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杂志简介:《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4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讨、学业评价、学生学史、图说历史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9-3435
国内刊号:44-1142/G4
全年订价:¥ 288.00
创刊时间:195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3847
总被引量:878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5.5667
立即指数:0.0085
期刊他引率:0.8298
平均引文率:1.3644
  • 文化思想之冲突与调和(节选)

    作者:汤用彤 刊期:2008年第03期

    一国的文化思想固然受外来影响而发生变化。但是外来文化思想的本身也经过改变,乃能发生作用。所以本地文化思想虽然改变,但也不致于完全根本改变。譬如说中国葡萄是西域移植来的,但是中国的葡萄究竟不是西域的葡萄。棉花是印度移植来的,但是中国的棉花究竟不是印度的棉花。因为他们适合地方,乃能生在中国。也因为他们须适应新环境,他们也...

  • “焚书坑儒”的“坑”字考

    作者:李世春 刊期:2008年第03期

    现行历史教材及教辅资料都把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焚书坑儒”解释为: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史》以外的列国史记,对私藏的《诗》、《书》等...

  • 说“阬”与“京观”

    作者:刘德浩 刊期:2008年第03期

    日前读到安广禄先生《漫话京观》一文,该文对典籍中所记之“京观”一词作了分析,认为“我国古代的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战争结束后,战胜的一方为了向世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往往将战败一方将士的尸体收集在一起,堆积在大路两侧,然后再用覆土夯实,形成一个大金字塔的韵土堆,这种土堆历史上称为‘京观’、‘京丘’或‘武军’...

  • 何来《松竹秀石图》?

    作者:金明强 刊期:2008年第03期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2005年第2版)第114页在陈述宋元“丈人画”时,用了两幅插图,其一为《墨兰图》,另一为《松竹秀石图》(见下图),配套的教师用书对这两幅插图没有作任何文字说明。笔者查询相关资料获知。《墨兰图》乃南宋画家赵孟坚(1199-1264)的画兰代表作。赵孟坚是用墨画兰的首创者。而《松竹秀石图》应为《梧竹秀石...

  •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师素养(四)——历史教师的“史才”

    作者:徐赐成 刊期:2008年第03期

    “史才”的本义是指修史的才能。唐朝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据此,“史才”应是“才”、“学”、“识”三者综合的反映和结果。作为中学教师,对“史才”的水平要求可能不会像历史研究者那么高,但中学教师的“史才”内涵却更丰富。

  • 关于一战后德国萨尔的归属

    作者:古明 刊期:2008年第03期

    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萨尔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笔者讲到这一内容时,有同学提出了异议:该地区是德国的领土,上面住的是德意志人,由他们来投票决定其归属,这不是多余的吗?备课时我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课后,我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作了如下解释:

  • 点评课要点“实”成“精”

    作者:桂俊 刊期:2008年第03期

    备课-上课-评课是当前历史教研活动尤其是公开课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备课就是教学前的准备活动:上课就是集中展示其准备的成果,这个活动既有教师的问题预设,也有教学过程中预设生成和动态的生成:评课则是这个活动的总结,它包括对一节课优缺点的点评和探讨所发现问题的解决策略或建议。这种模式的确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使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

  •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作业评价的尝试

    作者:曾蕾 刊期:2008年第03期

    长期以来,历史课给学生与家长的感觉就是,只要熟记书本的知识点,就能拿高分,历史的学习技巧就是“背”。这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历史科目的考核形式大都是以单一的识记类题目为主,这就造成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历史老师把做作业的目的,定位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巩周所学知识。如传统的历史作业就以练习高考题型为主,甚...

  • 浅谈对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中疑问内容的教学处理

    作者:林志海 刊期:2008年第03期

    作为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我们热切希望拥有完美的历史教材。然而,编写历史教材工作量大、难度高,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就目前笔者所使用的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就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教学中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内容。减少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材中的错误内容其实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若...

  • 实践中的历史探究活动课

    作者:刘玉广; 汤瑞华 刊期:2008年第03期

    《课程际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基于这个要求,人教版历史教材每册都设有2—3个探究活动课,编者的意图“主要是培养创新精神,锻...

  • 对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认识的误区

    作者:曹靓 刊期:2008年第03期

    误区一:中国的外贸出超是由闭关政策导致的 造成这一误解的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闭关政策的含义。所谓闭关政策,对中国而言是严厉禁止国人的民间对外贸易,对外国而言是严格限制对中国的贸易,但这种限制是对外商的活动区域、贸易地域和贸易形式做出严格规定,并不是对商品输出数量的限制。具体来说,外商只能在广州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商行进行贸...

  • 近代条约中几个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作者:沈为慧 刊期:2008年第03期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不是《望厦条约》呢?

  • 是“三大工厂”还是“三大工程”

    作者:郭祥贵 刊期:2008年第03期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0页的宋体字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等建成投产。”楷体字则说:“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建成,举行开工典礼。”新课标人教版《必修②》仍沿用“三大工厂”的说法。那么,到底是“三大工厂”还是“三大工程”呢?

  •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外大事编年(8)

    作者:刘琴 刊期:2008年第03期

  • 2008年历史科高考创新题目分类汇编三十例(一)

    作者:黄牧航 刊期:2008年第03期

    一、从课程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教学 历史新课程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教材仍然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但绝对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的学识、同学的特长、校园和社区的文化、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的资源都是历史教学的知识来源。如果说,在旧课程中,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教材在转,那么在新课程中。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