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杂志简介:《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318/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别观察、青年理论、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青年思想与教育、青少年与社会发展_金融能力与青年发展、青少年与社会发展、青少年与法治、域外...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国际刊号:2095-9796
国内刊号:10-1318/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1
复合影响因子:2.01
总发文量:1749
总被引量:12044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5.5323
立即指数:0.2789
期刊他引率:0.9661
平均引文率:6.8571
  • 论理解与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几个问题

    作者:胡云腾 刊期:2020年第01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政法机关提出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明确要求,这是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体现了政法工作理念的重大转变和与时俱进,现已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法院的工作目标。这项要求彰显了公平正义最大的平等性和普遍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

  • 从刑事责任年龄之争反思刑事责任能力判断根据——由大连少年恶性案件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玫瑾 刊期:2020年第01期

    本来犯罪“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底线,对于已经完成的犯罪行为,法律还特别设置了“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中无论“精神病态”还是“年龄”,其判断根据都超出刑法学的研究。于是,刑事司法将前者交给并不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后者则参照世界各国普遍规定的责任年龄标准,虽然也有生理-心理方面的考虑,但对其根据仍有质疑。既...

  • “中国之治”: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工程——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新路

    作者:石仲泉 刊期:2020年第01期

    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系统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新中国70年来、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

  • 论制度强国理论的时代内涵

    作者:李伟 刊期:2020年第01期

    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论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理论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其中,制度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四中全会从十三个方面系统地勾勒了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宏伟蓝图,从制度层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评估的标准、模式和程序

    作者:张良驯 刊期:2020年第01期

    政策评估尽管是公共政策领域中早已存在的普遍做法,但对青年政策建设来说还属于一件新生事物。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的国家青年政策,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需要适时进行政策评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评估是对其效益、效率、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要求评估者能够贯彻党的青年工作的基本要求,遵循政策评估的一般理论和通行方法...

  • 共青团组织力的内涵、结构与逻辑

    作者:胡献忠 刊期:2020年第01期

    组织力是一个团体整体性功能和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超大规模的青年组织,共青团的组织力具有先进性、原则性、适应性等特征。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引领为共青团组织力提供了根本源泉,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与策略指明了共青团组织力的发展方向,青年群体的普遍性诉求构成了共青团组织力生成的社会基础。共青团的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动员整合力、...

  • 小镇青年生存状况的代际差异与共青团参与研究

    作者:张龙; 李薇; 王昀 刊期:2020年第01期

    在社会结构变迁和技术范式转变的共同作用下,小镇青年在职业发展和生活压力等方面与其父代存在差异,职业规划不清晰、焦虑程度高、满意度低,同时生活需求层次较低、房贷等生活压力开始显现。为应对这些困境,小镇青年走出了一条与其父辈不同的成长路径,在小镇青年身份获取、职业发展、职业转向、压力释放等方面表现出相应的行为范式以及需求要素...

  • 高校团员青年志愿服务意愿研究——基于北京4所高校的分析

    作者:黄莉培 刊期:2020年第01期

    实证研究发现,高校团员青年的志愿服务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程度对团员青年的志愿服务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共青团干部的志愿服务意愿高于非团干部团员;保留团籍的党员,志愿服务意愿高于没有入党的团员;缺乏足够时间是妨碍团员青年志愿服务意愿的最主要原因;团组织在促进团员青年志愿服务意愿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团员青...

  •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其应对

    作者:陶志欢 刊期:2020年第01期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困境可以从理论信服度有待提高和实践信心度有待加强两个方面来呈现,这主要是由多元观念蔓延下一元主导面临挑战、工具理性强势下价值理性渐趋式微、预期需求提升下有效供给明显不足、拟态环境生成下思辨能力显著缺乏造成的。高校要以加强教育者自身的信仰教育为前提,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和亲和力;以提升对现实...

  • 信息化发展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

    作者:张雪黎; 肖亿甫 刊期:2020年第01期

    信息化发展赋予了网络媒介素养更为丰富的内涵,当今网络媒介素养应是媒介素养、信息素养、数字素养三者的融合。身处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资讯爆炸、信息过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带来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必须消除信息化发展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带来消极影响。通过加强网...

  • 青年群体对高校性骚扰的认知状况研究——基于实证调研成果的分析与考察

    作者:潘芳芳 刊期:2020年第01期

    高校频发的性骚扰事件对青年群体的身心、学业和未来发展都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实践证明,单纯从师德规范和约束的层面出发,无法对性骚扰事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应当通过明确界定高校性骚扰概念,并对青年群体进行相关宣传教育,明确高校责任主体地位,建立和实施监督机制,以期有效预防和减少高校性骚扰的发生。

  • 高校性骚扰治理失灵中的大学生容忍度效应分析——基于A省6所高校的调研

    作者:姜正华; 曾明 刊期:2020年第01期

    近年来不断爆发的高校性骚扰问题使其成为了社会热点。高校性骚扰可分为“单向型性骚扰”和“反馈型性骚扰”。对A省6所高校1562名学生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证实,大学生对性骚扰的容忍度会影响性骚扰治理成效,对“单向型性骚扰”的容忍度高,对“反馈型性骚扰”的容忍度低,容忍度越低治理成效越好,容忍度越高治理成效越差。改善治理,需要尽快出台性骚...

  •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

    作者:刘丽红; 曲霞 刊期:2020年第01期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已经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成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而进行的理念更新与模式变革,其面向未来工作世界、劳动世界培养人才的共同取向,使二者在结构上具有很强的内...

  • 回归生活力视域下的青年劳动教育

    作者:胡佳新; 刘来兵 刊期:2020年第01期

    生活是教育的原点,生活力作为青年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劳动及劳动教育紧密相连。劳动教育将生活、实践、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教育性。通过对劳动教育的异化分析,审视劳动教育的应然价值,重构劳动教育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生活力培养为主导,在培养人、塑造人、改变人的教育过程中结合其他四育形成“合育”,实现求真、至...

  • 全球青年就业趋势研究——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就业政策

    作者:黎淑秀(编译) 刊期:2020年第01期

    促进和引导青年就业不仅是为了实现青年体面就业的权利,也是为了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自动化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就业数量的增多和形式的翻新。青年就业路径选择的多样性,青年过渡到体面就业所需关键性决定因素的多元性,青年在行业内和跨行业就业所需技术要求变化的急剧性,带来了青年就业的多选择,也让青年就业前景面临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