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杂志简介:《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7/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中语视点_聚焦语文真问题_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审视、理念·观点_说文论语、实践·反思_课堂诊断、实践·反思_写作实验室、实践·反思_作...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5154
国内刊号:11-1277/H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4039
总被引量:4083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评改作文要实实在在

    作者:汪大昌 刊期:2018年第08期

    评改作文很辛苦,收效却未必理想。往往是教师点灯熬油写批语,学生只看一眼分数就丢在一旁;下次再写,毛病依旧。我想,教师的评改如果不是“描写要具体”“用词应准确”等“空灵”的点拨,而是明确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告诉他们怎样写才是具体的、准确的,使学生实打实地受益,或许他们的消极态度就会转变,评改就会见效。

  •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作者:王云峰; 范锦荣; 王锡婷; 成颖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的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意志在课程设计上的直接体现。这组任务群的教学要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规律出发,突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摒弃简单地说教与灌输,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资源.设计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

  •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原则

    作者:牛文明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单篇教学存在目标僵化、内容泛化、方法随意等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旨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纠正单篇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学习任务、转换教学活动功能定位、整合学习资源、统筹相关任务群和学科是完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应遵循...

  • 让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关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几点思考

    作者:钱冰山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当以专题阅读为主线,必须坚持全面加强与专题阅读相结合、广泛阅读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以选修为主,选择性必修为辅;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精读为辅。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坚持语言积累为基础,语言推敲、理解作为基本功来训练,思维训练作为能力提升点来着力,人物情感和人物形象作...

  • 预防任务群教学“跑偏”的策略性建议

    作者:黄厚江 刊期:2018年第08期

    如果对任务群提出的主观追求和客观意义缺少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就会出现种种跑偏现象。要有效预防和纠正这些跑偏现象,就必须强化任务群教学的课程开发过程管理,要在大群中建立小群和子群,根据预定的学习时空确定任务容量,根据课程的特点确定任务形式,根据学习表现确定“教学”方式,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追求评价的层次性和丰富性。

  • 思维能力提升:批注式阅读的实践方向

    作者:余一鸣; 姚树义 刊期:2018年第08期

    批注式阅读,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及时体现在文本上,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从自由式批注出发,经过小组分享和班级讨论,最后形成文章。让学生对自己的批注进行思考和反思,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师生真正沉浸在课堂文本学习之中,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 教学样本与教学用件

    作者:王开东 刊期:2018年第08期

    以王荣生教授教材选择的“样本”和“用件”为抓手,诊断《咬文嚼字》一课。“样本”和“用件”对教学内容具有制约作用。“用件”求真,解决的“是什么”;“样本”求法,解决的是“怎么用”。然后分析教师为何要把“样本”处理成“用件”,其背后有何考量。再从教学意义上认识,作为“样本”的《咬文嚼字》,如何成为学生发现方法或提高能力的...

  • 用“目的”驱动“文体”

    作者:陈兴才 刊期:2018年第08期

    写作中的文体教学是必须面对的,但依靠讲授文体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训练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因为没有弄清文体的实质。文体是写作时由表达目的自然催生和形成的,表达目的作为写作任务设计的核心,其上游是情境和任务。写作过程指导应该遵循的是:生活与成长需求构成情境,情境引发解决问题的任务,任务形成表达目的,表达目的决定了表达形式即文...

  • 思辨从语段训练开始

    作者:刘可翔 刊期:2018年第08期

    写好思辨性作文,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章法进行科学引导:学习一分为二看问题、善于分析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哲学观点,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分析原因、阐释观点,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 见“微”知著 问诊作文——温州二中“微作文”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作者:程永超 刊期:2018年第08期

    温州二中是一所百年名校,有着优良的“艺文”传统。学校致力于“品德须修”的人格教育,倡导“学术是竞”的治学精神,坚持“做中学,学中用”,注重知行合一,将艺术熏陶与文化育人相结合,曾培养出郑振铎、琦君、叶永烈、孟庆江等一批文学家和艺术家。

  • “哂”“与”之间见圣贤——试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主题

    作者:胡成方 刊期:2018年第08期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哂”字的解读众说纷纭,很难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结合全文及《论语》中其他篇目来分析“哂”“与”的内涵,剖析孔子在文中体现的儒家思想本质,深刻揭示文章主题,彰显圣贤至德。

  • 《清兵卫与葫芦》到底应该教什么——以程继伍老师教学设计为例

    作者:任为新 刊期:2018年第08期

    小说教学应该怎样教,翻译小说如何“品味语言”,语文核心素养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如何落实到课堂,“品味文本语言一体悟人物情感变化一探索主题意义”此类教学思路是否过时,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 细读《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小”与“大”

    作者:陈敬学; 黄爱芳 刊期:2018年第08期

    小说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往往承担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如折射背景、推动情节、深化主旨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牡蛎”“信件”“老水手”等细节便是如此。以这些细节为抓手,可以窥探到当时法国及菲利普一家的经济状态,品味出小人物追求更高经济地位的美好憧憬,更可以深入地理解本文主旨——小人物梦想破灭的恐慌与绝望。这是实现在活的...

  • 从方志看《湖心亭看雪》中的“雪”与“亭”

    作者:姜胜 刊期:2018年第08期

    《湖心亭看雪》中的:‘雪”和“亭”,是文本中最重要的两个信息点,通过钩稽明清方志中的相关文献,还原当时情境,揭示“雪”与“亭”中的具体意蕴,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

  • 儒勒·凡尔纳要告诉我们什么——《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作者:邹欣 刊期:2018年第08期

    在学生自读完《海底两万里》后,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学生认为《海底两万里》作为科幻小说已经过时了。为帮助学生扭转偏见,充分了解本书的阅读价值,唤起他们深入品读的兴趣与热情,我选取书中《几组数字》和《平原散步》两个章节,引导学生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