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信息的特征

体育信息的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7 10:33:20

体育信息的特征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1篇

网络是构成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网络所独有的特征决定了体育信息传播呈现网状结构,也就是说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具有不规律性,是无中心、没有边际的。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类型的传播,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时展对体育的需求,并且通过大型体育赛事等具体的事件最大限度地营造“舆论场域”,吸引了庞大的受众群体参与互动。从总体上来看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构成形态应该包含四个维度。

1.1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受众信息承载形态催生了网站商业化运营模式

公开性是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应具有的特征,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并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体育事件和文化符号的传播同样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由此在公众意义上的场域中得到传播、讨论、互动和扩散。体育论坛、静态的体育网页、QQ、视频、BBS等构成了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基本途径,在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个传播者同时承担着传播者和受众双重角色。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是由体育文化的属性决定的,对于体育精神的关注和人类本身的关注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体育借助现代网络媒介得以更大范围的普及传播。比如国际奥委会自从设立网站以来,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可以直接在国际奥委会的官方网站上获取信息,同时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也可以在相关的网站上获取需要的体育信息。来自央视网的数据显示:“在里约奥运会开幕后的短短17天时间就博得网媒关注15.6万条,微博的提及量则超过了7300条,视频点击的次数超过了36.2亿次,微信公众号刊发量达5.生万篇。”网络所具有的强大信息传播力量催生了网站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受众与信息者之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受众既是网络体育信息和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媒介者关注的核心,受众对于体育信息的选择和关注决定了网站信息的传播策略和商业化运营手段叫。广泛的受众需求为网络运营商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进一步催生了网站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1.2 具有极强的公共表现形态,在传播和受众群体的构成上呈现较强的年轻化特征

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的公共性表现不仅是由体育文化传播本身所具有的“普世价值”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因为网络的传播特征以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正如美国硅谷著名的IT作家丹·吉尔默所言:“我们已经从媒介集团掌控的大众传媒中走出来,进入了人人可以当家做主的共和媒体时代。”网络体育文化传播具有较强的公共表现形态,根据拉斯韦尔的“5W模型”传播过程可以概括为“传播者一讯息一媒介一受众一效果”五个部分。在网络逐步普及的今天,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网络信息的传播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受众,这一社会现实似乎与拉斯韦尔对于传播过程的概括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进入了自媒体时代,体育信息的网络传播体现了独立、批判和自由交流的特征。一部分自媒体使用者通过声音、图像、语言和文字等话语形式实现体育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这些自媒体的使用者以新闻发言人和公共代言人的角色出现,不断传达、解释和交流着体育信息,极大地扩布了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此外,网络体育信息传播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决定了其传播的受众群体呈现较年轻化的特征。在网络社会形成的初期,计算机以及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首先在高学历的人群中逐渐普及,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低学历的人群也开始对运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得心应手。对于网络体育信息的传播而言,需求的多样化与细分化成为当代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年轻群体与在校学生则成为体育信息传播的重点人群,同时这部分人群也是自媒体时代的体育信息传播者和受众。

1.3 呈现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在当代社会,网络体育信息传播更多地呈现一种娱乐化倾向,在体育信息传播的实践中实时报道与娱乐消费并重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而在这些背后更重要的是渗透着商业利益与价值。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精彩的比赛图片、扣人心弦的镜头、夸张的报道手法以及引人的标题都是吸引受众的手段。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迎合了现代社会受众的多元心理诉求,体育表情符号和网络语言更是成为引领文化的一种潮流。来自EmojiTwitter的统计数据显示:"twitter平均每秒就会发送250-350条网络符号。近年来随着体育文化传播影响力的逐年提升,以体育具体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而开发出来的网络语言和表情符号迅速传播。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文化传播效果。比如英国的利物浦俱乐部球员为原型的表情符号以及NBA球员为原型的表情符号系列产品在球迷和广大受众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网络体育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文化力量,特别是与具体体育事件相联系的网络符号和语言传播更是彰显了实效性与个性化特征。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迅速成为网红,紧接着围绕着“洪荒少女”的表情包开始迅速传播。网络上被傅园慧的各种表情包刷屏,她的粉妊数量不断增加,仅仅两周的时间她的粉妊数量就已经达到了700多万,2016年8月10日傅园慧在映客直播一小时收入30多万,再次印证了“网红”的力量。傅园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力量,同时也展示了体育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特征。受众对于信息传播的个性化需求也影响了信息的差异化供给,在网络平台中体育信息的供给也开始逐渐演变为可定制、自主选择的信息供给模式。

1.4 生信息容易被认知,呈现较强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的表现形态

体育本身就具有通用的“语言”性特征,体育运动中蕴含的个人主义需求以及对人类普遍价值的关注促使体育实现了“普世性”的意义。传播构成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内核,从体育起源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体育文化鲜明的传播特征是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前提。早期的体育文化传播是构建在肢体语言的特殊场域之中实现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文化凭借着现代传播载体和媒介实现了空前的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在现代传媒的营造和包装下,体育文化传播似乎变成了艺术化的身体叙事,在现代媒介的助力之下身体意象逐步成为备受欢迎的“商品”困。体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化身体符号开始变得雅俗共赏,受到普遍的认知。特别是在体育传播的过程中实现了大众与媒体的共同狂欢,在多元利益的促使下大型体育竞赛成为媒体狂欢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围绕着大型体育竞赛的具体事件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舆论聚焦点。以奥运会为例:从运动员进入驻地开始,在媒体的追捧之下,以具体事件为引领的群体性狂欢就开始了,狂欢背后所展示的正是现代体育的力量,准确地讲应该是现代体育在现代媒介的推动下所表现出的传播形态。这种传播形态将相对世界而言狭小的运动场所无限扩大,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介将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意识形态人们的注意力聚集起来,消除了封闭性和相互之间的隔阂,把遥远的东西拉近,实现分裂东西的融合与交流。这就是体育的力量同时也是网络体育信息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的具体表现。

2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舆论极化

2.1 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极化舆论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民众获取信息的便捷催生了大规模的极化舆论,极化舆论的典型特征就是表现为情绪性的特征,因此其舆论的主体通常表现出典型的“群体极化特征”。“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是由美国哲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来的,他指出“在网络社会人们获取信息具有选择性特征,接受喜欢的信息排斥不喜欢的信息成为人们的本能,因此信息窄化不可避免,信息窄化的结果就会导致社会的凝聚力降低,舆论极化与不满情绪升级,最终可以导致社会分裂”。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实践过程中,在采集、剪接、传播等工作环节中为了实现对受众的吸引传播者往往会添加个人感情因素,在镜头和词条中刻意丑化某个人或者某个团队,将带有主观色彩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影响了体育信息传播的真实度,进而造成信息窄化现象。比如2016年随着中国足球成绩的下滑,中国足球再次进入舆论的焦点,针对中国男足的接连失败,网易体育以《谢谢高洪波,你戳破了中国足球的泡沫》的标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在抨击中国足球选人用人僵化体制的同时,用直白的语言揭示了中国足球在高度商业化联赛的基础上是一个僵化到骨头里的官僚体制。网络媒介对国足进行的抨击造成了受众对中国足球的支持度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制造了国足换帅的舆论导向。而2012-2015的C'BA赛季总决赛辽宁男篮最终不敌北京队,获得亚军,网络体育信息的直接造成了辽宁和北京的部分体育媒介的“对骂”,在总决赛的系列赛事上球迷的关注点除了比赛之外还关注场外的舆论报道。辽媒公众号了“北京男篮充分利用主场优势以1分险胜辽宁”的主题报道,其内容中提到“在主裁判和马布里的超水平发挥下,北京队以1分优势险胜辽宁”,暗指裁判判罚不满。紧接着辽宁媒体以《北京媒体学狗撒尿占地盘》为题讽刺北京媒体的赛前占座行为,舆论导向极大地引发了球迷的不满。总决赛第四场发生了北京与辽宁球迷之间的冲突,《辽沈晚报》在微博上显示的图片是辽宁球迷被打伤,后经证实图片不真实,随后辽宁媒体道了歉。在媒体的煽动下,球迷的舆论和情绪到达了顶点,第六场比赛开始之前在辽宁队的主场外挂出了“北京黑哨狗,孙悦搞破鞋”的条幅,双方球迷的骂战开始从网络转移到现场,引发矛盾进一步升级。上述案例表明了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网络体育信息自由传播为舆论极化趋势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多元社会情绪的扩散进一步引发了舆论波的形成,极化舆论的大规模催生最终导致意见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2篇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阶段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它的提出对教育领域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始,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教育领域展开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在这些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和困难性,它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不一定会带来信息化的高效益。这种情况下,对信息化发展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进行评估工作,不仅仅能够提供对现有状态的描述、起到变革催化剂的作用,同时还能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国内外教育信息化评估研究的现状综述近年来,对于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以及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了具有特色的评估指标模型或者体系。在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包括:英国的SRF评估体系[1],欧洲Eurydice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评价指标体系[2],加拿大地区的泛加拿大教育评估项目中信息技术应用评价指标[3],美国的enGauge教育信息化指标[4]和StaR量表[5],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6]。在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信息化的评估模型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先后出现了顾小清等人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7]、杨斌等人的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模型[8]以及谢忠鑫的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等成果[9]。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大部分评估模型和体系的目标都是要科学评价各级各类对象的信息化水平,所以在制定评估模型和体系的过程中,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评估原则、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的确立方面。通过这样的评估体系,评估主体能够确定评估对象的信息化水平,了解某一地区、国家甚至更大范围区域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并根据相应的状况做出政策上的反应。但是,单纯的评价结果只能帮助评价对象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却难以确定自身在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这是评估体系定位性的缺失。与此同时,这种定位性的缺失使得评估对象本身难以明确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关键问题,而评估主体也很难为其下一步的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建议,促进其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造成了评估体系建议性的缺失。解决定位性和建议性缺失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在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当中引入信息化发展阶段概念。信息化发展本身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果用科学的手段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划分为连续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且指出每个发展阶段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那么评估对象就比较容易对自身进行科学定位,而评估主体也能够为评估对象提出现阶段自身发展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相应建议,从而促进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现有的国内外评估模型和体系中,有少数已经引入了阶段的概念,但是在引入过程中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例如:在阶段的划分上缺乏理论支撑,把阶段与水平混为一谈,以及缺乏关键特征或者指标的论述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利用信息发展阶段概念实现教育信息化评估的定位性及建议性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的信息化发展阶段论的支撑。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信息化发展阶段论对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的启示Mar.,2013Vol.33 No.32 信息化发展阶段论简介目前有关信息化发展阶段论的模型大多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之上。由于企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都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所以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同样可以被借鉴到教育信息化领域当中,并帮助我们完善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以及指标体系。而在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研究中,不同机构和学者根据其研究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得出了不同的划分方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诺兰模型、西诺特模型和米切模型。

2.1 诺兰模型诺兰模型[11]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诺兰(R.L.Nolan)在总结了美国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关注点是考察信息化资金投入与其带来效益之间的关系。诺兰模型在提出伊始在时间轴(横轴)上分为4个阶段,后来扩展为6个阶段: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其中前3个阶段具有数据处理阶段的特征,后3个阶段具有信息技术时代的特征。而在整合期内又存在‘技术转型期’并会出现‘技术性断点’。诺兰模型是第一个描述信息化发展阶段的抽象模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诺兰模型通过资金投入(费用)来研究信息系统成长阶段论的角度逐渐引起人们的争议。其原因是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用于建设的投资额度与其带来的效益关系会日趋复杂和模糊,而诺兰模型没有办法体现出这种复杂的关系。

2.2 西诺特模型在参照诺兰模型的基础上,西诺特(W.R.Synnott)于1988年提出了‘四阶段推移说’的西诺特模型[12]。此模型以如何优化信息资源为切入点,把信息化阶段分为数据阶段、信息阶段、信息资源阶段和信息武器阶段。从数据阶段到信息武器阶段显示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推移发展过程。与此同时,西诺特还特别强调首席信息官(ChiefInformationOfficer,CIO)的重要性。总体来说,西诺特模型为组织管理信息模式提供了方向。但是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各个方面全方位发展进步的过程,仅仅从信息的迁移这一个角度来研究信息化发展阶段未免会显得偏颇。

2.3 米切模型诺兰模型和西诺特模型有一个共同的局限,那就是它们均把数据管理和体系整合分割成前后两个阶段。但是这种分法后来在实践中证明是不适用的。在总结诺兰模型和西诺特模型的优势以及不足的基础上,美国信息化专家米切(Misch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他的研究成果——米切模型[13]。米切模型把信息化发展阶段概括为‘四阶段、五特征’的综合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其中4个连续发展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增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成熟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和更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期)。决定这些阶段的特征有5个方面,包括:技术状况,代表性应用和集成程度,数据库和存取能力,信息技术融人企业文化,全员素质、态度和信息技术视野。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属性,这些属性和特征共同确定了企业在信息综合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另外,米切模型还对每个阶段的关键性任务进行了以下的描述:(1)起步阶段,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一些局部的、有代表性的应用,信息统主要完成数据处理功能,系统集成程度低;(2)增长阶段,主要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管理的初步整合集成,形成管理信息系统并能提供简单的决策;(3)成熟阶段,组织的信息系统不但应该从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纵向管理和组织内横向资源管理方面实现数据的集中和应用系统的整合,还应该在集成过程中溶入先进的组织文化并在信息系统中体现组织文化;(4)更新阶段,信息系统不但能实现整个组织供应链的管理,为组织提供整体决策,还能提高并体现组织内全员文化及素质,也能影响组织内外所有的最终用户,增强组织的灵敏度和适应度,从而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米切模型能够帮助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及阶段,确定阶段性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改革发展政策。比如在起步阶段,企业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是数据处理,而在增长期,比较关键的问题集中在MIS系统上。在这一点上,米切模型要优于诺兰模型和西诺特模型。但是,米切模型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够达到第四阶段——更新阶段,所以米切对于此阶段的描述相对模糊,这样容易影响企业对于这一阶段目标的确立[14]。从以上对3个企业信息发展阶段模型的介绍和分析来看,米切模型是在总结诺兰模型和西诺特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克服了前两个模型割裂发展阶段的不足,所以更适合为教育信息化的阶段确立提供借鉴。

3 信息发展阶段论在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尽管教育信息化评估中借鉴企业信息化发展阶段模型能够增强评估本身的定位性和建议性,但毕竟教育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在考察对象、内容等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借鉴模型的过程中不能够照搬其中的全部特征与内容,而是要结合教育信息化的自身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更。我们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制定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为例,介绍阶段理论应该怎样具体应用到教育信息化评估当中。我们之所以以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的评估体系为例来分析阶段论的应用,是因为它在结构上与米切模型基本符合,采取了‘四阶段、五特征’的模型,并且具备对每阶段发展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的论述。下面我们将就教科文亚太地区评估体系中的指标类型、阶段划分以及关键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3.1 指标类型(特征)的确立我们在上文介绍了米切模型的5个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和一些其它属性能够决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所以,特征的确立是确定信息化所处阶段的基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特征的确立都是建立在对现存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考察基础上的。信息化阶段论中的特征和属性的概念在信息化评估体系中应该具体体现为“指标”。由于都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中的指标与企业信息化所考察的内容和特征会有共同之处,但同时二者的区别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指标的确定。教科文组织在建立指标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它首先确定了评估的内容,然后进行指标的建立,在建立指标的过程中遵循了一系列的原则以保证指标的科学性。最后,教科文组织将众多指标归纳成了5个大类:基于信息技术的政策、策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使用;课程与教材;专业人员使用及教学;学生使用及学习。通过考察这5类指标的情况可以帮助评估者确定评估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

3.2 阶段的确立阶段的确立无论在信息化阶段理论模型还是在评估体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米切模型的阶段划分以企业信息化整体发展为基础,运用连续的方式对信息化发展过程的整个过程进行划分,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与米切模型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大量研究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数据的基础上,把教育信息化划分成起步阶段、应用阶段、整合阶段和变革阶段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并且从五大类指标的角度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逐层递进的描述。这种描述对于国家、地区以及学校对自己的发展阶段进行对照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最后一个阶段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外,米切模型和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对于每个阶段的描述都是建立在对各自研究对象具体数据的科学考察基础上的。

述起步阶段国家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益处并制定了国家政策并进行拨款,而且准备了实施的准则。国家开始进行基础设施的准备,并且通过建设通讯和电力设备以支撑这些设施。学校处于硬件建设阶段,开始购买计算机以及其它设备。应用阶段教育部门在一些学校和教师、学生中进行信息技术实验性使用,信息技术并没有被整合到课程当中。学校开始受益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管理带来的便利。学校并没有充分配备好设备,生机比依然较低。网络在部分被应用,而且有局限性。学校开始把计算机作为一门课程,但是大部分计算机并没有联网。教师们大部分在接受计算机使用方面的培训,而不是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材料开始被开发出来,但教师们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一般局限于讲解,录入成绩,制作教学材料,文本编辑和课堂管理等。述整合阶段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把信息技术的使用纳入到标准的课程中,而且发展制定出了学生和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标准。学校具备了机房,大部分的机房都进行了联网,以供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使用。大部分学生和教师都有E-mail。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更多成为了一种工具,而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当中习惯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在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中也能够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间、学校与其他学校间的远程合作和交流会在这一阶段产生。变革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全国各个教育项目中都被广泛使用。在学校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被有效地应用在教学、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中。传统的学习已经被e-learning所取代。学生和教职人员有自己的网页,学生完全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

3.3 关键指标米切模型除了进行特征及阶段的确立外,特别指出了在每个阶段应该着重关注的方面。在这一点上,联合国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做了同样的工作。在每个阶段的描述中,评估体系特别提到了每个阶段应该特别关注的指标项,我们可以把这些指标项理解为发展中的关键指标。由于每一大类指标下面都有十几个甚至是几十个指标,在评估过后,评估者不仅需要自己处于哪一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发展,而这些关键指标不仅能在评估中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为教育信息化迈向下一个阶段指明方向。以整合阶段为例,这一阶段的关键指标教学过程和结果,以及信息技术在交流和提供网络资源方面中使用的成效。所以要想向这个阶段迈进的评估主体就会非常明确自身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努力。阶 段关 键 指 标起步阶段信息技术设施建设;国家政策、计划和拨款;国家教育信息技术政策是否与其他领域信息政策的目标挂钩等。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是否具备并被应用;学生、教师和计算机的比例;网络联接情况;教师培训成果;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等方面。整合阶段教学过程和结果,以及信息技术在交流和提供网络资源方面中使用的成效。变革阶段对前阶段出现的如带宽,设施建设一些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信息技术在e-learning、远程合作和交流中的使用;基于网络的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4 结束语建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能够描绘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水平,而在评估体系中引入信息化发展阶段论更有助于实现评估体系的定位功能和建议功能,促进信息化快速健康地发展。由于目前成型的阶段化理论模型都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育信息化的特征进行调整,不能照搬一切内容。本文通过介绍教科文亚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具体分析该体系借鉴信息化发展阶段论的方式,期望可以为我们日后建立国家和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提供一些启迪,使评估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bouttheSelf-reviewframework[EB/OL].https:∥.uk/aboutthisframework.

[2]NationalsummarysheetsoneducationsystemsinEuropeandongoingreforms-2009Edition[DB/OL].http:∥eacea.ec.europa.eu/education/eurydice/thematicstudiesarchivesen.php.

[3]http:∥cmec.ca/Programs/data/indicators/Pages/tables.aspx[EB].

[4]enGaugeOnlineAssessmentProfile[DB/OL].http:∥merton.k12.wi.us/newsfile37961.pdf.

[5][DB/OL].

[6]IndicatorsDatabase:Asia-PacificRegionalSurvey[DB/OL].http:∥/education/ict/themes/measuring-and-monitoring-change/indicators-database-asia-pacific-regional-survey.

[7]顾小清,等.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8]杨斌,等.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9,(7):29-32.

[9]谢忠鑫.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0]宋健,陈士俊.信息化发展阶段论对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3):8-10.

[11]NolanRL,CrosonDC,SegerKN.TheStagestheory:AFrameworkforITAdoptionandOrganizationalLearning[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ublishing,1993.

[12]SynnottWilliamR.TheInformationWeapon:WinningCustomersandMarketWithTechnology[M].NewYork:Wiley,1987.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3篇

《2015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现状解读

* 手机上网群体提升至88.9%。

* 互联网学习用户渗透率约7成。

* 学习用户东部地区增多,并向中部和东北地区扩散。

* 新技术激活互联网个性化学习需求。

* 学习用户出现低龄化趋势。

* 学生勇于面对残酷的考试。

* 教师是身体力行的最大学习群体。

* 教师比学生更喜欢互联网学习。

《2015年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趋势解读

* 基础教育领域用户引领学习互联网化大潮

从互联网学习调查来看,教师和学生群体迁移至互联网环境的速度在加快;基础教育领域是互联网学习发生最为活跃的教育阶段;从互联网教育产品全部用户对各教育阶段的关注热度看,基础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关注人数最多的教育阶段,占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人数的51.23%;在互联网教育产品使用者家长其孩子所处的阶段来看,小学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6.19%。

* 教育信息化建设融合实践开始向支撑教学系统重构方向迁移

从体制内视角来看,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开始向关注教学方式变迁方向迈进,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都呈现了以信息技术建构开放性学习的特征,开放课堂、开放课程等实践开始呈现。

首都北京通过北京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北京数字学校、学习方式变革实验研究、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等,推动教育教学系统在课程、教学、评价等环节融入信息化发展支持的开放性特征,积极探索“广义的教育资源供给”,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均等化教育环境,更是出现了一批具有这样特征的先锋性学校。

上海以智慧教育为发展蓝图,提出“一网三中心两平台”的信息化行动部署,包括上海教育城域网、大规模智慧学习泛在平台、上海教育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上海教育数据中心、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和上海教育认证中心,整体上带动了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并呈现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新发展,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和面向未来的生态发展与变革,并且也出现了在BYOD、大数据分析应用、基于云服务的新型学校案例。

*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正呈现出差异化、全谱系推动的特征

从教育阶段特征来看,体制内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实践进程对不同教育阶段呈现出了差异化特征,高等教育领域在“互联网+”特征方向前进得最快,以MOOC课程为代表的开放教育实践持续发展;基础教育领域面向教育教学创新,开放课堂、开放课程、开放育人空间,建构混合式的学习环境势在必行;学前教育在家园共育、儿童个性化发展、基于数据精准管理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发展;在教师教育领域,以远程实时课程、在线网络课程等信息技术支撑,在“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等推进下,出现“名师工作坊”带动教师研修、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等实践形态,信息技术对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教育环境正在产生深刻影响。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4篇

【关键词】教育研究原理;教育研究系统;教育信息;教育科学;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11―04

一 引言

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的创新工作,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把握其本质特征则是关键。当前普遍认同的是将教育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子集,认为教育研究具有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基本特征,其中教育创新性则是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1]。

上述教育研究特征的剖析,为教育研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不过,如果能够进一步系统化、模型化,对教育研究的研究无疑将具有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基于前期的研究工作,结合上述的教育研究特征,将提出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期望为教育研究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 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

在前期的研究中,笔者提出了图1所以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本质上是教育原理体系,是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各层次原理的统一,又以教育科学与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为主导[2]。

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的研究,所以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教育原理应该是紧密相关的,在此,根据图1所示的教育原理体系,可推衍如图2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

图2所示,教育研究原理体系是教育研究哲学原理、教育研究情意原理、教育研究科学原理、教育研究技术原理、教育研究工程原理、教育研究实践原理各层次的对立统一,又以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层次原理为主导。若以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为主要层次研究教育,既有利于向教育研究工程原理、教育研究实践原理迁移,又有利于向教育研究情意原理、教育研究哲学原理迁移。

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层次原理又包含教育研究的控制信息系统原理、教育研究的数学原理、教育研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等子层次原理,其中教育研究的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又是主导,这是因为基于控制信息系统原理研究教育,便于形成人与计算机隐喻而研究教育的思维定式。将人与计算机隐喻而研究教育,当前来说又是最为稳重可行的[2]。

三 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应用---教育研究系统的思辨

教育研究原理作为教育研究的最原初的道理,是进行教育研究的根本指导。上述推衍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该原理的提出并不是目的,衍生更好的应用才是本意,为此,在此将基于该原理对教育研究系统进行思辨,也是该原理的一个应用案例。

在前期的研究中,笔者基于图1所示的教育原理体系,并以教育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为主导,推衍了教育系统,即教育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的一个系统[2],该系统中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人类社会知识文化信息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乃是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教育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时间和经费等)获取最大的知识文化传承效果。教学则是该系统中一个个信息交互的具体活动,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教学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如图3所示[3]。

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的研究,是关于教育的创新工作。教育是人类文化信息传承的一个系统,教育起着传承人类文化的本质功能,但谁都会知道,如果人类文化只有传承,那么人类文化虽然有了世代的延续,最多也只能是保持不会减少的延续,而不会有进步发展,所以人类通过教育传承文化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创新人类文化,系统化地创新人类文化又称为研究。教育传承人类文化,教育自身又是人类文化之一,所以教育也传承教育自身的文化,即教育文化,传承教育文化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文化,系统化地创新人类教育文化又称为教育研究,或者说教育研究是人类教育文化创新的一个系统(也就是说教育文化属于人类文化的一个领域,而教育研究则属于研究的一个领域)。教育与教育研究结合,也就是人类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体现着人类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再传承,再创新…,不断上升发展,人类教育因而不断进步。

既然教育研究是人类教育文化创新的一个系统,系统由要素组成,所以教育研究系统要素的挖掘就是基本任务。在此基于图3所示的教学系统要素,推衍教育研究系统的五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图4所示。

图4所示,教育研究系统包含教师、教育系统、教育创新信息、媒体、交互五个要素,认为教育研究可具体化为教育创新信息通过媒体在教师和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阐述如下。

(1) 教师、教育系统、教育创新信息、媒体和交互五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都可进一步嬗变,例如,教育研究系统应用于行政管理时,教师将迁移为教育管理人员,可对教育系统管理创新;应用于培训教学时,教师将迁移为教学工作者,教育系统迁移为培训系统,是对培训系统的创新,等等;总之这也是系统的层次观的具体体现。

(2) 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育系统是研究的客体(对象),教育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师如何发现新的教育系统规律。

教育研究是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由于教育研究必须以教育系统为基础,所以教育研究中教师是研究的主体(这与当前所强调的教育行动研究[4]正是一致的),教育系统是研究的客体(对象),教师与教育研究系统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教育系统为主体的辨证关系。教育系统是教育研究的对象,根据图3所示的教学系统,教育系统包含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媒体、交互五要素,所以这些要素自然也就是教育研究的对象,例如,教育研究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研究,可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进行研究,可对教学信息和教材等进行研究,可对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进行研究,可对教学信息的交互方法、交互效果进行研究、可对教育工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五环节进行研究,等等。

教育研究是对教育系统的研究,教育系统包含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媒体、交互五要素,所以教育研究可细分为对教育系统的这五个要素的研究;同时,还可从内容与方法的角度探讨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教育系统由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各个层次组成,所以教育研究也可细分为对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育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的研究。

还必须提及的是,教育研究内容还可以跳出教育领域,从教育领域迁移到整个人类文化体系的研究内容,例如,教育研究向具体学科教育的研究的迁移(如教育研究向艺术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研究的迁移)、教育研究向科学研究的迁移(如教育研究向物理、化学等各学科科学研究的迁移),等等,深刻体现了教育研究与整个人类知识文化传承与研究的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狭义的教育研究是关于教育系统的创新,研究对象是教育系统;而广义的教育研究则可认为是关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创新,研究对象是人类所有的知识文化。

(3) 教育创新信息这一要素是教育研究相对于教育来说的本质特征

教育研究强调教育文化的创新,是教育创新信息通过媒体在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教育强调人类文化的传承,是教学信息通过媒体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所以图4所示的教育研究系统中的教育创新信息是相对于图3所示的教育系统中的教育信息的本质特征。只有创造了教育创新信息的活动才属于教育研究,而普通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属于教育研究。例如,第一个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并对其规律进行探讨的活动,是首创的,属于教育研究,而此后再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教学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并对其相同规律进行探讨的活动,就不再属于教育研究,当然,如果是对不同规律进行探讨,则又属于教育研究,所以教育研究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广阔教育领域进行,促进人类教育发展。

(4)教育创新信息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是教育研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教师不断获取教育系统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创新发现教育系统的新规律,将创新信息输入教育系统,控制教育系统运行,改造教育,形成教育研究工程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的迭代过程。然后,新一轮教育系统运行信息又被教师研究,不断循环往复,向前上升发展。这与当前的基于“设计”的教育研究观[5]是一致的,而且从“设计”进一步提升到了包含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五个环节的整体的教育工程观。

可见,整个教育研究原理体系围绕教育研究系统为中心而构建,考虑上述的教育研究工程,综合考虑图2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可提炼出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三维特征如图5所示,有利于更好地探究教育研究原理体系。

图5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三维特征,对人们研究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教育系统、教育创新信息、媒体、交互是教育研究系统的五个要素,所以教育研究必须紧扣这五个要素;一切教育研究都必须以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工程、教育研究技术、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情意、教育研究哲学各层次原理统一指导,又以教育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为主要指导;一切教育研究的过程都必须以教育研究工程原理层次的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为指导。

图5 所示的教育研究原理体系三维特征是对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进一步凝练抽象,当然,也可能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路抽象出其他的特征,是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化。

(5) 教育创新信息在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必须以一定的媒体进行

教育创新信息在教师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交互必须以一定的媒体进行。媒体可以是硬媒体或软媒体。硬媒体即实物媒体,如教育研究过程中涉及的获取教育系统信息的各种设备、计算机等,是教育研究中的物质因素;软媒体即信息媒体,如教育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数据、统计结果、论文资料信息等,则是教育研究中的非物质因素。

(6) 教育研究系统处于一定的环境,教育研究系统中的教师、教育系统将与环境进行信息交互,从而实现对教育研究系统的控制、管理

教育研究系统中的教师、教育系统将与环境进行信息交互。教师与环境交互信息包括教师从环境继承人类文化信息内化为研究能力,等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交互信息包括教育系统中的教师、学生等要素与外界交互信息,等等,正因为教育系统与环境不断地交互信息,所以教育系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教师对教育系统的研究也自然是动态变化的。

四 小结

教育研究原理是与时俱进的,本文对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时代的教育研究原理进行了创新性的阐述,提出了教育研究原理体系的基本层次结构,从而推衍出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该原理的提出并不是目的,衍生更好的应用才是本意,为此,基于教育研究的控制信息系统子原理,作为一个应用案例,本文还提出了教育研究系统,并对教育研究系统进行了阐述。这些阐述,相对于传统的基于教育研究的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等基本特征阐述教育研究来说,显得更为系统化、模型化,期望对教育研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基于控制信息系统原理,传统教育研究中的一些思维定式也将与计算机原理紧密结合,例如“非操作性变量、操作性变量”[6]向“只读变量、可写变量”转变[7],“研究对象、变量、值”[8]向“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变量、值”转变,等等,这样,研究者获取研究数据与研究者将研究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更将紧密保持一致,是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2] 黄景碧,彭宁,朱汝葵,刘秀娟.试论教育的科学技术原理[J].现代教育技术,2008,(5):19-23.

[3] 黄景碧.网络远程教学技术基础(含上机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

[4] 宋秋前.开展行动研究,提高教学实践水平[J].中国教育学刊,1999,(2):56-58.

[5] 杨南昌."设计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研究进展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08,(5):5-10.

[6] 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39~140.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5篇

对因特网教育资源的检索日益受到关注,而目前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方法效率不高,特别是对多媒体资源的检索显得相形见绌,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对因特网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教育资源更为有效的检索方法。基于内容的检索CBR(Content-Based Retrieval)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将对提高因特网教育资源检索的质量和效率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内容;多媒体;检索;因特网;教育资源.

Absract Becaus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amou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especially in multimedia forms,the methods of retrieval based on keywords are not satisfying.People need more efficient method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retrieval in the Internet . Content-Based Retrieval(CBR) is an effort to handle this "educational resource explosion"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rvey of current methods of resource retrieval in the Internet,then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BR in educational resource retrieval in the Internet and its great value.

Key words:content;multimedia;retrieval;the Internet;educational resource.

一、目前因特网教育资源检索的局限性

目前对因特网教育资源的检索方法可分为三类:主题目录(subject directory)、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元搜索引擎(metasearch engine)。主题目录由人工收集、编排,虽然检索结果更人性化,但效率低、周期长,无法适应因特网资源庞大、变化快的特点。搜索引擎又分为自动搜索(auto-retrieval)和全文检索(full text retrieval)。自动搜索依靠蜘蛛(Spider)、爬虫(Webcrawler)等搜索工具自动完成,效率高、更新快,但Spider不能访问Cookie、JavaScript或Java技术制作的网页,建立包容所有因特网资源的数据库也不现实,且搜索结果往往不切题。全文检索以文本信息为检索对象,建立全文数据库,可以高效检索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但不能有效过滤不相关内容。元搜索引擎让用户同时搜索若干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相对于单一搜索引擎它能查找到更多的资源,但由于必须兼顾不同搜索引擎,采用的是简单直接的搜索策略,反而失去了每个搜索引擎自身的特色。总之,现有一般检索方法均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由于关键词标引工作量大,而标引同用户的检索概念常常不一致,导致查准率和查全率低。目前最好的搜索引擎其全球网页覆盖率还不到五成。虽然因特网这个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库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但现有的检索方法并没有使我们能有效地加以利用,我们常常感?quot;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未来因特网的发展使这种检索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现。首先,因特网海量数据的产生。因特网每天新添150万个文件,8个月增长1倍,其网页遍及全球300万个服务器,总数将由1997年2月的3.2亿猛增至2002年的80亿。利用现有的检索技术要在这以指数形式不断增长的资源数据库中提取所需如同大海捞针。其次,非结构化数据大量涌现。因特网的资源可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能用数据或统一的结构加以表示,如数字、符号等。非结构化数据则不能,如图像、声音、视频等。这类数据的特征,如图像中的颜色、纹理,视频中的镜头、场景,声音中的音调、音色等虽可赋予名字、文件格式、采样率等属性,但其中没有可确认的词或可比较的实体,不能像文本那样搜索其内容,因此很难用现有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方法检索。当然可以人工输入其属性和描述来弥补,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人工注释的强度也将加大。而且,人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感知,如音乐的旋律很难付诸文字。第三,新一代高速因特网的出现对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提出了迫切要求。1996年美国启动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计划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传送速率比目前的Internet快成百至上千倍,可达到100Mbps至1Gbps,实现大量交互式多媒体的高速传送,构建可视化、合作型虚拟现实(VR)和3D虚拟环境。今年8月国家863计划中被称为宽带互联网"心脏"的核心路由器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标志着我国新一代高速互联网"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的攻坚战基本完成。这个高速信息实验网以IP技术为基础,将计算机、电信和电视网三网合一,将使以电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传统电信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总之,未来的因特网将是以人为中心,支持服务质量控制(QoS),实现多用户多媒体实时交互,这就要求在资源检索方面,用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取代传统基于关键字的检索。

二、基于内容的检索CBR

基于内容的检索CBR(Content-Based Retrieval)是根据媒体和媒体对象的内容语义及上下文联系进行检索。它具有如下特点:(1)直接对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体内容进行分析,抽取特征和语义建立索引,进行检索。(2) 放弃常规数据库检索中的精确匹配方法,而采用相似性匹配的方法逐步迭代求精获得检索结果。(3)能对大型多媒体数据库进行快速检索。(4) 采用多种检索手段,除提取多媒体内容特征进行检索外,还提供了其它检索手段,如通过提供样本图像进行相似性检索,或通过人机交互进行浏览检索。

完整的CBR系统一般由两个子系统构成,即数据库生成子系统和检索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相应的功能模块和部件组成,包括:(1)对象标识、(2)特征提取、(3)数据库、(4)用户检索和浏览接口、(5)搜索引擎、(6)索引和过滤器。

对因特网多媒体资源的CBR检索历经特征调整、重新匹配、逐步求精的循环过程:(1)最初用户可用检索语言形成一个初始化的检索,系统提取该示例的特征或把检索描述映射为具体的特征矢量。(2)将检索特征与特征库征按一定匹配算法进行相似匹配。(3)按相似度大小,将满足一定相似条件的候选结果排序后反馈给用户。(4)用户挑选候选满意的结果,或从候选结果中选择一个示例,经特征调整后形成新的检索。(5)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直到用户对检索满意为止。

对文本的检索则采用直接对文本进行任意字词的检索。根据实现方法不同,可分为串搜索、串匹配和全文检索,以字和词以及它们的逻辑组合为条件进行检索。

对图形的检索包括:(1)点检索,查找某坐标处的目标。(2)线检索,查找线状目标两侧的目标。(3)区域检索,查找某区域内的图形目标。(4)关联检索,利用两个或多个图形对象之间的空间和拓扑关系来检索。

对图像的检索是基于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以及图像中子图像等特征,包括:(1)颜色检索,检索与用户指定颜色相似的图像。(2)纹理检索,检索具有相似纹理的图像。(3)形状检索,用户选择形状或勾勒草图,利用形状特征或匹配主要边界进行检索。(4)图像对象检索,对图像中所包含的静态子对象进行查询。

对视频的检索可分为基于镜头、场景、关键帧、运动的检索。关键帧是一幅幅图像,可以采用与图像检索相似的方法。一旦检索到目标关键帧,用户可利用播放来观看它代表的视频片断。而镜头表示一个摄像机的移动操作、一个事件或连续的动作,由一个或多个关键帧构成。场景又由若干个镜头构成。基于运动的检索,是利用镜头和视频对象的时间特征检索,可检索摄像机的移动操作和场景移动,以及用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等。

对音频的检索是将音频分为三类:波形声音、语音、音乐,分别对应物理样本级、声学特征级和语义级,利用声学的和主观的特性进行检索。声音的一些感知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等,与音频信号的测量属性非常接近,在音频数据库中记录这些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进行示例和指定特征值检索。

2001年11月MPEG组织将推出针对基于内容多媒体信息检索的MPEG-7,其正式命名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它将规定一套可用于描述各种多媒体信息的描述符标准,支持用户对多媒体资源进行快速、有效的检索。MPEG-7将多媒体信息描述标准化,并解构成语义上的层次。以视频为例,最底层的语义描述是形状、大小、颜色、运动等信息,而最高层的语义描述可以是"画面中一个小女孩在草地上嬉戏,背景声为欢快的儿歌。"介于这两层之间的是中层语义描述。一般来说,底层语义由全自动方式提取,高层语义则需要较多人工介入。除了内容描述,描述还包括:格式、获得资料的条件、分类、与其它相关资料的连接以及上下文信息等。通过MPEG-7可实现视频数据库的存储和检索、专业媒体制作中图片和视频提交、用户驱动的媒体选择和过滤、个性化浏览等。

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专门针对多媒体的搜索引擎,其中包括较为成熟的CBR产品,例如IBM公司研制的QBIC( Query By lmage Content)图像检索系统、Columbia 大学开发的专门用于因特网上图像检索的WebSeek、Excalib公司的ImageRetrievalWare、VisionNext公司推出的 eefind图像搜索引擎,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研?quot;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系统"也采用了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

三、CBR在因特网教育资源检索中的应用

一方面,因特网的无限容量为我们采集各种教育资源提供了可能,但其无序组织又使检索工作具有相当难度。此外,我国用户还会碰到诸如信道拥挤、上网费用高、语言和文化障碍等难题。采用CBR的检索方法无疑将会使这一问题大为改观。尤其是对因特网多媒体教育资源的检索将会更加方便。例如,历史教师可以借助CBR技术,通过输入"I hava a dream"来查找马丁·路德·金那次著名演讲的视频或音频资料。

CBR在因特网教育资源检索中的应用不同于其一般的应用,我们应着重其教育的特点。根据目的不同,对因特网教育资源的检索可分为基于因特网资源学习的检索、基于因特网资源教学开发的检索和基于因特网资源教育研究的检索。基于因特网资源学习体现了一种教育哲学,学习者借助因特网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迎合了当今终身学习的趋势,但因特网上也存在着大量信息垃圾、信息病毒,尤其针对青少年学习者应在CBR中内嵌自动跟踪用户使用不当的情况,屏蔽、过滤不良信息的功能,或者对学习者可检索的资源事先进行预处理,圈定合适的范围。基于因特网资源教学开发意味着对教师而言最佳的CBR应具有内嵌整合不同教学策略的功能,是基于教学策略和资源采集两者基础上的内容检索。目前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公司选择多媒体形式其最新研究成果,而不局限于文字著作,因此基于因特网资源教育研究检索的核心是建立与多媒体检索相适应的文献数据库,并且革新传统的B+树索引,采用与非结构数据库相适应的索引方法,如国信贝斯公司提出的B*树概念等。

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因特网教育资源检索的CBR产品,难点在于CBR征提取和语义获取、基于内容编码、查询说明模式等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又涉及教育的特定要求。但CBR无疑是未来因特网教育资源检索的一个趋势,它的出现必将推动我们对因特网教育资源更加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时代;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熊桂芳(1969-),女,湖南常德人,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馆员。(湖南 常德 41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编号:10B072)、湖南文理学院青年专项基金(项目编号:QNQD0921)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14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管理和传播的载体机构,对高校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图书情报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1-3]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1.文化特征

高校图书馆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高校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的载体,更是体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图书馆文化是集人类之大成者,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

2.学科特征

高校图书馆建设始终是围绕高校学科建设服务的,也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是高校提升质量和迅速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需要,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和文献工作流程,组织存储和编辑文献科技信息,使文献获取、检索、传递信息化,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学科化,优化文献服务职能。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编辑,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开发学科专业数据库,建立学科种类系统化学科数据库体系。优先建设学科专业相关文献和重点建设学科文献数据库,通过学科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个学科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库资源,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高校图书馆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教育功能。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知识传授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适应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科研需求,以及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需要,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4.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因此,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是高校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的基本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加强文献知识的信息化管理是有效提高图书馆功能的重要手段。

5.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信息容量井喷式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各种知识不在局限于纸本文献,多媒体和光盘管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二、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新特征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文献信息平台,是文献与信息交流、传播的媒介和工具。因此,信息时代下,为有效利用和提高图书馆的功能,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高校图书馆。

1.文献获取信息化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借助计算机技术,采用文献数据库和光盘管理系统,使大量文献存储在很小的文献数据库和光盘管理系统中,从而可实现大量信息查询的电子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大量文献信息资源和信息查询,加快了文献信息和科学知识的传播,使读者能够有效的进行相关文献信息获取,并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梳理,有效的提高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服务。

2.文献载体多元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献信息发展迅速,传统的纸质文献载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献信息存储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存储技术的进步,光盘管理系统和硬盘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库空间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大幅度增长,文献载体多元化使现代文献信息的存储海量化,压缩了存储空间,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可利用率。

3.网络共享化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功能服务模式只是简单的借阅图书资料,并提供借阅场所,功能单一、效率低下、死板,难以有效发挥图书馆的真正作用。随着文献传播速度加快,读者对图书馆文献信息需求膨胀,因此,图书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使众多的文献信息进行加工编辑,便于图书的分类管理,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光盘管理系统,使图书馆文献管理达到自动化共享服务,快速便捷地提供多种图书馆馆藏文献电子信息资源网络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效率,为读者提供优质文献查找服务功能。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7篇

关键词: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私人博客;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17-02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宏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络平台为基础,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私人博客等新型传播媒介迅速兴起,对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在给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诸多复杂的影响。当代新兴传媒主要有哪些类型,它们对于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重要影响?如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些新兴传媒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调控?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略作探讨,以期能给从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当代新兴传播媒介及其特征概述

新型传媒是与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的。由于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传统媒体的变革和新型媒体的兴起。当前影响极为广泛的新型传媒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兴起的影响最为广泛的当代新型媒体,也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媒体形态之一。二是手机媒体。最初的手机仅仅是个通信工具,主要以传播声音为主,但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结合及其信息容量的增大,人们现在已可以在手机上读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等,这标志着手机已成了一种新兴的媒体。三是数字电视。迄今为止,电视的发展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和数字电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类型上划分,数字电视包括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四是私人博客。“博客”的英文原名是“BLOGGER”,是指常常撰写并在网上日志的人。博客们依托于某些网站的相关服务,在网络上不定期的发表和张贴文章,表达自己对国家、社会、时事政治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范围迅速扩大;二是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趋于模糊;三是受众空前增大且可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四是新兴媒体有利于多元观点并存[1]。因此之故,曾琳智认为新兴媒体具有“互动性”、“透明性”、“病毒性”、“经济性”等几个特点[2];骆正林则认为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个性化”、“丰富性”等多个特征[3]。从上面诸位的总结可以看出,在当代新兴传媒的信息世界里,优势与缺陷并存,美善与丑恶共生,因此总体上看,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复杂信息,容易对中学生思想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下文对此予以分析。

二、新兴传媒对思政教育的负面影响

新兴传媒的上述特征,使传播过程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对媒体受众的信息传输心理和审美心理等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单向”和“分散”的特征,即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单向流动,受众只能被动接受;由于传播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隔,传播者与接受者无法展开现场交流,因此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动便于管理和控制。新型媒体的兴起改变了这一状况,它在信息多元的格局中可能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新兴媒体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值得注意。

1.“开放性”与渗透性。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开放性,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通信等传播方式的边界,在传播方式上也由以前的一点对多点,转变为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甚至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一个信息传播者。这种变革使得世界呈现前所未有的开放程度,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和便捷。但是这种新兴媒体的“开放性”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在这个开放多元的复杂系统里,大量不良信息混在其中,容易影响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西方的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也常常借助网络进行渗透,一些消极思想和错误观念容易导致中学生信仰的迷失和价值观的偏离。如此种种,可见网络的“开放性”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确实是不容低估的。

体育信息的特征第8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混合式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183-02

Abstract: As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reform, it is the focus of current reform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phenomenon of doing information-reform of “taking teacher as center” as traditional-teaching design and proposes to put the blended-learning theory of “with teacher as domination and students as object” into the 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design research in classrooms. Taking the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network as an example, we us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an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ource and adopt all links and elements of scientific arrangement in theory-course teaching process to form the 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design model in the theory learning in class. This method has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vidences for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the level of teachers'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Blended Learning; Design of informationiz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教育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方向。经过几年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很多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有了较大发展,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重建设、轻运行”、“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等弊端。信息化设备和教学资源建的再多再好,教师不去更好的使用,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将流于形式。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当前,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是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心。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新型教学设计,它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技术和手段,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1]。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核心。国内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进行信息化改造,这种改造不能完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特征与优势。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学习理论融入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更加符合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作用。

2 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应用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一种国际上主流的学习方式,它将传统的“传递―接受”学习方式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传统的“传递―接受”学习方式完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西方建构主义学习方式,则主张学生信马由缰自我探究,强调通过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目标,形成新知识。混合式学习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起来,在教师主导下进行学习探究,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

国内外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个性化学习时间,更是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在混合式学习理论等信息化教学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模式将产生重大变革 [2]。这场教学变革既强调贯穿课程始终的在线学习、虚拟学习等线上学习,也强调课堂面对面学习等教师亲授的线下学习,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与E-learning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也有学者认为,混合式学习 “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2]”,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认知行为与方式,实施课上与课下混合、线上与线下混合、虚拟与现实混合的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认知过程。

3 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由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提出,他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的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3]。

“Intel未来教育计划”总结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被称为“典型模式”,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个步骤[3]。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王文槿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用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主要由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内容特征分析、设计学习任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提供认知工作和协作工具、学习策略设计、管理及帮助设计、总结和强化练习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组成[3]。

4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全校公共课,开课范围覆盖电子信息类几乎所有专业。该课程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概念与协议、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组建技术、因特网互联接入技术、网络安全与故障处理等,涵盖网络技术的方方面面,是大学生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必学课程。该课程以理论为主,较为难懂,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理论模型的复杂和抽象,以及实践环节较少。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的加入,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的形象,但如何在理论课的框架下科学安排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建信息化环境,系统组织学生自主协同学习,这就需要研究针对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4.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是让学习者明确学习主题,教学者明确教学应达到的结果。教学目标不是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其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学目标分为学习能力目标、教学内容目标、线上学习目标、线下教学目标等。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之分,只有持续有效的交流、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因此,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应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参与认可教学目标,教师帮助学生最终达到这个目标。教学目标分析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突出能力目标分析,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学到能力。

4.2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

学习任务是教学目标完成的手段与方法,是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包括目标、内容、操作过程以及对学习成果的描述[4]。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紧密相连,以问题引导学习任务,以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的进行,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学全过程,因此学习任务设计关系到教学过程的优劣。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设计的关键,对问题导向和问题支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任务的走向和完成程度。由于没有具体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手段,理论的抽象性让信息化理论课堂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设计变得非常重要。一般的理论信息化课堂学习任务分为四类:概念学习、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信息技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习任务设计出不同虚拟学习环境,让理论变的具象。学习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开放性、真实性、复杂多样性、协作性、学习活动信息化。

4.3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习者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析,学习者兴趣、情感、态度分析等。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设计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学习者的特征,才能选择适合的教学与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和学习资源。在信息化条件下,学习平台能够将学习者特征实时传递给教师,这使得教师可以全程掌控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理论课是较为单调和枯燥的课程,学习者的兴趣会随着理论的深入而减弱,实时监控学习者特征,能使教师围绕当前学习者特征,设计问题导向,调整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4.4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

创设学习情境是学习者形成有效认知的必要条件。建构主义的学习认为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学习者才能产生有效认知行为。学习情境的创设应具有真实性、生活性、活动性。学习情境应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互动,驱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目的。因此,设计学习情境不能凭空幻想,不局限于知识本身,要面向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课的学习工作场景很难在生活中实现,也无法应用于生活中,这就需要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习资源设计。信息化学习资源是各类信息的集合,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三维等形式,可根据需要营造立体多维的虚拟工作学习场景,实现无法在生活中实现的工具和场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层和四层模型学习难度大,将其模拟成七层和四层居民楼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学习资源在线实现,学生可自主模拟数据传输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深度挖掘现实生活中可利用的场景和资源,是理论课学习情境与资源设计的重要原则。

4.5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它贯穿教学全过程,决定课堂发展走向,教师必须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全程监控和直接参与。在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师设计、互动、监控学习活动,学生分组参加活动,适时生成学习过程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并引导整个学习活动。理论学习在课堂中进行,可设计的学习活动有:探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式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案例实践活动等。这些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学习研讨开始,对知识点进行探究、质证、练习,充分理解知识点之后,分组进行案例实践和分享学习。因此,一堂理论课学习活动既是整体又相互独立,要从整体上把握,又要单独设计与实施。通过学习活动的指引,学生从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协作学习到独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到知识内化再到知识应用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赫.陈晓慧.信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操作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58-60.

[2]何克抗.多媒体课件大赛发展历程回顾与评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