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育训练的种类

体育训练的种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2-20 15:18:05

体育训练的种类

第1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第2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通过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去向、培养要求和主要课程现状分析表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局多;就业去向多元化;培养要求定位保守;针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所需的新兴课程培养方案实施不深入。

关键词 综合类院校 运动训练专业 人才培养

一、引言

运动训练专业作为我国体育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是具有特色的控制类专业。目前,全国共有84所高校招收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其中14所为体育类院校,34所为师范类院校,36所为综合类院校。可见运动训练专业从1957年由北京体育学院一所体育类院校负责招生,发展至今已经有三大类别院校共同招生,并且单纯从招生院校数量上看,综合类院校已经成为主力军,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需要,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教育部编辑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指导性要求。因此,对我国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对于运动训练专业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36所综合类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检索和通讯联络的方式来收集36所综合类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提供真实的基础资料。

2.访谈法。采用实地走访或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有关院校的专家、教师进行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访谈。

3.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件 SPSS 17.0对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类是培养专门人才,占调查总数的22.2%;二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占调查总数的25%(一、二类以下统称专业人才);三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占调查总数的16.7%;四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占调查总数的36.1%。由此可见,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已经出现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转变的新格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最早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提法更多的过渡到培养“通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分析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其目的是与各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便于利用学校的综合优势提高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就业取向现状分析

就业取向多元化。在调查的36所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中,培养“专业人才”以运动队的教练员“专业岗位”为首要就业取向,培养“通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院校向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俱乐部、群众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公安部队等工作岗位的实现多元就业取向。

(三)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要求现状分析

在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要求的定位上,主要以培养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科研的各种能力为主,部分院校提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少数院校提出培养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康复保健指导能力。调查表明,大部分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都在完成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的基本培养要求之外,增加了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主要课程现状分析

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主要课程全部开设了专项理论与实践、系列术科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部分院校将体育科研方法(开课率91.7%)、运动选材学(开课率83.3%)、运动训练管理学(开课率72.2%)、体育保健学和体育管理学(开课率63.9%)、运动竞赛学(开课率61.1%)、教育学和体能训练学(开课率55.5%)列入了主要课程。可见,大多数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课程还是以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为主;部分院校将运动营养与恢复、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测量与评价、运动康复、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统计学、运动医学等列入主要课程的;只有极少数院校分别将当代教育学、群众体育学、运动伤病防治、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竞技教育学、医务监督等课程列入到主要课程之中。总之,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主要课程的开发力度还显薄弱,符合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所需的新兴课程并没有在培养方案中广泛实施。

四、结论

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还是以体育相关性较强工作岗位为主,相比之下而培养“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的院校的就业去向可实现多元。

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要求的定位,主要以培养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科研的各种能力为主,部分院校提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少数院校提出培养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康复保健指导能力。大多数综合类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主要课程以传统的体育专业课程为主,符合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所需的新兴课程并没有在培养方案中广泛实施。

基金项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第三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立项课题“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YB130206)。

参考文献:

[1] 周屹嵩.我国高校本科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对比研究[J].科技资讯.2013(36):162-163.

[2] 熊熠,王翔.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8):19-20.

第4篇

1.1体育舞蹈的运动周期类型

体育舞蹈的训练周期可以分为超大周期、大周期以及中周期、小周期等四个基本类型。这些周期的训练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舞蹈运动员完整的训练过程。第一,超大周期。这个周期指的是体育舞蹈运动员重大的竞赛日程,例如:世界杯、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是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形成及发展规律的周期。超大周期一般会利用4年左右的时间来训练,这是一种训练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工作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的内容则是由大周期环节的内容组成。换句话说,超大周期的训练内容就是大周期中主要的内容,两者包含关系,相辅相成。第二,大周期。在大周期期间的所有训练,都是根据超大周期期间的所有重大竞赛的时间、竞赛内容以及体育舞蹈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态来确定、合理的安排的,往往这样的安排就是体育舞蹈运动员一整年的训练内容。在大周期期间,主要安排一些重要的训练方式,这些训练的方式可分作双训练的周期、单训练的周期和多训练的周期。第三,中周期。在这个周期中主要是根据运动员运动的适应规律和其超量的恢复原理来提出的。中周期是大周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个部分也叫做体育舞蹈运动的训练阶段,而且每个训练的阶段都会消耗0.5个月至3个月等的时间。第四,小周期。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小周期一般是由7天的时间来组成的,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小周期的训练时间又是中周期的训练内容的构成部分,一般2到12个小周期就组成了一个中周期,所以,体育舞蹈训练的中周期时间为14到84天不等。

1.2体育舞蹈训练的结构

在体育舞蹈训练的周期中,训练的过程一般是由三个阶段所构成,就是准备阶段、竞赛阶段、过渡阶段,这三个阶段看似独立,但实际上者三个训练的阶段在一整个训练周期中是互相联系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大小周期和各个阶段训练的计划全部都是由各个周期的紧密衔接而实现的。在这些训练的周期中,每个周期都有自己的训练目标等,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来安排周期的训练,充分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各项素质,使其的训练质量和竞技的最佳状态以及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的机率大大提高。

1.2.1体育舞蹈训练的准备期

运动训练的准备期,可以从运动员的心理及生理上影响其学习的倾向角度及个人的训练技能。对于运动员的生理上来说,准备期是其自身运动的力量、强度、运动速度、运动耐力及自身柔韧度形成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运动员的身体内各个器官的系统完善的重要时间段。然而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是运动员培养自身道德品质及心理素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运动员会学习许多与体育舞蹈相关的理论训练的知识。准备期一般可以划分为专项训练的阶段和普通训练的阶段等两类,在这两个训练的阶段中,运动员又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在专项训练的阶段过程中,其任务的重点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在竞赛当中运动战术及技术运用的能力,再者就是培养运动员专项运动的素质。在专项训练的阶段中,要逐步增加训练的负荷强度,同时减小其负荷量。在体育舞蹈训练准备阶段的内容主要是根据诊断运动员的起始状态及建立明确的目标来确定的。对于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来讲,这两项内容是两个独立的环节,而这两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则是整个准备期的训练计划里面重要的、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

1.2.2体育舞蹈的竞赛期

竞赛期是继准备期后的第二个训练阶段。竞赛期是训练周期当中重要的组成阶段。竞赛期主要的为了提高、巩固体育舞蹈运动员专项竞技的能力,并且是为竞技比赛充分的做好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准备,使运动员能够充分、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创造优秀的竞技比赛成绩,实现全年体育舞蹈训练的终极目标。在竞赛期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作比赛前的准备阶段及比赛的阶段。其中比赛前的准备阶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体育舞蹈竞赛前期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运动员,使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第二,应该适当的安排一些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竞赛战术的练习,让其充分的掌握竞技比赛过程中战术高度的自动化。第三,运动员还应该适宜的安排好自己运动的负荷,使自己的体能能够在竞技时期达到超量恢复的阶段。比赛阶段中需要注意的几点:第一,主要采取重复法来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训练,然而技能训练的方法就要利用完整法来进行,并且还要与比赛法结合起来,便于能够综合的发展与运动员竞赛有关联的技能、体能和战术能力等。第二,要特别注意和合理的组织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训练,并且对其竞技的状态进行合理的整顿,对赛间间歇充分的利用,力求做到在最短的时间里采用有效的措施以改善运动员的整个竞赛情况,获取新训练的效应。以运动员全年的训练周期为例子,这一整年当中训练的周期数目越大的话,那么一个训练周期中的比赛期就会越短。通常情况下,一整年的单个训练周期有4到6个月的准备期,而全年则属于双周期,只有1至2个月的准备期。

1.2.3体育舞蹈训练的过渡期

体育舞蹈的过渡期也叫做恢复期,这个阶段是训练周期中的最后一个过程。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阶段、比赛期间的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都将会导致运动员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紧张、高度的动员状态,就算比赛结束后,这种紧张的状态总会长时间的伴随着运动员,使其在比赛后还会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样不利于其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日常的训练。如果这样的紧张状态一直持续的话,会严重影响到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尤其对其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恢复阶段的手段有两种。第一种是让运动员自然的恢复,例如用医学、生物学及营养学等的手段来让运动员的身心慢慢的得到放松,使其逐渐放下紧张的心情,轻松愉快的享受生活。这样的恢复方式比较自然,注重对运动员的生理、心理和营养方面的调节。另外一种恢复手段是根据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给予休息安排,休息的时间有几天到十几天不等,这是一种由运动员自己调节的手段。最后,在过渡期阶段有一个是否重要的任务就是必须要总结对一整年的体育训练,检讨哪些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需要再次突破。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年终训练的总结,总结这一年里的付出与收获,总结这一年期间的而需要改进的方面。另外还要制定出第二年的各项训练内容及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指出第二年的目标以及如何开展训练等的内容。

2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周期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艺术和体育为一体的舶来文化,不仅具有服饰美、音乐美、形体美的特点,还有高度的健身、建智、建心等价值。体育舞蹈在传入我国短短的二十几年,就已经得到快速普及和发展。体育舞蹈也名国标舞。体育舞蹈内容丰富、舞蹈种类多样、风格迥异,所以学习体育舞蹈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自己喜欢且容易练习的舞蹈种类。体育舞蹈一般可分为两类受众类型,一种是一般受众,该类主要是中老年人为了健身所学习或者一些以交谊应酬、健身为目的的非舞蹈专业的大学生和白领,甚至是一些为培养兴趣爱好的小孩;另一种是专业受众,该类体育舞蹈则是针对一些专业的学校、学生所开展的,而本文对体育舞蹈运动训练周期特点的研究就是从一般受众和专业受众两类来进行阐述的。

2.1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训练周期特点

对于专业的体育舞蹈学生来说,体育舞蹈不仅是其自身的一种专业技能,而且还是其将来求职的方向。所以,参加一些体育舞蹈竞技的比赛可以使学生积累经验、自我检查,是其将来求职的重要途径。对于专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来讲,体育舞蹈几乎占了生活的大部分,所以,一些专业的体育舞蹈运动员会利用参加竞技比赛获取名次、物质奖赏等方式来扩大自身名气,更重要的是能够给自己所代表的单位争得荣誉。

2.1.1专业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训练内容

技术训练是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核心,舞蹈运动员对舞蹈风格把握程度、和舞伴的默契程度、动作的难易程度都会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体育舞蹈竞技比赛对参赛人员的耐力、灵敏度、速度和力量都有很高要求,所以,参赛人员的身体训练是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基础,艺术表现力则是重点;此外,对参赛人员进行心理训练是很关键的,通过对赛程、场地及对手的熟悉了解,才能在比赛时做到游刃有余、随机应变,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艺、水平,这对参赛人员的心理素质就有很高的要求。

2.1.2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训练方法

体育舞蹈比赛通常是由男女搭配将舞蹈动作结合音乐风格来演绎的。所以,在准备阶段通常会使用间歇法和持续法来训练,使运动员的风格稳固化、动作自动化,进而全面提升其素质;在体育舞蹈运动比赛过程中一般会使用重复法,主要发展参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且稳定其竞技时的状态,以便达到最佳成绩;恢复阶段主要以变换法和训练法为主,有助于消除运动员的心理及身体疲劳。

2.1.3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比赛时间跨度

对于体育舞蹈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比赛莫过于每年五月底举办的全球性体育舞蹈盛会,就是人们常说的黑池舞蹈节。其次就是中国体育舞蹈的公开赛、大奖赛及体育舞蹈世界锦标赛,最后就是一些专业受众国内外的比赛。一般情况下,比赛的准备期大约是0.5到2个月的时间,比赛期限有1至3天,恢复期则为0.5到1个月。

2.1.4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负荷安排

体育舞蹈运动的负荷强度及负荷量随着准备阶段的进度逐渐增加,此时要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身体素质及坚强的意志力;进入比赛阶段后,负荷量逐步减小,而负荷强度继续增加,使比赛状态得以保持和巩固,让运动员的身体达到超量恢复的阶段,此时逐步减小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消除疲劳,使运动员各项素质积极恢复。

2.1.5体育舞蹈运动专业受众的比赛安排

体育舞蹈运动比赛主要可以分为检查性、适应性、训练型及竞技性的比赛。训练性的比赛主要安排在比赛期前,针对舞蹈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或者综合能力的培训;适应性和检查性的比赛大多用在比赛前,专门用来提高运动员战术的自动化能力以及对比赛场地、裁判、气候和比赛对手等的适应力,进而,为获得比赛的好成绩打下牢固的基础。

2.1.6体育舞蹈专业受众的运动恢复

对专业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运动恢复不仅只是恢复原来的水平,还要采取训练的手段、营养学方面手段、心理学手段及生物学方面的手段对其进行恢复,力求超量恢复。

2.2体育舞蹈运动一般受众的训练周期特点

体育舞蹈运动一般受众的训练虽然通常以兴趣爱好、健身休闲和交际应酬等为目的,但是为了使体育舞蹈运动能够更好的发展,相关的协会还是会举行一些业余的比赛,这就要求了业余的体育舞蹈运动员也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素质。业余的体育舞蹈比赛不会像国际性的比赛那样重大,大多时候都是各相关协会综合各种现实的因素一年举办一次。而参加比赛的人员也是为了锻炼、检查自己,以获得更多参赛的经验。所以,安排全年多个训练周期相对适合一些。一般比赛的准备期为0.5个月到1.5个月,比赛期为5到8天,恢复期是0.5个月到1个月。另外,体育舞蹈运动一般受众的训练方法及内容与专业受众的大同小异,只是两者的目的不一样,一个注重比赛成绩,另一个则注重锻炼和体验。一般受众的训练与专业受众不一样的是运动恢复阶段,一般受众采取的办法是积极利用音乐疗法或者休息等方式来恢复。

3结语

第5篇

目前,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育中,亟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他们品行、文化课学习和业余训练如何协调并多元化发展的问题。如何规范体育特长生的品行、帮助他们合理分配文化课学习和业余训练的时间、确定他们文化课学习的目标以及此目标达成的途径和方法是高中体育特长生教育目标达成的关键。

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标和方法

课题研究对象是高中体育特长生。

研究方法如下:

1.目标管理法

建立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学习、训练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是促进特长生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谈话、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

3.观察研究法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体育特长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各种情况。

4.统计研究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体育特长生可量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数量分析的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1.把握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脉搏,切实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调查表明,体育特长生进入体育业余训练班的动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源自于自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对某些体育运动感兴趣,这类学生往往满足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具体表现是只注意自己的兴趣但纪律观念相对较差;第二类是以此作为升入高校的阶梯,这类学生往往文化成绩较差,考大文大理上线的几率很小,迫不得已只有考体育类高校,但大多数又往往存在过分自信或信心不足的不良心态,具体表现是拼命训练而不太注重或放松学习。

2.注重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管理工作

在体育特长生中,文化课成绩较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体育特长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对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的管理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1)加强管理,激发体育特长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又要重视他们的学习。使体育特长生真正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体会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才能学好文化课。体育特长生有了学好文化课的信心,然后再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自觉性也就不难了。

(2)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高中阶段训练的特点是“业余训练”,在制订计划时,既要注意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人才,又要注意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体育特长生的作息时间应与学校整体作息时间表相结合,早上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上午的学习;傍晚训练结束时间应控制在晚饭前半小时,以免错过晚饭时间,影响正常上晚自修;星期天适当补习文化课:使他们的学习和训练规律化、制度化、科学化,使他们的学习不因为训练而耽误。

(3)组织安排体育特长生的辅导补课工作

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抓好他们的课外辅导和赛后补课是重要的环节。可采取灵活的方式,科学地安排和落实辅导与补习的时间,训练休整期增加补课时数,比赛结束后为参赛队员开设晚间补课班,做到机动灵活,见缝插针。

3.抓实、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工作

要抓好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管理工作,就必须坚持做好:周密制订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严格执行计划,科学有效训练。

(1)周密制订训练计划,严格控制训练过程

有效的管理与科学完善的计划是分不开的。为使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取得好的效果,体育教师必须周密地、科学地制订各类训练计划。

(2)严格执行计划,科学有效训练

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提出明确的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和任务,又要有完成实际训练目标和任务的措施,规划出符合动态变化趋势及选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既要有基础训练的内容,又要有发展个人技术特点的手段;既要有整体训练的要求;又要有因材施教的措施;既要按训练计划达到预定负荷,又要制订负荷后相应的恢复措施。

4.建立体育特长生档案,健全生活管理制度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田径队;建设;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4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竞技运动已经成为衡量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学校体育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普遍关注。学校田径队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晴雨表,是展示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抓好学校田径队的训练就是在深化体育教学与课程教学的延伸。抓好课外田径队的训练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田径训练上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在体育项目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为上一级学校输送田径人才。通过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对学校课余田径训练队的组建和训练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取得学校领导、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支持,协调好学习和训练的关系

俗话说:牡丹虽好,还得绿叶扶持。要想搞好田径队训练单靠体育教师的力量是不足的,还必须取得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支持。田径队的训练,必然会影响学校早读、晚修课。大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好动,调皮,不能踏实地参与文化课学习,因此班主任老师会担心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队训练后耽误学习成绩,影响班级总体学习水平。因此对于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需要体育教练员及时和班主任配合对其进行教育;经常和队员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学生协调好训练和学习关系,尽量把训练对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利用体育课宣传体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广播宣传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利用校内板报和校园网表扬在区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队员。通过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学生树立了为校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经过这样细致的工作,我们的训练才能够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班主任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才能够保证训练的质量。

二、做好选材工作

组建学校田径训练队首先应做好选材工作。韩愈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运动员的选材是运动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挑选到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的苗子,体育教练员才有可能成功地对其进行在一定目标下的专业训练,进而完成后续的一系列训练、竞赛任务,实现运动训练目标。因此,运动员选材被视为运动训练的起始点。所以在组建田径队之前,体育教练员应在充分研究和认识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和遗传特征的基础上,把具有田径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进行科学的训练,才有可能获得较佳的运动竞技能力。但在学校体育训练中,也不能只单单片面注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其实在田径运动上有潜力的学生很多,经过科学的训练他们都有可能成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训练时肯投入,爱钻研,在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很快就会取得质的飞跃。而反过来,一些很有天赋的队员,训练态度不认真,不肯认真投入训练的队员,也往往难以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三、制定科学、周密、符合实际情况的训练计划,加强体育教练员专业学习

体育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训练计划。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及训练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训练计划、学期、月、季、周等训练计划,还要根据学校条件、学生文化、身体特长合理安排训练手段、方式、运动量、密度等内容,科学、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保证训练时间按计划进行,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运动技术和技能水平,为参加各种比赛做好准备。另外体育教师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充电”学习,不断钻研。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要做一名研究型体育教练员,在训练中处处留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善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研究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手段。教师的训练专业能力得到提高,队员的运动成绩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四、增强田径训练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广泛性

田径项目不像球类等其他运动项目那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游戏性,容易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田径训练是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只有经过不断的重复训练,量的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田径训练枯燥乏味,常常一个动作反复练习,而且内容单一,重复较多。这样的机械性训练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甚至产生退缩放弃的想法。如何留住学生,让他们继续参与田径队的训练?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增强田径训练的趣味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将枯燥的训练变成快乐的游戏去吸引学生,并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展示、鼓励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他们一定的成就感。另外,虽然是学校田径队的训练,也可以随时增加一些球类等练习、活动。这种练习会对田径练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利于队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例如,队员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篮球锻炼后,往往学生的奔跑、弹跳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五、队员自觉刻苦训练的精神

第7篇

关键词:教学目的;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度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还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为目的,对大专学生的要求也是以掌握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为主要任务。高职学校的田径体育教育更需要关注大专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双向发展,本文就将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如下讨论:

一、明确高职体育田径类教学的目的

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教师,长期在校园内和学生们接触,与社会普遍脱轨,对社会现状并不了解。在研究社会对大专生的工作需求时,我联系上了几名我之前教过的学生,他们普遍反映,现在的本科生乃至更高学位的学生,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时,由于教育体制对素质教育的忽略,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出高职类大专生的整体素质是优于本科生的。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我改进田径类体育教学方式的决心。

通过对田径类课堂教学的改革,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段时期的教学改革试验后,我与学生进行了交流,尝试了解学生在经历教育教学的改革后的感受。学生普遍反映,尤其是田径类体育课课堂改革后,他们可以专心的训练,尝试了解体育教师希望他们所能掌握的技能,比以往更能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可见教育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开展多种方式训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高等教育忽略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在学生毕业时学校并没有对大专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也没有相关的专业性测试对大专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考察;二是任课老师在授课时也并没有认识到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三是学生本身对学校开展的体育训练并没有兴趣,而且大多数学生对待训练的态度也不认真。所以要想提高大专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水平,就必须要从教学方式和课堂授课内容着手改进。

首选就是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选择学生乐于积极参加的课堂内容。通过对学生群体的了解,我发现很多学生普遍排斥田径体育教师对50m、100m等跑步项目以及跳远、跳高、铅球等难度技术要求高的项目的训练。现在的高中生经历了高考之后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整个人的身心状态还处于一种放纵且散漫的状态,所以对这些高强度的训练项目往往采取一种懒惰的态度,能躲则躲。这也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在训练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例如,可以采取趣味运动的方式。我们可以在50m的路程中放入两个气球,要求学生在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的同时还需要将这两个气球挤爆,才算任务完成。最近最火的一个电视综艺节目叫《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中的很多项目也融入了许多田径运动,我们也可以采取类似于撕名牌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跑步和竞技能力。我们还可以在上课时将学生按照节目中的编排分成两队,将节目中的竞技内容换成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在学生进行比赛的同时向学生讲解训练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在竞技中的技巧和方法,以趣味性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课后反馈中,学生的反映也是比较好的。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快速接受并且牢记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效果颇佳。

以往传统的教学单纯以训练学生体能为主,让学生反复对身体机能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重复挑战,以达到迅速提升能力的效果。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挑战学生的体能,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更是毫无趣味,让学生产生厌恶烦躁的情绪,在坏心情的指引下,训练更是毫无效果。而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充满趣味,可以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在愉悦的心情指引下,效果会很明显。同时,趣味的方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能情况对自己的训练做出调整,就不必再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了,也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规划。

三、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等院校以保证学生掌握社会必需的工作、生活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因此大专生主要是注重技术的培养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并不充分,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田径类体育教学中。所以,作为田径类的一名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可以真正对所学的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很多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安排学生的理论课教学,而是直接将授课内容安排为课外的实践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学生的反应却并不理想。我在课下对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分析时也注意到,如果在室外授课,学生的注意力相对比较分散,尤其是在对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授课时,每个学生的关注度我们没有办法进行一个详细地把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进行的理论知识传授,学生的接受度都非常低,尤其是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学生的接受度几近为零。

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进行,但也不能盲目地分开进行。我们需要根据对学生的授课进度合理地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当中。

四、保证学生训练强度的适时适量

大部分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都适合训练的项目就是田径类体育项目,但事实并非如此。并不是每一个健康的学生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接受任何强度的训练。我们所进行的田径类项目的训练也需要和时节以及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相结合。

第8篇

1.1研究对象

以体育行业特有职业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健身教练”、“私人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1.2.2问卷调查法

选择合肥、南京、郑州、武汉等10家大型健身俱乐部进行调查问卷,针对从事教练工作的从业人员和健身学员,设计两种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42份和180份,有效率分别有86.1%和89.6%。

1.2.3访谈法

实地考察选取的大型健身俱乐部,听取管理人员、教练、学员对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两种证书的看法;与专家就体育职业资质认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与本研究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健身俱乐部体育职业资格证书市场占有率统计调查

95.8%的从业人员获得过相关专业证书,并且很多人迫于职场压力考取了多个证书,这也间接反映出资格证书凭证是健身机构录用教练的前提;体育资格证书种类繁多,多达二十多种,认证最多的是AASFP教练证书、IFBB教练证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分别占47.2%、35.9%和32.4%,说明这些证书已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调查同时表明,46名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健身教练,有42名又同时考取了其他教练证书,不难发现,在商业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的含金量远大于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此同时,在开展体育学院或系的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已经考取或者准备考取私人教练证书的仅占6.1%,93.9%的倾向于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充分说明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为了改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学历、知识结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校已是大势所趋,但仍处于政策导向支持却市场表现低迷的尴尬境地。

2.2健身俱乐部从业人员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认可度调查

健身俱乐部从业人员对私人教练证书评价较高,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7.3%,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7.1%和5.6%;访谈进一步得知,6名没有获得证书认证的教练,有4人选择非常满意、2人选择比较满意,他们普遍表示会在恰当的时机考取私人教练证书,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私人教练证书在体育服务市场的品牌地位。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对健身教练证书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34.8%和26.1%,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却占到了39.1%,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占据了高校培训市场,但在体育服务市场,拥有该证书的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反而对其评价不高,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缺乏市场的灵敏性,培养的学员规格没有随着市场需求而灵活变化。

2.3健身俱乐部会员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认可度调查。

会员对私人教练证书持有人的认可度明显高于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对私人教练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5.6%,对健身教练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59.5%,总体上看,会员对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提供的服务还是比较认可的,这也正是他们选择在各个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会员对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进行评价时,选择“说不清楚”的却分别占到了25.0%、15.6%。据分析,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由于宣传滞后等因素,未能在高端消费群体中获得应有的社会影响力,很多消费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健身广场、辅导站和晨晚练点的组织者或指导者,甚至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私人教练证书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证书机构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不同种类的证书,并进行相应的技能或知识培训,市场定位准确而迅速,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性,更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但同时,私人教练证书的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也可能对消费者产生误区,使其无从选择,难以评价。

2.4“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培养规格对比分析

国家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证书从2008年推出以来,政府依托各级体育行政机构和高校,建立了一大批体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获得证书人数逐年增加,通过调查发现,在高端健身市场,健身教练并未形成一证独大的垄断地位,私人教练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以下从市场需要的教练规格入手,分析二者在证书类别、课程设置、学习时数和时效性等方面的差异。

2.4.1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证书类别对比

社会体育指导员特有职业暂设47个工种,经过专业培训,达到相应理论和技能要求,即可授予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四种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私人教练证出多门或一门多证,除国际知名的证书颁布机构外,国内很多健身服务企业本身就进行相关证书的培训,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证书的种类和级别,例如:高级私人体适能教练证书、高级体适能教练证书、营养及体重控制顾问证书、特殊人群运动处方教练证书等,这些证书名称充满时尚的气息,便于包装和营销,相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来说,更易受到追求个性化体育消费人群的认可。

2.4.2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培训课程内容对比

私人教练培训课程由于在分级(一级、二级或初级、高级等)的基础上再分类(体适能证书、营养及体重控制证书等),知识划分比较明确,课程更有针对性,便于学习者在短时间内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健身教练培训中四个级别的专业理论知识大同小异,锻炼者最常碰到的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重控制、特殊人群的健身运动等课程却仅在指导师中有所开展;初级和中级的专业技术培训虽有所区别,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抗阻力训练和有氧运动上面,高级和指导师则集中在循环训练上,这已不能满足日益精细的职业分工和追求个性化的锻炼者的需求。

2.4.3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培训课程时数对比

学员只有在完成规定的学时、课程之后才能进行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认证考试。但是通过对比发现,私人教练培训课程注重健身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在授予特定的证书的前提下才关注理论课程的传授(如表7的营养及体重控制顾问证书),以AASFP专业体适能教练培训为例,教师集中授课43.5学时(7天内),自修及作业17学时,这些课程是取得高级私人体适能教练证书的必修及基础课程,具有级别越高技术培训比例越高的特点。健身教练的培训则严重偏向于理论,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规定的理论学时分别达到各个总学时的72%、72.5%、85.6%和86.7%,且呈现出级别越高比例越高的特点;另外,在有限的技术学习中,自学又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真正有教师集中授课的技术培训,初级、中级、高级、指导师分别只有20、20、8和6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应的技术规格并将之实际应用,显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2.4.4健身教练和私人教练培训课程时效性对比

据统计,健身教练初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在8天内完成,高级和指导师的时间则更短;私人教练证书虽有个别培训期限长达数月,但大多在7—12天内完成,课时不足严重制约着二者的培训质量。对比发现,健身教练是终身制的,学员通过考核以后,即使不在健身领域从事工作或放弃学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还能永久保留;私人教练证书却大多设置了有效期,一般规定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继续教育学分甚至重新进行考试,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习者的经济负担,但是却更新了市场需要的技能和知识,确保了私人教练证书的时效性和市场竞争力。另外,高质量的私人教练证书与健身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这一观念在业界已达成共识,很多企业将高级别的私人教练证书作为公司文化宣传和推广。私人教练培训费用虽然较高,但是很多健身俱乐部出于提高自身声誉和招揽顾客的需要,对达到要求的私人教练的学习、晋升等费用进行补偿或减免,对特别优秀的甚至会提拔到管理岗位,这也印证了私人教练证书受到从业人员较高评价的原因所在。

3“职场竞争”视角下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发展对策

3.1加大行政监督力度,落实职业准入制度

由于缺乏监督,私人教练培训市场出现花钱买证、证出多门、一门多证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出台,指出除健身教练证书之外,一切私人教练证书都涉嫌非法认证。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显示,在高端体育健身市场,私人教练证书的市场占有率要远高于健身教练证书,一些国际知名的私人教练证书甚至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因此,有必要引入职业准入制度,有关部门应在调研的前提下,对国际知名培训规范予以承认,让其获得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同等的法律地位。职业准入制度的落实,既可以防止出现健身教练国家资格证书一证独大的垄断特权,保证市场竞争性,又可以促使相关体育培训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进而促进体育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3.2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证市场化

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认证由行政部门一手操办,禁止营利性,虽增加了公益型认证的数量,对农村、城镇社区的群体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体现在健身教练的人才规格已滞后于市场需求,在市场占有率上远低于私人教练。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的是促进体育服务市场的繁荣,资格鉴定及培训本身就属于市场,体育职业资格证书泛滥不是因为证书的盈利性,而是缺乏市场化管理手段和理念。政府应在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证中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证书市场开发中,鉴于私人教练证书认证出现的问题,应严格执行证书培训、考核分离原则,尝试走“社会培训、政府考核”到“社会培训、政府指定社会机构考核”之路,待条件成熟后完全社会化、市场化,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面前,证书培训机构必将注重创新理念,确保认证质量让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立足于市场。

3.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证书的权威和效力

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宣传体育职业鉴定的规范性和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权威性,不仅可以增强消费者信任度,还能推动职业准入制度的落实。积极动员优秀退役运动员投身到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当中,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名人效应,不仅可以解决运动员再就业问题,而且可以扩大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市场影响力,进而促进体育健身行业的繁荣。举办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注意向基层倾斜,加强与健身中心、俱乐部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展现职业风采的同时树立品牌优势。“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虽促进了业内交流,但仅设“游泳指导救助”、“运动伤害防护”两个竞赛项目,仍不足以提高整个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影响力,可考虑将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种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对接,并广泛开展省级、市级等不同层次的技能大赛,全方位打造国家体育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和效力。

4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