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报

教师教育学报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杂志简介:《教师教育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12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教师教育管理、国际比较、学科教育教学、课程与教学、专题研究: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理论、理论前...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南大学
国际刊号:2095-8129
国内刊号:50-1121/G4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2014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13
复合影响因子:0.71
总发文量:759
总被引量:1650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6.5263
立即指数:0.0928
期刊他引率:0.9412
平均引文率:5.7732
  • 论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变革

    作者:靳玉乐; 廖婧茜 刊期:2016年第06期

    课程国际化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实践诉求。教师教育课程国际化蕴含补充和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指导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等三重意涵。教师教育课程国际化具有以培养国际型教师为基本理念、以国际化元素为内容选择和以立体化课程结构为呈现方式的特征。基于此,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国际化变革的路向...

  •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研究进展及其基本特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作者:谭丹; 陈时见 刊期:2016年第06期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以终身教育为理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建立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相互衔接、各有侧重的教师教育体系的过程。运用Bicomb书目共现分析和SPSS多维尺度分析等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所收录的、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与国家政策...

  • 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刘义兵; 屠明将 刊期:2016年第06期

    教师流动是均衡配置优质教师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教育公平的应然之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流动主要有三大困境,即主体困境、文化困境和组织困境。其成因是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教师管理体制、文化习俗和教师来源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具体来说,可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力度、丰富城乡教师交流形式、设立教育...

  • 教师共同体的泛化与反思

    作者:于泽元; 邱德峰 刊期:2016年第06期

    教师共同体(teacher community)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学习及发展方式,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乃至泛化的趋势。教师共同体的泛化导致了一系列危机,诸如共同体概念模糊、结构不完整、功能衰退、意义丧失等。通过对教师共同体内涵及特征在共性和个性、自由化和集体化两个维度上的深入分析与反思,打破了对教师共同体浪漫化、理想化的理解,为此...

  • 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责任心与成就动机和组织承诺的关系

    作者:冯维; 刘敏 刊期:2016年第06期

    对342名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工作责任心与成就动机和组织承诺的关系。结果发现:(1)在班风建设上,女班主任得分显著高于男班主任;在工作责任心5个维度上,骨干班主任得分高于普通班主任,尤其在班风建设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2)在家校合作、班级队伍建设、班风建设和班级活动开展上,拥有15年教龄以上的班主任得分...

  • 乡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市乡村教师的调查分析

    作者:赖德信; 鱼霞; 李一飞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以北京市10个郊区县的80所中小学校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围绕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住宿条件、交通条件、饮食条件、医疗条件、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与强度等方面的内容,对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分析基础性条件、发展性条件、保障性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对策:建立乡村教师合理流动的激...

  •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量化分析

    作者:张正严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标明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定者对学生的培养期许,是中学物理课程政策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在Roberts和魏冰的研究工作基础之上,从“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3个维度,构建了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在形成分析框架之后,研究选取了从1950年至2011年间...

  •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文件的嬗变与反思

    作者:张铭凯 刊期:2016年第06期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不断变革的时期,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主的课程文件集中折射着这种变革。从本质规定、内在属性和价值承载三个层面对语文课程文件的内涵进行考究的基础上,回顾这一时期语文课程文件所历经的恢复调整、修订试用和探索深化三个嬗变阶段,进而提出基于历史视点的语文课程文件研究向度——探寻史因...

  • UNESCO教育发展监测框架及其借鉴意义

    作者:尤莉 刊期:2016年第06期

    开展教育监测是我国基础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必然要求。UNESCO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育监测框架,其监测主体、监测目标、监测数据筛选和监测指标设计,为我国教育监测的系统化提供了宝贵经验。UNESCO以国际教育局、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和终身学习研究所为主导,构建了网络化的监测关系;利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学科...

  • 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路径探析——基于美国“教师教育资助计划”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刘佳 刊期:2016年第06期

    当前,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调整与变革,关系到政策效能的高低。具有完整、系统实施体系的美国“教师教育资助计划”,能为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变革提供如下路径启示:第一,将接受政策咨询服务纳入报考程序,重视报考者对权利、责任、义务的了解;第二,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建立完善的退...

  • 中小学教学质量元评价的价值尺度

    作者:周甜; 袁顶国 刊期:2016年第06期

    实施中小学教学质量元评价必须有科学而规范的价值尺度。一是基于人本、公正、科学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参照戈文(Gowin)教育元评价QUEMAC框架,在教学质量元评价的内容项目之上,划分中小学教学质量元评价的观测维度;二是基于统计学技术,确立中小学教学质量元评价的评估指标;三是基于1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前测表明,中小学教学质量元评价标准...

  • 论生命教育视域下有氧课堂的倡议与构建——基于对课堂本体生命性的思考

    作者:李桂荣 刊期:2016年第06期

    随着生命教育日渐深入人心,课堂改造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注的焦点。在生命课堂、生态课堂之后,本文进一步主张有氧课堂,即把课堂活动本身类比成一种生命运动,把课堂上与知识相伴而行的,积极的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生机、乐趣、灵性、智慧等喻之为课堂之“氧”,并认为目前课堂存在着严重的缺氧现象,致使课堂中学生生命被异...

  •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测评及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谭雪梅; 潘健 刊期:2016年第06期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的提出为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和方向。文章从框架的要素构成、内涵特点以及理论发展入手,详细阐述了TPACK的各种测评方法,并对各测评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总结了多种TPACK的发展途径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境脉化和本土化,注...

  • 论高校中文专业文学史课堂的叙事化教学

    作者:刘郁琪 刊期:2016年第06期

    文学史课堂的叙事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科教学的普遍规律,又契合文学史课程教学的专业特性。它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叙事化,能将概念和理论充斥的文学史课堂变成各种形象性故事的组合体,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讲授与听课过程变成生动有趣的“叙述之旅”。在此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就相应地变成了一门有关“...

  • 教师课堂教学伦理性的缺失及反思——基于课堂观察分析

    作者:谢东晴 刊期:2016年第06期

    “传授有价值的东西”“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是英国教育家彼得斯(Peters,R.s)对好的教学标准的总结和概括,即教学是有效性和伦理性的统一。梳理相关研究以及审视教学实践不难发现,教师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教学伦理性,造成教学伦理性的缺失。经过一定时期的课堂观察以及对相关教师的深入访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