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杂志简介:《中学语文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77/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中语视点_聚焦语文真问题_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审视、理念·观点_说文论语、实践·反思_课堂诊断、实践·反思_写作实验室、实践·反思_作...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5154
国内刊号:11-1277/H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4039
总被引量:4083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呼唤“语文人”

    作者:张蕾 刊期:2011年第01期

    编辑《中国语文人(一、二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实际是我们与语文人对话的过程。30年间,我国语文界涌现出两代杰出的教师代表.一卷10位,二卷11位,以“语文人”称谓这些语文教育的高人,确乎实至名归。因了中语会、杂志社和编辑工作之故,这些人与我多有交往交流,亦师亦友,但如此完整、深度地阅读和感受他们,阅读其...

  • 如何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作者:邓彤 刊期:2011年第01期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本刊曾就这一问题从理性的层面进行了探讨。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必须进入到文本层面、课堂层面。从本期起,“深度关注”栏目将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研讨.把视角聚焦到“文类”研究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进一步地厘清语文教学内容的有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期刊登的专题...

  •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

    作者:陈隆升 刊期:2011年第01期

    2010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计划”之语文培训班的一个备课工作坊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骨干教师就《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展开了讨论:经典散文《故都的秋》,究竟该确定怎样的教学内容?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教学内容?

  • 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

    作者:王荣生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一、散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内容随意性过大,“教什么”与“不教什么”完全依据教师个人的喜好。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研究与分析,而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或照搬他人的套路——“我就是要教这些”。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教这些?是否应该教这些?

  • 感受·理解·鉴赏——论初中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定位

    作者:王漫 刊期:2011年第01期

    目标定位,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初中文学作品的阅读.到底应该读到哪个层次?应有何种阅读取向?这个问题如果不在课程理论层面上解决,教学就会始终处于盲人摸象、各执己见的混乱状态。

  • 《荷塘月色》在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呈现

    作者:张心科 戴元枝 刊期:2011年第01期

    在1997年爆发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有人对当时人教版的《荷塘月色》的删节提出了批评。批评者指出,“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是30年代以来语文教科书必选的范文。这不仅因为它写得漂亮而缜密.而且也为现代语体文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它宛若一块纯净、完美的玉石,无法切割。然而现在课本编者却把它切割了。...

  • 中华第18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启事

    刊期:2011年第01期

    由民进中央教委、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和开明出版社联合发起的“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多年来为加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研究水平.推动中学语文教改,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兹决定自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举办第18届圣陶杯论文赛。热诚欢迎广大中青年教师踊跃参加。

  • 营造学生的写作生活

    作者:曹勇军 刊期:2011年第01期

    时常有老师诉苦,说作文不好教,自己辛辛苦苦该讲的都讲了,写的作文也不算少,可学生就是不买账,对写作冷漠,进步不大;总觉得写作教学中缺少了什么东西,可到底缺什么,也说不清楚。他们的困惑引起了我的思考。缺什么呢?对照自己作文教学的成败得失,我发现他们作文教学中缺少营造学生写作生活这个灵魂。

  • 怎样才能“深刻”?

    作者:王栋生 刊期:2011年第01期

    常有学生问:“文章怎样才能‘深刻’?”也偶有学生会问:“什么是‘深刻’?”我有时被问得笑起来。我本以为到了高中,学生综合思维得到发展,判断能力提高,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的。现在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强.阅读积累不够,也缺少论辩的机会以磨砺自己的思维,一旦听到深刻之论,或是目瞪口果,若梦方醒;或是肃然起敬,自愧弗如。在...

  • 语文课是使人聪明的课

    作者:任富强 刊期:2011年第01期

    徐江教授执教的《落日》一课(《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2期),使人获益良多,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几方面: 1.拓展解读视阈.接纳一切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方法 新课改以来,依据文本体式来确定教学内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家开始重视各种文本体式的教学应有的独特个性,根据不同文本体式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个性...

  • 在进步的原则下怎么教都行

    作者:王传胜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12期发表了徐江教授关于《落日》一文的教学实录,读后感慨颇多。他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超越“以文本体式为依据”的约束,给人们作出了很有创新意义的示范解读。他的解读,使文本中所给予的静止的内容被大大地激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哲学思维的魅力.这种“空间意识”的树立,极大地拓展了文本解读的空间,使文本中有利于...

  • 《声声慢》的愁苦基调读准了吗

    作者:陈日亮 刊期:2011年第01期

    古典诗词写愁,就像今天的中学生写郁闷.似乎谁都可以来一手,但读者真正能够被打动而长吟不衰的,好像也只有那么几首,并且几乎都是那些个大腕名家。李清照的这一首《声声慢》。又算是个中翘楚,独步千古。大约十几年来,多种中学语文教材都没有忘记选它,但从课后编写的练习,以至教师的课堂讲解,对词的抒情基调的把握,似乎还需要进行微调...

  • 独特的意象 精粹的语言——《我用残损的手掌》细读

    作者:张伟忠 刊期:2011年第01期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诗歌史上的名篇,也是作者戴望舒最好的诗作之一,但2000年以前一直未选人过中学语文教材。直到第八次课程改革以后.才入选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并很快在教学中被证明是一篇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经典之作。这首诗歌所营造的“残损的手掌”的意象.必将在一代代学生心灵上刻下抹不去的爱国主义印痕。

  • 《素芭》为什么只能是悲剧结局?

    作者:曹振国 刊期:2011年第01期

    人教版选修模块《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选有泰戈尔的短篇小说《素芭》(倪培耕译)。小说结尾是: 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 材料本已少 何可胜剪裁——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详略

    作者:尹湘江 刊期:2011年第01期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表现主旨的需要,对手中掌握的材料加以取舍,谓之“剪裁”。这里剪裁的基础或者说前提,就是作者的手中掌握了可供取舍的材料。材料若取舍得当,笔墨多寡适宜,往往被冠之以选材精当,剪裁得体。教材中这样的作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