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数学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24/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专题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国内外教改动态、书刊评价、现代数学知识讲座、课外活动资料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0488-7387
国内刊号:31-1024/G4
全年订价:¥ 2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2380
总被引量:2660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81
期刊他引率:1
  • 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境的创设

    作者:马罗 刊期:2004年第09期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起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兴趣,也不是随便地把问题提出来,就算是创设了问题情境了.

  • 对七年级“阅读材料”处理的思考

    作者:朱秀峰 刊期:2004年第09期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华师大版)的一个亮点是在有些小节后面安排了相关的“阅读材料”,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一堂三角课上的尴尬

    作者:李盛华 刊期:2004年第09期

    有一次,在复习“三角函数”给角求值问题时,我出了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已知sin 10°=α,求3/sin^240°-1/cos^240°的值”然后叫了两个同学板演。

  • 一堂“函数的应用”的公开课

    作者:冯善庭 刊期:2004年第09期

    前不久,在区“双优”展示活动中,我上了一节高一年级“函数的应用”的公开课.从课前设计、课堂气氛,到课后反馈,我觉得收获不少.

  • 一道平面几何证明题的改编并教学

    作者:王岚 刊期:2004年第09期

    在一堂初一年级的公开课上,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说理题:如图1,在△ABG中,已知AD平分ZBAC,CE//AD,交BA延长线于点E.求证:△AEG为等腰三角形.

  • 重视数学证明在促进数学理解中的教育价值

    作者:郭要红 刊期:2004年第09期

    证明是数学原理与数学实践的中心之一,也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西方对数学证明在教学方面作用的认识存在显著的差异,文以美国为例,认为中、美对于数学证明在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差异主要是:在证明的教学目的方面,中方将证明教学作为培养逻

  • 例谈数学类比能力的培养——从2004年上海春季高考题谈起

    作者:朱永厂 刊期:2004年第09期

    2004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第20题:如图1,点P为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BB1上一点,PM上BB1交AA1于点M,PN上BB1交CC1于点N.

  • 充分发挥代换法在解题中的独特功能

    作者:夏春旺; 黄安成 刊期:2004年第09期

    许多数学家、哲学家都讲过类似的话:最简单的才是最深刻的.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一句名言:“数学是一个原则,无数内容;一个方法,到处有用.”本文就一个极为简单的原则与方法,谈谈在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它之后,就可体现出其“无数内容”和“到处有用”的功能.

  • 从双曲线的渐近线谈“极限”思想的运用

    作者:闵诗中 刊期:2004年第09期

    极限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极限思想涉及从有限到无限,从近似到精确,从量变到质变.其实,在解析几何“双曲线”的渐近线一节中,就已经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和方法,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对这种思想的理解,就会错过一种新思想、新方法的学习体验.本文通过对渐近线的分析,谈谈如何让学生获得用极限思想解题的一种体验.为方便叙述,我们先把课本...

  • 基底的思想在不等式中的运用

    作者:刘定勇 刊期:2004年第09期

  • 崇尚自然解法 追求简易思维——给构造法唱点反调

    作者:管宏斌 刊期:2004年第09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构造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解题中的构造法是指依据题设的特点,假借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依托已知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一种新的

  •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作者:秦卫东; 母建军 刊期:2004年第09期

    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多思善想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要求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能力呢?就这个问题笔者谈谈一些认识.

  • 在函数或方程解题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作者:李云飞 刊期:2004年第09期

    对知识的困惑往往会伴随着学习而产生,如何从这些困惑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把这种困惑加以引导作为思维的动力,结合本人的教学案例,谈一些抛砖引玉的做法.

  • 一次意犹未尽的关于根式的探索

    作者:王伟 刊期:2004年第09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通过探索,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互补思维漏洞,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探索来的知识是最难忘、最深刻的.由此,我根据上述理念做了大胆的教学尝试,

  • 用向量探究空间垂直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李岷 刊期:2004年第09期

    (1)熟练掌握向量性质;(2)通过运用向量法,将原问题等价转化成方法简单、学生易于接受的新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