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4 12:40:55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1篇

为认真实践“创新教育、精致学校、幸福师生”的理念,不断历练学生的品格,锻炼学生的毅力,增强学生的逆商,从而将身心健康质量转化为学习质量,为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强健体魄、发展智力、和谐心灵、幸福终身奠基,扬州市教育局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突出“四加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有效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一支思想品德好、专业能力强和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2009年始,扬州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各省级四星级高级中学、职业学校和市直各学校在年内须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其他学校可采取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过渡办法,力争用2~3年时间全部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满足各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为更多的教师取得心理健康教育资质搭建平台,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证书培训班,已培训教师300余人、在培400余人。与扬州市卫生局联合举办全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短训班,已培训教师800余人。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要确保不少于2%的教师接受市级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同时,与市卫生局共同推荐一批有资质的社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每年年终对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综合考评范畴。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有效促进中小学生情商、智商、逆商的提高。在全市义务段学校开设“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高中学段(职业学校)开展集中与个体的访谈辅导。在地方课程中保证每学年小学高年级不少于3课时,初、高中学段(职业学校)不少于8课时的心理健康专项教育。为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师生开展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征文、工作札记、手抄报、电脑小报等评比活动。还先后编制了《扬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阳光心苑工作札记》《阳光・健康・和谐》等专辑、专题录像并免费发至各学校,学规范,要求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做到“四有”,即:有课时、有师资、有计划、有教案。2010年,已启动了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案征集评比活动,拟编辑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进一步规范教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市教育局利用《扬州教育网》开辟“体卫艺之窗”“阳光心苑”专栏,通过“在线咨询”“心语留言板”等构建学生学习健康知识的园地。广大中小学校,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每月定期开辟“心苑”健康教育之窗。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及时收集信息、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活动项目。开学初,以“新”为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如,认识新环境、了解新教师、感受新学校、结识新同学等。考试前,邀请专家进校园进行心理访谈,帮助学生调适学习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升学考试。毕业前,设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很多学校还在校刊、校园网上设立“心苑”师生互动栏目,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感、所悟、所思,从而更加以人为本地实施教学。如,邗江区教育局的《邗江心育网》、扬州大学附属中学“虹桥边”心理健康教育超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的“心灵小屋”等成效尤为显著。为充分发挥扬州市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2010年起将用2~3年的时间在辖区内各县(市、区)创建分中心,在城乡学校创建一批市级“阳光心苑”心理访谈室。与市卫生局合作完善“杨医生热线”服务,进一步丰富《扬州教育网》“阳光心苑”栏目,逐步构建校级、县级、市级中小学师生网上教育访谈系统和测试服务平台。

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

教科研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扬州市各中小学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和品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对策研究”子课题――“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研究,在60多名一线教师和200多名高一学生参与下,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已圆满结题,并获中国电教馆“学与教研究”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各市直初中学校结合校情实际积极探索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开展“德心一体”研究,得到团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各中小学一线教师根据岗位工作实践撰写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札记》,被市文明办推荐给全市各系统。扬州市教育局在关注全体学生、尊重个别差异的前提下,重点对普通学校学生、职业学校学生、特殊学校学生、宏志班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寻找不同人群学生的心理困扰或学习障碍,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优势,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摆脱生活或学习中的阴影,有效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幸福指数。

扬州市在突出“四加强”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强化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行政部门领导机制。市教育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十一五”、“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对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年终综合考评内容,并逐年加大权重。明确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完善学校部门合作机制。各中小学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工作,学工处、教务处和团委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认真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抓好实施过程,并按照《扬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档指南》的要求做好学年总结和建档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经费投入、访谈机构、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2篇

小学性健康教育正在兴起,国务院与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发展。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纳入其中。2008年12月1日教育部下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同时,小学性健康教育正在受到各个层面的关注。2006年12月23日,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共同发起“青艾工程”,在学校开展青少年艾滋病防治专题教育活动。2007年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和青艾工程形象代言人出资赞助,以其名字命名的“白岩松青艾小屋”在辽宁省抚顺二中成立。目前,成都市金牛区教委正在小学普及性健康教育。由此可见,性健康教育正在受到来自各个层面的关注。但是,小学性健康教育的教学课程正处于萌芽阶段,刚刚建立起性健康教育的教研机构、专职教师几乎没有,而兼职教师也只是通过短时间培训就匆匆上岗,对讲授的知识、教学的对象等没有经过深入研究,草率的教学最终导致效率低下,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动画在小学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当前我国小学性健康教育资料严重匮乏

目前的性健康教育领域,还没有出现完整的教材、教参与教案,也没有形象生动的教辅资料,性健康教育的教学应用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家长虽认识到性健康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但自身因认知或教育经验等相应匮乏,且苦无文字、影像等资料,故不知从何而谈起,更不知以何尺度来讲解。另一方面,有关小学性健康教育的资料渐渐面世,但从教学的角度来讲,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教辅资料沿袭了传统说教的模式,娱乐性不强,致使孩子们接受程度不强。部分教辅资料生动活泼,可惜只局限于某一隅,孩子们对性仍然缺乏系统、次第和全面的了解。而少数来自国外的性教育资料生动活泼,系统性强,但因文化差异,不太适合中国国情。目前,已经有针对小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动画片逐渐面世,但是非常稀少。有些只是简单的单帧图片配以简单的局部动画来讲解,属于说明性质的图形动画,娱乐性不强,这样的动画对孩子们缺乏吸引力。另有部分动画作品以此为契机,目的只是作为一些艺术尝试,不以性健康教育作为目的与核心,其内容也局限在某一方面,并未形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层的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动画系列片。由此可见,当前的小学性健康教育领域呼唤优秀的性健康教育资料。

(二)以动画来表现性健康教育内容的优势

1、动画的直观性 在普及性健康教育的初期,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更直观形象地对性知识进行描述与阐释。然而在对性的理解上,长期以来对性“讳莫如深”的传统文化,造成自然语言尤其是汉语对性的描述存在着局限性,而动画是直观的,动画的直观性更容易表现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性健康教育知识。2、动画的娱乐性 性健康教育具有严肃性的一面,若非如此,性教育恐落入色情之嫌。然而如果太严肃则会显得呆板或说教,致使接受力不强。而娱乐性是动画的基本属性,动画的娱乐性增加了严肃说教的生动性,使说教变得严肃认真而不呆板,生动诙谐而不色情,使孩子们更有效地接受性健康教育知识。3、动画的便捷性 在性健康教育普及初期,教师和家长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学资料等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致使性健康教育在时效上不能及时到位,在此情况下,动画以其传播的快速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快速有效地普及性健康教育知识。4、动画的通俗性 性健康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它应是整个社会参与的教育事业,因此面向社会大众普及性健康教育知识,就显得迫切与重要。而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推陈革新,动画片不再是孩子们娱乐的专利,更多成人乐在其中,从而形成动画的通俗性,动画的通俗性能够让性健康教育得以更广泛的普及。

(三)小学性健康教育系列动画片的构思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3篇

那么,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如何呢?能否在小学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呢?本研究主要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个西部民族地区小学为例,以点带面,了解西部民族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情况,发现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研究对象

黔东南是民族大州。在黔东南州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苗、侗、汉、布依等33个民族,总人口40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贵州省黔东南州,既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又在民族研究的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黔东南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利用贵州省凯里学院进行的两期黔东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机会,对参加培训的140位小学教师进行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采用自编的《黔东南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问卷》,其中,客观题共18题,主观题共4题。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及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手段和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科研情况等。调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4月,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87.9%。此外,还对27名前来培训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研究结果

从本次调查来看,黔东南州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喜中有忧,有成绩和进步,但更多的是不足与问题。

好的方面:

部分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在123所小学中,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是38所,占总数的30.9%。其中28所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占总数的22.8%。有的学校能定期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则视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在调查的123所学校中,51.2%的学校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专题讲座、专栏及其他方式(班会、集会、国旗下讲话等)。有一所学校“每周为学生开放一个快乐的下午”成为被调查的123所学校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特色的做法。

重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由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心理问题较多,都较重视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占开课学校的84%(占总数的21.3%),其中有的学校同时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开设的学校,有的在中年级、高年级开设,有的只在高年级开设。

少数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学生心理档案。有16所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占总数的13%,其中有5所学校建立了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占总数的4.1%;有9所学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占总数的7.3%。

关注民族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访谈中,有77.8%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出,民族学生中留守儿童、寄宿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行为及人际冲突的比例要比别的学生多,所以这部分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历较高。在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38所学校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心理健康教

育教师占了72.2%,这一数据比我们调查前预想的要好,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不足的方面:

许多学校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起步较晚。有48.2%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123所小学中,69.1%的学校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其中农村小学占76.8%。在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38所学校中,有87%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限是二年以下,年限都较短。说明这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两年才开始着手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领导的重视。“火车跑得快,全靠火车头带”,只有领导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开展。问卷中有14所学校的教师特别提出领导不重视是该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占调查学校总数的11%。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师资队伍水平急待提高。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素,但本次调查表明从事黔东南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缺乏,水平急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少专职的、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调查中发现,没有一所学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97.4%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兼职;100%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非教育心理专业的教师,且只有1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拥有中专学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占8.5%,还有17.2%的教师无学历,这些教师没有进行任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却从事着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

87%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限都是二年以下,年限都较短。说明这些学校的教师还缺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系统的专业培训。调查中发现,72.4%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是通过短期培训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关内容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50.7%的教师希望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他们对专家及心理专业人士有较高的指导期待。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家庭教育课的学校少,教材缺乏针对性:

许多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123所小学中,77.2%的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尤其缺乏针对性教材。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28所学校中,只有46.4%的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中7.6%的学校是自编教材。访谈中有11位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63.6%的教师认为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理论性太强,缺乏学生心理问题针对性,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教材缺乏少数民族学生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指导的相关内容;18.2%的教师认为教材缺乏直观形象,而且操作性差。

缺乏家庭教育课程,影响家校合力。87%的学校没有开设家庭教育课程,这不利于在学生家长中普及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利于推进家庭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引导和帮助家长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利于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说明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指导作用力度不大,这会影响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力量的发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缺乏,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低。95.9%的学校没有建立独立的心理咨询室;有的学校虽然有心理咨询室,但除电脑外,其它辅助设备如音响器材、心理测试软件等都极少,更没有心理教室、心理放松室、心理测验室等硬件设施;92.7%的学校没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据访谈的部分教师反映,来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极少,有的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咨询,更不知道心理咨询室是干什么的。这些现象不仅说明学校对心理咨询的宣传不够,而且还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干预与辅导,更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效率,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前瞻性和连续性。

心理问题的判断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调查中发现只有3所学校(占总数的2.4%)对该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过调查。许多学校的教师常常是通过如观察、平时的接触了解等方式和途径,对该校师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初步判断,认为该校师生均有一定程度的如学生厌学、教师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缺乏科学的手段对师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准确的诊断。从整体上看,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独立系统的操作手段和方法,方法单一、水平较低。

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极少。97.6%的学校没有承接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有2所学校各承接过一项部级相关课题,1所学校承接过贵州省省级相关课题。实际上,通过承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不仅能使该校领导和教师进一步了解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通过该校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题的研究,还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促进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可以使学校和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情况,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对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但在调查中发现,98.4%的学校都没有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总体上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一半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部分学校虽然已经开展,但由于缺乏领导的重视;缺乏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相关的资金、设备……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还未能有效的进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转变观念:

思想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支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同样,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转变观念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不要只是口头上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如何的重要,而无具体的措施。学校一定要想尽办法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开设起来;要加大投入,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与环境,设定专项资金,把心理咨询室建立起来;要对民族地区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与内容、对象与途径、队伍与管理、考核与评估等作出明确规定,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对学校、对教师评估的硬性指标。

其次,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了解熟悉本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寄宿学生和单亲家庭的民族学生。学校要对每个教师提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调查中,许多学校的教师认为配备专兼职教师并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最急需的工作。虽然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学要引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学校可以做这方面的尝试与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短期和长期的培训相结合,从班主任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中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方法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校要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教师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培养专职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开展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编写民族地区针对性教材: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集体备课,做好统一安排。要以民族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要支持、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走出去、请进来,要多与其它学校的教师以及心理专家一起相互交流学习,通过合作研究课题、校本研究等方式,编写出适用于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并予以推广。

发挥心理专家的引领作用:

各地高校的心理专家要主动下基层调研,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在独立调研或专、校合作搞课题的同时进行上门指导,如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师团、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力度,并就理论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进行培训指导;也可以组织心理专家根据西部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编撰有针对性的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用书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还可以指导小学教师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的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通、家长会及家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家长中普及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推进家庭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和帮助家长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以良好的行为和科学的方法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问题不只是学生才有,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学校可以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训练、文体活动等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还要从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关注教师的各种需要等方面来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只有学校优化了学生成长的环境,把师源性的心理行为问题减到最低程度,才能使学生免受消极影响,快乐的学习。

总之,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首先只有先把上面这几项工作开展起来,并把它们做好,立足于我们西部民族地区小学自己的实际,并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规范性、科学性、有序性、系统性、生动性等工作,才能使我们西部民族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以提高,才能缩短与发达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差距。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4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开头要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合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

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宣传发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学习的同时,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考核检查工作,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纳入考核项目。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全乡情况

**乡位于**市南部,距**市城区13公里,距**区城区12公里,乡辖面积56平方公里,场镇面积0.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乡镇。我乡辖22个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6119人

。耕地面积27199亩,人均耕地1.06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388元。小遂安路、机场干道横跨全乡,八个行政村,全乡交通极为便利。

全乡有初中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共有163名教职工,本科及 45 人,专科及 160 人,中学高级教师9人,中学一级教师 31人,小学高级教师 61 人,全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资格合格率达100%。初中阶段学生794人,小学阶段学生1058人,学龄前儿童232人。

二、齐心协力促跨越,谱写**教育新篇章

1、为教育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杨强为组长,乡分管教育的人大主席冯林和乡教育助理员唐术云为副组长,各校校长、驻村干部、村两委为的教育工作,安排、教育工作。

2、乡党委、教育发展,教育投入,全乡三校一园均衡发展。

**乡中心幼儿园,为全区仅两所独立建制公办幼儿园,占地2亩 ,绿树成荫,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是集游戏、学习、锻炼、生活为一体的理想保教园地。

**乡同盟小学始建于60年代,距城区3公里,投资160万元,修建了教学楼、教师宿舍楼。添置了设备设施,绿化、美化了校园。

**乡中心小学占地31.6亩,固定资产总值404万元。近年新投资60余万元,添置技术装备,新建净化沼气池、学生食堂,改建学校大门,沿河围上栏杆。

**乡初级中学校占地30亩,投入资金100万元,装修了教学楼,并在全区率先在每个教室安装投影仪、电脑;硬化了操场,添置了有机玻璃的篮球架;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景观路灯;改扩建了食堂;修建了沼气池;在学生公寓里添置了电扇,铁床替换木床;购买了物理实验设备。现投资100万正在新建一座综合楼。

校园硬件建设的,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实施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各校大兴普教科研之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级课题《基于母语环境下英语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途经》已结题并获奖励,省级课题《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正在。 各校办学规范,无“三乱”,在全区业绩评估中均居全区前列。

全乡上下努力,我乡小学入学率达100%,辍学率0%,“三残”儿童入学率100%,率100%,毕业率达99.63%;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7.2%,初中阶段入学率达105.17%,辍学率为1.96%,毕业率达99.48%,率达96.37%,初中“三残”入学率达100%。

4、适龄儿童和少年的入学和控流工作。

每年3月,乡党委、都要控辍保学工作会,与村社、与学校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任务,责任。各校都制定了“控辍保学”实施方案,了学生成长档案,九年义务教育。

各校“两免一补”工作,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思想等的问题和。各校对“学困生”档案,落政人员、教师、学生“多帮一”活动,。对流失学生,行政包年级、班主任包班、任课教师包人、村委会帮助家长的“四包”原则。**中学了贫困学生爱心基金会,**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同盟小学了校外德育基地。乡、学校、村支两委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控辍保学”。

5、校园,青少年健康成长

乡党委、校园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问题,多次专题会议,制定整治实施方案,成立整治。组织派出所、工商、税务、卫生及学校等,对校园周边地区乱搭乱建、乱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的个体经营户和业主了清理.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三

镇属各学校、村(社区):

健康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服务,是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实现预防为主、人人健康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增强国民体质,镇爱卫办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和《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我镇20xx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宣传发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学习的同时,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考核检查工作,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纳入考核项目。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四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宣传发动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学习的同时,要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知识考核检查工作,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纳入考核项目。

乡镇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五

健康教育为人们提供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服务,是普及医疗保健知识,实现预防为主、人人健康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加强全民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增强国民体质,镇爱卫办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和《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特制定我镇20xx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按照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争取我镇健康教育工作符合《大邑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的达标要求。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由镇爱卫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各村(社区)和学校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2、做好宣传工作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要性,使群众懂得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缺乏及卫生意识没跟上才是产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3、切实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育,在春季和秋季等疾病多发季节,组织学习有关健康知识。

4、利用市民学校适时开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动。

5、镇政府提供经费保障。

6、建立三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能较好地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并使医院、学校等健康网络能够发挥作用。

7、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迎检工作。

8、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检查考核工作,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5篇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达到国家卫生城市考核指标。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建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二、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我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范围和具体目标要求

(一)幼儿园

1、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二)小学

1、人体的主要解剖生理知识

2、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3、合理营养与健康

4、环境卫生与健康

5、体育运动与健康

6、常见疾病的预防(含常见地方病)

7、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

8、心理卫生

(三)初中

1、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2、青春期生理卫生

3、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4、合理营养与健康

5、学校生活卫生(含教学卫生与环境卫生)

6、常见疾病的预防

7、心理卫生

8、体育锻炼与健康

(四)高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基础上,巩固教育成果,并进一步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活动。

(五)中小学预防艾滋病和专题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两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程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同时,学校应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各学段的分目标为: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危害。初中阶段主要是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诱惑;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高中阶段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培养禁毒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发现可疑情况能够及时报告;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四、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年1—4月)

1、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健康教育工作会议。

2、开展爱国卫生月、除四害宣传。

3、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习、讲解,明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的、要求和具体指标。

4、编印学生健康教育读本。

(二)实施阶段(20*年5—20*年7月)

1、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各级健康教育管理组织,确定健康教育员,做到有校长(园长)主管,有医务室、保健医生,配置不低于1/600。

2、设立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按照要求每月更换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每学期每个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校广播每周播放健康知识不少于一次。

3、发放学生健康教育读本,全面启动师生健康教育行动。开展健康教育知识测试。

4、组织开展健康、卫生知识讲座。

5、全面开展禁烟工作,开展无烟学校评选和卫生先进学校创建活动。

6、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要求,规范健康教育资料,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健康教育档案资料、传播材料底稿、培训及活动记录等保存完整。完成20*年度健康教育档案整理。

7、联系相关部门开展大型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8、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管理。落实好体检等常规性工作。

9、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学校制定有控制吸烟、不饮酒、不去网吧、预防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规定。重点做好心理健康、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学生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10、每年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90以上。

(三)总结迎检阶段(20*年6月—12月)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评审方案,按方案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评审。

2、开展健康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调查,对不符合的学校限期整改。

3、开展市民卫生满意度调查,明确市民对城区卫生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具体项目。

4、对各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资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规范整理、归档。

5、做好迎接全国爱卫办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区教体局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带动全体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与“六大校园”创建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继续推进“改寝室、改食堂”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寄宿学生“送营养工程”,给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硬件和环境支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进教学卫生,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确保20项Ⅲ级指标合格;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做好各想健康教育活动材料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建城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健康教育自评得分应达90分以上。每年9月前学校(园)应向主管教育部门报送上学年评价表、健康教育总结及下学年健康教育计划。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学校每学年应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自查,由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检查(抽查),学校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六、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省地方通用课程《人•自然•社会》的健康教育模块及《体育与健康》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积极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形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积极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6篇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学是低年级学段的主要课程,而低年级也正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这一学段的小学生可塑性强,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终身性的影响,也正因如此,他们的身心极容易受到伤害,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完成知识传授即智育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多种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略谈如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字词学习形式,扩大参与面和频次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生字词教学,一方面字词学习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从课程的设置上来看通过字词的学习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发育规律。字词学习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不是认读的问题,而是记忆的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师为了学生能够会读会写,布置大量机械的抄写作业,这种字词学习形式破坏了低年级学生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阻滞了心理健康发展的路程。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摒弃应试教育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在字词教学中丰富教学形式,达到知识理解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发展。在字词学习中首先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参与度。简言之,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并且得到应有的指导和关注。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还要均衡互动的频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的公平和教师、同学对他的响应。做好这两点,学生在字词学习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培养其在心理发育中获得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不懂就问》一课的生字词时,课程目标要求要认字17个:私、诵、思、例、段、糊、涂、晃、呆、鸦、雀、拿、厉、既、养、良;写字7个:孙、思、诵、刚、鸦、良,认真分析了这些字的特点,笔者发现这些字可以进行归类学习,把可以表示人格的私、良、厉作为一类,把可以表示学习状态的诵、思、糊、涂、例、段作为一类,把表示道德情态的拿、晃、呆作为一类。对这三类词语的教学先让学生进行自读,提出自己不会读、不认识的字,让其他学生解疑,教师圈划这些生字,给学生进行解释,最后让学生指认读、合作读、全班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浅显易懂的对生字进行解释,让学生知道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大度的人,知道学习中应该摒弃糊涂、勤于诵读、善于思考。学生不仅掌握了生字,也落实了心理健康教育。

二、为学生创设发言和表达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获得自信和自尊

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必然要借助于沟通和交流,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根据课堂特点把握这种方式,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发言和表达的机会。低年级学生由于入校学习时间不长,依然保持着对知识和新事物的新鲜感和热情,而且对教师的指令能够立即行动起来,所以在发言时非常主动和积极。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课堂知识的具体分配设计相应的表达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表达,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都充分的表达出来。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表达时,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表达是有价值的,从而获得自信,同时肯定他们发言的积极态度,也能让他们的自尊心获得增强。例如《妈妈的爱》一课,教师设置了“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歌来读,通过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在初读之后进行表达,把全诗的五个小节都做了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二次表达,很多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机会,学生的自信心大为提高。而且通过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也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及时自主的调节心理状态,自尊心能够让学生在心理成长中抵抗不良信息的侵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创设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意识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要关注到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上,这是由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教师秉持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环节,通过学生之间对知识的共同思考和商讨,到共同的交流和思考,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进一步协调的能力。并且通过合作与探究,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意识。例如《字典大楼》一课的学习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中要查字典这一内容,设置了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合作学、三小节,探讨不会写“砝码”这两个字时心情怎样这个问题,学生在在合作探究时,首先要认真的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学会接受正确的意见,尊重别人的发言,并回过头来独立思考自己的不足。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天然培养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沃土,教师在预设课堂时让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

总之,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多角度的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课堂内容含量和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完成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提高教材分析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能力,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卢占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吉林教育,2013,29:73.

[2]叶蕾.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02:127.

[3]钟静.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03:39-40.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7-0010-03

一、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发展现状

1. 中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发展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区县之间、学校之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别。专职心理教师逐渐进入学校,学校把这部分教师看成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没有看到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更多是靠班主任个人的悟性与投资来实现的,这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2.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存在偏差

随着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部分班主任也意识到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宫克文等人的研究中,调查了班主任“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有68.5%的人选择了“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策略”,有57%的人选择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48.5%的人选择了“问题学生的教育”,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大部分班主任能够意识到自身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部分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存在着偏差。

(1)有的班主任把心理健康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许多文献都在强调班主任的德育能力。林炊利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搞好班级德育,二是带领班级学生营造和谐、积极、乐观、向上的班级风气,并在研究中涉及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确实有重合之处,但绝不是同一个东西,将班主任的工作理解为德育与班级管理,有偏颇。陈文心在《当前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中对文昌市安定县6所中学的班主任的7种最弱工作能力进行了等级排列,发现“了解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能力”排在了前列。可见,部分班主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了工作的次要位置。

(2)部分班主任把自己定位于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工作重点放在了班级日常活动管理上,而心理健康教育仅局限于当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防大于治,只有做好了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工作,才能够减少严重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是当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需要转变的地方。

3.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缺乏

当前,部分班主任已经有了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并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体现,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举步维艰,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欠缺,仅靠着以往的经验积累远远不够。

谢红、屈光泽等人对班主任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调查,其中调查了班主任教育能力的自评以及学生对班主任教育能力的评价,在“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一项上,认为很符合的班主任人数不超过50%,而学生的评价更低,只有20.5%。这说明,班主任心理教育能力严重不足,表现在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上。此研究还发现班主任在教育方式上可能存在简单模式化,不注意学生年龄的层次性差异。

二、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目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发展状况来看,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有助于缓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短缺的矛盾

近年来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出现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由于自身角色的限制,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让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可以改善中小学单纯依靠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势单力薄的局面,能缓解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源在一定时期短缺的矛盾,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2. 有助于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发展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加强学校领导者、管理者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学校来说,发展靠学生和教师,而学生的发展靠教师,这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成为了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必须成为班主任胜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助于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培训逐渐成为提高班主任胜任能力的主要途径,有效地开展培训对提升班主任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纳入培训的重点内容,丰富了班主任培训的内容,对于全面提升班主任素质有重要作用。

3. 能为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科学的途径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国家、学校关注的焦点,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班主任从数量上远超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把班主任培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普遍性、科学性以及现实性。

三、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现状

小学一年级健康教育第8篇

[关键词]健康与幸福;本土化;评估

一、问题提出

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健康与幸福教育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呼吁人们注意:“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也是提供基本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地方。” 我国著名教育先驱者黄炎培早在100多年前就为当时的上海闵行区浦江一小提出了“学做人”的三字中小学教育方针。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获得极大改善,但同时,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健康方面又出现了新的挑战。幼儿园到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体道德和性格教育已经成为政府教育政策、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首要重点。

特别是在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另外,教育部于2012年12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 2013年6月18日颁发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学校已经开始在德育课以及体育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国内和国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幸福的背景下,上海市闵行区教育管理者把健康与幸福放在了闵行教育愿景的中心位置(见图1)。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实验,因为此项目包括课程、指导和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教育项目。

为了实现让闵行的孩子健康与幸福的目标,闵行教育局在2012-2013学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用《健康与幸福》教材(中译本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联合出版)。健康与幸福课程为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的学生提供了综合性的健康与幸福的知识和生活技能。健康与幸福课程教给学生关于生理、心理、情绪和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十项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知识深度。闵行区试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把美国教材本土化,以及如何把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内容与学校已有的体育、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的实践过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是一个多方协调性项目,包括健康与幸福课程、体育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学校幸福教育活动、家长及社区的参与,见图2。在这一学年中,闵行区健康与幸福项目组重点把握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从教育转型的教育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健康与幸福》,从而确定区、校两级课程实施方案,理清目标、内容、实施主体、实施途径方法、管理及效能评估。

二是从理解国际教育趋势和把握现实可能的角度,思考如何“立基点于本土,求视野于世界”,始终保持事业的“开放性”,与国内外有关出版社、有关教育研究机构进行了互动,加强了国外资料的翻译,中美教学的比较和引入国际教育机构进行效能评估等。

三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目标出发,思考如何“引方向于区域,生智慧在学校”,始终保持实践的“校本化”,进行了如下工作:一是围绕校本问题的研讨培训;二是基于校情的课程整合;三是立足于经验分享的校际伙伴合作;四是基于学校案例的成效表达。

健康与幸福课程从十个有关健康的方面进行组织,即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生长和发育,营养,个人健康和运动健身,个人安全,酒精、烟草和其他药品,慢性病和传染病,消费者和社区健康,环境健康。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中文版),每册书内容均涉及这十个主题。在每个模块中,都要教授活动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实践健康学习的十项基本生活技能,即实践健康行为,设定健康目标,管理压力,运用沟通技能,做负责任的决定,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解决冲突,运用拒绝技能,获取健康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做一名健康倡导者。

在为学年2012-2013的《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本土化试点过程中,闵行区采取了7项校本化、本土化措施。即:(1)课程实施标准的研制及课程核心内容的梳理;(2)本土化内容适切点的遴选及相关人员的培训;(3)闵行区教研联合体的校际互动研讨31次;(4)原版教材三年级、六年级两册《教学指导用书》的翻译工作;(5)80多节教学案例的征集评比和25个课堂实录的网上交流;(6)学科渗透、课题研究及家庭社区结合等多形态实施途径的探索;(7)12份课程实施前测调研报告及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效能评估。

三、 健康与幸福课程项目评估方案设计与过程

为了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创新,上海闵行教育学院与美国麦格希教育测评中心合作对试点学校的国际课程教育进行了健康与幸福知识的测评, 并对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学校教师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测评健康与幸福能够帮助教育决策人更好地理解在哪些方面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鸣,并为教育者、父母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新的优先顺序,以便在孩子最宝贵时光中支持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

测评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的调查。

1.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和技能评估设计

此次测评是为了提供以下健康教育实验证据:即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其健康的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根据健康教育标准不断进步。

健康与幸福课程知识测评与传统考试有三点不同。第一,评估题目是根据国际健康教育标准而制定的,这样,测试结果就能很容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解释。评估报告可以证明,学生有能力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健康和幸福。第二,评估结果表明了学生学习国际健康教育标准以及课本中十项生活技能的情况。这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第三,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排名并将学生分类,而是了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评估方案时我们参照了三个相关文件,一是美国州际学校督学会(CCSSO)学生健康教育评估计划概念文件,二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健康教育课程分析工具, 三是美国国家健康教育项目评估标准。

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NHES)共有8条,每一条标准都对应一系列性能指标(包括幼儿园到12年级,每一个年级都对应若干指标)。在为闵行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设计知识测评题目时,我们把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与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联合国教科文健康与幸福教育框架、中国三个课程标准进行了匹配研究。根据匹配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框架,包括健康与幸福教育的3个综合性标准(标准A,B,C),即身体和情绪健康知识、实践健康行为和减少患病和自然风险的能力、社交及沟通技能以及提高健康与幸福的能力。这三个标准在评估报告中的简化名称为“健康知识” 、“个人健康技能”和“生活/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每一条标准,我们都从健康与幸福课本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2.行为、态度、价值观调查以及健康与幸福测评模型

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本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与幸福教育,让他们对生活拥有正确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做一个有健康幸福能力的公民。因而,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试点项目评估另一个目的是,测评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态度、行为的影响。为了保证测评的有效性,我们参考了2013国际经合组织幸福感测量指南,以及来自健康测量文献中的跨理论模型。这两个文献为如何测量行为和态度的变化和测评工具的开发以及如何解读数据提出了理论依据。

我们为闵行区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制作了针对学生的4个方面的测评:知识、态度、行为和价值观以及两种评价工具:考试卷和调查问卷。学生知识和技能测评主要是运用国际健康教育标准和指标,开发试题。为了测评学生在2012-2013学年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期间的行为变化,我们为每个年级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以及家长调查问卷。这些调查问题反映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内容及十项生活技能相关的学生行为、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问卷题目必须注重紧密结合健康与幸福课程实施内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此次测评除学生试卷及调查问卷外,我们设置了相应的教师和家长问卷,从多方面采集数据来了解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掌握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

普罗查斯卡(Prochaska)的跨理论模型(Trans Theoretical Model ,TTM)已经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中。近几年来,这个模型还应用于身体锻炼行为变化的研究以及行为态度变化过程的研究。普罗查斯卡提出了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适用于多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行为态度变化的研究,见图3。他认为,通常一种行为的改变开始于无意图阶段(没有准备)、意图阶段(正在做准备)、准备阶段(做好了准备)、行动阶段(行为改变)、维持阶段(能保持持续行为改变和具有自我效能感)。

从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还会发生“回流”现象。这个理论模型不但能帮助我们设计行为及态度变化的调查问卷,而且它也为我们利用教师、家长问卷的回答来分析、确认学生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应该注意的是,跨理论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对健康与幸福的理解变化和支持。课程评估可以了解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在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哪一阶段:有实施的愿望,准备实施,开始实施,持续性习惯性的健康与幸福实践(见图4)。总之,跨理论模型为教师和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3.评估方法

此次评估的实验组来自9所小学1597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32名六年级学生,对照组来自9所小学1510名三年级学生和3所中学311名六年级学生。

“健康与幸福”项目实施效能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每所试点学校项目实施的具体效果,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评估方法:

方法一:学年末用学生试卷来检测学生对“健康与幸福”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和十大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二: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来评估学生在健康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方法三:通过老师和家长问卷调查来核实和评估学生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转变,及其家长和老师对课程的满意度,教师教学情况和可改进的地方。

方法四:通过校长访谈来评估学校的管理和“健康与幸福”课程本土化的实施情况。

四、 结论

第一,三年级实验组健康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回答更积极,实验组学生在健康行为变化和态度变化方面比对照组同学有显著的积极选择和答复。六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对学校在健康知识成绩方面有统计显著性差异。 96%?的三年级实验组学生和87%的六年级实验组同学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很大。

第二, 家长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三、六年级家长对孩子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给予以肯定。 三年级和六年级家长对学校实施健康与幸福课程给予高度评价。95%以上的家长对学校教授健康与幸福课程很满意。

第三,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6%的教师们认为,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使得他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85%的教师认为,他们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积极与人沟通。70%以上的教师认为,对学生个人学习、生活能力与家长的关系更加关注。

第四,通过校长访谈发现,健康与幸福课程的实施能够满足建立健康幸福校园的长期战略目标的需求。实验学校校长计划通过学科整合、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措施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进行完善。所有实验学校都计划在2014学年继续进行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逐年在更多年级和课程中渗透推广。

第五,整体来说,健康与幸福课程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和态度的变化方面有积极影响。评估报告的结果对《健康与幸福》课程试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UNESCO, 2010. Module 8: Health Education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2]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07.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 Second Edition, Achieving Excell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