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1 16:25:11

体育与健康论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小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焦虑、抑郁、早恋、自卑,甚至犯罪、自杀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有报道[2]。据中国辽宁省教育研究院的专家在1994~1995年所做的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的独生子女中,心理变态率竟高达50%以上,有35%的中小学生和20.3%的大学生存在有心理异常现象。香港也有调查指出,58%以上的青年学生试图自己来对付日益加重的心理压力,然而,3.8%的人在过度压力的情况下想自杀。《新民晚报》1995年12月4日刊载张弘的文章“人才济济处,心病何趋多?”调查表明,大学生中30%的人都有“心病”。这些现象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高度重视。

在国内外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文献中,对于心理压力的诱因还缺乏较全面的分析,同时,关于如何指导和克服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怎样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探讨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多人在不断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材,不单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求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的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败的机制被广泛运用,讯息流动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的进行节奏急剧加快,与此同时,各种消极、腐朽的社会现象也在充分暴露。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就难有所作为。

心理健康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

(1)智力正常。所谓智力,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从智力测量角度来衡量,智商在60至90以下的都是智力低常,即心理不健康。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还是导致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行动中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是指能适时作出决定并加以执行,与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相悖。顽强是意志健全的表现。意志的顽强性与我行我素的顽固性是不同的。意志薄弱也是意志不健全的一个表現,这种人常常碰到困难和挫折就气馁、心灰意冷。

(4)行为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心理不健全的人行为是矛盾的,做事有头无尾,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

(5)人际关系和协。人的交际活动能力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单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引导儿童与其他儿童交往,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三、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健身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也必然会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对这一假设进行的检验首先来自于临床心理学,一些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原发性高血压等),在通过体育活动辅以治疗后,不仅生理疾病减轻,心理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目前,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概括如下:

1、体育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感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体育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体育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活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对我校随机抽取的205名小学生调查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有更高的自信,这说明健身活动对树立自信心有影响。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

3、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在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篮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学生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学校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

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在体育活动中让一些高应激反应的中小学生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5、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健身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6、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

根据(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6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这一。就目前而言,尽管一些心理疾病的病因以及体育活动为什么有助于心理疾病消除的基本机制尚完全清楚,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己开始流行起来。(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健身活动的程度也越大;健身活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我校在课余时间安排的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和各种体育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在我校的教育中,体育课堂即德育课堂,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论

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2篇

如:我们多次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到篮球战术配合教学中。中职专的学生对NBA情有独钟,在篮球战术教学中我们先播放一段关于NBA的录像,画面上球星潇洒的扣篮场面以及出其不意的抢断都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NBA队员场上的技术和战术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此时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篮球技巧以及战术配合等相关知识,就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加上学生课外进行主动的模仿练习,很快就能做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确个人动作教学中的细节

一套动作在体育专项教学中需要拆分成若干小节分别进行教学,最后再将分解的动作串联成完整的动作,这个过程中,动作的串联和衔接是其中的重点。由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能够明确地展现出串联和衔接的动作,从而有效提高了动作的流畅性。如:在教授一套完整的单杠联合动作中,首先,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先让学生欣赏一段体操大赛截取的单杠动作;其次,将整套动作拍下来做成课件演示给学生看的过程中穿插重点和难点;最后,将学生一些错误的动作拍下来与教师正确的动作进行比较,运用慢放和暂停等手段加强学生的理解。通过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教学过程,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技术重点,攻克技术难点

在体操运动中,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由于要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的技术动作而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学生很难在瞬间看清楚整个瞬间完成的动作,更不能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但是教师过多的重复示范以及讲解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呢?我们可以将难以示范的动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通过慢动作、停镜以及重放等手段结合讲解和示范表现出来,由于学生能够看清楚每个瞬间动作的细节,因此能够更快更全的建立动作表象的同时掌握动作的难点和重点,自然会提高教学的效果。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准确、逼真

在体育教学方法中,最重要的两个方式莫过于讲解和示范,而讲解更是最主要和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所谓讲解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要领以及动作名称、做法和要求等,从而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练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对于讲解的要求很高,除了要做到通俗易懂和简明扼要外,为了达到准确表达动作技术结构和要领的目的,更要运用术语和口诀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但是仅凭一张嘴是不容易做到这一点的,为了更好地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以及优化教学过程,我们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能够采用仿真化、模拟化以及形象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内容发展和变化过程逼真地展现出来。多媒体具有的动画技术和音像组合技术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在逼真的情境中领悟动作要领。如:教师在示范挺身式跳远的过程中不能够做到同步解说和慢动作示范,更不用提腾空阶段的挺身技术,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够一目了然。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因素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够驱使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主动参与,并能克服困难,身体力行。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形成完善品格的重要条件,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根据体育知识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并且努力达到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培养的目的。

2.创设成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动机

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进行的身体练习,通过正确的评价,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产生成功的体验,形成成就动机,使学生的体育动机得到培养。

二、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形式,激发、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1.诱导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即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态方面改进。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在组织教学上,应抓住重点教法,灵活多样,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如练习立定跳远项目,教师先按学生情况,课前划好相距1.2米到1.5米的平行线五条,练习时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三级蛙跳5-8次,五级蛙跳3-5次,五级单足跳5-8次,游戏活动两人交替“搬动”过“五关”(五线)2-3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至终,在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练习,做到既有汗水又有笑声。此外,我还充分利用录音机、幻灯投影、电脑动画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把一些体育竞赛和一些教师无法做慢动作分解的项目在学生眼中展现,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

2.通过新颖教学内容、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总是按示范——讲解——练习——普遍模式进行,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技巧侧手翻的教学时,不同的教法效果不一样。传统的教法学生刚开始还有兴趣,但动作完成不规范、不雅观,练习效果与积极性急速递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效果则不一样,先进行三人一组在保护下的手倒立练习,让学生先体会人体在改变后的不同感受,教授学生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等技术要领,紧接着在保护下完成劈直分腿、依次推手、慢放腿等慢动作定格,体会完整的动作要领,学生在短时间基本上能规范完成侧手翻动作,教学效果显著。又如,上队形变换课时,教师先讲“一列变二列怎么走”,练习完成后便提问“二列变四列”、“二列变三列”具体如何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还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三、良好的情绪对体育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的重要条件是教会他们如何自我调节情绪,使他们服从于理性和意志,教会他们调节情绪,控制心境的方法。为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适宜的情绪激活水平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适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以激起学生积极、深刻的情绪体验,以此培养学生适宜的情绪。

2.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体育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激发积极的情绪。

3.注意教师自身仪表的影响

教师的仪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它是无声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老师的仪表美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为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反之,就会给学生产生不好的甚至厌恶的情绪,不利于教学。辟如,同是一位老师身穿体操服给学生上体操课和穿着普通制服上体操课,学生的情绪大不一样,前者学生会全神贯注,意气风发;后者,学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此外,教师的教学表情、教学语言,教学示范动作等,也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对学生非智力的开发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研究进展;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6-0081-07

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在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傅荣(2001)较早的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1]。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2]从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李强从理解互联网出发,认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3]。这就开始从问题意识的角度界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网络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由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5]

毫无疑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心理教育也不仅仅是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必然要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的本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6]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的本质也必然会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中来。网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开放的联系。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的形成》一书中所写道的:“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7]

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创新。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换。崔景贵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主体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互动对话式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人本人性化的心理教育。[8]所以,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环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资源,网络心理教育就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促进网民心理潜能的发掘; 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系统。[9]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虚拟社会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带来了种种机遇: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拓展了人们的理论研究空间,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沃土。第二,社会存在的非实体性,为主体的个性释放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氛围。第三,主体个性自由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行为的非人性化趋势,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现实参照;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发掘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10]

同时,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增加了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11]65因此,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

首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数字化信息遍布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时,大学生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学习研究到休闲娱乐,从认知行为到情感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所引起的心理困惑(尤其是网络的困惑和现实的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时)都是不可阻挡的。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现状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开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径。[12]90

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丁玉祥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偏执关系;二是人性异化,表现为人格结构失衡,形成“数字化”的人格障碍 ;三是自我迷失与冲突;四是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五是技术崇拜: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13]。田益民指出,网络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自我角色混淆、网络综合症甚至网络成瘾症。[11]66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

最后,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4]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出现了“非主体化”趋势。教育主体不再是灌输思想的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主体,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传统的“教”与“被教”关系己不再明显。不过大多数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认为这种教育关系和工作氛围更具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转换,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界目前提出的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黄玉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在网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定期举办网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举办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等[12]91。二是将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郭加书等指出,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迷恋网络,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网恋心理教育等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16]。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学界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17]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包括利用在线、BBS、Email、聊天室等进得心理咨询;[18]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其可以设计的内容包括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介绍、优秀心理影片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网络介绍等[19]。

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文字书写本身就具有情绪抒发的功能,也是一种整理思想、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Day与Schneider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李书艺证实了焦点解决疗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可行性[20]。还有,王沂钊提出将多重模式理论应用到网络心理咨询中[21];Wright提出将写作治疗(writing therapy)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中[22];王智弘与杨淳斐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23]等。网络心理咨询的技术有:情绪深化的技巧、关系增进的技巧、文本呈现的技巧[24]。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咨询理念,具有现实心理咨询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点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巩固;不利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等[26]。可见,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27]也决定了它并不能替代现实心理咨询[28],只有实现两者的互补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9]。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的探索。廖桂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30]。宋凤宁等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教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应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分析网络心理教育时可以借鉴相关思路,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把握网络心理教育[32]: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根本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理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教育之中,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育向网络教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分析,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资源集约化, 信息生动性, 环境虚拟性, 活动自主性, 人机交互性和沟通间接性;网络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学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33]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3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张忠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35]

五、从工具视角到体系建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问题是关系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程度的根本问题,准确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对加强和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首先,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学概念、心理现象或心理疾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忽视了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建网站――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照搬到互联网上。这样做,一方面使一些访问者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许多访问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之所以如此,是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密切相关的。一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尤其是主干理论研究薄弱。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其客观规律。而目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研究得也还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薄弱。在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相应改变。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研究者,从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教育载体等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给予了理论上的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多是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工作等问题则很少触及,特别是没有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寻找课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次,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加强理论与系统性研究代表了一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大体经过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意识和问题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相应地,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上,体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延伸等。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它不仅指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即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去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研究。虽然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非常薄弱,但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

因此,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网络世代”的重新定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研究,形成主体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是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是“既现实又虚拟的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网络时代的人是“社会化”和“虚拟化”的统一。网络时代的人是具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存在,即是现实社会中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生命现实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虚拟社会的人。其次,网络时代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网络时代的人的状况既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也取决于他们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最后,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和关系,这个特定的联系和关系既包括了现实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包括了虚拟社会的联系和关系。[36]

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也成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网络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通过网络与外界(包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进行沟通。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从网络和网民的现实出发,研究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除了将网民作为直接对象外,还需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网络世代”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网络世代”的心理健康标准、“网络世代”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化与系统化。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基础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育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倾向于主张从多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整合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心理教育这一复杂现象,努力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统整的方法论来综合建构自己的理论范式。在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对那些事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重视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的研究,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等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二是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要认真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施行的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有从理性上、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我国网络心理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要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创新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并尝试模型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从沿用到整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不断整合。在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沿用了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

因而要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受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影响,其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求助于网络或通过网络发泄,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网络时代,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上和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网下”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能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2]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3]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224.

[4]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6]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44.

[7]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1-44.

[9]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2-24.

[10]杨建民.虚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刍议[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11]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12]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89-92.

[13]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13-16.

[14]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论因特网对教育之利弊[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30-134.

[15]王献敏,梁淑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4(4): 81-82.

[16]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9.

[17]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8]陈育新,江立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7.

[19]章巧眉.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97-101.

[20]李书艺.以网络实时通为媒介之焦点解决取向:网络实时谘商研究[D].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王沂钊.辅导教师如何介入学生之网络沉迷行为[J].学生辅导,2001,74:58-67.

[22]Wright. 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2, 30(3):285-298.

[23]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J].辅导季刊,2006(1):1-11.

[24]王智弘,杨淳斐.网络心理咨询中可行的应用理论与实务技巧[J].辅导季刊,2001(4): 20-27.

[25]纪国和,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51-68.

[26]曾晓青,陈美荣,刘建平.浅析当前网络心理咨询的缺陷与不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4):98-100.

[27]Castelnuovo G, Gaggioli A , Mantovani F , et al.New and old tools in psychotherapy: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s[J].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33-44.

[28]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0-145.

[29]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6-89.

[30]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J].理论界,2008(11):161-162.

[31]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32]陶来恒.关于学校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11-14.

[33]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58-60.

[34]徐露凝,孙丽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33-03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决定的颁布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健康的关心和重视,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健康为本,把维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始实施,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改革在促进学生健康上有很多举措,其中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原有的每周0.5学时的健康教育课程被并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课程承担了重要的健康教育任务。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纲要》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进一步规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承担了重要的健康教育职能。《课程标准》中规定,在高中阶段开展模块教学,健康教育是两个必修模块中的一个模块,这也足以证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受到一些因素的严重影响,本文将就影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健康教育的因素展开研究和探讨。

一、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因素探讨

1.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足

自从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的广泛和丰富,但是对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相比较于教改其他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而且研究发展趋势逐年递减。有研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简单的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简单合并的课程,但是这种理念性的研究缺乏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也缺乏实践研究的引领。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的全面的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教育如何实施?体育教育能够融合多少健康教育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具有特殊的教育模式?已有的健康教育理论是否能够直接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因此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当前的教学中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改变和创新,教师们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指导,造成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混乱,使健康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

2.健康教育相关文件规定模糊,缺乏约束力

新的课程改革使得健康教育被边缘化,199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试点阶段评价标准》,提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但是在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设置中,明确规定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再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设置,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要载体,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物》等相关学科有机结合渗透的学科教学。《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学校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在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对无法在《体育与健康》等相关课程中渗透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从相关文件来看对如何开展健康教育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但是对不开展的情况没有给出相应的督促办法。通过文件也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时间零散,与学校的有些工作有重叠和相关性,这给学校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往往课程是否实施、实施效果如何无法很好的得以考查。由于规定的非制约性导致学校中的其他相关活动被列为健康教育。

3.体育教师因素对健康教育影响重大

3.1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开展健康教育困难

当前北京市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他们不但有规定的每周课时数,还有课间操、体质测量、运动会和课外活动等等各种工作。繁重的工作会降低体育教师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和钻研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热情。展更豪一项研究(2003)表明,影响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一位是缺少专家指导,第二位是缺少学习资料,第三位是工作繁忙,缺少学习时间,第四位是缺少学习的动力。本文调查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周工作量为平均达到12学时,加上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等,中学体育教师每周的工作量平均达到20学时左右。从这些数字看出,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非常重,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大量的时间备课准备,广大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这是影响体育教师学习和开展健康教育非常重要的因素。

3.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不利于完成健康教育

3.2.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缺失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梳理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实施健康教育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的健康教育师资。健康教育师资的水平将决定健康教育实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体育教师自然成为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承担教师,但是体育教师是否具备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呢?我们先从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职前教育来看。我国体育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各大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师范类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其他学生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需要进行教师资格考试,主要笔试内容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实践环节是体育教学的面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6大类主干课程中,没有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而现实实践教学中各体育院系开展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也很少有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内容。因此,我国体育教师在职前培养中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比较健康教育较发达的美国和我国台湾的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的缺陷。

美国在1997年执业分类中就有了健康教育师,当前美国有超过300所大学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有超过20所大学可以授予健康教育硕士和博士学位。在美国对健康教育师的工作需求用人单位更加倾向于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人员。美国的健康教育教师由三类人担任,一是受过健康教育本科训练的专业人员或教师,二是学校的护士,三是受过健康教育并获得专门证书的其他(包括体育)专业的教师。

我国台湾体育教师也承担健康教育的职责,但是体育教师必须取得体育教师资格证和健康教育资格证才能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台湾的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学系是台湾地区唯一培养卫生教育人才的场所,这一点与大陆明显不同。卫生教育学系是台湾师范大学22个学系之一,为适应实际需要并培育专业研究人才,1980年成立了卫生教育研究所硕士班,为提供健康教育教师在职进修,并加强专业训练,1981年设置了卫生教育学系夜间部(现改名为进修推广部),1982年开始办理研究所暑期进修班,1989年增办暑期学士学位班,1993年正式成立卫生教育研究所博士班,至此,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培育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各级学校从事健康教育教学、学校卫生保健等工作,或被分配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学校卫生、健康促进工作和从事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台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师资力量很强,80%的授课教授获有博士学位,而且在培养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人才中,硕士生、博士生所占比例也在增加。

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专业的健康教育专业或是相关的认证与培训,我国健康教育专业教育比较少,主要是在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查阅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也没有关于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求,进一步查阅全国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几乎没有学校专门开展健康教育以及相关课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来,从体育教师的教育准备上就没有做充分,或者也可以说过去十几年没有人去关心这一事实,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没有学习任何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即使说学习了,也仅仅是在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的学科中涉及了一些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他们毕业后进入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从事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先不要说能否教,仅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的学习与培训,导致了体育教师实施健康教育先天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储备。

3.2.2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不足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需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知识以便于更好地从事教师职业。我国具有比较完备的教师进修体系,体育教师的进修学习也很规范,但是高中体育教师在职培训中健康教育培训却非常少。因为在职的无论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他们都没有经过健康教育的培训与学习,因此为了适应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尤其是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通过对北京三个区县32名体育教师的访谈发现,仅仅在改革之初的几年里体育教师的相关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中有相关的学习内容,最近几年很少有健康教育相关的在职培训和进修学习,甚至有入职2~3年的体育教师根本不知道健康教育这块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不足,没有能够弥补职前教育的不足。对于一门课程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模块教学中教师恰恰是不合格的,这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师培养和培训系统还没有完善,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在师资上很难有好的保障,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严重不足

众所周知,中学每门课程都有相关的课时规定,以利于保障学生的学习,体育课程也是如此,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2个课时,但是这种规定是否能够满足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需要呢?我们从体育课程改革说起,体育课程改革前,健康教育是独立的课程体系,要求每周0.5学时,按三年六学期计算为54学时。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为课程性质“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那么融入多少呢?关于健康教育内容融合到平时教学中多少课时这里暂且不加以论述,课程标准中规定健康教育模块是18学时,那一定是健康教育内容占用原有体育课程的时间,因此可以说,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当中,并没有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时间,这给健康教育的教学和体育教学无疑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5.健康教育模块考核方式不完善

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包括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主要方面。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必须由客观、严谨、科学的评价工作来进行检验。评价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健康教育的始终,评价是健康教育成功的必要保障,评价是健康教育价值的体现。课程评价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对于健康教育而言,评价本身就比较难,因为健康教育不但有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健康行为的养成,因此评价更加困难,但是应该采用必要的评价方式,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行,目前高中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教育模块的评价方式缺乏有效性。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形式散乱不利于评价。高中健康模块教学要求,健康教育18学时,可以集中上课,也可以渗透于技术教学中,即使是集中上课,一般也是分散于不同的时间,授课形式多样,从而导致有效评价很难。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探索一条有效的健康教育评价方式方法。

二、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的建议

1.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理论研究

自从2001年体育课程改革以来,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的广泛和丰富,但是对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非常少。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厘清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认为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程是否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的全面的课程体系。第二,健康教育在体育中的融合形式以及范围,教师们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第三,明确健康教育的模式,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哪些教学模式,哪些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理论问题,上述理论弄清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2.明确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

当前健康教育教学规定过于松散,2008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规定“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健康教育教学课时安排可有一定灵活性,如遇到下雨(雪)或高温(严寒)等不适宜户外体育教学的天气时可安排健康教育课”。这一规定符合现实,但是实施过程中没有规定性,往往导致健康教育课时可有可无。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或是一定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的实施。

关于融合健康教育,融合多少内容,哪些内容适合融合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哪些不适合或者是不能融合到体育课程当中,当前的研究和教师的认识都很模糊,在这种模糊的认识当中,教师就当他们的健康教育模块已经完成任务了,或者认为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了,健康的教育任务完成了,因此导致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形同虚设,大家理解不一,很难分清楚是否很好的完成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因此当前需要明确哪些健康教育内容应该或者是必须单独以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明确哪些内容可以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明确哪些内容既可以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又可以单独以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明确了教学内容体系,明确了教学模式,那么关于健康教育模块的教育和教学教师们就更加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3.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师资队伍建设

3.1长期策略,加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

从长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看,如果保持将健康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那么必须加强体育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培养。当前全国的体育院系几乎没有开设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散见于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等不同课程当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系统的健康知识的学习,更没有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学习,因此,当他们进入体育教师的角色时,他们依然不会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根本无法胜任健康教育模块的教学。因此从长远看,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开设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职前就具备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

3.2短期策略,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水平偏低,缺少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对于健康教育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需要加强对健康教育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对于健康教育而言,健康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难于掌握,因此不但要加强体育教师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加强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另一个方面是体育教师体育教育教学的工作比较多,让他们再全面的掌握健康教育模块要求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不同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分别负责不同专题的健康教育教学任务,这样有利于教师培训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教师能够较好的上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这就需要教育进修部门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培训。调查研究本区的特点,选择适应本区本校学生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培训。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要求,要求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选择不同的专题进行学习与实践,提高他们某一方面的教W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

4.开发健康教育资源

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应该逐步引起各界的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尤其是健康教育模块教学可利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一方面缺乏可利用的教材和资料,需要开发编写符合不同地区学生需要的体育健康教育知识的教材和资料,以利于健康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开发校内外健康教育资源,如活动实践场所,参观学习的社会资源等。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多样化和实践化,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条件。

三、小结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教育是一个难点,但又是教育的一个重点,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繁多复杂,涉及不同的层面,解决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必须认识到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并且朝向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逐渐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真正发挥该课程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夏云.中小学生健康与学校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2004.

[2]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

[3]王建平.健康教育:世纪的呼唤――中外学校健康教育比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齐建国.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J].学科教育,200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健康,体育健康促进,一,理论

1学校体育与健康的理性思索

1.1现代健康观的决定因素及其启示

“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概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即“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应该说这个概念是有突破的,呈现出多维的健康观。这与社会文明、人的追求、生活水平、时代要求等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普遍认为,决定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遗传和发育状态、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五大类。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连续的又不同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法国社会学派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认为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只有当其和整体相联系而不仅是与特定部分相联系才能对事物加以理解。本研究在分析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按人生长的顺序与经历的社会过程把终身体育分为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在职体育和职后体育4个阶段(见图1)。

图一:社会过程四阶段图

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对个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由图我们也可以得出:健康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

学校体育不能包揽学生的健康问题,它充其量也只能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健康问题不能由学校体育单方面承担。因此,应当理性审视学生的健康问题,改变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大包大揽的观念,给学校体育一个客观的定位。

2.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一.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广义的说,是健康促进在学校体育的延伸,是以体育为手段、以学校体育体系为平台的健康促进策略。

结合健康促进理论,笔者把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定义为:以体育为手段,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体育课程和非体育课程,创建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提供合适的体育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

这是一个通过组织和政策支持等举措,针对学生进行干预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促使学生建立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策略,是一个全面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构成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价值干预 价值中立

心理健康教育是应该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还是应当接受价值干预,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且至今仍无定论。对这个问胚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澄清理论认识上的疑点,而且也有助于消除实际工作中的困扰。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拒绝价值干预,但价值中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适用范围,且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不同于德育中的价值干预,它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体现自身的特色。

一、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拒绝价值干预

首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来看,它属于教育学科性质。班华教授在其《心育论》一书中就认为,心理教育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产物,是从心理学逐步走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真正区别又在何处呢?“向来教育常与其相关科学依赖很深,特别是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为其基础科学,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综合科学或应用科学,其实,教育学尚有其专门领域,它与其他学科最大不同在于具有‘价值导向’(value-orientation),教育的功能就在使教育者向好的方向改变,能做‘积极适应’(positive adjust-ment)。”这说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价值导向”。既然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拒绝“价值干预”,拒绝价值干预就意味着把自己排除在教育之外,其自身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其次从心理健康的标准来看,不少人都承认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适应正常或良好”。当然,这里的适应包含着发展的功能,因为发展是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其实,无论我们怎样理解这个“适应正常或良好”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即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如何发展和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如果回避这个问题,适应与发展本身就会失去意义。所以“适应正常或良好”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价值判断的成分。我们曾在《论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兼议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价值、目标的拓展》一文中通过对健康的整体论视角的解读和对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的追问以及不同学派心理健康观的审视,提出了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新的命题,认为心理健康无法离开道德健康。以上这些说明心理健康本身就具有“价值内涵”,因而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心理机能状态。

通过以上的简要分析,我们认为位列教育学科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能、也无法回避价值干预的,因而它必须接受价值干预,这是教育的本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中立原则的适用范围

心理健康教育接受价值干预,是否意味着它应该完全排除价值中立的存在?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应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它的实施途径分为课程设置、学科渗透、寓于活动、优化环境和心理咨询等。可见,心理咨询只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或者说,它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心理咨询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特殊领域,有各种相对成熟与独立的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如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等等。其中并没有哪一种学派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就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来看,在过去,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各学派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恪守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对其他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很少问津。而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不同疗法之间其实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因而许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逐渐抛弃了原先的门户之见,采取一种包容与务实的态度,接纳并采用多元化的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以期取得最好的咨询与治疗效果。这样,当代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就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不能将某一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视为唯一的标准,而排斥其他的理论与技术。就价值中立而言,它只是来访者中心疗法所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并非所有的咨询流派都认同这一原则。因而,即使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价值中立”也不是一条不可动摇的“神圣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咨询者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经验在面对具体对象与具体问题时所采取的具体策略与技术。也就是说,是否坚持“价值中立”有一定的灵活性,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不应将其视为僵死的教条。以往,我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不仅将“价值中立”视为心理咨询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而且还将其无限扩大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领域,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困扰。

总之,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价值干预问题,但这并不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完全排除“价值中立”。相反,价值中立有其存在的理由与适用范围,它应存在于学校心理咨询这一特殊领域,并且它的运用取决于咨询者的个人经验、技术特长及其面对的具体情况。

三、实施价值干预必须坚持的几条原则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回避价值干预,那么它与德育的价值干预又有何区别呢?我们认为,鉴于两者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干预不同于德育,是一种特殊的干预,是具有自身特质的干预。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这种特殊性就是它特有的人文性。什么是人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说:“人文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的教育,它尊重人的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人的自由与尊严,从满足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发,教会人一种生活的智慧与态度,促进人的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发展、人性的完满和精神世界的提升。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所洋溢着的是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息,守护着的是教育的人文关怀立场。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这种人文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干预方面不同于德育,它需要坚持如下几条原则:

1、间接性原则

所谓间接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直接承担德育的任务,即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而是依托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有意识地、隐性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生成与巩固。间接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干预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则,它集中地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特有的人文情怀。从形式方面来说,它主要采用渗透、濡染与陶冶的形式,追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意境与效果。也就是说,它并不直

接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价值观念,强迫学生接受,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途径,如课程设置、学科渗透、环境优化、活动开展等,让学生在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无论是环境氛围的营造,各种活动的开展,还是素材的选用,都要考虑到其内在的价值导向性。例如,关于人际交往的指导,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策略与技能,还要通过恰当的形式,如小品表演、小组辩论等,使学生领悟到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以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所谓人际交往的技能并不是指阿臾奉承、逢承拍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指“高超的语言技巧、善于体察人意、及时抓住契机、注意随机应变等”,是与宽容、真诚、理解等美德以及个人的人格完整独立联系在一起的。

2、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干预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要认识到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为学生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创设融洽的氛围。前面我们说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是通过渗透、濡染和陶冶的形式进行的,而这种渗透、濡染和陶冶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因为说到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师生双方的人际互动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师生双方价值信息的相互影响与交换。“因为价值观是每个人内在的评价系统,它决定着人对外在事物的评价态度,规范和引导着人的一切认识与行为”,因而教师的言谈举止即使未涉及到价值问题,但他(她)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本身就已表明了自己的某种价值倾向,这种无意间所流露出的某种价值倾向很容易被学生捕捉到、感受到。对教师来讲,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价值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努力使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符合德性的要求,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减少阻抗、敞开心扉,从而在耳濡目染中亲其师,信其“道”,恰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干预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学会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发展起自我的力量。主体性原则是教育者面对学生的价值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准则。我们说,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说明道德问题可能会引起心理问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心理问题本身就是道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者有时不得不面对价值问题,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但这种干预不是训斥、说教。教育者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也不对学生的价值观简单地做出是与非的判断。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一番梳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与其行为、情感等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找到当前情感与行为背后的价值根源,认识到不同的价值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当然,在学生不能顺利进行自我探索时,教师可帮学生作出价值澄清,但同样不作判断,而是用自己的价值观(也包括其他的价值观)向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挑战,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价值选择及其行为后果,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地建立起适当的价值系统。

体育与健康论文第8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对比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1国内外对比

1.1发展历史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1.2授课对象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1.3课程内容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1.4教学方法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1.5师资力量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2国外健康教育学发展的政策与社会背景

2.1政策保障,推动健康教育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宪章》,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2.2开展从业者的准入和专业化要求助推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3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实践人才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3对我国健康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3.1建议把健康教育学纳入高等院校通识课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3.2开展继续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健康教育“金课”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3.4不同高校在教学中探索内容和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