而寻求以大众传播为依托的"非遗"保护对策。

  • 少数民族感生神话女性形象原型及其女性人类学阐释

    作者:卓玛 刊期:2009年第03期

    作为神话的一支,感生神话反映了各个民族在其童年期对女性及其生育行为的独特认知。笔者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归纳出了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原型,它包括母神原型和母亲原型。在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中,女性的形象无论神、人,都是和生殖联系在一起的。母神因其衍生万物的功能而受到讴歌与赞美;母亲因为其生殖能力作为英雄之母而出现。这...

  • 浅析伞头秧歌唱词的艺术特点——以山西临县伞头秧歌为例

    作者:呐木迷 刊期:2009年第03期

    文章以山西临县伞头秧歌为例,深入分析了其句式、结构、音韵、语言等艺术特点,并对新兴的网络秧歌与实地伞头秧歌进行了比较,力求探索新时期传统秧歌的继承与发展趋向问题。

  • 析宗教观在羌族造物艺术上的体现

    作者:张彝 刊期:2009年第03期

    羌族的精神世界仍带有很大的乡土局限性,产生出与羌族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宗教观,并以这种宗教观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各种与宗教观有关的造物形式因此应运而生。考察羌族宗教观对其造物艺术的影响,剖析羌族造物与宗教观间密切的联系,从文化保护的角度而言,应具有比较现实的意义。

  • 浅谈当代祭祀新形式——网络祭祀

    作者:程鹏 刊期:2009年第03期

    丧葬习俗是中国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着变迁。祭祀作为丧葬习俗中重要的一环,在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衍生出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祭祀。与传统的祭祀相比,它有着众多的优点。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反映了丧葬习俗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广,这种新型的祭祀形式将得到广泛推广。

  • 试论大理白族“攒榜惹”习俗形成及其文化含义

    作者:何永福 刊期:2009年第03期

    在大理白族聚居区,普遍流行一种"攒榜惹"习俗,即在参加红白喜事宴会时,赴宴者要将主要的菜肴携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共享。本文从"攒榜惹"习俗事象分析入手,论述该习俗形成演变历史,解析其中包含的道德文化含义。

  • 凫鹜考略

    作者:吕小满 刊期: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先秦两汉魏晋时代的禽鸟名称——凫(野鸭)、鹜(家鸭)的词义考索,讨论了周人基于哲学思考的动物分类概念——家、野,以及凫、鹜作为古代的"禽挚"在庙堂前举行的神圣婚仪和在日常生活的一般性"见礼"中的"礼物"所发挥的不同文化作用,进而对《诗》"女日鸡鸣"中凫、鴈等野禽之为神圣性的"婚挚"给出了民俗与宗教的解释。

  • 特别稿约

    刊期:2009年第03期

    <正>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新中国的民间文艺事业也是从那时开始走过了60年历程。1950年成立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名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也将迎来她的60华诞。在过去的60年中,我国的民间文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和丰富经验,这些成绩和经验都是我们事业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为此,本刊拟从现在起征集并适时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