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杂志简介:《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7/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中语视点_聚焦语文真问题_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审视、理念·观点_说文论语、实践·反思_课堂诊断、实践·反思_写作实验室、实践·反思_作...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5154
国内刊号:11-1277/H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4039
总被引量:4083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五种作家的五种境界

    作者:杨志军 刊期:2011年第10期

    在我看来,古今中外的作家有五种分类,即名作家(名为作家者)、作家、大作家、大师、精神导师。五种分类产生了五种境界、五种精神现象,其表述如下:精神导师——救世姿态、信仰写作、舍己之心、无人之境;大师——创世姿态、理想写作、利他之心、自如之境;大作家——醒世姿态、理性写作、悲悯之心、风格之境:作家——愤世姿态、感性写作、...

  • 作文教学:写作体验课怎么教——品味孤独 体验成长

    作者:荣维东 郭凯 郭金燕 刊期:2011年第10期

    感受写作过程。积累写作体验.对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深入感受写作过程,体验写作经历,感悟写作规律,是作文教学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本期我们刊发了荣维东老师关于“写作体验课”的思考和实践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写出事件的丰富细节与波澜

    作者:王海洋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一、情境引入,目标定位 师:同学们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干瘪和平直。记叙文中的叙事更是如此。写事文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写出事件的丰富细节和波澜。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先看一篇微型小说。(幻灯片1,呈现《永远的蝴蝶》)

  • “阅读教学”价值的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之三

    作者:王俊鸣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一、研读教材 “阅读教学”的价值要靠教学实践来实现。而教学实践的第一步是研读教材。研读教材的工作实质上就是把教材的“原生态”转化为“教学态”。这对有的学科可能不太适用,而对语文学科来讲还是合适的。

  •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六读

    作者:余映潮 刊期:2011年第10期

    我读课文,往往着眼于我的课堂教学,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需要。所以我对课文常常是六读、八读、十几读,把文章读深了,教学设计就比较好进行了。课堂上的指导与对话交流也就比较能够到位。

  • 把说课引入到集体备课中去

    作者:刘跃夫 刊期:2011年第10期

    集体备课就是一个教研组或者一个备课组的成员集中在一起,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完善教学流程。研究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备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做到群策群力.资源共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 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作者:彭晓(执教) 胡根林(观察) 刊期:2011年第10期

    《社戏》教学实录 一、补充材料。勾连课文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社戏》。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补充材料。这是教材因篇幅的局限不得不删减掉的小说的开头部分,共十段。请边阅读边思考:“我”对看戏的态度怎样?

  • 民进中央教委·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开明出版社 中华第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启事

    刊期:2011年第10期

    由民进中央教委、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和开明出版社联合发起的“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多年来为加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研究水平,推动中学语文教改,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兹决定自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举办第圣陶杯论文赛,热诚欢迎广大中青年教师踊跃参加。

  • 诗意并不遥远

    作者:魏润身 刊期:2011年第10期

    叶圣陶先生说,要想文章“好”,必须具备两点:“诚实”与“精密”。这两点也是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评选优秀习作的标准。本期我们选取了两篇第十七届大赛的优秀作文.请当代著名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魏润身教授予以评析,并从作家的视角谈谈写文章怎样才能诗意起来。

  • 《咏雪》细读三则

    作者:尤炜 刊期:2011年第10期

    《咏雪》是初中文言文课文中篇幅较短的一则,作为初一课文,本文文字难度并不大,内容也比较简单。主要是谢朗和谢道韫对纷纷白雪的两个比喻,以及谢安对这两个比喻含蓄的评价。但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典故,《咏雪》既是含而不露的文论,更潜藏着已经渗入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审美趣味,如果能解读到位,教学得当,对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提...

  • 由《看云识天气》的修改看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作者:唐书杰 刊期:2011年第10期

    《看云识天气》是上世纪60年代朱泳皴先生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一篇优秀科普说明文,被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后.历经人教社教材编写者的反复修改,语言文字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行新课程标准以后.该文再次被编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四册》相比,

  • “景语”与“情语”的另类——《芦花荡》开篇景物描写的匠心之笔

    作者:何文刚 刊期:2011年第10期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

  • 苏轼《赤壁赋》的互文性解读

    作者:俞泽峰 梁秀慧 刊期:2011年第10期

    苏轼以复绝千古的才情受到历代读者的倾慕,其《赤壁赋》更是因高邈难攀的文境而深得后世推崇。对于这篇旷世之作,人们往往读出的是作者超旷的胸襟、缥缈的禅意和随遇而安的“乐观”。这种解读显然是依据“言为心声”的理论,采用“以意逆志”的方法对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所作的阐释,虽未为不可,却不免有郢书燕说之虞。如果立足于文本本身.从互...

  • 从索科洛夫的眼泪读《一个人的遭遇》

    作者:黄华伟 刊期:2011年第10期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叙述虽平实,但课文较长,内容较多,学生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肖洛霍夫战争题材小说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将叙述重点聚集在人的心灵上”。这也是小说具有持久动人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抓住“索科洛夫的眼泪”就串起了几个主要情节。比之停留于“遭遇悲惨”则更能接近文章思想内核。

  • 《小狗包弟》:不能忽视的两段文字

    作者:贾会彬 徐新艳 刊期:2011年第10期

    教学《小狗包弟》,人们往往会把授课重点放在第2段到第10段,而忽视第1段和第11段。但我认为,《小狗包弟》中语言最为精彩的就是这两段。绝对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