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讨、学业评价、学生学史、图说历史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3435
国内刊号:44-1142/G4
全年订价:¥ 28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3847
总被引量:878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5667
立即指数:0.0085
期刊他引率:0.8298
平均引文率:1.3644
  • 知道“各种说法”或具备“多元观点”视野?——当代历史教学的一点反思

    作者:林慈淑 刊期:2019年第01期

    任何学历史、教历史者,大概都会不同程度地相信历史是有用、有价值的,当然也会相信历史对所有的现代人以及当代社会具有意义。但,学生也如是想吗?一、教与学的落差数年前我受邀为某高中暑期营队演讲,课程初始,先请大约二十名的学员以不记名方式写下他们的看法:学习历史有没有用?在预期学生泰半会认为历史没什么用的前提下,他们的答案让我讶异万...

  • “影像历史和史学”与历史教育——“影像历史与史学”跨学科应用的案例研究

    作者:马卫东 刊期:2019年第01期

    自从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在《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提出了“Historiophoty”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影像史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历史学发展相对传统、稳定的东方更是如此。但是,时至今日,关于“影像史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地探究和阐释。诸如,对影像历史的原理认知、影像历史的理论建构、影像历史的运用、...

  • 后冷战时期的历史教育和教科书叙述——韩国冷战史研究与教育应用可能性

    作者:吴炳守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一、序言常说,以1989年为界,西方正式追求后冷战的史学观点,与之相反,东亚地区并非如此。1990年以后,在欧洲对近代史反思的同时,追求新的地域和世界统合的历史观点,东亚则反而强化以本国为中心的史学观,深化了以历史和领土问题等为中心的“冷战的矛盾现象”。人们将其原因归咎于美国和中国等冷战帝国尚未解体的地区状况。但是最近韩朝、朝美关系...

  • 实证与存疑:历史教学的张力

    作者:李凯 刊期:2019年第01期

    实证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实证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落实过程中存在许多掣肘的因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实证科学“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一一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一一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

  • 历史教学设计的情境化建构——以《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为例

    作者:柏松; 王贺 刊期:2019年第01期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教材第13课,本课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体现古人智慧的四大发明,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宋元时期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世界,中外的文化交流促成“在中古的中国发现世界”。基于此,在具体教学中,依托史料为学生创设一定教学的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历史,促进素养落实。

  • 明清之际儒学流变及其原因探析--基于"历史语境论"的解释模式

    作者:冯怡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一课的以往教学中,教师囿于思想本身的艰涩、教材内容结构的跳跃以及应试的惯性,通常会笼统灌输明清的时代特征,简单罗列思想家的主张或特点,然后化约为固定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是机械、模糊的历史记忆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与当下倡导的核心素养背道而驰。历史语境论认为,语境确定了历史事件所发...

  • 利用提纲问题法展开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中国外交》一课为例

    作者:徐玲华 刊期:2019年第01期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1]它作为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考,已经成为代表英美文化特质的一个概念,在西方社会的流行程度已经接近于民主、自由、理性和科学。渗透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已有赵亚夫、楼卫琴等一批致力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先行者。

  • 略论历史解释的一般方法——以《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设计为例

    作者:王坚强; 杨中会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依据核心素养发展体系,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标准》)明确提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将历史解...

  • 应对新变化培养新素养——以统编新教材八年级下册为例

    作者:蔡苏瑜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7年9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门科目正式启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开始为期三年的教材更换过渡期,在2019年,部编教材将全面覆盖义务教育全部阶段,原本义务教育机构所使用的多种形态教材将成为历史,而在这过程中,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其他版本教材与部编教材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过渡成为值得考量的问题。

  • 经济大危机:危险?机遇!——《罗斯福新政》的教材分析与处理

    作者:金秋荣 刊期:2019年第01期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现代史上极具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于新政的评价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状态。那么高中历史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分析和处理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的《罗斯福新政》呢?一、建构知识体系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的单元要求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居于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

  • 初中历史教学中“文学艺术成就”的讲授实践与思考——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例

    作者:赵鑫宇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部编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一课中,课本列举了一系列的近代文学、艺术作品及其地位成就。其中包括文学作品: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美术作品:齐白石与徐悲鸿的画作;音乐作品:聂耳、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冼...

  • 巧用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盛唐气象》为例

    作者:葛名威 刊期:2019年第01期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初中历史教材已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选用了大量的插图、地图和图表,配以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辅助栏目,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也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未对这些资源深入研究,甚至将教...

  • 初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探究——以《中国近代女性史》为例

    作者:李莲玉 刊期:2019年第01期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反映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笔者从弥补初中历史教材“女性无史”的缺陷及培养初中学生的女性意识和人文情怀角度出发,面向初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中国近代女性史》的校本课程,对初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行探索。通过具体的实践,总结一定的规律,希望能为其他学校进行同类型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些有...

  • 史料实证与历史叙事的有机融合——以《美国独立战争》为例

    作者:王婕婷 刊期:2019年第01期

    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近年来“史料实证”风头正劲。然而当每逢开课必“证史”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李惠军老师曾这样描述某些史料实证教学乱像:在原本完整的历史序列和本该顺达的教学流程之间,唐突和生硬地嵌入若干史料,老师不断地提问“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证史价值如何”“怎么样加以补证”“发现了什么信息”,致使历史序列和教学流程被...

  • 在常规历史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探索

    作者:付华敏 刊期:2019年第01期

    项目式学习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规划和解决项目任务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21世纪技能具有重要作用[1]。一、项目式学习有利于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建议中强调,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