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 北大期刊

The Teaching of Thought and Political Study

杂志简介:《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89/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素质改革、教学之窗、创造性教学设计、教学一得、问题解答、趣味教学例选、多媒体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588X
国内刊号:11-1589/G4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3
复合影响因子:0.41
总发文量:4964
总被引量:2898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4
期刊他引率:1
  •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作者:水军 刊期:2005年第12期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这是一个令全世界瞩目的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学习领会这个文件精神,我们必须做到:

  •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活动框设计

    作者:贺军 刊期:2005年第12期

    作为既要启发学生求知又要引导他们做人的思想政治教材,不仅要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且要使他们明确“为什么”;不仅要启发学生“想什么”,而且要引导他们“怎样想”;不仅要让学生“知”,更要让他们“信”。这就要求教材编者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交流合作,全面提高学生素...

  • 奏响课堂教学三重对话的主旋律——参加粤版《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活动有感

    作者:鲁琼瑶 刊期:2005年第12期

    2005年10月,我参加了粤版思想品德教材全国优质课评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参赛教师的19节课均洋溢着美的光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奏响了思想品德课堂三重对话的优美乐章。

  • 对初一活动课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许惠英 刊期:2005年第12期

    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颁发的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实施以来,活动课教学形式被教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应用。活动课教学是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直接经验,使之产生体验,再把学生的体验上升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这一教学形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大大增强了思想...

  • 政治教师要善于讲故事——关于引导学生乐学的尝试

    作者:王静杰 刊期:2005年第12期

    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在课堂上经常要求教师讲故事:“老师,讲个故事吧,不讲我们就不学了。”我又好气又好笑,开始是应付了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对学生要求讲故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学生要求教师讲故事,首先说明学生不喜欢远离实际的枯燥理论,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其次说明学生要求寓教于乐,学得生动,学得有趣。同时,...

  •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赋予深厚的人文内涵

    作者:李阎 刊期:2005年第12期

    人文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有关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文学、语言学、艺术以及其他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回答的是“应当怎样”的问题,即应当怎样做人,怎样对国家、对...

  • 小案例 大思维 高能力

    作者:李群; 姜凯; 唐延明 刊期:2005年第12期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为贯彻实施上述要求,笔者就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案例教学谈点粗浅认识,以抛砖引玉,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 “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管敏喆 刊期: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正掀起探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的热潮。按2000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探究式学习已于同年9月在全国10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试点,同时也在小学和初中开展试点。目前,探究式学习的实验与研究,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值得深入探讨。

  • 反思性教学

    作者:邓豪 刊期:2005年第12期

    美国学者斯冈(D.A.schon)在其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中,把反思性教学描述为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即指教学主体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反思性教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 教师要“读透”学生

    作者:柏翠玲 刊期:2005年第12期

    作为政治教师,相信诸位同仁听课时经常遇到熟悉的一幕:老师神采飞扬,学生冷若冰霜;老师手舞足蹈,学生无动于衷;老师热情高涨,学生无精打采。何故?如此的教学只有教,而忽视了学,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学生怎能会“赏脸”呢?

  • 学生欠我一个人情

    作者:魏冉冉 刊期:2005年第12期

    再过两天就要会考了,同学们都进人了紧张的复习备战阶段。张卓同学却托同学捎信说是生病了。对于这个病假我感到有些疑惑:下午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生病了?以张卓的性格特点,他肯定会分外重视、认真复习的,会不会是想在家找一个清静、高效的复习环境呢?马上打电话给其母亲证实了我的猜测。我没有让他立刻来学校,却关照家长这两天要做好后...

  • 反思赏识教育

    作者:金莲 刊期:2005年第12期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毕淑敏的《请为你的夸奖道歉》,文中谈到北欧一个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很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认为天生...

  • 让的艺术

    作者:刘培台 刊期:2005年第12期

    让学生设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组织教学时,教师总是精心挑选素材,挖空心思,围绕教学设计一些问题,然后再去探讨,看似师生互动,其实无形之中教师已先人为主,学生的探讨只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学生对材料的设问则易打破常规,教学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

  • 关注情感教育

    作者:董嘉才 刊期:2005年第12期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有位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一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

  • “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余雄 刊期:2005年第12期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相传有一位“大力神”力拨千钧,勇猛无比,始终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一旦离开给予他力量的“母亲”——大地,他就手无缚鸡之力,一击而溃。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大力神”要想永远不败,就必须以大地为依托,始终与大地保持密切联系。同样的道理,人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正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