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把丢掉的传统“捡”回来

    作者:张基广 刊期:2017年第10期

    当前,很多学校和校长就像故事"猴子下山"中的小猴子一样,不停地以改革、创新的名义追逐新潮,标新立异,却也在不断地丢失传统,以至得了一种教育的现代病——走了很远,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我想,我们丢掉的一些东西要重新捡回来。

  • 回归真义的中小学法治教育——法治精神审视下的中小学法治教育

    作者:张文敬 刊期:2017年第10期

    法治教育是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法律及有关的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成为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学校作为承担法治教育使命的重要场域,本身是否具备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至关重要。当前,我国中小学校法治精神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校法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构建自由理性、民主平等、协商对话的学校环境,重...

  • 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人治僭越与法治皈向——以生涯教育为例

    作者:苏旭东; 张灿龙 刊期:2017年第10期

    兼顾基础教育机构与乡土社会组织双重身份的乡村学校,面对以改变命运为求学重要目标的留守儿童,开展生涯教育备为人治所僭越。对此,皈向真义的法治力量,能促进乡村留守儿童生涯教育实现双重转型:一是弘扬法治的公平正义精神,推动生涯教育发展观转型,从物的发展观转向人的发展观;二是落实规章制度的法治化保障,推动生涯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从偏重...

  • 民主平等的班级法治价值观及其意义价值

    作者:朱洪秋 刊期:2017年第10期

    班级法治是班级治理的关键和枢纽。把民主与平等、共识与规则、责任与担当作为班级法治的三个关键要素和基本内涵,并构建以班级章程、班级公约、临时公约为主要法治形式的基本法、普通法、临时法,初步形成比较系统的班级法治体系框架。加强民主平等的班级法治价值观建设,对于提高班级治理效率和培养国家公民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

  • 高校法学实践与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协同探新

    作者:李鼎楚; 杨萍 刊期:2017年第10期

    法治真义在于遵守共同约定的规则。单纯由教师进行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易造成"绝对服从"的法治认知偏误;而中小学生又难以自发习得法治观念,那么,对接高校法学实践,由在校法科大学生开展一定形式的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活动,将对原有教育实践中可能的法治误识产生纠偏的有益作用。

  • 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成为规则的主人

    作者:张红兰 刊期:2017年第10期

    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必须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规则习惯的养成。基于对规则教育现状的分析,学校不断创新实践,让学生在主体参与中成为规则的主人:共建规则,形成规则养成教育体系;编写读本,使规则教育有所依托;体验感悟,探究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生活践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 国学经典教育课程化探讨——以《老子》为例

    作者:陈晨; 刘峻杉 刊期:2017年第10期

    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已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但是其课程理论基础还不甚明确,研究的严谨性有待提高,道家经典教育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道家经典教育可以归纳为道德教育、智慧教育和生命教育三元合一的教育,以内观诵读为主要的诵读方法。以《老子》文本为核心载体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共包括八次课,分为五个阶段,分别聚焦于文化感和亲近感,诚敬心和平...

  • 学校德育体系整体建构供给侧改革探析

    作者:王库; 肖静; 刘彦均 刊期:2017年第10期

    经济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对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人才质量与结构的新要求,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价值纲领。当前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空洞化、途径方法单一化、管理评价异质化导致学校德育体系整体建构中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还存在深层次矛盾与冲突,有必要从教育供给侧整体推进学校德育体系治理结构、制度结构、课程结构变革,以全...

  • 试论学校文化建设融通地方文化的可能与方式

    作者:潘新 刊期:2017年第10期

    天然的亲缘性、深厚的内生性,赋予了地方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逻辑起点和发展主线的内在功能,也决定了学校在追求文化建设内在化、特色化的过程中,有可能、有必要与地方文化相融通。通过重塑精神、设立课程、开展活动,传承、激活、创新、促进地方文化,在二者的水乳交融中开创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天地。

  • “青苹果家园”德育课程群开发的实践研究

    作者:徐建忠; 朱雪莲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展学生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生命质量,通过强化"勤业社"自主管理课程,组建"特长社"能力拓展课程,形成"实践社"主题活动课程,从而构建起青苹果德育课程群,全面提升"青苹果家园"品牌影响力。

  •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深度观察”——论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备课——以《他是“小气鬼”吗》为例

    作者:李义茹; 黄甫全 刊期:2017年第10期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同样遵循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评价的一般备课过程。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定年龄特点和道德情感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道德教学,基于生活世界理论的生活道德情境营造法、生活道德两难破解法和生活道德实践锻炼法三种教学方法,为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他是"小气鬼"吗》一课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参考,对德...

  • 走出知识教学的困境——基于《品德与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的比较分析

    作者:潘梦霞; 刘慧 刊期:2017年第10期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和统编《道德与法治》体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差异不大,二者的教育价值观都转向学生本位,知识教学呈现对话、动态、开放等特征。但两套教材背后体现的知识教学观,在教学目标、教学空间、知识的开放程度以及教学规律的合理性四个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

  • 小学少先队活动课与品德课程的对话与共建——以多伊尔课程层次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

    作者:张晓; 张志坤 刊期:2017年第10期

    以多伊尔课程结构为论证框架,对小学少先队活动课与品德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从制度层面看,前者旨在引导儿童完成向组织成员的转型,后者则致力于提升儿童公民素养;从课程标准(大纲)看,前者呈现线性逻辑,以"组织生活""主题活动"构建全部课程内容;后者遵循生活逻辑,呈现低高异构的特点;从课堂层面看,前者重仪式和阵地建设,后者注重依托活化...

  • “法”润童心路径探寻——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例谈

    作者:章小英 刊期:2017年第10期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播报、图说规则、案例探究、理性思辨、模拟演练等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感受"法"的庄严,理解"法"的内涵,激活法治生活体验,促进法治思维养成,形成法治认同,从而让法治教育有力度也有温度,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 例谈数据在品德与社会课堂的优化运用

    作者:顾新红 刊期:2017年第10期

    品德与社会课堂在运用数据资源时,须链接生活,激活儿童的生活体验;关注数据中的个体,唤醒儿童的生命感悟;赋予数据温情,催生儿童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