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杂志简介:《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7/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中语视点_聚焦语文真问题_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审视、理念·观点_说文论语、实践·反思_课堂诊断、实践·反思_写作实验室、实践·反思_作...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5154
国内刊号:11-1277/H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4039
总被引量:4083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唐诗的魅力

    作者:史小军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诗经》《楚辞》到汉魏古诗再到唐诗、宋词,高潮迭起,名家辈出,而唐诗就是诗歌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它历经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涌现了富有才情的诗人和诗作,大唐盛世所激发的宏大气象在盛唐的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伟大成就后世鲜有能及。

  • 语文课例研究:问题审视与未来展望

    作者:徐鹏 刊期:2019年第07期

    当前语文课例研究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研究范式需要转换,研究问题应该聚焦,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建议今后的语文课例研究要转变内在思维、提高专业性、凸显学生观照;同时,把握两个发展趋势:关注课例研究对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积累的促进作用,探索课例研究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价值。

  • 阅读教学课例研究的三个维度

    作者:郑逸农 刊期:2019年第07期

    阅读教学课例研究可着眼于学生发展的三个维度:研究教师的学生意识,看是否让学生获得了自主的发展;研究教师的学科意识,看是否让学生获得了专业的发展;研究教师的方法意识,看是否让学生获得了高效的发展。

  • 在思考的焦点上“催化”--简论中学写作教学课例范式与追求

    作者:陈军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以课例的一般规定性为切入口,重点介绍全国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实例,并就其范式特点做初步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作文课思想创新的新期待。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实践探索与学理思考

    作者:许艳 刊期:2019年第07期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贯穿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与研讨整本书是困扰许多一线教师的问题.依据任务群实施“周期、课段、课时”的时间链条,借鉴教学实践经验并思考深层学理依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才能在实践模型、指导方式、教学设计等方面符合教学规律与原理,切实指导学生阅读与研讨,促进学生语文学...

  • 引向深度学习的“微探究”--以《鸿门宴》教学为例

    作者:朱仁标 刊期:2019年第07期

    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积弊,在整体感知基础上,以问题为驱动,激活兴趣,适时诱导,聚焦细处,见微知著,促进深度学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 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教学策略

    作者:张红霞 刊期:2019年第07期

    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对小说词句的靶向阅读,对主次人物形象的勾连对比,对次要人物形象意义的生疑追问和“微课题”合作探究等策略,能提高学生对小说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 整本书阅读:合理确定跨界的度

    作者:张玉新 刊期:2019年第07期

    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单篇教学相比,对培养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独特作用,已经被普遍认可;跨学科的整本书阅读在当前还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如何开展、如何评价还有待研究。以一次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四科同读《万历十五年》教学活动中的语文学科一个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跨界的“度”的相关问题。

  • “过程习得”的关键:写作知识的开发与运用

    作者:胡根林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任务写作的过程性指导不只涉及任务设计或情境创设问题,写作知识开发与运用是重点也是难点。从“学得”和“习得”关系上,可以看到开发与运用写作知识的根本动因;从“语感”和“语识”状态上,可以看到开发与运用写作知识的主要主体;从“训”和“练”的指向上,可以看到开发与运用写作知识的核心内容。

  • 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作者:纪秋香 刊期:2019年第07期

    项目学习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符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理念.议论文写作学习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项目,将若干写作任务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获得深度体验,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写作完成项目任务,不断提升写作素养.

  • “藩子者,特智也尔”--对中学课本苏轼诗文的心理解读

    作者:雷声; 秦竹梅 刊期:2019年第07期

    根据《东坡志林》中《赠张鹗》《与雪堂问潘邠老》二则来探究苏轼的内心挣扎,以此从心理角度解读高中课本中的苏轼诗文.苏轼际遇无常,故而时时苦恼,他总是故作旷达,以非凡的才情编织理由安慰自己,以达到精神之胜利,但他又明悟这种安慰的虚假与无效,以智弃智,由此陷入循环的悖论.藩己者“智”尔,苏轼是以“智”来筑其心灵的篱笆,最后又以己智明悟...

  • 走进归有光的孤独世界--浅析《项脊轩志》之情感表达艺术

    作者:顾咏梅 刊期:2019年第07期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叙写了亲人逝去的无常、家族分崩的无情、怀才不遇的无奈和屡试不第的无望,这些无不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归有光又是通过结构变化、细节捕捉、笔墨留白、物象描写、节奏控制等方式艺术地表现出来的。只有读懂了这些,才能读懂《项脊轩志》,才能读懂归有光。

  • 《木兰诗》中木兰形象解读

    作者:金家旺 刊期:2019年第07期

    对《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分析,不少教师把木兰的形象定义为英雄。其实,木兰不仅是个英雄,更具有女儿情怀!从征前焦虑、备战之细、征途思亲、辞官还乡、爱美情结五个方面进行阐释,以丰满木兰的形象。

  • 精准还原把握意脉--《观沧海》再读

    作者:杨宇鹏 刊期:2019年第07期

    《观沧海》前八句的实景与后四句的虚景是内部贯通的:前八句用“秋风”“洪渡”“碣石”“山岛”等意象的组合,着力表现大海的力量雄浑;后面四句的想象,显示出大海的无比广博与包容.通过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脉,《观沧海》的全部意义在于:“我”曹操有统一天下的阔大胸襟与抱负,并且有足够的力量来实现这一壮举.精准还原意象,把握诗歌整体意脉,才能...

  • 天下事,说有易,说无难--也谈“涵泳”和“涵咏”

    作者:赵志伟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以明清人的文章中的材料为证据,对涵泳和涵咏两词进行辨析,证明在宋以后这两个词是可以通用的,并指出批评别人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