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杂志简介:《体育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145/G8,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体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体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刊首、特别关注、人物专访、专题报道/从东京奥运看体教融合、专题报道/大单元教学设计、信息窗、教学探蹊、教研园地、名师培养、奥林匹克...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5-2410
国内刊号:11-3145/G8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体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5
复合影响因子:0.33
总发文量:6386
总被引量:5199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3.8654
立即指数:0.0148
期刊他引率:0.8137
平均引文率:0.6587
  • 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创田径课程教学的新时代

    作者:王保成 刊期:2004年第05期

    “体育课要取消田径课?”“新课标出台后的田径课到底怎么上?”“体育老师对田径教学无所适从。”……近来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对田径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当前,田径教学要敢于正视自身,直面现实,不掩饰,不护短,要更新观念,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加快课程改革

  • 对新课标下田径教学的思考

    作者:韩英灵 刊期:2004年第05期

    众所周知,田径是起源于生活中跑、跳、投的项目,和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田径教学我们要使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去更好地跑、跳、投,并运用掌握的跑、跳、投的运动技能去锻炼身体和愉悦身心。如何判断应该教什么而不教什么,新课标从体育的功能确定了五个学习领域,既考虑了体

  •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田径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廖志锦 刊期:2004年第05期

    田径运动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替代的优势:它有利于发展学生力量(如投掷等)、耐力(如中长跑)、速度(如快速跑)、灵敏(如障碍跑、变向跑)、柔韧(如跨栏)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满足现代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需要。田径运动对运动场地、器材的要求不

  • 领会新课标实质上好田径课

    作者:罗宏斌 刊期:2004年第05期

    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这样定义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分析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首先姓体,强调以动为

  • 新课标下的田径教学应突出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

    作者:张振丰; 董亚玲 刊期:2004年第05期

    田径运动具有竞技和健身双重属性,传统的田径教学突出的是其竞技属性,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实在是枯燥的,没有兴趣的。田径教学中绝对不能单一追求竞技属性而忽视健身属性。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改变学生对田径课缺乏兴趣的现象,田径教学应突破传统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

  • 快乐教学法在田径课中的应用

    作者:亢锦辉 刊期:2004年第05期

    体育教育思想不够端正,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竞技运动技术传授作为体育的目的,一切为了竞技、比赛和达标,把体育教育的意义从“育人”变为单纯的“传技”,把传技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全面发展。

  • 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视传统体育教学的精髓——谈目前体育教学中的几种偏离现象

    作者:周云; 周志雄 刊期:2004年第05期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都已表明,转变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和刻不容缓。尤其是在由《体育教学大纲》走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再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初级阶段,很多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对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未能正确理解和解读...

  • 体育课与大课间活动课的有机结合是完成课程目标的有效途径

    作者:杜晖; 鞠作常; 方金业 刊期:2004年第05期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边活动,通过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的紧密配合,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 新课标下教法与学法的“突围”

    作者:张惠芳 刊期:2004年第05期

    情景,不仅是“一组刺激”,而是与教学目标相应、身体活动与情意活动相结合的一种符合大多数学生心理的人为优化场景。这种教学场景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很快进入活动角色,激发参与练习的动机。新课程的教学给予教师很大的发挥“个性课堂”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小到教师个人的语言,大到整个操场

  • 谈体育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王国林 刊期:2004年第05期

    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在一些人的思想上体育文化的内涵被扭曲了。鉴于此,我们认为基础教育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本文试图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挖掘和开发体育课程文化资源方面作些探讨,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

  • 浅议小学体育学习方法的阶段性

    作者:朱正方 刊期:2004年第05期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更科学更正确地认识小学体育学习方法的阶段性。学习方法的阶段性是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方法(以下简称学法)的程序和方式,是学生运用学法顺利地进行学习的准绳,是完成复杂学习任务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学法系统。

  • “街舞热”与“体操冷”——引发对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思考

    作者:张海平 刊期:2004年第05期

    街舞的英文名称为Hip-Hop。是美国黑人由一种发泄情绪的运动演绎成的街边文化,特色是爆发力强,在舞动时,肢体所做的动作亦较其他舞蹈夸张。最吸引人之处,是以全身的活力带来热情澎湃的感觉。

  • 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初探

    作者:顾芬华 刊期:2004年第05期

    笔者在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完善和改进,及时反馈和修正,现邑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简便、易于操作的方案,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

  • 儿童原地垒球投远 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及教学对策

    作者:于川茗; 宫本庄 刊期:2004年第05期

    随着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中、小学体育健康课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体育教材中带有明显竞技体育色彩的铅球、标枪等投掷项目正逐步淡出,而垒球投远一跃成为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最主要的投掷类项目的教材。提高完善原地垒球开步投远技术不但可以提高正常的肩上投掷能力,同时在儿童时期较好地掌握垒球

  • 浅谈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

    作者:黄建新 刊期:2004年第05期

    从教程进行和内容结构来看,教程是以准备活动——主教材的教学和练习——放松整理活动为顺序进行的,运动技术教学贯穿其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可以判断这个教学过程是以运动技术的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的规律为主线来进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