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

教育艺术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Art

杂志简介:《教育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3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美的寻觅、教育艺术研究、新课改实践、教学札记、教育艺术广场、心得共享、教师手记、科研园地、教育创新、精彩课堂、班主任工作、卷首语...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2-2821
国内刊号:11-2632/G4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9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复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10065
总被引量:1825
H指数:13
立即指数:0.0068
期刊他引率:1
  • 教师的人格

    作者:辛斌 刊期:2004年第03期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超越性人格教师”的论文,自认为在立意、论证和文笔等方面还可以,便寄给了一家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的杂志社。几个月过去了,打了几个电话催问,一位编辑告诉我:“论文与‘当下’现实距离太远,拟不采用。”我不埋怨编辑,老实说,我理解编辑的苦衷。我自己甚至都怀疑,象我在文中所论述的具有“超越性人格”的教师,在...

  • 老师,请勿口不择言

    作者:王新村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前不久举行的“让我们更好地相处”主题班会上,我设计了一个“与班主任对话”栏目。“对话”中,一个女同学向我提出:“老师,在初中一次考试后,我向数学老师请教我的数学成绩为什么不好,没想到他却回了一句‘在我的印象中,你的数学成绩从来就没好过’,我听后十分难过。请问,您怎么看这件事?”我愣了一下,一是没

  • “肥皂水”里的智慧

    作者:许丽 刊期:2004年第03期

    有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一位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的头像,上面写着“××(老师的名字)遗像”4个大字;一位发现教室的墙被涂成了黑色。

  • 我欠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

    作者:李光良 刊期:2004年第03期

    这是一堂语文训练课——训练学生书写、解释和应用新词语。前两项是常规训练项目,训练完毕后,我把这节课的主要时间放在了词语的运用训练——造句上面,因为现在学生日记、作文中的语句太干枯乏味了,通篇也难以找到几个生动鲜活的词汇,

  • 生命的资本

    作者:崔鹤同 刊期:2004年第03期

    天津20中学高中毕业生刘涛,在4岁时因不慎被变压器击伤,失去了双臂,却用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用双脚做事,读书,写字。从小学开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并在2002年高考中以569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天津财经学院。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还是一名校足球队员。他虽然没有双手,却用双脚趟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 老师的目光

    作者:凌涛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批阅每周一次的“知心本”时,一段文字令我震惊:“老师迎面而来,我马上向她鞠躬问好,老师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点头回礼,但是目光中分明没有了以往的赏识和关爱,流露出的只有淡然和冷漠。”这是一个叫小云的女孩所写的话,本来她聪明活泼、勤奋好学,深得我的喜爱。一个偶然的机会,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作者:高锐 刊期:2004年第03期

    赵雁全是个不幸的男孩。11岁本该是在父母怀中享受呵护的年龄,而他却因先天耳聋、手脚畸形被狠心的父母抛弃了。没有劳动能力的爷爷奶奶历尽千辛万苦才把他拉扯大。11岁的年纪,个子却只有七八岁那么高,认知能力和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几乎等于零。

  • 让孩子在希望中成长

    作者:周习平 刊期:2004年第03期

    美国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小时候十分顽皮——逃学,打架,让老师头疼。有一次这所学校的校长皮尔·保罗出人意料地对他说:“你将来能当上纽约州州长。”谁料这句话在小罗尔斯的心里发生了大爆炸。从此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口中

  • 温柔——好教师的品质

    作者:赵丽娟 刊期:2004年第03期

    “温柔”这个词,似乎与教师无缘。许多教师信奉“名师出高徒”,更信奉“严师出高徒”。于是,他们谢绝温柔,整天板着面孔,冷若冰霜,露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殊不知这样一种状态是多么不利于教育的潜移默化,多么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 专家详解温总理引用诗句——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安危

    作者:晓宁 刊期:2004年第03期

    国务院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屡次吟诵中国古代及近代文人的诗词与名句。温总理的这一举动使人们感到,这位求真务实、亲民爱民的新总理不仅敢说敢干,肯负责任,而且博闻强记,学贯古今。那么,这些诗词的出处和历史背景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黄兴涛。

  • 孩子的健康人格重于泰山

    作者:秋秋 刊期:2004年第03期

    重庆市某中学一学生因模仿球星罗纳尔多的“阿福头”而被所在学校停课;又有传媒报道,某女生因不堪老师的“另眼相看”而自杀。摩罗先生在其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权利状况报告》中指出,中国在校学生的种种权利状况令人担忧,不容乐观。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云晓近日就在校学生的权利等系列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 浅谈教师的“身教”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先民 刊期:2004年第03期

    “古之学者必有师”。自从人类有了“知识”这一概念,便就有了知识的传授,便就有了教师。几千年来,教师把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各种生产劳动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能够接替老一辈的工作,延续社会的发展。

  • 高校“两课”教学应突出三性

    作者:陶跃宏 刊期:2004年第03期

    “两课”是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简称。“两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但目前许多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学生对教师所授知识感到厌倦,甚至反感,教育者难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多年的“两课”教学,体会到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的主要原

  • “心理定势”和“第一次”活动

    作者:薛艳丽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社会知觉中,第一印象的作用不但很强烈,而且作用的时间也特别长久。

  • 不妨留一点时间让学生七嘴八舌

    作者:孙晓; 卜范英 刊期:2004年第03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可举手的却寥寥无几。学生被动,教师焦急,课堂气氛处于尴尬境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学生一时没找到回答问题的切