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教育的目的是生长

    作者:任少铎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教育,但在对待教育上多持功利态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诫语即生动体现了古人对教育的现实期待。直到如今,我们对待教育的态度也仍然多是现实的。幸好,当前我们的教育也已发生可喜变化,以个性发展和心性"生长"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正渐被认可和大行其道,而以现实功利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正逐渐转型。教育的目的,正在...

  •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刊期:2019年第10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为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

  • 教学的德育性何以彰显——学科教学的育德路径探讨

    作者:阮沁汐; 李臣之 刊期:2019年第10期

    教学的德育性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规定性,彰显教学的德育性可以从“历时”和“共时”角度探寻关键路径。从“历时”角度,应充分开发与教材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学科史融入教学,用“学科模范”树立学术标杆,将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戏剧转化。从“共时”角度,应充分发挥现实社会事件的德育价值,结合学科育德基因精选全球性事件和本土性事件,并将它们精准...

  • 用“道德”的教学彰显德育课程魅力——“不道德”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象透视

    作者:孙民 刊期:2019年第10期

    德育课程本身存在诸多不符合道德教育规律的现象,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和改进。立足日常课堂教学行为,教师需要节制自身的“权力影响”,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度把握课程理念,以儿童生活为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注重自身在课堂内外的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德施教;更要把握教学的立场和站位,以大情怀和大视野担当立德树人使命。

  • “体验性学习”:“道德的”课堂之立德路径探析——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

    作者:刘建德 刊期:2019年第10期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立足课程和教材设计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须走出重理性知识、轻体验内化的误区,回归体验,重视体验性学习的价值。即以反思性体验激活道德主体自身的独白与对话;以活动性体验建构学生生活经验与内心感受的“对话”;以评价性体验促进其道德认知与信念的发展;以效仿性体验助推道德与法治信念的内化...

  • 大概念引领下的整体教学——立德树人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可能路径

    作者:孙杰 刊期:2019年第10期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应从教走向学,应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并得以整体推进。大概念引领下的整体教学作为一条可能路径,一方面需要凝练大概念,抓住“整体教学”育人改革的总纲;另一方面需要探索综合化,夯实“整体教学”全面育人的基础。具体实践中,我们基于大概念观照,建构追求统整的课程图谱,搭建整体教学的综合育人框架;同时,围绕大概念,优化...

  • 以“道德的”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学术沙龙会议综述

    作者:张云婷; 林加良 刊期:2019年第10期

    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在“如何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学术沙龙上,顾明远教授等专家学者对话中小学一线教师校长,启示我们将立德树人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的关键:格物致知,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本原问题深谙于心;把脉问诊,对照立德树人的要求,探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失德”现象;对症下药,在专业发展中提升德...

  • 具身道德概念隐喻及其对班级德育的启示

    作者:谢少菲; 曾文婕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实验的推动下,基于新兴的具身认知理论与概念隐喻理论,具身道德概念隐喻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从空间、洁净、明度及颜色等多个维度解释了道德概念的具身表现。具身德育工具的开发、具身德育环境的创设与具身德育活动的开展将对提升班级管理的层次起到有效的作用。

  • 从不羞辱到关怀——学校正派教育的实践转向

    作者:古丹 刊期:2019年第10期

    正派教育是一种不羞辱人的教育,关注的是“负面道德心理”。“羞辱”把人不当人对待,伤害其自尊与人格,是正派教育的敌人,它在教育实践中主要以羞辱性惩罚、压榨性羞辱与标签化羞辱等形态存在。“不羞辱”作为学校正派教育的基础准则,在减少或消除这些伤害和痛苦上具有实然的必要性,在道德要求的层次上亦具有基础性和优先性。但是,学校教育不能...

  • “回归道德的学校管理”专题征稿启事

    作者:《中小学德育》编辑部 刊期:2019年第10期

    参考选题:1.道德的学校管理需要摆脱工具理性的桎梏,需要进行文化的溯源与重构,需要基于人性善的弘扬。请阐释您的思考。2.在道德的意义上,学校管理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的关系应如何把握?基于对管理要素的分析,道德的教师管理、绩效工资制的实施、学校时间与空间的规划、家校关系的构建,你有什么新的思考?请结合现实中的问题...

  • 旁观者:决定校园欺凌事件走向的关键群体

    作者:向术溯 刊期:2019年第10期

    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消极行为与道德两难困境密切相关,它关系到人的道德认知、人际关系、学校保障等方面。为了自身利益而成为旁观者看似合理,却不是道德的合法化。旁观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学校应结合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从道德两难教育,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学生安全保障三方面入手,解决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问题。

  • 以“美”为视角的学校文化建设——以珠海市文园中学为例

    作者:徐伟 刊期:2019年第10期

    美即教育的本质。以“美”为视角,建设美雅和谐的生态花园,打造读书求知的优质学园,营建师生互爱的精神家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 漫话新时代师德建设问题

    作者:班华 刊期:2019年第10期

    当前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参与论坛,感到十分荣欣!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提出“要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 道德与法治课堂“补白”教学略谈

    作者:袁肖娟 刊期:2019年第10期

    以增设“补白”的方式凸显学生关注的核心学习主题,整合学习内容并优化学习方式,拓展课堂探究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引导家长等资源进课堂,以开放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拓展德育时空,引导学生过德性生活,实现更好的成长。

  • 小学生财经素养培育尝试——依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拓展

    作者:曾志伟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的为学校培养学生财经素养提供了标准依据与实施指南。基于该框架的“五维三标”,在解读财经素养、财经素养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在课堂现场,运用整合教材内容、设置课堂活动、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等方式,夯实学生的财经素养基础;在课堂之外,通过开展注重实践体验的财经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