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杂志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3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地缘形势与中美关系专题、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影视艺术专题、文学研究、史学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国际刊号:1000-2952
国内刊号:11-1131/C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71700000762939
复合影响因子:0.69
总被引量:10424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5.25
立即指数:0.0265
期刊他引率:0.9854
平均引文率:8.6508
  •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笔谈——尊重规律 不懈努力 造就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作者:陈佳贵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繁荣与强大,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同时也需要高度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需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样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两者间的关系,恰如先哲所言“质”与“文”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两个方面兼备才能算得上完美。正所谓“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 图百年大计 走创新之路

    作者:武寅 刊期:2004年第02期

    新年伊始,党中央就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使全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感到了一股暖暖的春意。《意见》不但确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而且对社会科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一要求是中央关

  • 关于培养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体会和建议

    作者:蔡昉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近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笔者就此谈以下三点。

  • 学习中央三号文件关注人才问题

    作者:邢广程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行动纲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南。在《意见》中,党中央指示我们“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提出了三项具体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 哲学社会科学猴年新春的三个愿望

    作者:李培林 刊期:2004年第02期

    2004年新春伊始,党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预示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新春的到来。因为直接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作出这样的部署,在过去的历史上是很少有的,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大喜事,也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好机遇。

  • 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造就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作者:刘迎秋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论断非常正确。大量实践表明,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产能力的竞争,也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竞争,而是更为复杂的哲学社

  • 贯彻中央精神 繁荣法学研究

    作者:李步云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纲领性文献。根据二十多年来我国法学研究的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个文件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深刻论述,它所提出的今后应当采取的指导方针,完全符合实际。民主、法治与

  • 坚持“三个代表”思想推进文学理论创新

    作者:党圣元 刊期:2004年第02期

    对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建设而言,其在总体价值取向方面是否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相一致,不但决定着其自身所属之文化性质,而且也是可否肩负起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精神智慧方面的驱动和支持的历史使命之关键所在。因此,在学习、贯彻《中共

  • 实施理论创新工程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作者:金吾伦 刊期:2004年第02期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是关键。实施理论创新工程,使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必将大大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1998年夏天,我与几位年轻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怀抱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振兴民族复兴的真诚愿望,在认真研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

  •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作者:沈骥如 刊期:2004年第02期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我国人民生活已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全中国人民的更

  • 实践·融合·创新

    作者:时红秀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作为国内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今后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每个研究生的学习方法,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立足本土、立足实践,积极融合,创新理论,应是我们发挥自身优势,也是走自己特色治学之路的选择。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京文 刊期:2004年第02期

    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率一直遥遥领先,经济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6位,按实物量已有10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对外贸易总额已是世界第5位。今年(2003年)一开始就呈现了高增长趋势,虽在第二季度遭受“非典”干扰,使经济高速增长

  • 中国经济崛起的全球意义

    作者:刘力 刊期:2004年第02期

    作为拥有世界1/5以上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崛起有利于缓解世界贫困问题、优化世界经济格局和稳定世界经济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同时,中国的经济崛起还通过提供市场贡献、利润贡献、结构转换贡献、成本贡献和资本贡献,直接促进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另外,中国在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和发展战略等方面都突破了许多...

  • 浅论“虚拟经济”

    作者:刘琦斌 刊期:2004年第02期

    “虚拟经济”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术语。这一术语因得到“十六大”的肯定而备受关注。但是,在理论上,虚拟经济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其定义、范畴及内涵仍在形成中。譬如,“虚拟经济”的英语用词尚未统一,在国内同时有“Fictitious Economy”和“Virtual Economy”两种译法。这

  • 收入分配与经济结构调整

    作者:汪同三 刊期:2004年第02期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外部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一些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逐步积累,进而显得突出起来。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