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杂志 部级期刊

Art Education

杂志简介:《艺术教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88/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_艺术与经济:艺术经济学之建构发展、问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审美与教育、艺术广角、...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文化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2-8900
国内刊号:11-1188/J
全年订价:¥ 56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9627
总被引量:16518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25
期刊他引率:1
  • 四十春秋不寻常——我与《艺术教育》

    作者:仲呈祥 刊期:2019年第10期

    40年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我甶蜀入京.开始了崭新的求学求职生涯。恰在此年,一本注定将与我学术生命息息相关的杂志《艺术教育》,也应运而生了。弹指一挥间,如今,四十舂秋过去.回首《艺术教育》对我的培养和友情.感慨万端。一桩桩难忘的往事,浮现于脑海.与我打交道最多的,是《艺术教育》的两位资深的能干女将——代柳梅与郭晓.前者举重...

  • 彰美育成果绘时代篇章——艺术教育砥砺70年

    刊期:2019年第10期

    70年栉风沐雨,70年奋斗不息。我国艺术教育伴随着新中国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的步伐,一路前行。艺术从来都不是独立于时代以外的单独命题,其与社会的前进步伐息息相关,其高于生活的同时,也服务生活,服务于对人类情感追求的满足。多元的艺术思潮在中国遍地开花,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等主题不断交汇、碰撞,结出了无数成果,绽放出绚烂光华。艺术...

  • 我国高校通识艺术教育的内驱式发展

    作者:凌继尧 刊期:2019年第10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和通识艺术教育。前两种艺术教育在1949年以后一直存在.而第三种艺术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高校通识艺术教育是整个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驱式发展得益于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和德智体美教育方针的确立。所谓内驱式发展,指按照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

  • 新中国戏剧教育速写

    作者:吴戈(吴卫民) 刊期:2019年第10期

    新中国戏剧教育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不是从零开始的另起炉灶,其实,与民国时期的戏剧教育有直接联系。中国戏剧教育前史.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戏剧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与此前的戏剧教育活动——皇家教坊中、私人家班、行会的师徒授受不同.清朝中后期以降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是成才率极高的班社.

  • 彭吉象:崎岖漫长、成果辉煌的中国艺术教育70年

    作者:李明珠 刊期:2019年第10期

    《艺术学概论》这本书对广大艺术学子来说一定不陌生,其作者彭吉象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老领导,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他从教30余载.迄今为止已出版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专著.译著和论文。采访当日,彭吉象刚刚参加完教育部有关修订义务教育课标的会议。他透露,此举将极大地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彭吉象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和研究成果,梳理了新中国...

  • 谢嘉幸:亲历从自觉到自信的新中国音乐发展征程

    作者:陈青; 张斐然 刊期:2019年第10期

    上世纪初.我国音乐教育的基本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几乎全盘照搬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对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有所忽视。在音乐及音乐教育的一路发展中,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建言与主张,并为之奔走和努力。谢嘉幸曾说:“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自身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含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

  • 沈阳城市学院:全员育人与艺术教育精神的实践探寻

    作者:周星; 徐伟浩 刊期:2019年第10期

    周星:艺术教师只教授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是不是足矣?依我的经验,国家艺术教育需要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无论何种教育都是为了培育一个完善的人,在这一基点上,有些强调艺术教育的认知是有意无意忽略培养人,也就是国家所提出来的“立德树人”这一宗旨。“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一种德育思想和政治理念的教育,而是完善人的德行。

  • 生根迭代继往开来——浙江高校非遗研培的实践

    作者:王文娜 刊期:2019年第10期

    非遗传统工艺是民族生活的史诗,携带人类文明的基因编码。以手艺为眼、以材料为体、以工艺为径,这种嵌入民俗风情的人文物种,存留着劳动者的智慧,折射出以手观看世俗的态度。中国非遗传统工艺历史久远、品类丰富,从生活中生根,在往返间迭代,以日常叙事的方式,重诉族群耕耘生命的鮮活故事。

  • 马克思美学的“感觉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的启示

    作者:杨林 刊期:2019年第10期

    马克思美学中的感觉理论指出感觉是社会性的,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实现人的全面丰富感觉是人的存在的理想,也是美的本质规定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有重要启示。高校美育应将感觉的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建立包括艺术教育、休闲教育、时尚教育等多样化内容的具体课程,并充分意识到美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双创”新常态下高等院校文化艺术管理类“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张旭 刊期:2019年第10期

    “双创”新常态下,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培养面临多重挑战,其中“双师型”师资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结合产教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观念,对艺术管理类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途径及方法进行了深度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方案。

  •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研究

    作者:涂中方; 赵文婷 刊期:2019年第10期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知识创新加速、社会需求多元化,艺术类研究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根据艺术类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特色,以问题为导向,作者探寻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优化。

  • 从历史的非遗品牌到当代的艺术形态与文化传播——“刘海砍樵”艺术现象探析

    作者:吴修林 刊期:2019年第10期

    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非遗品牌在成为传世经典的同时,也在社会变迁的洗礼中丰富着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和时代变迁性。湖湘文化经典之民间故事“刘海砍樵”正是传统和当代对话交融中最为显性的代表范式,从传统的历史到当代的传播,彰显着活态传承的典范意义。

  • 从舞台装置到装置“舞台”

    作者:田君 刊期:2019年第10期

    在艺术边界日渐模糊的今天,所有的艺术类别都同时展现出两条发展道路一本体与外界。不可忽视的是,它们的创作手段均呈现出开放式和多样化的艺术特征,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引入了表演、声音、布景、影像,甚至观众互动等元素。戏剧作为综合性艺术的代表,成为某种共构表述的榜样,特别是舞台装置和装置“舞台”,它们在各自领域均表现出诸多的艺术关联...

  • AI时代视觉艺术资源的共建共享——关于高校与美术馆艺术教育协同创新的思考

    作者:张剑; 黄易锋 刊期:2019年第10期

    AI时代视觉艺术教育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美术馆职能的演变入手,分析当前我国美术馆与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探讨基于艺术资源共建共享的美术馆与高校协同创新机制。

  • 博物馆空间美育研究

    作者:刘治龙 刊期:2019年第10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博物馆建筑成为城市服务于民众教育的重要一环。民众也更愿意走进博物馆去欣赏跨越各个时代的藏品,感受艺术的熏陶。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后,人们仍然希望在观展与体验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与触动。空间场域与互动体验能引发观展人群的思考。因此,博物馆的空间对人们传达的信息不仅是空间与知识,其所承载的内容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