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下旬刊

小学生·下旬刊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小学生·下旬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04/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法速递、教师手记、教学经纬、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育观察、教育科研

主管单位:共青团山西省委员会;少先队山西省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青少年报刊社
国际刊号:1003-8795
国内刊号:14-1004/C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103
总被引量:4
H指数:2
  • 史上最健康的玩手机方式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一提到玩手机,小伙伴们是不是脑海里飘荡的是各种让我们“根本停不下来”的手机App?但是,电子产品用多了总会让眼睛感到疲累嘛,下面,就为您推荐一种健康的玩手机方式…… 南非艺术家安舍曼·戈什就把他的iPhone“玩”出了新花样。脑洞大开的戈什利用手机作为道具,将卡通插画与照片结合,创造出了一张张妙趣横生的艺术作品。在戈什的巧手下...

  • 阅读让每个人平等地富有

    作者:莲子 刊期:2018年第08期

    一天,在高贵华美的伦敦哈罗德百货公司门口,我看见一个60岁开外的流浪汉,坐在铺着毯子的墙根儿下,旁若无人地读小说。他叉开的两腿中间,躺着一只肥壮的黑狗。那硕大的狗非常乖,就那么静静地陪伴在那里。

  • 如果你是组长,孙悟空和猪八戒,你愿意选谁做你的组员

    刊期:2018年第08期

    开学啦,如果你被老师任命为某学习组的组长,并且要求在“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二位同学里.必须选一名做你的组员,你会选择谁?请说出理由。 这是一个好有趣的话题呀,大家都在心里迅速做出了选择,理由各种各样。那么.现在来看看我们的小记者会如何选择吧!

  • 我们要不要穿校服

    刊期:2018年第08期

    很多学校都要求上学时穿校服,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喜欢的理由有很多,不喜欢的理由也有好多种。你持哪种观点?我们可以从美观、安全、健康等多个角度来考虑。看看以下小记者的观点,或许你能对“校服”有别样的认识呢!

  • 露重飞难进

    作者:墨兰老师 刊期:2018年第08期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立秋已经二十多天了,即使在太阳灼热的中午,也是偶然能听到一两声蝉鸣,那声音远没有夏日时节的高亢和绵长。小时候心静,曾卧于树下仔细听过夏蝉的嘶鸣,一蝉起,群蝉跟,一声盖过一声,一浪高过一浪,不换气,不...

  • 临行密密缝

    作者:墨兰老师 刊期:2018年第08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六月的焦灼,七月的忐忑,八月的憧憬,终于到了要离家远行的时候了。吃的,穿的,大包小包,不到出发那一刻总也准备不完,看了一遍又一遍,唯恐落下了什么。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

  • 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墨兰老师 刊期:2018年第08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就成了和春节一样重要的节日了。它和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而中秋节却是诗意最浓的节日。因为这一夜,多少双眼睛凝望着这一轮明月,而这轮明月,又背负了多少的思念、惆怅与找寻...

  • 钟情文字的开始

    作者:钟墨 刊期:2018年第08期

    我的“读” 我父亲是个读书迷,家中书柜藏了不少书。大概在我小学三年级时,他无意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我引到书柜前。比如,我父亲跟子女们最愿意讲的是《席方平》,小孩子愿意听鬼故事,听了多次,我也听不够,总缠着他讲。他看我这样,便指着书柜说:“这故事在那里的一本叫《聊斋志异》的书里。”

  • 在幻想与现实之间穿梭

    作者:熊玉萍 刊期:2018年第08期

    听故事——想象情节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时候的农村还很穷,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至于书,根本没有。有字的纸也只是从面条的包装纸上看到,因为那是旧课本的拆开版。那时候,我们最好的消遣就是在夏天的晚上,铺一张竹席在院子里,躺在上面听外婆讲神话故事。外婆没上过学,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听来的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 保留文章的简洁美

    作者:王化清 刊期:2018年第08期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简洁、明了地把话说清楚,应该说是文章的一种美。可有的人却偏不这样,请看下面的故事: 从前有个识字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学修养,却常常吟诗作对,硬充斯文。 有一天,他有事外出,半夜时分才回家。进院后,他把柴门关好,就朝居室走去。这时他的老婆还没睡着,就问:“你是谁?”他答应着走进房去,觉得这意境不错,一时诗...

  • 名家谈文章修改

    作者:李晓梦 刊期:2018年第08期

    作文写好后要认真修改,怎样改呢?恐怕很难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家的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参考。 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又说:“一定要它读得顺口。”鲁迅的“读两遍”,除了说明应仔细斟酌外,还得调动语感。这经验是有效的,文章写完后,多看看、多读读,就能改正不...

  • 巧用谚语能增色

    作者:朱秀兰 刊期:2018年第08期

    1988年5月,美苏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在欢迎仪式上,戈尔巴乔夫说:“总统先生,我知道你很喜欢俄罗斯谚语。今天,我想为你收集的谚语里再补充一条,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戈尔巴乔夫之意,当然是宣称苏联政府在削减战略武器上已经有所行动了。 里根也不示弱,彬彬有礼地回敬道:“是足月分娩,不是匆忙催生。”里根的谚语形象地...

  • 写繁文挨打

    作者:王化清 刊期:2018年第08期

    明太祖在位时,有个叫茹太素的刑部主事,此人举人出身,爱舞文弄墨。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陈说时务的奏章,洋洋一万七千言,呈送明太祖那里后,明太祖叫人读给自己听,读了六干三百七十字,还没有谈到具体的事实,只是空洞地说什么朝廷目前用人,多是一些迂儒、俗吏。太祖大怒道:“刑部有两百多人,谁是迂儒?谁是俗吏?”茹太素说:“请陛下再...

  • 初读 精读 品读

    作者:隋东菊 刊期:2018年第08期

    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阅读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达到对课文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写作艺术的把握。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是不断深入的过程,历经初读、精读、品读三个阶段。

  • 梁启超与读书

    作者:王化清 刊期:2018年第08期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虽然不能算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但确是一位才华横溢、勤奋好学、才识广博、成就卓著的大学问家。 梁启超非常注重读书对于启发民智、改良社会的作用。在《治国学杂话》一文中,他诚恳地告诫青年朋友:无论打算做专门的学者,抑或打算做实业家,“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到读书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