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教育

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28 02:47:05

教育

教育第1篇

关键词:教师资格;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2011年,教育部选择了浙江、湖北2个省份试行了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2014年继续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015年在全国铺开,实现常态化。据教育部统计,在前2年的试点工作中,共组织4次全国性考试,6个省份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27.5%。而在试点前,各试点省份考试通过率一般在70%以上。改革试点的内容包括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和考试大纲统一,建立试题库,按照高考形式进行组织等等。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全国范围内实施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这一规定。该制度对原有的师范专业冲击最大。因此,调整专业培养目标,重新思考专业发展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1]。作为以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办学目标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从2015年开始,也必须参与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改革,有从教意愿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在通过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并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参加地方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因此,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成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第一个就业门槛,体育教育专业如何顺应历史和社会的潮流,为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条件,既关系到千千万万毕业生的幸福与前程,也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及社会声誉。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及地方教师招考制度的实施,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传统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教师资格统考及教师地方招考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才能适应国家及社会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为自身的立足及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与考试大纲,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内容包括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素养、片段教学、普通话等,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更加注重联系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实际。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1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重视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灌输与培养

长期以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需要通过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而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省一级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因此,传统体育院校包括体育教育专业只是相应地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材教法”等简单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从2015级学生开始,不分专业,所有有从教意愿的体育学院毕业生均需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在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才能参与地方组织的教师招考。改革后的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基本素养等,涉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师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外教育简史”“德育与班主任”“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专业基本功”“片段教学”“普通话”等众多教师教育类课程。根据教师资格统考及地方教师招考的实际,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该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师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口语”等课程列为必修课程,把“中外教育简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德育与班主任”等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程,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的掌握,另一方面加强运用基本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使得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既有扎实的体育基本功,又有丰富的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具备从事教师教育事业的教育素养。

2调整专业课程,重视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2013级的部分学生调查发现,76.83%的学生认为应该重视专项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建设,59.76%的学生认为应该重视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建设,只有34.15%的学生认为应该重视人体科学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建设,显然,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中重视“健康”的目标要求及当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有关人体科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距离,这也是传统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重专业、轻基础,重术科、轻学科弊端的体现。随着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及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注重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大基础课程尤其是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力度。结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重点加大田径、体操、武术、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力度,在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模糊专项区别,强调一专多能,使学生牢固并熟练掌握上述课程的专业基本功。同时,为应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人体科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力度,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处方”“营养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能够为中小学生传授更多的健康知识技能及保健知识技能,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能够实至名归。在逐步综合改革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高考文化要求,加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使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区别于体校或体工大队而逐渐回归“体育教师摇篮”的功能,使得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既有牢固的术科基本功,又有丰富而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日后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3开展通识教育,提高教师基本素养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中,注重考生教师基本素养的考核,包括科学文化素养、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信息搜集与处理等基本素养,具体涉及“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逻辑学”等学科,也进行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社会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学科在内的广泛的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核,目的是构建教师宽泛而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科学、人文素养,为将来的教师教育奠定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目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只是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两课”等简单的通识类公共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显然与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对考生的基本素养要求相去甚远,考虑到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应该把“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艺术欣赏”“哲学”“历史”“公民教育”等通识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以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养成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应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合理利用互联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个人的文化科学素养,为将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及教师基本素养。

4重视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信息,截至2016年上半年,福建省实施的三次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中,共有48305名考生参加全国统考笔试,只有18703人通过笔试,8025人通过面试,通过率16.6%[2]。可见,面试成为我省考生申领教师资格证的最大拦路虎。教师资格统考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语言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凸显了对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012级、2013级的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调查发现:有52.44%的实习生认为应该重视实习备课技能的培养,有81.71%实习生认为应该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47.56%的实习生认为应该重视教学理念的养成,63.41%的实习生认为应该重视教学示范能力的培养,69.51%的实习生认为应该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58.54%的实习生认为应该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84.75%的实习生认为应该加强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可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中小学教学实践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3]。根据目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状况,建议:1)结合专业课程及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重点加强学生“教”的能力的培养,从以前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转变为专业知识、能力与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2)结合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生片段教学及说课教学的实战训练。3)结合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情况,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使学生对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有更多的感性认识。4)进一步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实习的质量,在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的基础上,加大实习经费、人员、组织等投入,尤其注重学生体育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

5有针对性地开展考前辅导,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统考及教师招考的通过率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永远矛盾,在教师资格全国统考的背景下,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更应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适时加强学生应对考试的基本技能技巧显得必要而且重要。建议在每年的3月份与9月份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前,组织相关学科术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试前辅导,辅导内容包括相关考试内容的重点与难点,答题的技能与技巧,历年真题及相关练习等。每年的3月份,进行教师招考的考前辅导;每年的4月份,进行教师资格及教师招考面试辅导,重点进行片段教学,说课的技能技巧、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机智等教学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提高学生面试的通过率。学生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与训练,能够更有把握地应对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及全省教师招考的挑战,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合要求的新型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冬梅,王海静.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审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98.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教育微信,2016-12-16.

教育第2篇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教师之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常言道:“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就不仅要求体现教师人格和才学的真、善、美,而且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起表率作用。空洞的说教历来是苍白无力的。体育课中教师要着装大方、清洁、朴素,动作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举手投足间让学生感到亲切而不失尊严。教师除了讲解动作要领外,同时要介绍动作对健身健美的作用,特别是游戏竞赛规则,把传授知识,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营造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学会和学生融为一体,和他们一起比赛,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在玩中练,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把体育课上活。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然而对学生故意犯的错误,要严肃地批评教育;对学生无意犯的错误,则要能够宽容,不要过于指责,点到为止。体育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特别不能采取体罚方式管教,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清利弊,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以身作则,尊重、爱护、体贴学生。

二、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目前一些学校教育中只重视学生升学率和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学生也从心里对体育课不够重视。而且个别学生利用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想法设法挤时间学习文化课。教师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自觉地进行体育训练,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学当中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让学生明确课程的内容、任务及要求,以及学习体育的意义。还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性能、目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懂得学习体育和锻炼身体的好处,养成自觉地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让德育教育贯穿体育教学的始终

体育课安全隐患很多,可能致使体育教学中造成很多伤害事故。体育教学是以“动”为主。这种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活动。一跑、一跳、一投,一个随意的推拉动作,如果麻痹大意等都可能导致自己身体损伤或是他人受伤。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对伤害事故的产生及预防方法进行细致分析,严格要求。体育教师在学期开始的前几个星期,可以安排“安全教育月”活动,加强师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教师上课时对安全隐患讲解清楚,严格要求:若有不利于安全的,教师要及时制止,讲清楚利弊,引起学生的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隐患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在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要严格要求,错误动作出现后立刻纠正。学生做较危险的动作或难度稍大的动作时,教师一定要亲自进行监督。对抗激烈的集体性项目,教师要明确要求,组织好学生,控制好学生情绪。当学生兴奋性过高、场面稍乱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暂停一下练习,简单地讲评后再练习。搞好课的组织,合理利用好场地、器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场地、器材的利用一定要合理。体育教师课前要提前沟通,协调好各种环节,处理好班与班、内容与场地、班与场地之间的关系,使班与班之间上课既不相互干扰,又合理利用场地。经常检修场地器材:在平时的工作中,对场地和器材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及时修理;对安装不牢固的器械要及时修复。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爱惜器材的教育,力争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都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不管是训练时还是比赛时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严格遵守竞赛规则,要学会尊重对方,保护自己。这样把体育课中的伤害降到最低点的,有利于体育教学顺利有序的开展。重视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学校的体育教育不能只注重体育技能的提高和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要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体育中的德育教育有利于体育课安全顺利地开展。

教育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终身体育;体育教学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积累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是科学的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这个社会的人应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即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素质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和培养世纪人才需要,是现代社会每个个体所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是关注性发展的教育,体育教育的开放性与活动性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法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可能性,组织教法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上,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教育教学应围绕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进行,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塑造个性品格,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严格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行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的时候,利用对规则的学习、理解,培养她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接力跑和球类等集体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敢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未来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协调配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协调好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既要养成学生服从命令的习惯,更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个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应着重培养学生妥善处理好与其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增强合作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竞争意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步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体育中的各种竞赛,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教师通过比赛和游戏教学,充分调动进取意识,超越自我。

在体育比赛中,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胜负观教育尤为重要。胜不骄、败不馁,在胜利中找不足,继续前进;在失败中找到教训,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应多提问,积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技术,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人体能力存在差异,主客观条件的影响等,往往有一些同学不能跟上教学的节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负担。作为教师应及时细致地发现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差生的某些细微的长处,有意识的让其展示特长,树立信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六)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人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方面,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的发展这些基本素质,而不能单纯地或过分注重发展一种素质。

(七)加强体育文化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进行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外,应加强体育保健、自我评价、医务监督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理论的熏陶,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文化品位的提高,从而更好的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

(八)培养终身体育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来,如何科学的进行自我锻炼,就成为当前人们的迫切需要。体育教学应充分适应当前形势,要把青少年课余自我锻炼习惯的培养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只有在学校期间打下自我锻炼的基础,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我们的全民健身运动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实施素质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一)科学的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首先要掌握哲学的科学理论,了解教育的各项法规,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其次,要全面掌握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开展体育教学,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广博的业务知识。

从理论到实践能全面掌握体育教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努力掌握一切最新的体育教学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

(四)多元化的文化素质。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众多学科交叉关联。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掌握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加强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修养,以便在教学中能做到语言丰富,讲解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号召力,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教育第4篇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皮亚杰提出,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道德发展论;②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①认知模式的缺陷;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教育第5篇

关键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人格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知识和能力、行为与道德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培养中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体育教育也承担了这样的教学使命。从传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向体育精神和学生人格的形成转变。

一、教学中体育精神体现

体育精神表现为思想的价值、作风和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一种思想精神。

具体表现为:愉悦的生活态度、个人的责任感与纪律性、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对公正公平的看法态度和对纪律规定的遵守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体育运动可谓是丰富多彩,它们有着不同的技术手段比赛方式和评判标准,但是体育精神是它们的共同体现的特征之一。第一,体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体育精神的认知,认识到体育精神与人格意识之间的关系;第二,教师应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教材,提炼教学精髓,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传达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应该因教适宜,注重教学方法和方式,注重教学细节来使学生更容易和接受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应该更多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二、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联

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联表现为以下方式:

1.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个人和团队的荣誉感以及在社会中的个人交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它有它独特的魅力,它是一个中学生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和创造荣誉的一个公平的平台,是培养荣誉感培养人格品质重要手段。

2.中学生在参加运动的时候也是学会自尊、自爱、积极参与和发扬个性的时期。在个人和集体中都要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并在体育运动中发挥所长,发挥个性培养体育精神和自主自立的个人人格。

3.在体育运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中的公平公正性和正义感。体育运动应该是在严格的纪律和规则下进行的一种活动,学生应在遵守纪律,明辨是非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比赛。

4.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慢慢学习到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验咬紧牙关最终取得胜利后的那种自豪和喜悦。让同学们意识到不放弃不抛弃就是胜利的精神。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让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体育精神。让学生们学会体育精神和人格精神的相统一。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能力,让中学生意识到在社会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做一个公平公正的四有新人。体育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生才能更好过快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为将来有所作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蒋树荣.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益.教师,2011(36).

教育第6篇

一不留神,现今的数字化都已经走进“云”时代了。最新的科技发展在民用阶段肯定首先是商业应用,所以我在被广告灌了一脑袋的“云平板”“云物流”“邮件云”“云商”之后,禁不住地“云里雾里”起来,看到手机、邮件上显示出的那一朵“小云彩”图标,手指就是按不下去――对待未知事物,审慎的观望似乎是非常理性的。当听说云技术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有可为,不仅可以建设“教育云”,还能形成“云教育”时,我们的心却好像被在学校大力推动“云”建设的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杨新校长的炯炯眼神点亮了:

“你看,如果运用了云技术,这些原先在PC上都很奢侈的玛雅等大型软件在Pad上就能应用。而且到时候电脑都不需要主机了,只要运用几台服务器集成,有显示终端就可以进行各项操作,软、硬件的更新换代在服务器上进行就可以了,这是多么经济和令人兴奋的一幕啊。”

他一边给我们看微软公司演示的未来“云教育”应用的视频,一边侃侃而谈将来学校建设“教育云”的构想,在他的热情感染下,我们也忍不住振奋起来,发现所谓的“审慎”和“理性”其实只是用来掩饰固步自封的遁词。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奋起直追”,“云”技术没准就能让职业教育实现“弯道超越”。于是,我们一致认可第三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的主题“数字改变职教”,“教育云,云教育”成为论坛精彩环节沙龙研讨的中心议题。

本期策划,就邀请了几位沙龙研讨嘉宾和一位点评专家将他们的发言完善后集结成文,呈现给读者。他们是校长、教师、学者、企业家……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关心职教的专业人士”,其论述,更多的是让我们认识和思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路径和方法,应该很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面前是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背后是职业教育的师资、生源、教学现状,实现“云教育”的美好蓝图,却先要从“扫盲”起步,直到“术业有专攻”的跨越――我们面对的是职业教育发展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有挑战性的时代。“最伟大的革命发生在人的头脑里”,欲济“沧海”,得先把“云帆”挂起来。

教育第7篇

【关键词】乐感 节奏感 艺术修养 文学修养 实践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73-01

在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今天,舞蹈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演唱、器乐演奏都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情感、表现美的,而舞蹈则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向人们传递美、传递情感的艺术。目前我国的舞蹈教育还处在改革探索时期。

一 乐感、节奏感与身体协调的美

舞蹈的美首先是协和的美,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协调或不协和都不会产生美,舞蹈教育不仅是基本功和技术的训练,应该说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培养。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舞蹈教育中,乐感和节奏就是命令、是音乐的脊梁,它在指挥舞蹈者的心。那么如果肢体语言没有节奏感、强弱不分,结果可想而知。舞蹈也是时间的艺术,它不仅需要掌握基本功,更需要与音乐的配合,有的人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基本功的练习,身体练得很柔软、基本功也很到位,但乐感和节奏感都不好,节拍总是能点到反拍上自己还毫无察觉,而舞蹈者本人却感到很美,这样的舞蹈者即使功夫再高也只能说是把式打得好,而不能称为舞蹈跳得好。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在2005年央视春晚中,21位聋哑人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她们整齐划一的舞蹈动作以及与音乐天衣无缝的配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1位舞者中平均年龄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这也是残疾人艺术家第一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多次出国演出。这21位舞蹈演员都听不到音乐,而音乐又是听觉艺术,可想而知他们除了具备自身的天赋外,她们的身体与节奏是极其协调的,她们靠自己的视觉和节奏感,表现得美轮美奂。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所以,舞蹈教学时必须重视对乐感和节奏感的培养、对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二 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融合的美

培根的散文《论说文集》主要论述了:“至上之美是由内在美和外在美结合而成的――把美的形象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可见,真正的美是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的。如果说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那么舞蹈艺术则是视觉和听觉融合的完美艺术,在舞蹈艺术中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还要对作品本身含义的理解,这就需要舞蹈者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如我国舞蹈家杨丽萍的《两棵树》,这个舞蹈创意来自她对自然物象的捕捉与生活情境的深化,作品通过两个互相缠绕,枝杆相依的树,影射人类携手同进、友爱互助的共同情感,暗喻两个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亲相爱、耳鬓厮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呼吸共风雨的情境,同时借树喻人、以物言情,展示人性的美好,讴歌自然的美丽、爱情的伟大。美国教育家斯坦利蒙尔认为:“要使情感得到训练,意志得到加强,使感情、理智与支持她们的身体和谐一致,那么复活舞蹈则是迫切需要的。”《礼记》中记载:“观其舞、知其德。”不言而喻:看到舞蹈者表演的舞蹈就能看到她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有多深,基本功有多么扎实。艺术需要技艺,技艺水平的提高确实能反映艺术教育的结果。但是它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目前对于大学舞蹈教育来说,是一种普通的教育,舞蹈教育面对的不一定是有良好形体条件的学生,而是那些对舞蹈感兴趣,善于用肢体来表达情感的学生都应接受舞蹈美育教育。所以在进行舞蹈美育教育时要突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韵味和作品的内涵、空间感和质感。通过技艺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美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在舞蹈教育中,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的融合至关重要。

三 在实践中体验美

教育第8篇

――题记

中国有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教育又何尝不是呢?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我带着满腔热忱,踌躇满志,准备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正是这样一种急功近利思想,让我的教育方式也带着些许“斯巴达式教育”的残酷。我眼里只有两类学生:成绩好的和成绩坏的。我有一张特殊的花名册,那上是每个班10多个所谓的成绩坏的学生。这10多个中,又有一两个在名字前被我打上了五角星。不言而喻,这一两个就是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困难户”。强强就是其中之一。

我常常把强强叫到办公室,先是当着其他任课老师的面数落一通他的不是――回家作业不做,上课画画讲话等等。甚至还拿他的名字说笑:我看你就别叫“强强”了,还是叫“弱弱”比较好。当强强垂下头,不吭一声时,我便觉得这孩子已经服我了。此时再让他读书背书,抄写默写,补习。当孩子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心想:期末考试他肯定不会差!期末考试说到就到,拿到试卷,我迫不及待地翻出强强的试卷。“及格”二字印入眼帘,我的心也一下子凉了。再看看花名册上其他几个孩子的成绩,大多是良好。为什么,难道真是我没这能力教育好孩子?这问题整整困扰了我一个寒假。寒假里,我开始寻找“教育之道”。我决心新学期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是“心”的开始。

有一句话这样说:教育的真谛是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拉・封丹的寓言作品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北风要和南风比试谁更有力量。有人穿着大衣走过,北风便施展威力,使劲地吹,结果那人的大衣越裹越紧。北风累了,停止了。南风微微吹起,带来阵阵暖意,那人敞开了胸怀,不一会,出汗了,他便脱去了大衣。这故事只告诉我一个道理:温暖和友善会比暴力和冷酷更有征服力。因为暴力和冷酷只会使人对你敬而远之;而温暖和友善却能让人卸去心灵的盔甲,让你的力量直抵对方的内心。

新学期我卸下严厉的外衣,拉起强强的手,和他漫步在操场上。阳光洒在绿油油的足球场上,我看着强强有些怯懦的眼神,蹲下身来,问到:你喜欢归老师吗?他久久没有回答,最后用微弱的声音答道:喜欢。其实我知道,这答案真假有几分。我又问道: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他小眼睛看着地上,似乎就快要流泪了。这一刹那,我带着些许愧疚,半年的教育,我给了这孩子什么?是畏惧吧。我摸摸他的头,把他搂在怀里,柔声说到:你喜欢温柔的老师吗?他点点头。你喜欢归老师这样对你吗?他点点头,用似乎闪着光的眼神看着我。我伸出小拇指和他拉钩:以后归老师就这样对你。“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第一次,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笑容。下午的课,他听得特别认真,还有几次想举手不敢举。我抓住一次机会,让他回答,还当场表扬了他。第二次,我从他脸上看到了笑容。在这节课后的光荣榜环节,我告诉同学们:这节课,归老师要特别表扬一个人,他就是强强,一整节课他都没开小差,还积极举手,这是很大的进步,归老师最欣赏有进步的孩子。第三次,他笑了。我从不知道,一个孩子的笑能这样触动我的心。

新的开始,是“欣”的开始。

这个欣是“欢欣”的欣,也是“欣赏”的欣。新学期,我在办公桌前贴了“快乐教育”四字。所以在英语课上,我抛弃严肃的外表,带着孩子们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课上孩子们的笑声多了,课后读英语的声音多了,找我说说趣事的孩子也多了。他们告诉我,谁谁谁可是钢琴高手,谁谁谁写的字最好看了,谁谁谁最会唱什么歌了。我突然发现:那些在我花名册上的孩子有好多我不知道的优点。强强就特别喜欢看课外书,画画也特别好。有一次碰上美术课学生在教室外排队,我随口对强强说了一句:听说你画的画不错,老师相信你可以成为一个画家。几天后,语文老师告诉我:强强的日记里写道:我喜欢画画,虽然我成绩不好,但归老师说她相信我可以成为一个画家。所以我希望长大后成为一个画家。我从不知道随口说的一句话可以让孩子放飞一颗梦想的种子。我突然发现: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闪着光哩。

新的开始,是“信”的开始。

强强的笑容渐渐多了,也越来越愿意和我说话了。有一次,他甚至拉着我的衣角,要给我看他画的画:那是一个扎着马尾穿着裙子的女孩在浇灌一棵小树。他说:老师,这幅画我想送给你。我轻声问道:那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又把目光移到了画上,慢悠悠地说道:妈妈说,老师是园丁,我们是小树苗。我心里一暖,他画的这个女孩也许是我吧?我再问道:那这个女孩是谁呀?他指着画里的女孩,说道:是归老师,归老师喜欢扎辫子,穿裙子。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第一次,我感到教育的力量不仅仅是给孩子,更是给我自己力量。我不仅仅是那个教育者,也是那个被教育者。信任孩子吧,他们会给你无限的可能。之后,我又让强强专门负责帮我在黑板上记回家作业。一天天的,他记的速度越来越快,写的字也越来越好,他偷偷地告诉我,为了写得又快又好,他一直在家练习呢。

一学期下来,我和强强保持着朋友般的交流。我没有再把他叫到办公室去过,没有再严厉地批评过,没有再给他补习过英语,没有再叫过他“弱弱”,也没有期待过他的考试成绩。一年期末又来临了,诧异的是,这次强强竟然拿了优秀,只错了3道题。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大概就是强扭的瓜不甜,强给的教育不结果吧。

强扭的瓜不甜,请给孩子爱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