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杂志简介:《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7/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中语视点_聚焦语文真问题_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审视、理念·观点_说文论语、实践·反思_课堂诊断、实践·反思_写作实验室、实践·反思_作...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5154
国内刊号:11-1277/H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4039
总被引量:4083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漂泊的印记

    作者:徐庆全 刊期:2018年第07期

    在背起行囊走进青春后,北岛的诗就成为雏男成长为须男的一剂猛药,就是囊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行李。古人云,诗言志;又云,诗无达诂。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教,让人不知所以然。故读诗解人,往往会剑走偏锋,不如读散文来得实在。

  • 新语文课标是语文老师实践经验的总结——兼谈顾德希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

    作者:王宁 刊期:2018年第07期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实质,归纳了语文核心素养,在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结构做出了顶层设计,用“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规划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文课程,并第一次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问题和对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方案。本文结合顾德希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解读新课标,...

  •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作者:徐飞 刊期:2018年第07期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文渗透一定的逻辑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质量的提升。教材中有大量的逻辑知识教学资源,可以选取典型文本,在教学过程中以文本探究、思维训练为主,知识讲解为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和简易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并努力体会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

  • 经典名著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作者:计静晨; 郑国民 刊期:2018年第07期

    进入语文课程的经典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简单化、碎片化、形式化等问题,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在阅读的不同阶段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真读真思。

  • 唤醒生活体验:文本解读的有效路径

    作者:周伟; 曹希艳 刊期:2018年第07期

    生活是文学的酵母,而唤醒生活体验,则是解读文学作品的良方。为此,我们可以从还原生活情景来理解字词、聚焦生活情境去选择与运用词句和依据生活情理考证推敲文本等路径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 《铃兰花》的文本教学价值及课堂实践假设

    作者:张克中 刊期:2018年第07期

    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个有意义的语文教学命题,它涉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判断等诸多内容。因此,教师对文本教学内容的处理策略和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呈现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教学设计的水平,更体现了教师对文本承载的课程价值的认识。随着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如何依据课程...

  • 细节描写教学中写作支架的复合应用策略

    作者:荣维东 刊期:2018年第07期

    初中学生在“细节描写”上普遍存在随意、粗疏、不传神等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细节描写的有效办法是:搭建复合写作支架,即将两三种写作支架组合起来运用,以达到精准高效的指导效果。借助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情境支架、活动支架、图表支架、范例支架、程序支架等在细节描写教学中的复合应用策略。

  • 运用写作跟单 落实过程指导——以“杨振宁归籍事件评述”为例

    作者:唐修亮 刊期:2018年第07期

    当前的作文教学基本不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导致教师指导的低效甚至无效。为改变现状,可借鉴企业管理“跟单”模式,贴近学生的需求,规划作文指导内容与过程,克服指导的随意性与碎片化,通过跟单指导,提升他们的“写作力”。作文跟单,包括“作前准备单“过程指导单”与“作后跟踪单”等形态。

  • 植根于环境 养成于实践——马陵中学“儒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

    作者:夏静芳 刊期:2018年第07期

    江苏省马陵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秉承“养正为先,体学并举”的办学宗旨,着眼于师生精神发展需求,开发了儒家文化校本课程,并成为江苏省“儒家文化经典课程基地”。一、依托情境,开发课程美国学者约翰·D.布兰思福特在《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书中指出,“替换墨守成规的课程方法之一就是学习场景”。

  • 《〈木兰诗〉通解》补注与再解

    作者:周立宇 刊期:2018年第07期

    对《(木兰诗)通解》一文中进行补注和印证,让读者加深对新观点的认识;从学理角度对“词解”和“句解”部分中几个问题进行商榷再解,以期构建基于文本特征的科学通解。

  • 《使至塞上》春秋之辨

    作者:宋凯 刊期:2018年第07期

    《使至塞上》是唐代王维的一首边塞诗歌,是千古名篇。然而其创作的具体时间存在着春、夏、秋的三种争议。对每一种说法的理由进行追根溯源,详加辨析,可知该诗写于秋天。

  • 《小雅·采薇》“雨雪霏霏”音义辨正

    作者:侯文华 刊期:2018年第07期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小雅·采薇》“雨雪霏霏”中“雨”字的注音和释义都值得商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一对分别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对仗句式。“雨”是天气名词,应读上声yu;“杨柳”和“雨雪”都是由两个单音节名词并列而成的词组,而非偏义复词。以往将“雨”做动词解,读去声yu,这忽视了诗歌的对称结...

  • 因悲而爱 因爱而喜——《故都的秋》主题解读

    作者:郑琳 刊期:2018年第07期

    《故都的秋》的主题,特别是情感主题,历来惹人争议。因此,立足于文本分析作者的宏观态度,梳理文字背后孕育的情感以及作者匠心独运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有利于消除争议,而且是领略情感表达的一条有效途径。

  • 何为“送去主义”

    作者:周易 刊期:2018年第07期

    “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鲁迅没有界定其含义,影响了读者对《拿来主义》思路的把握,引起了多年的学术纷争。但从作者对“闭关主义”和“拿来主义”的阐释中能得到启发:“送去主义”的含义应该是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主张“只送”和“不拿”两个方面,而不只是主张“送出去”一个方面。这个结论在《拿来主义》第1—2段的论证思...

  • 《鸿门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陈慧 刊期:2018年第07期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叙写的事件,感受《鸿门宴》中描写惊心动魄的斗争所采用的张弛结合的叙事手法。2.引导学生分析《鸿门宴》中的事件内容、矛盾双方所处空间距离以及事件的密度与情节张弛之间的关系,掌握张弛叙事手法在《鸿门宴》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