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论

教育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Review

杂志简介:《教育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15/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论坛、教科研、马克思主义与思政、教师发展、德育与心理、评价、外国教育、管理、、青年博士论坛、教育史苑、三创教育、聚焦_“劳动...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学会
国际刊号:1004-1109
国内刊号:35-1015/G4
全年订价:¥ 174.72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74
复合影响因子:1.02
总发文量:5022
总被引量:20690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4.0984
立即指数:0.0214
期刊他引率:0.9821
平均引文率:6.6655
  • 马克思实践生存理论的教育属性

    作者:赵复查 刊期:2008年第05期

    马克思关于实践生存的理论,对于研究教育人学具有重要价值。实践生存理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统一、对象性与非对象性转化、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的教育属性。探讨实践生存的教育属性,对关怀教育活动中现实、具体和历史生成的人,了解自在自发、异化受动和自由自觉的教育,以及实施教育策略的人学转换,都具有现实意义。

  • 教育强省战略中若干问题的政策学分析

    作者:陈玉祥 刊期: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许多省份都陆续实施了教育强省战略,这对推动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政策文本中教育强省概念模糊,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强省政策的配套性不高、执行力不强等。因此,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教育强省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实施的监督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育强省政...

  • 学术职业流动的特征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作者:李志峰 谢家建 刊期:2008年第05期

    合理的学术职业流动,是市场配置学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学术职业的流动呈现出单向性、阶层性、能动性与羊群效应等特征,与组织内部激励制度、高等学校的声望、学术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地位差异、收入和工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学术职业的不同类型的流动、高校之间的实力差别、所在地区差异与工资差异、教师自身归属感、经济全球化以及聘任制的...

  • 现代大学的发展途径

    作者:郑家茂 李爱国 刊期:2008年第05期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样也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我国大学教育应该主动顺应全球化潮流,加快现代化大学建设步伐;开放、合作、竞争、进步是现代大学的正确选择;提升创新活力是大学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应当加强多方合作,共创高等教育美好明天。

  • 非自然匹配: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作者:张意忠 刊期:2008年第05期

    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们之间由于具有共性而相互促进,因各自的性质、条件与效果的不同而导致相互分离。因此,教学与科研并非自然的匹配。这就需要不同高校、学科与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把握好教学与科研的“度”,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 高校教学评估应予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波 刊期:2008年第05期

    高校教学评估是高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学评估中蕴含着的外控评估、模块化评估和即时性评估,在充分体现评估自身合理性和价值性的同时,依然无法规避教学评估与高校教学发展之间存在着的某些不适应的制度性安排的弊端。

  • 大学教师团队建设对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作者:叶建鸣 刊期:2008年第05期

    大学教师团队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应该从形成教学研究团队、建立虚拟共同体、建构学习化组织、开发学术创新团队等方面开展建设,在提高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同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反思

    作者:陈家麟 王兆轩 刊期:2008年第05期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相关的研究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研究策略消极、被动,研究对象界定模糊,研究方法与工具相对单一等,在研究内容上也需要扩展和深化。在对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后,作者就今后进一步开展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提出了看法。

  • 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

    作者:周东 刊期:2008年第05期

    高校的融合是一个全方位的有机过程,既包括了学科的融合、教职工队伍的融合、各种物质资源的融合,更包括了办学理念、思维方式、精神追求和办学制度等文化层面的融合。在以发展为永恒主题的合并高校的办学过程中,完成实质的融合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要使合并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就一定要重视文化层面的融合。

  •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与接受主体矛盾分析

    作者:曾薇 刊期:2008年第05期

    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收系统中接受环境、传播者、接受客体、接受中介等要素与接受主体的矛盾关系,发掘对立的原因,探索统一的路径,建立各个要素与接受主体之间的制衡机制,加强接受主体动力,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实践途径和理论依据。

  • 德育制度功能障碍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作者:申明 刊期:2008年第05期

    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来审视学校德育制度的功能,作者提出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制度不仅发挥了达成德育目标的积极作用,也存在功能受阻的现象,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消解当前学校德育制度的功能障碍。

  • 论道德教育的“转识成智”

    作者:郭颖 刊期:2008年第05期

    “转识成智”本是哲学与宗教的基本问题,涉及到如何将关于事物的知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知识和智慧也是教育的基本范畴,教育中也存在如何“转识成智”的问题。道德教育要突破长期以来知性德育的做法,从传授道德知识转向培养道德智慧,实际上也就是要寻求人生的智慧,以把握形而上的人生意义。道德教育提升道德智慧、实现“转识成智”要扎根于...

  • 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纬度

    作者:张文 刊期:2008年第05期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大学生压力增大。近年来不重视、不珍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屡见不鲜。面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笔者试从多纬度来论述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生命意识,倡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从而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

  • 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若干问题

    作者:杨双 祝国超 刊期:2008年第05期

    道德教育离不开生活,把道德教育与闲暇联系起来,是时代赋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使命,闲暇道德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认识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内涵及必要性,研究闲暇道德教育的特点和原则,探索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增强大学生闲暇道德教育效果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 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资源因素分析

    作者:张艳红 洪俊 刊期:2008年第05期

    课程资源是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却存在着大量问题,如基本教学资源严重匮乏;资源闲置浪费和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等。为此,作者从几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