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杂志简介:《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10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业与课程建设、实训与实践探索、网络化与数字化、育人环境与文化生态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2095-5065
国内刊号:10-1101/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201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05
复合影响因子:0.76
总发文量:2866
总被引量:4475
H指数:21
期刊他引率:1
  • 敏捷教改和产教学一体化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

    作者:纪阳; 汪文俊; 秦征; 吴振宇 刊期:2018年第11期

    产学合作使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出现大量教育改革机会,传统教学改革的课程建设方法过于僵化,不利于快速跟进产业变化,动态适应多种类型学生需求,而且实施周期较长。本文提出敏捷教改和产教学一体化学习共同体两种教改方法论。通过课程的模块化与迭代式开发,针对改革难点进行快速调优,并通过短训进行快速验证,可以较快完成新课程的引入。通过产教学...

  • 基于创客理念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探索

    作者:李学华; 沈冰夏; 厉夫兵; 纪阳 刊期:2018年第11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内创客运动蓬勃发展,国内双创教育与“新工科”建设积极推进。本文通过分析在新形势下对“95后”学生群体的教学现状及信息通信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从教师理念更新入手,以专业导论课改革为切入点,以专业自主实践课为提升,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进行了系列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从新生工程认知...

  • 大学科技园对企业人才流动助推器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雪飞; 程永波 刊期:2018年第11期

    大学科技园不仅是创新的重要孵化器,更是企业与高校跨界人才流动的重要场所。作为最早开创高校与企业人才流动的大学科技园,更应在当前的创新环境下发挥好高校对企业人才助推器的作用。大学科技园要通过推进传统人才理念的变革;引导高校和企业建立起稳态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注重交流性机构的建设;设立新的人才评价奖励机制等途径,把大学...

  • 创新基地与课堂教学“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怀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作者:刘毅文; 黄显宁; 印东; 张显; 米春桥 刊期:2018年第11期

    在怀化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先后建设了9个创新基地,吸纳、培养多个学院的学生。通过创新基地与课堂教学“双螺旋”式的运行机制,构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两条链,在激发学生自我兴趣的内在推动力下提升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亲身实践经历,对该模型下的应用型人才培...

  • “新工科”视角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

    作者:江爱华; 易洋; 梁文萍 刊期:2018年第11期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国防科技建设项目和两化融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多学科交叉融合、校所企协同创新等要求,超前谋划“新工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新平台,重点实施“十三五”本科...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群的国际化探索

    作者:李兆龙; 王贵; 李猛猛; 何姿; 陶诗飞; 柯璟 刊期:2018年第11期

    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国际背景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高校过程中,如何创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课程群的国际化探索,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使课程建设在焕发中国特色前提下展现国际化的风采,吸收国际化知识体系,努力瞄准国际先进教学水平,在更宽广的国际化舞台上讲好中国课堂,成为广大高校教师在进行课...

  • 图像处理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作者:胡学龙; 陈舒涵; 孙磊 刊期:2018年第11期

    本文介绍笔者近年来在图像处理类课程教学中,以混合式教学理念为基础开展课程建设的一些体会。该类课程有涉及教学对象层次多、专业类别有差异、先修课程较多、技术发展快、需要较多的视觉资源、与网上教学方式结合紧密等特点。需要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线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线上自助学习、扩展知识的混合式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建设精品...

  • 面向航空专业研究生的“软件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思考

    作者:郑征; 殷蓓蓓 刊期:2018年第11期

    随着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发展,软件在航空系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保证新系统效能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系统工程手段保证航空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软件可靠性工程”课程对于新一代航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非常必要,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通过分析研究生专业课“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培养目标及特色,本文深入研究了该课程在航空专业教学中...

  • 以计算思维为导引的“数据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黄达明; 张萍; 金莹 刊期:2018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一门面向商科和文科,兼顾理工科的“数据科学基础”课程的建设,探讨了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置,以及如何在数据科学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融合计算思维素养的培养。

  •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浅析——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为例

    作者:徐琦; 周凯波 刊期:2018年第11期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通过扩大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建立新课程群知识体系,设计与研究型高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注意结合工程测量实际案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多元化探讨

    作者:戴庆文 刊期:2018年第11期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注重多学科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近年来国家相关战略纲领的实施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创新设计意识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多元化两方面展开简要探讨,激发学生的学...

  • 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数字电路”课程改革探索——引入基于口袋型FPGA开发板的随堂实验

    作者:孙文生 刊期:2018年第11期

    现代数字电路的设计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对高速数据处理和高速计算提出了新的需求,但“数字电路”课程仍然以讲授中小规模电路为主,与技术应用趋势脱节。为解决这种矛盾,本文提出一种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引入随堂实验,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对典型的传统电路给出其Verilog HDL描...

  • 大类招生人才培养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论

    作者:金莹; 陶先平; 张莉; 张洁; 陶烨; 黄达明; 潘亦; 张萍 刊期:2018年第11期

    本文在调研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重点大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大类招生后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变化,结合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提出了适合大类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整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全面提高。

  • 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实践探讨——以南京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作者:张洁; 金莹; 陶烨 刊期:2018年第11期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体系、内容、形式应当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展开。本文以南京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笔者近几年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具体的课程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课程学习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安全标准实验”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严金凤; 居里锴; 徐建成; 申小平 刊期:2018年第11期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进一步实践探索,笔者将新兴信息技术融入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个性化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解决工程实践教学中交互性和情景化的要求,是“机械安全标准实验”课程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目前理工科院校本科教学实际,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安全标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虚拟实验平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