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讨、学业评价、学生学史、图说历史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3435
国内刊号:44-1142/G4
全年订价:¥ 28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3847
总被引量:878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5667
立即指数:0.0085
期刊他引率:0.8298
平均引文率:1.3644
  • 成长的阶梯 不变的情谊——记《中学历史教学》与我的成长

    作者:林国富 刊期:2016年第11期

    最早接触《中学历史教学》杂志,是在上高中的时候。那时我是班上最喜欢“钻牛角尖”的学生,经常就书上的个别词句向老师提问。例如,教科书上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老师的回答难以令我信服,

  • 谈谈“左公柳”与“舆■出关”的真实性问题

    作者:石光 刊期:2016年第11期

    左宗棠,晚清名将。在他的晚年,为了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制英俄的侵略扩张,力排众议,毅然率领爱国将士挥师西进,驱逐侵略者,

  • 中学历史学科导言课教研活动设计探微

    作者:闫璟 刊期:2016年第11期

    一、“上”与“不上”:能否用第一节课迷住学生2007年9月,西安市进入了热火朝天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开学的第一周就进校听课。在和几位高中历史老师的交谈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起了各自新学期的第一课是怎么上的话题。一位老师说用了两节课,一位老师说用了一节课,一位老师说用了20分钟,

  • 登堂入室,体验历史学科的理性之美——我的一节高中历史导言课

    作者:白喜超 刊期:2016年第11期

    高中历史课程定位是公民素养教育,但必须以历史学科为依托。“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应该是历史学学科关怀的最大特色,“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则该是历史学学科方法的科学追求。高中第一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明白:

  • 学科导言课的首要任务是“缩距”

    作者:华春勇 刊期:2016年第11期

    “我看到了昨天,我知道明天。”这是镌刻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内棺上面的一句名言,它指明了人类通向未来的道路——“回望过去”!从人类渴望预知未来的本性来看,迷恋自身的历史也应该是人类的天性,可现实是,很多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我们有理由怀疑,是不是连接历史课和学生中间的桥梁——教师,出了问题?问题得从第一节课说起!

  • 用历史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实践与思考——由必修三第一单元导言课说起

    作者:叶子龙 刊期:2016年第11期

    导言又名开讲、开场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体现效果的重要环节。好的导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高二理科班导言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李元亨 刊期:2016年第11期

    按照现行的学校教育教学与考试制度,大多地方在高二文理分科之后,理科班还有一学期的历史课程,以应对随后举行的高中学业水平结业考试。我所执教的中学,是全省优生云集的百年名校,大部分学生即使高二不上一节历史课,学业水平结业考试拿“A”也不成问题。这样的结果,使每周一次的历史课都成了老师和学生“负担”。

  • 教育技术新工具的尝试——基于Plickers的历史教学

    作者:王骁 刊期:2016年第11期

    一、问题缘起——何为plickers?2014年8月,笔者在关注某教育类的微信公众号时,看到一篇题为《美国教师最常用的十款教育技术工具》的文章,里面谈及10种当今美国最流行的教育技术工具,分别是:

  • 分析模型构建下的历史学习——基于20世纪战争IB历史教学的启示

    作者:陈蔚琳 刊期:2016年第11期

    如何平衡历史课的趣味性与考试功能?如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神奇与无穷探索所带来的终身裨益?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DiplomaProgram,简称IB课程)的历史教学也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本文以20世纪战争的IB历史教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建立分析模型,来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概念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课程力

    作者:董敏 刊期:2016年第11期

    随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与实施,校本课程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自己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广大历史与社会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包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

  • 证据素养的培养: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以《巧用旅游纪念品设计问题链》一文为例

    作者:周明学 刊期:2016年第11期

    史学研究注重严密论证和逻辑推理,讲求实证性,这与司法实践极为相似,故自古即有“治史如断狱”之说。阻甸法证明一般包括取证、举证、质证、认证四个环节,缺一不可,治史如此,历史教学的证据运用也应大体如此。也就是说,历史证据素养应该包括取证、举证、质证、认证等意识,尤其是质证意识,因为质证是举证与认证之间的关键环节。

  • 浅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以《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年-1894年》为例

    作者:胡燕辉 刊期:2016年第11期

    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但全国卷高考历史对于学生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依然极高,尤其是第41题又集中考查了这四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我们必须将过去一年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为2017年的高考历史复习拟好复习策略。

  • 乱世枭雄 治国巨擘——基于多元史观解读《一代雄狮拿破仑》

    作者:吕准能 刊期:2016年第11期

    设计构想“一代雄狮拿破仑”是人教版选修人物模块单元三的最后一课,容量大,头绪多。学生经过前两单元的研习,对人物评价渐入佳境。尽管学生对富有争议的拿破仑充满了好奇和探求的欲望,可是学生对拿破仑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加之史观更是不大明晰。

  • 从课标视角反思教学误区——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学为例

    作者:马斌 刊期:2016年第11期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第一个学习专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该专题的重心是古代中国秦朝至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套制度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纠正了过去一些不符合历史实际的说法。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至今,

  •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思想史教学——以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观念为例

    作者:翟程欢 刊期:2016年第11期

    鸦片战争后,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思想的演变已经离不开思想的传播,往往在思想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思想内涵的丰富、思想价值的形成以及思想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从传播学视角审视错综复杂的思想史,或许更容易理清思想发展最真实的脉络。本文以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的传播为例,梳理出两位“先生”完整的演变历程,试图为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