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讨、学业评价、学生学史、图说历史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3435
国内刊号:44-1142/G4
全年订价:¥ 28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3847
总被引量:878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5667
立即指数:0.0085
期刊他引率:0.8298
平均引文率:1.3644
  • 大门口的陌生人——《鸦片战争》的教学思考

    作者:曹伟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8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暨名师工作室年会上,笔者开设了研究课《鸦片战争》。本次论坛主题为“提升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视角”,如何在家国情怀的视角下解读鸦片战争?结合会议之前一个月在扬州市历史“文心”读书会的交流研讨,本人选择“大门口的陌生人”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围绕“陌生人”选取大量材料,创设教学情境,展开教学...

  • 对话引发的教育思考--初中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理性表达

    作者:何小敏; 鲁东海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教授八年级下册中美外交关系史时,我链接了当下两国贸易战的新闻,课堂一下子炸了锅。比较大的声音是:“中国必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坚决抵制美国货”。其中一名男同学高喊道:“砸福特牌汽车!”我问为什么?他说:“朱自清过去宁可饿死都不食美国救济粮,难道我们不可以不用美国货吗?”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回答和掌声引起了我...

  • 初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探析——以《新文化运动》为例

    作者:曹勇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标虽然没有直接写进家国情怀概念,但实际上也有相应的目标要求:“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进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1]处于快速成长中的初中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其生理和心理均处于昂扬向上发展的状态,因此,初中历史课堂除了满足学生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外,道德情感教育也应该及时...

  • 多难兴邦:从民族认同视角看抗战史教学

    作者:龚磊 刊期:2019年第05期

    以下是一道有关抗日战争的练习题:巴金《一点感想》“(8月13日)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 以乡土通天下:基于乡土史料的史料实证素养培养——以“抗日战争”为例

    作者:饶凯丽; 张巧军 刊期:2019年第05期

    何成刚主张:“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1]可见,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地将“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将其概念界定为“史料实证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

  • 创设问题情境涵育核心素养——以《王安石变法》教学实践为例

    作者:李玉 刊期:2019年第05期

    目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全国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具体的问题情境,因为它“就是在发现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上养成有效的、符合历史学基本规...

  • 对话教学视野下的历史教学设计路径探析

    作者:梁艳芳 刊期:2019年第05期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行为,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对话教学设计达成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对话教学理论的流派众多,但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的观点:以解决对立冲突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知识的社会性建构这一知识论为基础,以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促进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为目的,强调对话的社会互动过程。[1]这些理...

  • 情境化:落实素养的必经途径——以《新中国初期时期的民主政治》为例

    作者:胡斌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8年12月,笔者应邀执教一节课,内容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此课如果只强调知识传授,容易陷入政治说教的困境,也会造成过度的符号化和抽象化,从而丧失课堂教学的活力和价值。余文森教授说过:“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融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1]以下,笔者围绕建国初期民主制度...

  • 从学生的视角谈历史解释素养的实践

    作者:张莹 刊期:2019年第05期

    新一轮课改中,言必谈核心素养,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是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的,教师们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固然能够体现出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但往往因为是教师角度,实际效果和主观愿望之间会有距离感。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我意识到课改是一个整体,不能单从学科角度认识核心素养,还必须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入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论组合排序法在培养学生历史地理观念中的作用——以浙江省选考复习教学为例

    作者:陈振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浙江省选考必考的时间排序题,颇受一些教师的诟病,认为其主要考查死记硬背,不符合学科素养的培育方向,但实际上排序题“核心是关注历史的逻辑关系”[1],其中的空间类排序题主要考查历史地理观念和各种空间分析能力。如2017年11月考的第14题,考生只要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两个历史事件的空间关联思考,建立空间逻辑,...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沈克学 刊期:2019年第05期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1],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2]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而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

  • “未来教室”场域下高中历史学习方式初探

    作者:胡臻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未来教室”的校本化建设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不仅重构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冲击着传统的基础教育,使之走向“互联网+”的思路和方式。依托未来教室“互联网+”的学习环境转变,促进学习模式的转变,核心在于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向深度理解的、“为学习的评价”的学习方式转变[1]。这些学习方式的魅力在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

  • 基于可视化视野下的学生学力生成教学——以高中历史学力课堂教学为例

    作者:高先列 刊期:2019年第05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生成、思维发展、情感激发和行为创造,在促成学生学力生成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一、“学力课堂”的含义“学力课堂”是以学生学力生成为要义的课堂。“学力课堂”中的“学力”是指学习主体的学习实力(learning power),即学习主体已经拥有和借助学校学习资源,通过能动的、创造...

  • 论高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解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陶勇 刊期:2019年第05期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有疑问产生,所以如何解疑便是课堂教学绕不开的话题。在过去,对于学生疑问的解答,教师总是亲力亲为,这不仅加重自身的教学负担,解疑效果也不十分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的课程目标也发生变化,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

  • 基于高中历史码课资源的新课课后环节应用探索

    作者:谢俊杰; 黄丽 刊期:2019年第05期

    码课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通过扫描二维码,接收、观看教学视频的教学形式,其本质是微课教学。码课资源包含习题及讲解视频等课后辅助学习内容。今年3月以来,笔者变革教学手段,着手在M校2020届A班推行课后环节应用高中历史码课相关资源的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