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讨、学业评价、学生学史、图说历史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3435
国内刊号:44-1142/G4
全年订价:¥ 28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3847
总被引量:878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5667
立即指数:0.0085
期刊他引率:0.8298
平均引文率:1.3644
  • 唯物史观下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究

    作者:边海长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19年10月11-12日,《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在深圳科学高中召开了“任务驱动与中学历史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分别在科学高中、深圳实验学校(坂田校区)做了6节初.高中教学片段展示,并与现场四方互动交流,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为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我们特组专稿,请开课老师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呈现出来,以飨读者。本次分享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

    作者:陈辉 刊期:2019年第12期

    设计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课是新课标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紧密围绕着三个核心话题予以展开: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主要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领导人的认识角度突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性意义。

  • 交融共生——明代青花瓷的时空之旅

    作者:李小锋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班级学生群体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课堂为活动空间、以课时为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联想到曾经阅读的两本书——维克多·李·伯克的《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和萨缪尔·亨...

  • “显微”与“博望”:历史课堂对话教学“微观”和“宏观”的二律统一

    作者:刘洪生 刊期:2019年第12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历史课程要"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也要吸收"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际历史教育的优秀成果。"~([1])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及课改成功经验,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趋势。作为课改成果之一的对话教学,进入历史课堂已有十载,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反观其实践,仍然存在一些...

  • 对话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材解读途径初探——以“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为例

    作者:杨仪 刊期:2019年第12期

    对话教学以教材为中介,以师生持续的对话投入为前提,以师生有意义的交流、解决问题为主线;师生之间深度互动、交汇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和社会性发展。~([1])对话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满堂满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历史课堂模式,为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决思路。

  • 实施对话教学,提升家国情怀——以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一课为例

    作者:郭精宇 刊期:2019年第12期

    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以来,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新课题。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的价值导向,提升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在家国情怀的提升方面,对话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培养策略。

  • 私人史研究视域下的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策略探析——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课为例

    作者:林泽 刊期:2019年第12期

    长期以来,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话教学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库特哈德曾指出,"传统的对话教学方式已经陈旧不堪,急需改变其内容和形式。"

  •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课堂实践

    作者:孙伟红; 张红阳 刊期:2019年第12期

    一、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具体过程(一)项目确立项目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密切联系现实世界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团队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完成一项综合性的任务。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来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 家国情怀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以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大团结》为例

    作者:许娟; 马俊 刊期:2019年第12期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国家认同"的核心概念。

  • 基于“新异性的标准”的史识达成研究——以“铁犁牛耕”教学内容为例

    作者:纪业 刊期:2019年第12期

    史学家要有判断史事重要性的能力,即史学家的观察力,亦即史学家选择事实的能力,梁启超称之为"史识"。在判断史事的重要程度上,著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提出了五种标准,其中一种便是Standard of Novelty,即"新异性的标准"。

  • 围绕一场小组辩论赛开展的任务驱动式学习——以统编教材《北伐战争》一课为例

    作者:闵凡修; 高玉亮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19年10月,全国创新教育成果展示培育研讨会暨山东省第四届创新教育节在山东潍坊举行,笔者有幸执教了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北伐战争》一课,下面结合此课,谈一谈如何基于"任务驱动、情境体验",进行深度探究学习。

  • 遍在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历史解释”——以《一国两制》一课为例

    作者:何引芬 刊期:2019年第12期

    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1]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作为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体现的"历史解释"尤为抽象与复杂。因此,笔者试图借助《一国两制》一课,对"历史解释"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尝试。

  • 巧用身边史料,深化历史教学——《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分析

    作者:许峰 刊期:2019年第12期

    以史料为依据、用史料说话,是具有说服力地还原历史的主要手段。选择契合初中生理解的史料,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为例,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是:"知道东晋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古代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总的要求是。

  • 运用“复盘与推演”学活历史,让历史鲜活

    作者:赵瑞莲 刊期:2019年第12期

    有一些观点认为:历史是过时的政治,是"死的东西",历史课让学生念念背背即可,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及重知识轻能力思想的再现,与新课程理念强调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结合全球史研究,落实“空间观念”——以部编新教材《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课为例

    作者:石再一 刊期:2019年第12期

    高中课程改革已历经十余年,既取得显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问题在这次深化课程改革中得到了重视,课程标准修订组明确将"时空观念"列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1]。其中课标修订组组长徐蓝教授认为时空观念分为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两方面[2],这两种观念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那么在教学中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