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杂志 省级期刊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小学德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68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本期视点、本期视点_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同构、道德领导力、课程育德、教师德育专业化_专栏、教师德育专业化、学生发...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教育部委托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1183
国内刊号:44-1682/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4942
总被引量:2045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5
立即指数:0.0014
期刊他引率:0.75
平均引文率:0.3736
  • 教育需要信仰

    作者:何润彩 刊期:2017年第08期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朱自清也认为:“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这些名家之见告诉我们,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教师应努力成为有教育信仰的人。

  • 道德与法治“备课”专题:见真,见善,见美——谈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蕴合的教育思想

    作者:吴煜姗; 高德胜 刊期:2017年第08期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提倡综合学习观,关注热爱的双重含义,超越群体的局限性,理解、接纳儿童的负性行为,认识儿童自我的多维性,见到物背后的人及人心,激发社会性探究。教育者可以从这些教育思想中见真见善见关。

  • 开创道德与法治教育新格局——基于人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对比分析

    作者:晏焱; 李敏 刊期:2017年第08期

    通过原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与新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在编排思路、基本框架、主题内容组织、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明晰法治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定位和实现路径。即以“故事教学法”,引领儿童走进“家庭生活中的法”;借助“角色扮演”,初步建立规则意识;设置“情景模拟”,陶冶法治积极情感。由此,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

  • 以“我”为主,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

    作者:张悦; 张新颜 刊期:2017年第08期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学生的个体经验出发,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生活。以在生活中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核心目标,遵循由浅入深、由我及他的思维逻辑,引领学生涵养生活智慧和共在关系,强调变客为主、知行合一,推动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和智慧成长;并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充满童趣的呈现形式,让学生快乐学习,愉悦成长。

  • 为儿童构筑成人之路——研读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有感

    作者:唐隽菁 刊期:2017年第08期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学会做人”,引导儿童积极努力地完善人格作为核心目标,不只在认知层面,教会儿童与生活、社会、道德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回望”这一精神反刍,引导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寻意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儿童积极实践,在批判反思中培养实践智慧,将一条成人之路构筑在儿童心中...

  • 在“对话”中过更好的道德与法治新生活——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研读思考

    作者:雷劲 刊期:2017年第08期

    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的设计、“主持人”角色设置和“绘本式”故事编写,为儿童营建了宽松而富有童趣的对话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活动讨论、建构思考和角色置换,引领学生与教材、伙伴和自己展开对话与反思,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法治规则观念,过更好的道德与法治生活。

  • 道德与法治课程新思考——基于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的理解与教学设计

    作者:杨翠英 刊期:2017年第08期

    从“品德与生活(社会)”到“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更名意味着课程内涵的丰富与深化。用好统编教材,需要教师理解和把握多维教育内容的整合,以鲜活的生活素材进一步拓展教学时空,精心设计指向儿童实践智慧的学习活动,才能引领学生过更加美好的道德与法治新生活。

  • 闲暇教育视阈下中小学减负问题的思考

    作者:李梦倩 刊期:2017年第08期

    学生闲暇时间被剥夺、学校课程改革非系统性以及相关利益主体闲暇意识淡薄等多重困境,导致学生心理负担加重、闲暇生活质量不高,减负难以见效。闲暇教育对学生闲暇时间规划、闲暇能力提高等具有重要意义。引导相关利益主体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充分发挥闲暇教育的减负育人功能,有利于真正实现科学、合理、有效地减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我国儿童死亡教育的困境及其出路

    作者:曹坤明 刊期:2017年第08期

    我国中小学中存在诸多如校园霸凌、自杀、他杀等不尊重生命的暴力现象,教育对死亡的避讳和死亡教育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死亡教育具有丰富的德育意蕴。有效探寻儿童死亡教育的出路,应从死亡教育的意义体认和学校死亡教育的实践推进两方面入手。

  • 基于课程视角的办学追问

    作者:纪成涛 刊期:2017年第08期

    从课程视角看,当前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有了保证。

  • 构建书香家庭 助力亲子成长

    作者:朱海文 刊期:2017年第08期

    构建“书香家庭”,家长可从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与好书为伴;创设阅读氛围,让宜人书香溢满家庭两方面入手,培养孩子好读书、乐读书、善读书,助力亲子共同成长。

  • 协同管理:多校区学校德育管理路径探索——以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为例

    作者:夏健君 刊期:2017年第08期

    从协作到协同,多校区德育从垂直管理,到综合、合作式管理。通过既统一又各具特色的活动,实现多校区下品德教育共性与个性、全体与差异的和谐,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推进家长民主参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 构建“最美教室” 释放育人潜能

    作者:王慧杰 刊期:2017年第08期

    环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通过最美教室的建设,充分释放环境的育人潜能,同时有赖于通过课程活动促使学生与教室环境发生深度关联,并在课程活动中动态延续最美教室的育人价值,让教室环境成为塑造人、成就人的深刻教育力量。

  • 品德教学中学生认知偏见及消解

    作者:彭静 刊期:2017年第08期

    学生在品德学习中常常会存在许多认知偏见。针对认知偏见产生的原因,可采用相应的消解策略:两难选择,深化道德认知;道德移情,矫正认知偏见;仅躬自省,改变认知偏见;同伴交流,纠正道德认知。

  • 高考后的德育作业——把暑假留给最爱你的人

    作者:万博 刊期:2017年第08期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寒窗苦读十二年的莘莘学子即将步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而在此之前,他们将拥有一个将近三个月的假期。高考后的这三个月可谓是孩子们的狂欢季:没有老师的叮咛,没有暑假作业,没有学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